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交通与商业:清末民国广德县经济发展之兴衰研究
2021-12-09蒋静
蒋 静
(南京大学 历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太平天国战后,苏、皖、浙三省交界的广大地区出现了一场大规模人口迁移浪潮,这些地区主要包括江苏南部的句容、溧水、高淳、金坛、溧阳、宜兴、荆溪等县,浙江西北部的乌程、归安、长兴、安吉、孝丰、德清、武康等县,安徽南部的广德、建平、宣城、宁国、南陵、泾县、旌德、太平等县[1]5-6。这场声势浩大的人口迁移活动自19世纪中叶开始到20世纪初结束,持续了近半个世纪,其中以广德县的人口迁移表现最为典型和集中,广德建置始于东汉建元年间,距今已近两千年的历史。其间广德几易其名,如故鄣、石封、绥安、广阳等。至明洪武四年改为广德州,下辖建平县,直至清末。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为县,正式设立广德县,直属安徽省。在对广德移民史的研究中,过去学界多关心于对移民迁移轨迹以及促进农业生产恢复的研究,如高顺艳的《太平天国战后的广德移民》[2]、葛庆华的《近代苏浙皖交界地区人口迁移研究》[1]等,而对移民关于广德商业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研究虽有涉及,但明显关注度不够。关于“移民”概念的界定,学界众说纷纭,为保证研究的全面性与完整性,本文采取《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中对“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双重定义来确定本文移民所指范围,既包括“一定时期内人口在地区之间永久或半永久地居住变动”,也包含“离家外出工作、读书、旅游、探亲和从军一段时间,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3]。本研究中具体指清末民国时期迁移至广德在此定居进行生产生活的移民和不一定长久定居于此但却在广德营生一段时间的人。另从地域上看,广德地处三省交界之地,其天然的地理位置优势,使得其交通四通八达,极为便利,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广德与外界的联系,极大地促进了广德商品经济的繁荣。但随着近代以来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和发展,广德的传统交通优势渐渐消失,而广德新式交通的发展却未伴随传统交通的渐行渐远而日新月异,蓬勃发展起来。本文在考察清末至民国时期移民对广德商业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同时,探究其地理、交通与商业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强调近代以来交通发展对于一座城市商业经济兴衰的重要作用。囿于本人能力有限,如有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正。
一、从移民迁入到土客融合:商业的兴盛
太平天国战争时期,广德由于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成为太平天国战争后期的主要战场之一,清军和太平军曾多次在此进行厮杀,致使广德县内一片荒芜,人口几乎绝灭,惨绝人寰。战后广德“先是州民在贼(指太平军)中困苦流离,五月至八月,积尸满野,死者过半,至是又病疫,伤亡殆尽”(1)胡有诚:光绪《广德州志》卷五十八《杂志》,光绪七年刻本。。又据光绪《广德州志》记载:“尸骸枕藉,道路荆榛,几数十里无人烟,州民户口旧有三十余万,贼去时,遗留六千有奇。”(2)胡有诚:光绪《广德州志》卷五十八《杂志》,光绪七年刻本。连年的兵燹和战后的瘟疫,使得广德人口从咸丰九年(1859年)的31万余人骤减至同治四年(1865年)的6000余人。
战后的广德田间荒芜,百业凋零,为恢复社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清廷官员采取积极措施,一方面鼓励流亡在外的本乡人尽快返广,另一方面大规模招揽外乡人来广定居就业。同治四年(1865年),“江督曾侯出示开垦,于是楚豫各邻省之民络绎来归,坌集境内”(3)胡有诚:光绪《广德州志》卷十六《田赋志·户口》,光绪七年刻本。,并推行“插标划田,立界为山,据室为家”政策,即但凡无主的田地、山林、房屋,移民登记造册,申领凭证后均可占为己有。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客杂处间的矛盾,故同治九年(1870年),官府“查丈有主无主熟田,有主归主无主归官,田既归官即由官卖,以田价充地方公用,定价熟田每亩六百文,荒田每亩三百文,听原垦户承买,给发田凭,永远管业,俾得土客相安”(4)胡有诚:光绪《广德州志》卷十六《田赋志·赋额》,光绪七年刻本。。此外,清朝中前期为加强人口控制,对移民入籍的问题曾有种种限制。但在太平天国战争后,为鼓励外省移民前来开垦,清廷改变了一直以来的移民入籍政策,广德州便是加快推行移民入籍政策最为积极和典型的地区之一。安徽巡抚裕禄以光绪元年(1875年)为界,在广德州援引广东新宁县客民入籍成例:“免其计扣年限,分烟户粮册为断。”光绪元年后迁入者则“按契税纳粮之日,扣足二十年以上,方准入籍”(5)胡有诚:光绪《广德州志》卷五十一《艺文志》,光绪七年刻本。。因此,在光绪元年,广德大量移民直接得以入籍。同时,官府对垦荒者“自开垦成熟起,免还钱漕两年,第三年征半,第四年全征”(6)胡有诚:光绪《广德州志》卷十六《田赋志·赋额》,光绪七年刻本。。上述政策不仅加速了广德社会的土客融合进程,更是鼓励了大量移民前来广德垦荒并定居。
从同治五年到光绪五年(1866—1879年),十四年间,广德人口增至十二万九千五百四十八人,其中土民仅有一万九千九百八十一人,客民达十万九千五百六十七人[4]102,移民已占全州人口的85%左右。此后政府不再进行大规模招垦,但仍有移民零星迁入,后移民人口竟占到全县总人口的90%以上。《广德州志》记载:“湖北人居其四,河南人居其三,江北人居其一,浙江人居其一,他省及土著共得其一。”(7)钱文选:民国《广德县志稿》卷末《补正》,1948年版。广德的移民来源非常广泛,除湖北、河南、浙江、江北各属人民外,还有湖南、江苏、江西、山东移民[1]121(图1)。随着移民的大量涌入,开荒复垦恢复生产,经营谋生发展经济,广德县很快便恢复了往日生机。与此同时,大量移民的入境,使得外来经商者也与日俱增。
图1 广德县移民来源及数量分布图
广德虽地处皖南且邻近徽州,广德人却并不似徽州人如此善经商,《广德县志》记载广德历来“力于田亩,不务商贾”[5]253,徽州多山,被称为“七山半水半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6]3,广德县则有“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5]1之谓。可见,广德虽属山区,但其较徽州山区,却多了不少耕地和水源,故农业经济发展更甚。而在此次移民浪潮中,除大量垦荒农民入广外,来自徽州、宁国地区以及外省各行各业的手工业者、商人也纷至沓来,广德商业贸易逐渐繁荣起来。
清末大批移民入境开荒复垦,首先使得广德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广德农产品输出向来“以米为大宗,出口至泗安,杭越仰给焉”(8)钱文选:民国《广德县志稿》卷二十《物产》,1948年版。。广德很快恢复其农贸产品输出地的地位,农产品商贸经济异常活跃。与此同时,移民带来纺织、造纸等技术,如“江北人带来了自己家乡的纺织技术,江西来的会做纸的移民看见山区存放多年的表芯纸原料,即利用起来进行生产,使广德表芯纸生产很快恢复,后来发展成为我国东南地方表芯纸重要产区之一”[4]103。清同治年间,吴国基在州城笔架山开办织布机坊,拥有本机120台,光绪年间增至200余台,机匠300余名,外地来的技术工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5]184。光绪三年(1877年),裼泰源纸坊在南部山区开办,年产纸330担,所用工人也多为外地移民,民国时人钱文选指出,“吾广德以嫩毛竹制表芯纸,产额甚巨,资生活者不下十余万人,工人以江西富阳人为多”(9)钱文选:民国《广德县志稿》卷二十《物产》,1948年版。。可见,当时广德县的手工业者中移民占据了相当数量,他们极大地促进了本地手工业经济的发展,使广德县手工业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而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对广德县梅溪村的农村调查也显示“该村过去是个富裕村庄,每逢过节,一天能销售猪二十多口,平时外边来此购买竹、木、表芯纸的客商很多”[7],由此可见抗日战争爆发前广德手工业商品贸易的繁荣以及人民生活的富足。故上述农业和手工业经济的迅速恢复与发展,大大推动了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贸易发展。
移民在广从商,为降低客居异地的孤独感,加强相互间的认同感和互助精神,商人们往往根据地缘关系组织联合起来,成立“同乡会”。清末至民国年间,广德设有的“同乡会”会馆或公所约十余所,如河南会馆、湖北会馆、安庆会馆、江北会馆、徽州会馆、江西会馆、旌德会馆、宁(波)绍(兴)会馆、江(宁)当(涂)会馆和绩邑公所等[4]103。这种同乡会不仅可以起到加强联系、互通有无的作用,还能在团结乡人、救贫赈灾、商业经营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随着商业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同乡会这种以地缘为纽带的半商业组织已不能满足越来越专业化、专门化的商人们的商业需求。更加专业化的商会组织应运而生,商会则主要以业缘为纽带,即商人依据不同行业而分属各自的同业公会和商会。当然,同乡会并未因商会的兴起而消失,在清末民初时期同乡会和商会一直长期并存,互为补充,共同促进商业经济发展。
广德县商会正式成立于1909年。这一年,广德商人联合提出申请:“广德州境为水路交通要冲。近以商务日繁。该处各商董,纠集商业铺户开会筹议遵照定章。创设商务分会,拟投票公举熟谙商情总理,业已妥订规则,呈请该州转详抚宪。咨请商部,准予开办,以惟商业。”[8]广德设立商会的请求很快得到批复。至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四月,商会有团体会员14人,个人会员41人;区镇商会有14个,区镇同业公会有15个,个人会员有556人[9]25。其中,外籍商会成员占据相当数量,与本地商会成员一起共同为广德县的商业发展做出贡献。
据统计,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全县已有大小商户共计1400余家,多集中于县城。有南杂、百货、布匹、山货、屠宰、旅馆108家以及米行30家,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店铺鳞次栉比,在大、小十字街和状元坊等繁华地段,大商号云集,基本形成同一行业集中于某一地段的分布格局[9]80,其中,米业主要集中设于西门城外,布业和京广货业主要设在中街,南杂货业主要设在东街,山货业和纸业主要设在南街,槽坊业则主要设在南门城外。至日军侵犯广德前,广德县已有著名商号有70余家,其中有布业10家,京广货业6家,南杂货业13家,槽坊6家,医药业10家,估衣业5家,文具业2家等[5]255。这些著名商号中资金最为丰厚的几家商号基本都是由外籍商人所创立,如来自旌德的商人程一坤创办的“程广丰”布店,来自广东的商人温季愚创办的“温益大”南杂货店以及黟县人孙俊功和孙亦贤创办的“孙正和”南杂货店,广东人王凤章创办的“寿星斋”中西药店。可见,外籍商人在广德商业经营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德县商号的一大特点便是“店主外籍人多,本籍人少”[5]255。表1统计了清末至民国时期具有明确文献记载的由外籍商人在广德创立的商号,由于历史久远,诸多文献资料已不复存在,其实际由移民在广所创商号店铺应该远不止于此。
表1 广德县清末民国时期有明确记载的外籍商人所建商号一览表
续表1
此外,广德传统的祠山庙会对商业经济的繁荣也起到了重要的见证和促进作用,移民和商人群体亦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德向来有举办祠山庙会的传统,庙会是集宗教信仰、娱乐活动、商业贸易为一体的群众性聚集活动。庙会在丰年几乎年年都有,一般持续三天,是人民生活安乐、经济活跃的重要象征。祠山庙会是广德自古以来的传统,在清末太平天国战争和同治年间的一场瘟疫后,广德人口消亡殆尽。随着移民的大量涌入,祠山庙会的传统并未销声匿迹,相反,移民群体将从自己原籍带来的文化艺术与广德本土文化相融合,极大地丰富了广德祠山庙会的舞台。逢庙会之时,“全县十七八万人口,庙会时几乎半数以上的人都涌到城内,只见满街红男绿女,万头攒动。你要想在人流中迈步前进,确实感到困难。唯有头顶蒸笼、木盘出售点心和烟糖的小贩,在人流中高声喊叫地挤身通过”[4]65。
广德祠山庙会的参与对象除了广大群众外,广德各行业公会和商会也是庙会的重要资金筹措者和节目参与者。商会一般“根据各商号资金的多少及营业盛衰情况来摊派部分款项”,同时在经费收齐后,各会馆亦会“向筹备处报告参加庙会的节目……各会馆的节目主要是抬阁、平台、秋千、地戏等”。甚至“会馆与会馆之间,彼此互探消息,不使节目雷同而又要超过对方。尤其是抬阁,各会馆往往不惜重金,聘请技艺高超的能工巧匠,轧制出令人惊叹不已的佳作,以求博得观众的赞誉”[4]61-62。此举目的不外乎有两个,其一增强自身商业字号和店铺的影响力,提高在商会中的地位;其二借此盛会扩大宣传,推销商品。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广德祠山庙会是体现和推动商业经济繁荣的有效途径。1935年广德举行了最后一次庙会,此次庙会盛况空前。“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有‘盖三江’之称。”[10]此后,因抗日战争爆发,广德社会遭破坏严重,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苦,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再未举办庙会。
二、从传统交通到近代交通:商业的衰落
图2 广德6条驿道示意图
广德位于安徽南部极东边缘,县东与浙江长兴县交界,县南与浙江安吉县毗邻,县北与江苏溧阳和宜兴接界,县西又与本省的宁国市、宣城市、郎溪县接壤,可谓是三省通衢之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广德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清末民初时期广德商业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得益于广德传统陆路交通的便利。传统交通的陆路建设主要是建设驿道,驿道是古代重要的陆路通道,兼民用、官用、军用为一体,沿途会设有驿站。广德驿道以广德县治为中心,可谓是四通八达,驿道交通网辐射苏浙皖三省。至清末光绪年间,广德仍然保留有6条驿道(图2)。分别是广德至浙江长兴县的驿道,县境内设三铺,即长岗铺、王婆铺、分界铺;广德至浙江安吉县的驿道,县境内设三铺,即搭毕铺、东亭铺等;广德至宣城的驿道,县境内六铺,即石蹬铺、丰塘铺、英溪铺、柴刚铺、誓节铺、柯匠铺;广德至郎溪的驿道,县内四铺,即刘村铺、石淩铺、陆家铺、黄家铺;广德至宁国的驿道,县内六铺,即峻岩铺、汪家铺、青洪铺、黄柏铺、前冲铺、杨摊铺;广德至宜兴的驿道,县内七铺,即株树铺、杨邯铺、水沁铺、洪村铺、涧西铺、屠村铺、山西铺[11]105-106。其中,广德至浙江长兴县的驿道可直达泗安镇,泗安作为广德县大宗货物集散地,无论是清朝还是民国,这条通道都是广德进出口货物的重要通道,可称得上是广德经济的命脉。而广德至宁国的驿道则是徽杭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向来注重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贸易往来,徽州通往杭州的驿道不止此一条,但由于这条古道没有高山阻隔,便于骡马运输,因此成为徽杭间的黄金通道[12]228。广德县境内的前程铺,位于这条古道中端,往来客商大多会停于此稍做消息整顿,故造就了前程铺的繁荣。“街正中是一条石板路,路两边是铺板门的各家商号。小小的村落,铺面竟达18家。”[12]227由此可见,广德陆路交通四通八达极为便利。
陆路运输主要依靠的是手推车、畜力车以及人背肩挑等,都是比较原始简单的运输方式。清末至民国时期,广德的大宗货物米、纸、竹、木、柴、炭及土特产品等,除内销本县外,仍有大量余存出口运销外地。这些货物依靠肩挑背扛或手推独轮车等经陆路驿道运输至浙江长安县泗安、江苏宜兴县张渚、溧阳县戴埠、安徽宣城县水东等地集散。当时享有盛名的“泗安竹篾”“张渚板栗”“戴埠毛竹”“水东土纸”等大多产自广德[5]147。
泗安镇作为广德商品进出口的最大集散地,距离广德县东25公里,“本县出产的农副土特产品,手推车或肩挑运到泗安,通过货栈从水路运销外地。本县所需的生活必需品,日用工业品在外地购进后也由水路经泗安中转回县内”[12]236。俗语云:“推不完的广德(山货),堆不满的泗安。”[5]147由此可见当时广德商业之繁荣景象。以当时的著名商号“孙正和”号为例,其在泗安镇设有专门的办事机构,采购和中转货物。孙正和商号自备骡马60余匹,雇请长工运货,孙家骡队分为两批,一上一下(习惯称到泗安方向为“下”)往返于广德、泗安之间[4]124。以后源隆、源吉、德大隆、宏大等商号均备骡马驮运,抗战前城镇约有骡马驴百余匹[5]197。广德与泗安等地商业往来的发达景象可见一斑。
至于水路交通,广德县境内主要河流有两条,即桐汭河和无量溪,两条河的支流较多,故境内也算河溪遍布。但这些河流多属自然河流,因河流流域内大部分为砂质土壤,故受雨季影响较大,每逢雨季大量泥土顺流而下,容易导致淤泥塞河,且自然河流水位深浅不一,河道宽窄不一,很难有吨位较大的船只能够沿固定航线行驶其上,因此,清末至民国时期广德虽有水上运输,但一直未形成固定航道。
广德水上运输主要靠的是小木船和竹簰,据史料载,建国前在桐汭河上三吨以下木船可上行至柏垫桥头,二十吨的木帆船可上行到誓节上游的老莫村。竹簰可上行到四合遐松和杨滩的杨树桥。在无量溪上,三吨木船也曾上行至卢村[11]402。
广德水运货物主要以山货为主,如竹、木炭、土纸等。虽然广德县内河流的水上运输能力有限,但相比无重要河流流经的村庄,生活在沿桐汭河和无量溪河两岸的村庄充分利用其水上运输优势,为当地人民日常销售货物、采购生活用品提供了极大便利。如沿桐汭河两岸的耿村、焦村、刘村、裘村、五合、白马及西乡的独树、月湾等深山地带所出产的竹、木、木炭和豆饼、土纸(三六表)等土特产输出,尤赖乌簰放运和大排流放。又如广德独树区盛产竹子,用来做表芯纸,在西区产表芯纸最多的是胡村(全村有三百多架纸槽),其次才是梅溪村。但胡村不靠大河,只能做纸,不能出售竹木。而梅溪村因紧靠石河,可通往郎溪县(水路两百里),年产纸近万担,销往南京等地,除造纸外,砍伐输往郎溪的竹子,每年约达一万五千根。能够造纸又能够砍伐的竹山村,在独树区十八个竹山村中只有十个,其余八个像胡村一样只能造纸,不能卖竹子[7]。由于竹子这类产品在传统交通体系之下,陆路运输难度较高,故缺乏水上运输条件的村庄自然也就无法出售,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胡村这类村庄经济发展较为单一,与外界联系也不似梅溪村那般紧密频繁。
由于广德没有直接通往货物集散地的固定航道,而陆路通道虽多,但传统陆路运输工具的承载力远不及水上运输工具的承载力,故广德县的大部分商品基本都是先通过陆路运送至泗安、宣城等较大的货物中转地,然再由水路运输至各地。如民国初年,月湾海峰一带纸槽很多,造纸业发达,产品除在县内销售外,还经宣城水东销往上海、无锡、广东、香港及东南亚地区[5]184。而浙江长兴县的泗安镇之所以能成为广德大宗货物的集散地,皆因“距县城东25公里的泗安镇有水路经湖州通往杭州、苏州、上海等地”[12]236。又如民国时期安徽芜湖是著名的“米市”,广德县的米粮有时也会经由芜湖出口,“如遇芜湖市价高,则均趋芜湖以出口,如其价低,则不经芜湖,而直趋南京、镇江或通州上海以销售焉………宣城宁国广德之米,往往由水阳江出口,亦不经芜湖而直趋江苏”[13]。此种水路结合的传统交通运输模式使广德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在清末民初时期商业经济迅速崛起,成为当时安徽东南部的重要城镇。
当然,随着新式交通的出现,旧有的交通系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从民国初年伊始,广德县积极发展近代交通,虽然取得了一定发展成果,但效果并不显著。近代交通方式的出现使广德逐渐失去传统意义上的交通优势,加之民国时期广德修建的公路质量并不佳,更是没有实施以铁路运输大宗货物之举措,最终使得其商业经济渐渐地从繁华走向衰落。
民国初期,广德县对于公路的修建还是较为积极的,尤其是县境内的短程公路,诸如“城塘路长十八公里,城洞路长二十七公里,城柏路长三十四公里,杨誓路长七公里”(10)安徽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安徽第九区风土志略》,伏生草堂刊行,1937年,第26页。。而随着这些公路的建设,广德县的重要集镇也大都集中在了沿公路的村镇地区。当时的重要集镇有誓节渡“扼宣长路入境要冲,在城西北五十里”;柏垫“在县西南五十里为城柏路终点”;门口塘“在城北二十五里为城塘路止点”;流洞桥“在城东北五十里为城洞路止点”(11)安徽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安徽第九区风土志略》,伏生草堂刊行,1937年,第24-25页。。而过去的集市因不靠近公路而日益冷清,故进入近代以后,稍具规模的集市基本都是依路而建,交通对于一个集市的兴衰起到关键性作用。
民国时期广德修建的跨县较长里程的公路则没有县内短程公路那般顺利,总是一波三折。这一时期广德共计修筑了两条跨县公路,但真正实现通车的只有一条,另一条公路直至建国前仍未建成通车。广德县的第一条公路是宣长(宣城-长兴)公路,该公路在广德境内是西自分界山、东至界碑的一段里程,全长41公里。该段公路分宣城至广德和广德至长兴两段同时修建,1932年,双方正式动工修建,至1933年6月,宣长路全部竣工,6月25日举行通车典礼。7月26日、9月1日,广德至泗安、宣城至广德段先后正式通行客车[4]119。广德县的第二条公路是广宜(广德-宜兴)公路,该公路在广德境内由步家祠堂(现祠山岗)起至分界山止,全长29公里。广宜公路始建于民国24年(1937年),华敬熙负责施工,上半年即完成路基工程[11]6。同年因抗日战争爆发,工程已过半的广宜公路被迫停修,新中国成立前一直未建成通车。
建成后宣长公路本应成为广德商业发展的最大助力,但因该公路本身质量不佳,且当时的交通运输工具也有限,故其作为商业运输通道的价值并不显著。《广德文史资料》记载这条公路“质量低劣,临时性的木质桥梁,仅可负载五吨。路基宽度七米多,但路面很窄,仅铺设一些灰砖砟或鹅卵石灌上泥浆碾平就成”[4]120。1933年9月,宣长公路开始通行客车,但由于当时道路缺乏科学的勘测设计,土路通车,时通时停。有民谚云:“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下车六七次,八九十人推。”[11]410且当时,能够投入使用的运输工具非常有限。1933年,广德县建设局长杨静轩和地方绅士钱文选曾由沪杭购进人力车18辆,投放市场,从事运输[11]410。人力车即指黄包车,在当时既能载客也能运货,但无论是载客还是运货,黄包车的承载力都非常之小。后于1933年6月,县城至泗安开始通行货车,由巨商孙云卿、孙佐卿、周子琳、朱荣撰等合资创设的“广泗长途运输公司”,共投资五万银元,置汽车四辆,承担县城至泗安的货运,由孙云卿任经理,这是广德县交通运输工具由人力转向机械的开端[11]5。虽已开始置办货车,但数量却极为稀少,且公路本身质量也并不便于行驶,故通车后在该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并不算多。因而,这条公路并未如愿成为掌握广德商业经济之命脉的黄金通道。
至于广德的铁路建设,民国时期,广德县一直未通铁路,虽屡有铁路建设之想法或规划,却总因种种原因,而不了了之,无疾而终,终未能筑建一条铁路而为商业之发展服务。如“敷设1914年三月中英借款拟建之宁湘铁路支线经本县入浙,约六十英里,后因我国赎回筑路权中止”(12)安徽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安徽第九区风土志略》,伏生草堂刊行,1937年,第26页。。又如在考虑安徽全省铁路建设之议程时,广德县铁路建设事宜即被纳入规划之中,且在当时通盘考虑后认为芜湖至广德的铁路干线修建相较芜湖至南京铁路干线的修建更具迫切性。“芜湖至江宁水程仅一百八十里天下未有水陆相同,而可造铁路与轮船争利者也,况火车吨位窄狭,速率纵能逾于轮船,轮帆往来梭织,价值实较廉于火车,乃欲往返客货舍舟就车,虽愚者不为也,此路自宜缓办。总之通盘筹划,皖路应先由皖南造芜湖至广德州与浙江交界之干路,路线不长,造成后,浙省客货径由芜湖出长江,利可操券,即以此路招股,再行接造皖北干路,分段为之。”[14]上述铁路建设议略中,强调广德是通往浙省的要道,如能建成芜湖至广德之铁路干线,则浙皖两省之客货往来,其利大焉,以此铁路干线所取之利益再行建造皖省其他铁路干线,更易为之。但直至建国前,广德无任何铁路干线以助省际贸易往来,实为广德商业经济发展之憾。
抗日战争爆发后,宣长公路很快遭到破坏,广宜公路也被迫停修,铁路建设更是难以再提上议事日程。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广德县政府立即命人抢修宣长公路。修复后的宣长公路,因各乡未能精心维护,致路面损毁,无法通车,县政府再饬高湖等乡,派夫限期整修完善。但仍一直未全线贯通且时常受暴雨倾刷,1948年7月2日,又一次大雨成灾,广泗段路基被冲毁,抢修工程非常之大[11]7。直至建国前这条公路都未能全线再度通车。广德近代新式交通发展的滞后严重制约到广德商业经济的繁荣发展,周边地区近代交通的不断发展,使广德逐渐失去地理位置和传统交通的优势,其商业经济自抗战爆发后便一蹶不振,在抗战胜利后也未得到及时恢复。关于战后广德人民生活状态及从事的职业构成,民国36年曾进行过一次调查(表2)。
根据调查显示,1947年,广德县劳动人口总数为134290人,约占总人口的70.12%[5]99。其中,从事商业工作的人口为4941人,占总劳动人口的3.68%;从事交通运输业的人口为104人,占总劳动人口的0.08%。战后,广德从事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人口之和不足总劳动人口的百分之四,特别是从事交通运输业的人口极为稀少,可见战后广德商业经济难以恢复在很大程度上盖因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滞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可以降低地理位置和距离的劣势,许多地理位置不佳的地区也能凭借近代交通最大限度地扩大商品销路,使得区域商品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商业经济繁荣兴旺。而广德恰因近代化交通运输发展的滞后日益失去其地理位置优势,严重阻碍了广德商业经济发展,使其社会经济逐渐由盛转衰。
表2 广德县1947年6月职业构成统计表[5]99
三、余论
清末移民大量的涌入,不仅弥补了广德县的大量人口损失,更是为广德的经济恢复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在外来移民与当地土著的共同努力之下,广德经济呈现出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情景。广德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传统交通,与外地商业往来频繁,商品交易活跃,广德商业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广德在传统交通体系之下,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商业网络。清末民初时期以广德为中心形成的商业网络虽不算庞大,却相对稳定和持久。一个商业网络的形成受到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商品种类和经营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正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广德县在清末民初这一时期较好较快地形成了一个以县城为中心的商业购销渠道和以四周乡镇向外辐射散开的商品外销路径。两者的巧妙结合使得广德形成一个跨区域的商业网络结构。广德县内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县城及誓节、柏垫等较大集镇,县内逐渐形成了以城镇为中心的商业贸易网络。县外广德产品输出以米、纸为大宗,广德稻米出产地以西乡、北乡为最,多输出至浙江泗安。纸的出产地域,则以南乡、小西乡、小东乡及北乡与江苏交界的地方,诸深山多竹区域为主要产地。其中经由县城输出者,仅有南乡一区;小西乡经由宣城县境水东镇输出,北乡则由江苏输出[15]。县城外以广德四周乡镇为主体向江浙皖三省外销商品,构成跨区域的商品流通渠道。在传统社会的经济体系和交通系统的运转之下,广德县能够维持这样的一个商业网络体系,是完全值得称道的。
广德为苏浙皖三省交通要道,又为皖省出产输入至浙省必经之途,其商业经济地位显而易见。广德传统交通无固定航道可通,陆路交通还算四通八达,但陆路之上货物运输,大都是由羊角车推送或骡马载运,费时费力,消耗亦巨,在传统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体系下尚能勉强行之。但民国以来,在近代新式交通的快速发展之下,如不能在广德筑成对外公路或贯以铁道,则广德之商业经济势必走向衰败。交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传统经济社会体系之下,传统交通网络体系尚能维持区域经济发展之需要。但随着近代新式交通的出现与发展,传统的交通方式已不能适应商品经济近代化的进程,而新式交通又没能及时替补上来拉动区域经济之发展,这不仅仅严重制约区域商业乃至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更直接影响区域以及国家的商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只有在一个已经商业化的中心市场体系内发展起现代交通网络,并达到使这一体系中的基层市场消亡时,才会出现真正的现代化。相反,如果没有体系内交通运输条件的改进,商业化只不过是一种虚假的现代化。”[16]一个真正商业化的市场体系的形成,必须以其内部交通运输条件的改革为前提条件,交通运输体系长期没有改变的市场是绝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商业化和现代化的。因而,清末民初时期广德商业的繁荣景象也仅仅是一种“表面”的商业化,并未实现实质上的商业化。而在民国中后期以后,广德甚至连这种“表面”的商业化也不复存在,近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严重滞后直接影响到了广德真正商业化的实现。可见,只有以近现代交通方式将一个商业中心城市和其周边城市建立起先进和完备联系时,商业化、近代化才能够在这个商业网络体系中真正形成、延续和扩散出去,以促进区域乃至国家的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