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线”结构的《祝福》教学策略研究
2021-12-09龚燕
龚 燕
(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1331)
2020年秋季,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打开了语文教育领域新世界的大门,使语文教育教学踏上了一段新的征程。相对于之前“一纲多本”背景下的语文教材来说,新教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学科素养,从“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两条线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教材经过改革之后,《祝福》被收录在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的第六单元中。《祝福》是鲁迅小说集《彷徨》中的一部短篇小说,展现了深受封建礼教迫害的祥林嫂被逼向死亡之路的整个过程,在此鲁迅批判了旧社会愚昧腐朽思想的残暴和对底层人民身心的毒害。那么基于双线结构之下的《祝福》教学应该怎样进行呢?对教师而言,我们应研读新教材的双线体例,以主线带动副线,发展学生对自然、人生、社会的认识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训练,共同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树立文化自信。
一、树立文本分类意识,双线解读教材
《祝福》是鲁迅的经典作品,体裁是小说,是一篇叙事写人的小说。针对文本,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从小说的几大要素着手一一分析,然后总结出小说的主题即可,这样的方式固然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但同时抹杀了学生学习小说的积极性。邓彤老师认为:“教小说最好的境界是让学生若有所思、若有所悟、怦然心动、潸然泪下,而又说不出来。”[1]所以,教师教学一定要在基于学情的基础之上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从两条线有效地解读,让学生在小说里感受到一种别样的人生。在单元导语中,强调培养学生“批判与审视”的认知能力,这也就是《祝福》的教学价值。我们可以通过三步法确定《祝福》的教学价值,明确主、副两条线。其一,小说写了什么?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小说写了祥林嫂一生的故事,包括丧夫失子、被迫改嫁、沦为乞丐等。其二,小说如何写的?即小说是如何叙述祥林嫂的故事的,这也就是鲁迅的叙述艺术。鲁迅先生善于用犀利的眼光洞察社会的黑暗,用巧妙的手法展示眼中审视到的一切,通过鲁迅先生的叙述,我们明白小说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运用了具有深刻内涵的白描式的对话语言让读者以为就是自己在叙述这个故事,深深地融入鲁镇的氛围之中,成为其中的一名看客。其三,为什么要写?即揭示了怎样的主题。表面上我们要看到鲁迅先生塑造了一位悲惨的祥林嫂,在深层次上我们要究其背后的真正原因,即“礼教吃人”的本质,祥林嫂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之下,形象不断转变,性格不断扭曲,心态逐渐崩溃,直至完全被“吃掉”。通过这样的分析,最后明确所谓的“审视与批判”就在于,不光要审视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还要审视导致人物变化的社会根源,由此进一步审视批判“礼教吃人”的本质。除此之外,感受鲁迅作为看客的自我审视及对社会强烈的批判性,这就是其中的主线。而副线就是在主线的引领之下,训练学生查找文本的叙述艺术,分析这种叙述艺术的表达效果等。还要认识“礼教杀人”的观念,清晰它是一种什么层面的认识,而不是永远停留在脑海中的空中楼阁式的理解。[2]这样在学习中做到主线副线齐头并进,既可以发展学生的知情意行,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强化语文实践,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二、分解教学目标,确定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
教学目标作为整个课堂的导向,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结合单元导语和文本特点,围绕核心主题和文章内容精心思考。《祝福》这篇文章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促织》《变形记》共同组成一个单元,人文主题是“观察与批判”,所属“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本单元在单元导语中将学科核心素养定为“丰富人生体验,提高对社会现实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激发想象,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因此,学习本单元时要关注作品的社会批判性及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认识中训练言语,在言语发展中发展认知。而“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即“根据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3]进而我们要关注本篇小说的具体文本类型,具有怎样的表现形式,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教学等。因此,综合多方面的要求,可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以下几点。
(1)学生通过阅读小说,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明确小说的行文脉络,理解小说“倒叙”的特殊结构 方式。
(2)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关注人物形象,认识祥林嫂是一个身份低微、吃苦耐劳、善良朴实、顽强且具有反抗精神的劳动妇女形象;通过联系时代背景和鲁迅的其他作品,认识祥林嫂在黑暗社会中被迫害、被践踏、被愚弄的残忍现实,认识封建礼教毒害人的本质,关注本文蕴含的社会批判性。
(3)品味小说的语言,学习鲁迅简练而深邃的白描勾勒式的语言风格,感受其中深厚的内涵和韵味。
其中,第2点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了解祥林嫂、鲁四老爷、柳妈等众人,搜集更多有关封建社会礼教的资料,加深他们对黑暗封建社会的认识,进而把握本质,独立思考并分析这种社会礼教的不合理之处。第1、3点作为次要目标,在发展学生人文素养之时,注重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双管齐下。
三、丰富教学方法,主、副两条线齐头并进
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积极努力地思考。而“任务”驱动教学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首先教师应从学情分析,思考学生拿到这篇文章之后会有怎样的想法,又会联想到鲁迅的哪些文章,为了不浪费过多的课堂时间,又能让学生快速熟悉本文的具体内容,了解《祝福》的故事情节,“任务”驱动教学法应该做到量化考察,详细到每一点上,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和目标完成方法。下面展示一个具体的课前教学任务案例。
(1)任务目标:预习《祝福》,了解文本内容,完成祥林嫂个人档案。
(2)任务完成方法:在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鲁迅的作品《彷徨》进行深入的阅读。
年龄 主要事件二十六七 春季:丧夫,由此出逃到鲁镇。冬初:到鲁镇四叔家做工。新年刚过 婆家抓回,转卖给贺老六。二十八九 生了个男孩,生活平稳。三十至三十一 丈夫因风寒而死,孩子被狼吃。三十二三 回到鲁家当女工,被鄙视嘲笑。流落街头,成为乞丐。四十上下 死于除夕前夜或除夕早晨。
通过这样一个具体而翔实的任务检测单将学生的学习细化,也是一个让学生自主发现和自主建构的过程。如此一来,学生在认识祥林嫂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观察她,审视这个人物形象,逐渐清晰人物命运转变的过程和时代背景因素,同时任务检测单可以帮助学生训练查找检索、梳理小说情节的能力,进而明确小说的结构是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这样丰富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促使课堂在学生的主体参与之下慢慢被激活。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其中某一处情节,聚焦人物对话,品析语言的深意,分析鲁迅高超的炼字手法,欣赏这篇小说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语言背后的深刻内涵和发展副线。例如在关于灵魂有无对话时,可以点出以下两个关注。
(1)关注用词:“也许”“我想”“支支吾吾”“吃惊”“未必”“说不清”等词可以看出“我”对回答的内容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
(2)关注标点:顿号和省略号,看出回答的迟疑犹豫和怀疑。
明确“我”回答的模糊性,形式上提高了文章的表现力,在内容上能让读者看到“我”此时复杂的内心世界和鲁迅对自我批判的深刻性。原文中作者用了一个“逃”字,在面对比临阵考试都要困窘的时候,先以“说不清”推脱,后又直接逃走,身为知识分子却要逃避祥林嫂的问题,这是鲁迅的自我批判。后来祥林嫂的死更是让“我”在逃掉之后多了一丝不安和愧疚,他害怕祥林嫂的死跟自己脱不了关系,认识到自己与这个封建守旧的鲁镇格格不入,与鲁四老爷所代表的传统势力格格不入,与这里人性泯灭的看客们格格不入,所以作者在文中多次写到“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这是典型的 “离去——归来——再离去”行文方式,层层递进,进而表现出他对自己、对社会环境、对鲁镇人民、对传统封建礼教的批判性。
四、创新教学过程,在实践中落实主、副两条线
“人物”形象分析是学习小说的另一关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是教学难点。教材后的学习提示写道,“注意从性格和心理特点感受来分析祥林嫂这一形象,思考造成她不幸命运的社会根源”。针对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我们不妨创新教学过程,以问题“祥林嫂是否具有反抗性”开展辩论赛。以下为“祥林嫂是否具有反抗性”辩论赛的部分自由辩论环节展示。
活动:“祥林嫂是否具有反抗性”辩论赛。
正方一辩:祥林嫂具有反抗性。第一在祥林死后,祥林嫂成为一个无夫之妇,在夫家待不下去,她为了躲过婆婆的魔爪和虐待,便逃离了夫家这个罗网,来到了鲁镇。当时,祥林嫂的出逃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反抗;第二是她在嫁给贺老六之时,一路上不停地哭嚎,成亲时三个大男人都按不住,还撞破头誓死反抗,再度证明她对再嫁的不从和反抗,对自我权利和自由的捍卫。[4]
反方一辩:祥林嫂不具有反抗性。祥林嫂的反抗是为了求得生存,缺乏自觉意识。祥林嫂出逃夫家,来到鲁四老爷家,一人担当家里的所有活,反而乐在其中,说明她根本意识不到自己作为人的尊严,只是出于生存的本能,思想上对当时的压迫是不具有反抗精神的;二是祥林嫂再嫁之后的生活幸福美满,且卫老婆子说过山里的小户人家对这个问题是不看重的,因此祥林嫂对封建贞洁观念并没有严谨恪守,她当初的反抗只是为了获取生存的权利,但当发现再嫁之后生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时,她就妥协服从了这种命运的安排。
正方二辩:就当时的社会来说,祥林嫂作为一个传统的深山里的农村妇女,一个人到鲁镇做工,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安定的生活,由此对抗改嫁的命运。女性可以不依附于男性而独立地存活,在当时是一种了不起的反抗。思想狭隘闭塞,在柳妈讲了阴司之事后,她用一年的工钱毫不怀疑地捐门槛,以救赎自己再嫁失节的罪恶;再是临死之前,还在询问魂灵的有无,从深信到怀疑,在不幸命运中对神权带有反抗性的色彩,因此选择了另外一条出路,希望人死后魂灵得到解脱,这也是与现实命运的抗争。所以我方认为祥林嫂具有反抗性。
反方二辩:祥林嫂的反抗是自相矛盾的反抗,不是彻底的反抗。一方面,祥林死后,祥林嫂躲避再嫁而出逃,是为了躲避暂时被卖掉的不幸命运,从大的方面来看,似乎是遵循了寡妇当守节的伦理教条,实际上是对婆婆的抵抗,没有做到遵循尊敬长辈的应有之义。[5]另一方面鲁家不让她经手有关祭祀的事情,她为此捐门槛,说明内心是承认了封建礼俗的,因此她的反抗是受到封建礼教观念束缚的,受到神权的欺压又虔诚地维护神权,并没有自觉的反抗意识,所以我方认为祥林嫂不具有反抗性。
有趣的辩论方式可以让学生自主解读文本的价值,由此进一步发展主线教学。祥林嫂的反抗是她生命中的亮色,我们应该正确审视、批判看待。在此,教师需要补充知识点“封建礼教”的具体表现,适当进行副线教学。例如孙绍振在谈到这篇文章的时候,说到封建礼教的“夫权”和“族权”,儿子属于父母,妻子属于丈夫,儿子死后妻子就转到了婆婆名下,这就是所谓的“夫权要求守节,族权可以将其卖出”,显示了夫权与族权之间的矛盾。从根本来说,族权是不讲理的,转卖祥林嫂的婆婆同样是封建礼教的破坏者。夫权也是不讲理的,丈夫死后,妻子就得守寡终生,做一个寡妇,一个活生生的人被剥夺了生活的主权,只能附上“祥林嫂”的身份存在世上,自己没有对生命的支配权,这也是荒谬的、恐怖的。[6]祥林嫂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也是默认者,她的反抗是在承认某些封建礼教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不是因为承认夫权,对丈夫的忠贞,她不会有逃跑的想法。如果不是因为害怕到了地狱被分尸,她也不会去捐门槛,救赎自己,所以最终仍然不能逃脱悲惨的命运。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一层面思考,结合现在提倡的人人平等、人权自由等观念,学生就能深刻理解文本,审视封建礼教的不合理性,批判看待祥林嫂的反抗性和命运的“悲剧性”。
五、结语
通过《祝福》这篇文章可以看到,“双线”结构教学可以有效地摒弃传统语文教学立德树人和人文道德观念的灌输,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传承以人为本的课程观念。学习这篇文章,我们要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批判性对于今天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扩展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帮助学生批判性地解读,认知鲁迅独特的思维品质与理性精神,从而落实本课的教学价值,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