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敷配合激光治疗糖尿病合并疖痈临床疗效分析
2021-12-09赵文鲁康芹
赵文鲁,康芹
日照市皮肤病防治所医学美容科,山东日照 276800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及结构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且因此病而诱发的各类并发症也随之而升,如疖痈等皮肤感染就是一种较为多见、多发的糖尿病。研究指出[1],20%~30%患者是因细菌侵入皮肤,致使皮肤深层软组织发生感染,继而被诊断为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皮肤感染,病情较轻者为疖痈,若病情较为严重,且未得到有效控制,将发展为急性化脓性蜂窝组织炎、丹毒,继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更大的影响[2]。因此,及早对糖尿病合并疖痈患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疗与控制,是非常关键且有必要的。现将该院2020年2月—2021年1月所收治的44例糖尿病合并疖痈患者予以湿敷+激光治疗,以探析该种治疗方案在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接诊的糖尿病合并疖痈患者88例。按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44例,男23例、女21例;年龄39~75岁,平均(56.71±5.44)岁;糖尿病病程最长18年,最短4年,平均(8.4±1.1)年;疖痈所在部位:27例肩背部,17例臀部;疖痈大小:7.4 cm×8.1 cm~15 cm×20 cm。观察组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37~73岁,平均(57.24±5.62)岁;糖尿病病程最长16年,最短3年,平均(8.3±1.0)年;疖痈所在部位:26例肩背部,18例臀部;疖痈大小:7.1 cm×8.0 cm~14 cm×19 cm。比较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础性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疖痈所在部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次研究已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纳入标准:均临床检查确诊为糖尿病,且入院时空腹血糖在5.5~17.3 mmol/L,餐后2 h血糖在6.5~26.3 mmol/L;存在发热症状,体温在37.8℃以上;局部皮肤存在红肿、疼痛、溃破流脓等症状;患者及其家属对该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心、脑、肝、肾等脏器疾病者;对激光治疗存在禁忌证者;精神障碍者;沟通异常者;中途退出研究者;无法较好的配合医护人员治疗者。
1.2 方法
入院之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身体检查,以确定疖痈的大小及其所在部位,对其予以无菌操作,并实施切开引流术。此外,对患者的饮食加以控制,且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控制,从而避免低血糖的出现。在此基础之上,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即对患者予以抗生素药物治疗,并对其伤口处予以换药处理。
观察组予以湿敷+激光治疗,其中激光治疗所选用的仪器为:半导体激光治疗机,输出功率设定为380~450 mV。激光照射治疗前,先对疖痈部位予以清创、消毒处理,再进行8~12 min的照射治疗。对患者予以湿敷治疗,医护人员可结合患者伤口愈合状况,对其予以不同的湿敷措施,如早期伤口脓液比较多的情况下,可对其予以纳米敷料,以便对脓液加以控制,确保伤口的清洁;7 d后,等伤口慢慢长出肉芽组织后,可将敷料更换为水胶体湿敷料,保证敷料与脓腔的各个接触面相接触[3]。在此期间,需对患者的血糖加以控制,并为其补充微量元素、维生素,叮嘱其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伤口感染情况进行观察与评估。其中,若皮肤存在红肿、热痛,即为轻度;若皮肤的表皮出现破溃,且出现脓性分泌物,即为中度;若皮肤溃烂,且出现脓腔,即为重度。对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进行观察与统计,且进行组间比较。
1.4 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的临床症状已基本消退,局部红肿、疼痛等消失,且皮肤溃破已愈合,愈合面积在70%以上,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好转,局部红肿、疼痛等有所改善,皮肤溃破已开始愈合,愈合面积在50%~70%,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未好转,且有加剧的趋势,皮肤溃破并未愈合,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5]。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予以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常规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1.82%(36/44);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45%(42/44)。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伤口感染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轻度伤口感染比例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27、3.905,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伤口愈合时间对比
常规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为9~19 d,平均愈合时间为(14.09±3.17)d;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为7~16 d,平均愈合时间为(10.87±1.75)d。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99,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多见、多发的慢性疾病,其是因胰岛素分泌异常而导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表现为血糖上升。一旦患有糖尿病后,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将有所下降,血管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的普遍发生,致使患者的皮肤极易出现损伤、开裂等,继而为细菌地入侵提供渠道[6]。有报道指出[6-9],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致使机体长时间处在血糖偏高的状态之下,从而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还将在一定程度削弱人体白细胞的吞噬、粘附、杀菌以及移动等能力,继而增加患者皮肤感染的风险[10]。另外,若糖尿病患者存在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其机体免疫球蛋白、抗体将显著下降,对部分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等)的凝集素也将明显下降,此时若患者出现皮肤感染,则感染将快速发展,且愈合难度较大[11-13]。疖痈等皮肤感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一旦出现此症,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且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若发生感染后不及时予以处理,将诱发更为严重的病症,如脓毒血症、败血症等,从而进一步加剧糖尿病的病情,最终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4]。所以,加强对糖尿病合并疖痈等皮肤感染的治疗非常必要。
临床上针对糖尿病合并疖痈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如湿敷、激光等。其中,对患者予以湿敷,能够使药物直接作用在伤口上,并长时间和伤口相接触,继而达到提升抗菌作用的目的。湿敷所用药物敷贴在伤口上,与伤口相结合,能够形成一层保护屏障,继而降低再次感染的概率,有助于伤口的愈合,同时还可在一定程度降低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15-16]。湿敷治疗时可依据实际病情选用相应的敷料。水胶体敷料是一种新型创面辅料,是由弹性聚合水凝胶和合成橡胶、粘性物混合而组成的一种敷料[17]。该种敷料能够对渗液起到吸收作用,并保持创面的密封性,避免微生物的侵入,为创面的愈合提供良好的环境。再者,此敷料还能发挥一定的清创功效,具体表现为:水胶体中包含内源性酶,可以加快纤维蛋白的溶解;该辅料可以为创面营造一个封闭的环境,从而有助于巨噬细胞对坏死组织的清理[18]。糖尿病合并疖痈患者在每次更换药物时,为避免再次感染或影响治疗效果,需注意一些事项,如在更换药物之前,需进行局部清创处理,确保引流顺畅;需采用大剂量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全面且彻底的冲洗,完成清洁后,等创面完全干燥后再给药。
半导体激光是一种弱激光,具有比较普遍的生物学作用。该种激光的特征表现为能够优化血液循环,加速血管的扩张以及肌肉的松弛,加快发痛物质的代谢,并对神经细胞兴奋予以有效控制,加快生物体活性的形成,提升人体的免疫力,最终达到抗感染、止痛、促进创面愈合及再生的治疗效果[19]。该种激光的组织穿透性优于He-Ne激光,其能够经由对巨噬细胞作用的激活,提升人体局部乃至整体的免疫力,从而发挥抗感染的临床效果。该激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性,以避免或减少炎症的渗出[20]。该激光能够加速新生血管的形成与生长,且能提升细胞内核糖核酸与糖原的含量,加快成纤维细胞的快速增生,肉芽组织的生长,加快新生上皮细胞的再次生长[21]。激光还能够在一定程度提升组织细胞内DNA RNA的比值,加速细胞组织的再生,优化人体内的血液循环,通过激光对机体的刺激性,优化组织的血液运输,提升新陈代谢水平,加快坏死组织的溶解与脱落,最终加快溃疡创面的愈合[22]。
在该次研究中,采取湿敷+激光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仅采取常规治疗的常规组患者(95.45%vs 81.82%)(P<0.05);由此表明:在糖尿病合并疖痈治疗过程中,采取观察组所用治疗方案加以治疗,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再者,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轻度伤口感染比例明显比常规组患者高(43.18%vs 31.82%、52.27%vs 38.64%);且重度伤口感染比例低于常规组(22.73%vs 31.82%、4.55%vs 15.91)(P<0.05)。由此表明对糖尿病合并疖痈患者采取观察组所用治疗方法,可逐步缓解患者伤口感染情况,促进其身体的康复。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这说明观察组所用治疗方法能加速伤口愈合的速度,缩短其愈合时间,对患者身体的早日康复极为有利。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合并疖痈患者予以湿敷与激光相配合治疗,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不但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还能促进患者伤口的快速愈合,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