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紫砂作品“祝福茶具”的中国文化

2021-12-09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9期
关键词:描金福字茶具

周 琴

紫砂作品“祝福茶具”是由一把壶、一只壶承、一只公道杯、三只口杯组成的六头套组茶具。在品类上,这组茶具囊括了紫砂茶具的基本形式组成,是一套完整的满足日用所需的实用茶具;在器型上,以竹入壶,采用了紫砂花器的制作方法;在装饰上,紫砂陶刻、紫砂描金、紫砂贴花等多种装饰技法融于一体。正是这种多角度的诠释、多技法的融合、多层次的递进,在丰富的造型中融入传统元素,以紫砂之力演绎中国的竹文化与福文化。

一、中国竹文化

竹之于中国,渊源久远,意义非凡。中国是最早发现有竹的生活痕迹的国家,是最早发现有竹的文字的国家;中国以竹为简记载着它的历史变迁,中国以竹造纸谱写下盛世繁歌;中国的文人以竹自喻,高歌着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性,自此,竹化为君子,肃然而立。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中国自然而然都可称为“竹子的国度”。竹之于宜兴,相伴相生。宜兴有两张名片:一是紫砂,二是竹子。宜兴的竹子蜿蜒数百里,是中国最大的竹制品基地,被称为“竹的海洋”。竹之于紫砂,交相辉映。宜兴是竹的海洋,是紫砂的摇篮,竹与紫砂自然而然地交织在一起。竹做成了数十种制壶工具,延续着这门传统的手工技艺;竹融入了紫砂创作,丰富了紫砂的造型艺术。“龙头八卦一捆竹”、“竹段壶”、“竹节壶”、“竹鼎壶”等等,形成了独特的竹壶系列,演绎着紫砂壶艺的魅力,并以紫砂之魅喻君子品性。

“祝福茶具”以竹入壶,是最明显的造型特征,属于竹壶系列中的自然型,即模仿自然界中竹的真实形态制作。无论是壶、杯子,还是壶承、公道杯,均以竹节为主体形制,粗壮有力;壶的壶把、壶嘴、壶钮,以竹枝塑形,生动形象;壶身、杯身贴塑了嫩绿的竹叶,生机盎然。“祝福茶具”以竹入壶,造型特征鲜明,充分利用紫砂泥的可塑性呈现了竹的自然生态,通过黄金段泥这种泥色的选择突出作品的雅致,装饰上大片留白的布局安排突出作品的精简,营造了清新脱俗的氛围,呼应竹之清高、素雅的君子品性。另外,以竹入壶的造型构思中应用到了中国语言文化中的谐音转义,以“竹”通“祝”,此为“祝福”中的“祝”字。

二、中国福文化

福,可以说是中国百姓最熟悉的字眼了,它不知从何起,却历经数千年,渗入华夏儿女的生活与精神中,主导了中国的民风民俗,反映了民族的观念与价值,形成了中国福文化。无论是逢年过节的福字对联,还是最常见的福字题辞,都是人们在为自身求福与给予他人祝福。福也走进了艺术创作中,虽传统久远却历久弥新,无论时代更迭还是审美意识的改变,福,永远在中国人审美意识的核心地位。

“祝福茶具”以紫砂陶刻的装饰艺术形式将中国福文化融入这组紫砂茶具中,并采用了不同的书法字体展现了福的不同写法,通过这样一个细节处理,呈现了中国书法的奥妙与精深。同时,在福字上做了描金处理,描金是紫砂装饰艺术中的一种装饰技法,因为金色在中国有着尊贵、辉煌、灿烂、财富等美好的象征意义,深受人们青睐。紫砂描金之金一般分为本金(金粉)或亮金(金水),金粉的含金量要高于金水的含金量,所以一般用于较为贵重的紫砂器上。“祝福茶具”以金粉饰于福字上,增加了这件作品的欣赏价值与市场价值。通过紫砂陶刻、多种福字书体、紫砂描金等细节的组合应用,一方面多角度地展现了紫砂装饰艺术,一方面多层次地呈现了中国的福文化。此为“祝福”中的“福”字。

总结:“祝福茶具”其形彰显中国造物之美学特征,其意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以意造形、以形出意,以紫砂文化之力演绎了中国的竹文化与福文化。坚守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并不断探索创新的艺术形式,符合古往今来的东方审美意识,走过千年,依然与古为新。

猜你喜欢

描金福字茶具
多工艺相结合的室内装饰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品雅茶具
青玉雕御制诗描金长方形插屏
黑漆描金双龙纹药柜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文跃
—— 墨彩描金瓷艺作品
写福字
漫话民俗
冯可宾买茶具
顺治满汉福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