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跨文化效力培养研究
2021-12-09朱晨舒陈丹蕾
朱晨舒 陈丹蕾
(1.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2.江苏大学 文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0)
一、跨文化效力相关研究
跨文化效力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行为层面,指在跨文化沟通过程中达成工作任务或沟通目的的能力,它与跨文化理解力、跨文化敏觉力共同构成跨文化沟通能力模式,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波特拉和陈国明(Portalla & Chen,2010)总结,跨文化效力包含六项行为技巧:行为弹性、互动松弛、尊重对方、讯息技巧、身份维持以及互动经营,并开发了可靠性和有效性较高的(Cronbach’s α= 0.85)跨文化效力量表。然而目前国内关于跨文化效力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学术成果相对单薄,可见论著较少,且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对跨文化效力量表的实证研究上,主要探讨跨文化效力与跨文化敏感力、跨文化交际焦虑、我族中心主义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如叶敏和安然(2012)、赵翔(2012、2014)、谭丹(2017)等,系统研究提高汉硕生跨文化效力的文献屈指可数。本研究基于陈国明的跨文化效力量表进行实证调研,解读汉硕生跨文化效力的优势和欠缺,借助“互联网+”等手段优化汉硕士培养策略,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二、江苏大学文学院汉硕生跨文化效力的实证调查
本研究在江苏大学文学院共发放问卷75份,扣除无效问卷2份,共回收73份,有效回收率约为97%。问卷分为两部分,分别采用波特拉和陈国明设计的跨文化效力量表以及本研究团队设计的个人信息测评,前者考查受试者六项行为技巧的表现,后者调查受试者的基本教育背景、专业水平、跨文化经历等情况。通过对汉硕生的跨文化效力进行评定,分析汉硕生在各项维度的表现,并采取访谈方式追踪影响跨文化效力的因素,结合“互联网+”手段,为完善汉硕生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通过测试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在跨文化效力的六项因素中(见表1),73名汉硕生在尊重对方一项表现最佳,均分为4.12,这表明绝大多学生能够接受和尊重不同民族的人群,认同文化差异。身份维持排名第二,表明大部分受试者在与不同民族的人群交流时,能够发现对方与自己的相似之处,容易产生认同感;但在16题回答过程中,有33%的学生表示和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相处时会产生距离感。互动经营位列第三,此项考察的是对沟通过程的控制能力,结果显示只有38%汉硕生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能够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有效地回答问题。互动松弛和行为弹性二者得分相差不大,前者是指交流时的自在程度,约1/3的学生认为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谈、相处很容易,且感觉很放松,但只有1/5的学生表示在跨文化交流时总是知道如何发起一场对话;后者指区分恰当行为和适应具体情景的能力,追溯问卷发现,27%学生承认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害怕表达自己。讯息技巧的分数最低,只有2.7,此维度指使用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交流文化的能力,问卷显示67%的汉硕生明确表示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存在语法方面的问题,52%的汉硕生经常未能领会对方谈话的含义。
表1 江苏大学文学院汉硕生跨文化效力六项因素得分
总的来说,受试者跨文化效力的平均值为3.22(满分为5),在各个维度表现差异比较明显,离散程度较大。根据后期的师生访谈,学生也反映了一些问题和建议:①因为平时和外国人日常交流的机会并不多,所以不了解对方的风俗习惯,交流的时候害怕触犯对方的禁忌。有时在表达时由于语言过于书面化使交流不够自然,让双方产生距离感;②和外国人交流的时候,对方有时候不按照规范的语法进行交流,所以学生们觉得词汇比语法更重要,能听单词的意思,要比懂语法对交流更有益,希望学校多开设相关实用课程;③除了单词和语法的问题外,交流者的口音、文化的差异也是难以理解对方谈话的重要原因,学生们希望学校可以多开办跨文化的交流活动,组织语言角,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三、“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
在2012版《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特别提出“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应用于教学”的新内容,同样,在《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中也明确指出,汉硕生需“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由此,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国际汉语教学带来了巨大影响,带动当今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转变,即从传统课堂师生互动到网络多媒体多方参与的教学转变。我们根据跨文化效力量表六个维度的调查结果,依托“互联网+”,有针对性地探索培养汉硕生的策略,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依靠智能终端提高交际能力
在问卷调查中,只有38%汉硕生能够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有效地回答问题,大多数学生的讯息技巧能力(使用语言交流文化的能力)较弱。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以及智能化应用,极大丰富了我们生产方式和日常生活,也给学习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为学生提高交流能力打开新的窗口。
当下,受欢迎、实用性强的教学APP通过云计算技术、互联网通信渠道,让学习体验更加丰富、多元化,汉硕生可以自由选取自学内容,自主决定学习时间、空间、材料、形式等,进行有效学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关教学资源的 APP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学习类 APP,另一种是社交类 APP。学习类 APP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前期问卷显示,67%的汉硕生表示在交流过程中自己语法存在问题,52%的汉硕生表示自己经常错失部分谈话内容,由此亟须夯实学生的职业基础和专业素养。智能平台上有关语法、听力的APP不胜枚举,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学习方法自由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训练,提高跨文化交流中的“软实力”。与此同时,调查中有近1/3的学生觉得和不同文化的人交谈相处很容易,但大多数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都感觉到有隔阂和困难。有些学生很想和外国人交流,但口语实在一般,又不敢参加类似英语角这样的活动,此时,社交类 APP就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学生可以在各类社交平台选择合适的语伴进行语言交流和学习,通过语音信息、视频聊天等方法练习口语,与他们实时互动,快速提升口语水平。此外,查看外国友人的动态可以更加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在潜移默化中接触异国文化,真切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二)借助虚拟现实改善语言环境
汉硕生在非目的语环境下学习第二语言,无法亲身体验目的语国家的真实境况,也无法感知当地生活与风俗习惯,造成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文化感知困难,以及对不同文化接受理解的偏差。问卷调查显示,近30%的学生表示和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交流时感觉到有距离感;约27%的学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害怕表达自己,羞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担心出错。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最大程度和范围上实现了跨文化交际的真实感和场景感,使身临其境的感知效果成为现实,让学生置身于真实情景中,减少人际交流中的紧张感、焦虑感和距离感。尤其是增强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改善学生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在交流时更加自信和自在,激励学生大胆表达自我,加速语言的学习和应用。
同样,在设置课程时,教师可借助虚拟实验室打破空间的阻隔,让学生“走进”跨文化情景之中,在具体的场景中虚拟参与文化事件,穿越历史和现实的界限。一方面,学生能够更加直接地感受到国外文化和跨文化的真实沟通的情景,延伸与扩展教科书对西方国家文化的简单介绍,在文化体验的过程中感知文化的温度和深度,深入理解文化差异,维持认同感的同时减少距离感。另一方面,通过还原典型跨文化场景,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等活动,设身处地地分析实际场景中的跨文化现象,学会如何正确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冲突,将理论知识转换为真实的交流与互动。活动结束后,针对交流内容及表现,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中西方不同观念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对话者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如何影响语言的具体使用。
(三)通过大数据加强自主学习
由于跨学科的特性,汉硕生生源复杂,是一个专业背景不同、语言能力参差不齐的特殊群体,因此依托现代化教育技术,借助大数据,通过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形式促进优质汉语国际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加强汉硕生自主学习,是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和有效途径。跨文化效力调查显示,汉硕生在不同维度表现不一,尤其在信息维度方面,不同的学生对于语法(第6题)、信息消息和劝说消息(第10题)以及理解谈话内容(第12题)等内容的掌握程度差异较大。因此,在汉语国际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需求,也难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大数据时代,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行为转换成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促使教师因材施教,进行差异化教学,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以翻转课堂为例,在语音汉字教学时,课前汉硕生通过平台发布的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自学自测,了解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特点、性质和任务等,对于不懂的知识点可以反复播放;课堂上基于自学情况提出疑问,对拼音、声调、语调等内容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探讨;课后重新温习,查漏补缺,根据兴趣选择合适内容,如语流音变、重音等,再进行深入探究。老师课前根据平台统计的学生自学情况,在课上进行针对性讲解,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 指导。
(四)利用“互联网+”平台提升教学水平
汉硕生是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桥梁,作为中外语言和文化的纽带,良好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培养汉硕生最基本的要求。在前期测评中,第9题有51%的学生表示在跨文化过程中自己还不能够“恰当地使用眼神交流”,第10题回答中50%的学生“很难区分信息消息和劝说消息”。后期回访时,不少学生指出教学能力水平也是影响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掌握良好的教学技巧可以让他们在授课以及文化交往过程中正确地展现自我,从而更加自信。因此,教师应言传身教,将现代化技术手段应用在教学中,并为学生搭建更多的“互联网+”平台,提高学生授课水平和教学技能,增强专业素质和能力。
其中,大学生讲课比赛既是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积极动员汉硕生参加全国微课大赛等活动,通过熟练使用“互联网+”智慧教学设备,锻炼学生在短时间内展示自己的汉语本体知识运用能力、语言教学能力及文化传播能力。通过各类讲课比赛积累丰富的经验,培养临场发挥、随机应变的能力。高校应坚持融合创新,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加速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常态化应用,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开创对外汉语教学的新局面。
四、结语
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对外汉语教学向汉语国际教育转变,因此探索新技术创新汉语国际教育培养模式和文化传播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跨文化效力量表调查汉硕生各维度的表现,研究汉硕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汉语教学绩效的影响;借助“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从口语交际、自主学习、教学实践等方面增强学生的口语水平、交流自信和教学能力,为提高跨文化效力提供参考,促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提升汉硕生中华文化传播力,讲好中国故事,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