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斑格栅激光光凝联合芪明颗粒治疗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效果、视力指标及不良事件影响

2021-12-09林峰宋晓晴徐茂东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10期
关键词:黄斑水肿视网膜

林峰,宋晓晴,徐茂东

莆田市第一医院眼科,福建莆田 351100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规内分泌相关疾病,患者主要表现是血液葡萄糖慢性上升代谢相关疾病群,可分成1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1-3]。糖尿病患者机体出现炎症相关反应、糖代谢异常等一系列反应,造成血小板激活,血流速度慢、血液相关黏度升高,机体视网膜缺氧缺血而损伤其血-视网膜屏障导致发病[4-6]。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属糖尿病相关视网膜病变临床常见症状,患者视力降低,如临床不能获得及时干预,会影响其正常生活[7-9]。因此,临床需要重视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早期诊治,临床通常采用激光、玻璃体腔药物注射等治疗,但治疗效果短期比较明确,长期容易复发,造成其效果不甚理想[10-11]。为探究黄斑格栅激光光凝与芪明颗粒联合治疗方案临床效果及视力指标、不良事件情况,该研究主要对该院在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诊治的100例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经医学伦理会批准。选取该院诊治100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资料为对象,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研究组年龄41~72岁,平均(52.38±6.89)岁;女23例,男27例;糖尿病平均病程(61.09±10.93)个月。对照组年龄40~73岁,平均(52.51±6.72)岁;女24例,男26例;糖尿病平均病程(61.17±10.6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症状等符合糖尿病黄斑水肿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者,主动配合者,临床治疗期血糖稳定,黄斑中心凹厚度(CMT)>250μm者。排除标准:其他相关眼科疾病者;激光治疗病史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病者;心理精神相关障碍疾病者;中途因某因素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入院后,对患者进行临床相关常规检查、对症处理。对照组患者采用黄斑格栅激光光凝(Zeiss公司倍频Nd:YVO4眼科激光治疗仪),其参数指标是:绿激光是532 nm,能量100~200 mW,光斑相关直径为100~200μm,间距是1.5个光斑的直径,曝光0.05~0.1 s;全视网膜镜确定黄斑相关中心凹位,其距离半径750μm环形防护的标志,光凝操作自内至外,到上下的血管弓,注意鼻侧需要保留缺口,以呈现C字形状,避免伤及其中心凹。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联合芪明颗粒(国药准字Z20090036,规格:4.5 g×15袋),1袋/次,3次/d,患者的疗程为3个月;两组患者需要通过同一个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诊治,以保证患者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1.4 观察指标

采用国际视力表对两组患者效果评估:患者的视力改善>2行,且眼底出血、渗出、微血管瘤相关症状2项已消失,CMT减少超过150μm为显效;患者的视力改善>1行,且眼底出血、渗出、微血管瘤相关症状1项已消失,CMT减少150μm内为有效;以上临床指标没有达成为无效;视力恶化,眼底显示恶化为恶化;其中临床总有效=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12-1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相关指标,包括CMT、眼压水平;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包括胃肠道反应、眼压升高及黄斑前膜等情况。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视力相关指标对比

两组治疗前视力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眼压指标(15.06±2.02)mmHg、对照组眼压(14.72±1.98)mm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MT(238.23±91.46)μm低于对照组(323.58±96.27)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视力指标比较(±s)

?

2.3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对比

研究组发生眼压升高、黄斑前膜等不良相关事件为6.00%,与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4.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处于高血糖水平状态,易出现神经、眼等并发症,糖尿病相关视网膜病变(DR)是最常见并发症[14]。相关研究发现,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属于DR临床常见并发症的眼部表现,机体视网膜微血管相关病变会导致机体眼内的血-视网膜屏障受损,其血管的通透性上升,进而发生黄斑水肿,其视力降低[15-17]。为有效提高疗效,该研究对50例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给予芪明颗粒联合黄斑格栅激光光凝干预资料进行分析。

该研究中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90.00%多于对照组占比66.00%;结果与刘辉等[18]研究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有效及显效82.1%比激光治疗组50.00%高]相符合,研究组CMT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应用黄斑格栅激光光凝与芪明颗粒联合方案,不会对眼压指标产生负面影响,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CMT水平。分析原因可能是,糖尿病黄斑水肿相关病因包括视网膜的病变程度、糖尿病病程、玻璃体的脱离等。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病理最重要变化是微血管相关病变,其和机体长期糖代谢异常,机体氧化应激、炎症相关反应等相关,激活血小板,其血流出现缓慢,视网膜缺氧缺血而损伤血-视网膜屏障[19-21]。患者临床通常采用激光治疗,但单独治疗效果不理想[22-23]。为此,研究组患者应用黄斑格栅激光光凝与芪明颗粒联合方案,其中,黄斑格栅激光光凝主要通过对破裂、扩张的毛细血管、微血管瘤进行封闭,减少视网膜相关水肿和渗漏发生[24-25]。激光方案中光凝可形成机体视网膜相关脉络膜瘢痕,有效破坏其外层耗氧高光感受细胞与色素上皮细胞,从而减少其代谢的耗氧量[26-27]。

芪明颗粒为临床常用的中成药,主要成分为决明子、枸杞子、地黄、黄芪、葛根等。其中,地黄可止血、清热生津;枸杞子具滋补肝肾、明目益精功效;葛根具生津止渴的功效;茺蔚子、水蛭能明目增视、疏通眼络。临床诸药合用构成芪明颗粒,进而达到活血化瘀、明目益精、滋补肝肾作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28]。现代药理学相关研究发现,芪明颗粒药物可有效抑制高通透相关作用,降低其血小板相关高活性,改善血液微循环,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黄斑水肿症状,临床通过联合激光方案干预患者效果更显著。同时,该研究结果,研究组不良相关事件和对照组相近,证实患者应用黄斑格栅激光光凝与芪明颗粒联合方案不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具临床应用有效性。但黄斑格栅激光光凝本身具有破坏性,因此会容易继发一些相关并发症,且芪明颗粒主要通过口服用药,加强相关不良事件的有效预防及治疗,以保障患者良好临床效果及预后康复。

综上所述,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临床给予芪明颗粒和黄斑格栅激光光凝联合干预,可改善黄斑中心凹厚度、视力相关指标,临床效果显著,同时,其不良事件发生少,对眼压指标无显著负面影响。

猜你喜欢

黄斑水肿视网膜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孕晚期胎儿水肿宫内干预及预后
裂孔在黄斑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复明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临床观察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TA与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治疗BRVO黄斑水肿的对照研究
激光治疗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