APP下载

巧用信息技术,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2021-12-09王冬梅

学周刊 2021年36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有效性

王冬梅

摘 要:在当今的教学发展过程中,对于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的应用更加多样,不仅是以板书和课本讲解为主,更多硬件设施的使用成为一种潮流。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文章着重探讨当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巧用信息技术去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6-010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6.052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不强

当今的小学语文课堂其实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就是信息技术利用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不强,因为有的教师年龄比较大,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即利用板书和课本讲解为主,让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学习。由于有些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认识不足,对于这种新的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力不强,所以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就会存在很大的困难。这也就使得他们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不强,不愿意运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去教学,从而直接导致课堂效率的低下。所以说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一方面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这也是当今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二)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不熟悉

因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不强,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不灵活,导致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营造课堂教学氛围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也使得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不熟悉,他们并不知道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存在什么区别,因此学习时也会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这对于学生本身的发展来说是十分不利的,他们能够学到的只是一些课本上较为传统的知识,对一些拓展性的知识并没有很好的了解与掌握。其实我们应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的培养是很有利的,但是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方式不太熟悉,而教师也没有对其进行灵活的运用,也就使得学生忽略了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给他们带来的乐趣,这就容易造成课堂教学氛围不够浓厚,也不利于对学生语文潜能和潜力的挖掘。

(三)学校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到位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作为学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造有效的教学环境,不断培养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让教师能够为学生创设精彩的课堂,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但是如今的教学现状是,有些学校对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到位。因为在之前的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了解并不充分。以前的信息技术发展较为缓慢,一些年轻的教师可能对信息技术还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学习,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相关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但是这种情况并不普遍。很多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差,而学校方面对于教师相关能力的培养也不到位。如果学校都没有适时为教师制订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措施和培养计划,那么教师学习起来更加缺乏动力。即使教师想要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但是学校不提供相应的支持,他们的教学压力也会非常大,教学效果也不会如期待中的好。

二、有效发挥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作用

(一)培养和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出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以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有效发挥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上的作用。首先就是要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方法,首先要有一定的意识。如果连起码的意识都没有,那么之后的行动也不会很有用。所以学校要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让他们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这种教育方法贯穿到自己的教学当中,改善自己的教学思维,采用信息技术这种先进的教育方式对小学语文课堂进行创新。无论是生字生词的学习,还是作文和阅读的学习,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其教学效率。信息技术的使用方式也是多样的,教师可以采用很多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前提是需要教师要有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其次就是培养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学校要积极地为教师开展一些关于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培训课程,让教师先了解信息技术是什么,信息技术的优势在哪里,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能够给他们的教学课堂带来什么效果,这样才能够调动起他们的学习意识。然后,在此基础上,学校再为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专业知识培训,即如何将信息技术转换成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通过必要的信息技术培训,让他们不断地进步,从而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式就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因为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教学方式。具体来说,就是教师针对语文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制作一定的PPT。比如说生字生词教学就可以利用PPT的形式,将一些相近的词或者是相近的读音放在一张PPT上为学生进行播放,让学生一目了然地对这些字词的区别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另外,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增加字词教学的新颖性,让学生在学习时产生与传统学习不一样的感觉,从而逐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而且PPT都是有备份的,在当今互联网迅速发展时代,每个人基本上都有微信,教师就可以在教学后将PPT传给家长,让学生在家的时候也能够对相关的内容进行复习,这样能够让他们的知识积累更加牢固,而不会因为课堂上忙于记笔记忽视了教师所讲的重点内容,也不会因为课下没有具体的教学情境而没有办法及时复习相关知识内容。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能够烘托课堂氛围。在多媒体教学中,制作PPT时还可以插入音频和视频,将抽象的知識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降低教学难度,便于学生理解一些比较难的知识点,而且课堂教学不会那么枯燥,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采用微课的形式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其实无论是语文学习还是其他学科的学习,无论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在初高中阶段,都需要不断地温习知识,因为学习就是一个旧知识和新知识相互融合、相互贯穿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也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运用微课这种教学形式。无论是新知识的学习还是旧知识的学习,微课的运用都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比如说对于旧知识的学习,教师在一节课堂之前将上节课的内容制作成一个3到5分钟的微课视频,在课前进行播放,让学生通过观看加深记忆。在播放完毕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述他们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这样能够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回忆上一节课的知识内容。另外,也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制作本节课新知识的导入内容。针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从网上找一些优秀的资源片段或故事为学生进行课前导入,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把学生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这种导入方式更加生动自然,能够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了解到他们并不是单纯地学习知识,而是为了有效解决生活问题而学习。更何况,这种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也能够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利用信息技术的资源优势进行语文课堂内容的补充

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是可以等同的一种概念,所以说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资源优势。不可否认,每个教师的思维都是有局限性的,小学生的思维更是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由于版面有限,课本上的知识内容呈现也是有限的,有一些课文的背景知识和背景资料在课本上没有展现出来,在具体教学时,会影响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那么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去网上搜索一些资源,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补充,比如说关于作者的背景介绍,或者是关于一些重难点词汇的讲解等。另外,对于一些写自然景色的课文,也可以去网上找一些图片让学生进行观看。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内容,也能够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当学生了解到这种教学方式所带给他们的积极作用时,就不会受限于自己的思维局限,而利用网络搜索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资源,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来说都是有利的。可以说,信息技术资源优势很多,不仅对语文课堂,对于其他课堂来说也具有很大的资源补充作用,需要教师进行挖掘。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的资源优势,对语文课堂内容进行补充,让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观念,加强自身对于信息技术方面的学习,把握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的趋势,将信息技术高效地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这才是我们教育的初衷和最终的目的。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发展的栋梁,所以教师应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来开展语文教育教学,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教育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并且提高其综合能力,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翠琼.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50).

[2]柳俐.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D].四川師范大学,2014.

[责任编辑 李爱莉]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小学有效性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