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策略引领,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2021-12-09钱岚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家校联合初中德育责任意识

钱岚

【摘   要】  学生责任意识的发展,不仅与学生未来的成长有着密切的关联,也与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少年强则国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薄弱也是国家潜在的危机。所以,初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在为学生讲述事例,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中,逐步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

【关键词】  责任意识;初中德育;家校联合

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而生活条件的提升,也让父母更加溺爱孩子,使他们认为自己理应受到他人的全方位关注,却不需要对他人负责。显然,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如果教师任由学生这样发展下去,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责任意识发展水平。所以,初中教师应当主动把握黄金时期,引导学生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并为学生安排实践类活动,强化责任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一、讲述事例,强化学生责任意识

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当教师直接以口述的方式为学生讲述责任意识的内涵时,学生很难提高认识,真正地强化责任意识。而内容丰富的故事对学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学生也善于从故事中获得养分,促进自身道德素养的发展。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些暗含责任意识的事例,引导学生在主人公身上感受到强烈的责任感,让学生以故事主人公为榜样,发展自身的责任意识。

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信义兄弟”的故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责任的重要内涵。“信义兄弟”指的是孙水林、孙东林两兄弟,他们是工程承包商,在2010年的年关,哥哥孙水林为了在年前将工钱结给工人,返乡途中不幸遭遇车祸,一家五口身亡,而孙东林为了帮助哥哥完成遗愿,在哥哥一家后事还未处理完的情况下,赶在春节前夕将工钱送到了工人的手中。兄弟二人都以自身行动阐述了“责任”的深刻内涵。在课堂上,教师将这一故事讲述给学生,能够让学生从“信义兄弟”身上获得启发,从而将他们当作榜样,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

教师为学生讲述责任意识的故事,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仔细倾听故事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将故事的主人公当作学习的榜样,从而从主人公身上汲取责任意识的养分。

二、安排实践,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在开展责任意识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意识到,单纯地以口述的方式为学生讲述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并不能真正地将责任意识的教育落到实处,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削弱学生的责任意识。对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特长,为学生安排特定的任务,让学生主动地承担自己的责任,潜移默化地发展自身的责任意识。同时,实践活动的完成,也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让学生更主动地承担自己的责任。

以“打扫班级卫生”为例,教师就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安排特定的清扫任务,让学生在承担相应的责任中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基于日常教育观察,教师发现,有的学生较为细心,有的学生力气较大,有的学生个子较高等,于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师为学生安排不同的打扫任务,让较为细心的学生负责扫地,力气较大的学生负责拖地,个子较高的学生负责门窗的擦拭。随后,每一个学生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完成相应的清扫任务,面对整洁的班级,收获乐趣,更加主动地担负保洁工作的任务。

显而易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特定的清掃任务,能够让每个学生都拥有明确的责任,让学生在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中感受到成功的满足感,从而更积极地承担自身的责任。

三、家校联合,增强学生责任意识

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不单单是教师一个人的任务,家长也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在培养学生责任意识时也是如此。所以,教师除了要在学校对学生讲述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并让学生主动承担责任外,也要指导家长参与到教育活动中,促使学生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也可以主动地承担自己的家庭责任,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学生在教师和父母的全方位辅导下,真正实现责任意识的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家长会的机会让家长意识到责任心培养的重要性。首先,教师为家长展示学生在校生活的一些场景,使家长透过直观的画面认识到学生的责任缺失现象。随后,教师为家长讲述缺乏责任感对学生的危害,引起家长的重视。紧接着,教师为家长讲述培养学生责任感的科学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让家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同时,在家庭生活中,教师也要引导家长利用即时通讯技术向教师反馈情况,便于教师与家长协商培养的方案,促进学生责任意识的稳定发展。

显然,教师建立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能够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外部成长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家长的监督引导下,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责任感。

总而言之,培养责任意识,能够有效唤醒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所以,在初中德育中,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放在关键位置,在提高学生的认识中,引导学生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促进责任意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陈良意.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J].新课程(中学),2019(12):224.

[2]孙可浦.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探究[J].祖国,2019(04):229-230.

猜你喜欢

家校联合初中德育责任意识
大学生恋爱过激行为分析
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提高初中德育实效性的几点认识
关于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初中班会课模式初探
浅谈韩国犯罪题材电影中的特点
体育教师如何开展家访工作
家校联合 共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