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分析

2021-07-28李捷孔丽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10期
关键词:微量变异性肾病

李捷,孔丽

解放军第96604部队医院内二科内分泌病区,甘肃兰州 730030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病症,在现有临床研究工作开展中发现,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1]。很多患者在发病后会表现出比较显著的临床症状,如果不及时为患者诊治将会对患者自身健康造成严重损伤[2]。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过程中,要注重尿微量蛋白的梳理和处置,这样才能为患者的疾病干预和调节奠定基础[3]。该研究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需求,以尿微量蛋白含量高低划分为对照组,研究1组和研究2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尿微量蛋白<30 mg/24 h)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8.59±3.63)岁。研究1组(尿微量蛋白30~300 mg/24 h)男20例,女11例;平均年龄(69.02±2.36)岁。研究2组(尿微量蛋白>300 mg/24 h)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8.97±3.25)岁。3组患者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组患者均符合研究纳入标准,患者已经签署研究同意书,排除非自愿参与该研究及临床资料不全患者。该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为3组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在入院后给予患者皮下植入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以3M防水膜固定。设备初始化1 h后进行首次血糖记录,并且结合患者监管需求,进行统一编码管理。患者血糖动态监测间隔5 min记录1次,并且整个血糖监测数据取值为288个,持续记录72 h。在空腹和餐后2 h均要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在血糖变异性数据分析过程中,应该采用信息提取器进行数据信息提取,分别为最大波动幅度(LAGE)、24 h血糖标准差(SDBG)、48 h血糖波动幅度(MAGE)、曲线下面积(AUC)、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汇总相关数据,做好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然后进行3组数据对比评估,确定血糖变异性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血肌酐(SCr)、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24 h平均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血压及生化指标对比

3组FPG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c、SCr、SBP、DBP、CysC对比,研究2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和研究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组与对照组比较,除CysC外,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血压及生化指标对比(±s)

表1 各组患者血压及生化指标对比(±s)

注:*代表与对照组相比,P<0.05;#代表与研究1组相比,P<0.05;&代表与研究2组相比,P<0.05

?

2.2 各组患者血糖变异性情况对比

3组患者LAGE、SOBC、MAGE、AUC、MODD指标比较中,研究1组和研究2组均优于对照组,研究2组优于研究1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患者血糖变异性情况对比[(±s),mmol/L]

表2 各组患者血糖变异性情况对比[(±s),mmol/L]

注:*代表与对照组相比,P<0.05;#代表与研究1组相比,P<0.05;&代表与研究2组相比,P<0.05

?

2.3 患者糖尿病肾病影响因素研究

糖尿病肾病与年龄、血糖水平和SCr呈现正相关(P<0.05),与CysC、24 h平均SBP和DBP无关(P>0.05),见表3。

表3 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因素研究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比较多见的高发性疾病,该病在临床研究中的发病率较高,且患者发病后会对其自身的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因而需要采取科学的处置措施[4]。通过相关研究分析发现[5],诱发糖尿病肾病的因素与患者自身的血糖变异性具有直接关联,如果患者的血糖变异性水平较高,患者出现糖尿病肾病的概率就会随之增加。相关研究表明[6],当患者发病后其血糖水平升高会对患者自身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需要采取科学的处置措施,以此为患者的疾病诊断评估奠定基础。在现阶段社会发展中,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常态,患有2型糖尿病的老年人数也越来越多,为了能够给予患者更好地治疗指导,应该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科学的处置方案,并且需要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病变情况作出评估,尤其是糖尿病肾病的识别更是需要作出严格的分析[7]。通过检测患者血糖变异性特征,以相关指标为依据,做好疾病的诊断和筛查工作,提高疾病的诊断处置能力,进而为患者的病情控制奠定基础[8]。总体来看,目前社会发展中,患有2型糖尿病的老年人数在不断增多,相应的患者病情控制也越来越严格,只有在患者管理过程中,能够做好疾病的诊断筛查工作,这样才能为患者病情控制奠定基础[9]。相关研究分析发现,以血糖变异性指标分析作为糖尿病肾病诊断依据能够满足患者诊断需求,对患者的病症控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所以能够在临床诊断工作开展中,将上述指标应用到患者疾病筛查和评价中,以此为患者病情评估奠定基础[10-13]。

冯颖[14]经临床探讨后得出,由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的发病率在逐年提高,很多患者在发病后会表现出比较显著的临床症状,因而这种情况下,需要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时为患者实施诊断处置。而尿微量蛋白指标评估作为常用的评估指标之一,将其应用到临床能够满足患者的指标评价需求,对患者自身病症的变化情况筛查以及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所以这种情况下的临床研究工作开展中,能够以此为基础,做好患者的疾病筛查和分析。经相关探讨后得出,血糖变异性指标与患者自身病症的恶化具有直接关联,当患者病症恶化程度加剧时,对应的病症表现会逐渐增加,能够以此为基础,做好患者的临床诊断处置工作,完善患者疾病确诊方案,从而为患者病情筛查提供指导。

曹晓红等[15]通过临床研究探讨后得出,目前临床研究中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的发病率在逐年提高,很多患者在发病后会表现出比较严重的临床症状,所以这种情况下,应该给予患者科学的诊断和评估指导。而尿微量蛋白指标作为评估患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当前临床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将其与患者管理评价整合,能够了解患者的发病诱因,对患者的病症控制和管理有一定指导意义,所以这种情况下的临床管理工作开展中,应该将其作为患者诊断指标推广。

杨怡倩等[16]表示,由于糖尿病患者发病对其自身健康造成的影响较高,如果患者存在着血糖变异情况时,将会诱发患者出现其他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更是较高。所以这种情况下,需要做好患者的血糖变异调节控制,合理用药,降低患者肾病发病率。李亚奥等[8]指出,当血糖变异情况发生后,患者诱发肾病的概率会逐渐增强,而这种情况下,患者的自身健康会受到一定影响。所以需要就患者血糖变异与肾病的发生关系作出评估,从而提高患者疾病诊断处置能力,为患者治疗制定完善的方案。朱楠楠等[17]通过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发病与其自身的血糖变异是具有直接关联的,在现有临床研究工作开展中得出,当患者出现血糖变异后,其相关的指标会受到明显影响,尤其是在患者血压、生化指标的变化对比上更是具有明显优势,能够得到患者认可。同时在给予患者诊断分析过程中得出,当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效果显著,会对其后续的病症控制造成一定影响。该研究结果与上述学者研究成果相符。

该研究结果显示,在选定的90例患者分析过程中,由于患者的尿微量蛋白情况有所不同,所以使患者诊断结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相应的糖尿病患者肾病发病情况也有了明显差异。因此需要做好肾病发病的相关性评价和分析。首先,在患者血压及生化指标对比分析过程中得出,3组FPC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c、SCr、SBP、DBP、CysC对比,研究2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和研究1组(P<0.05),其中,研究1组与对照组比较,除CysC之外,其他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在患者血糖变异性评价分析中得出,3组患者LAGE、SOBC、MAGE、AUC、MODD指标比较中,研究1组和研究2组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2组优于研究1组(P<0.05)。最后,患者糖尿病肾病年龄、血糖水平和血肌酐呈现正相关(P<0.05),与Cys C、24 h平均SBP和DBP无关(P>0.05)。由此可见,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评价过程中,以尿微量蛋白作为评价标准具有一定可行性,能够了解患者的病变情况,所以可在临床推广。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患有糖尿病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尤其是老年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更是有了显著升高趋势,有部分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就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患者发病后会表现出比较显著的临床症状,所以需要做好疾病的处置和预防。

猜你喜欢

微量变异性肾病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重女轻男”的肾病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近况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50例
冬病夏治止咳贴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早期微量肠内喂养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预后的影响
分析仪预处理器在微量氧检测中的改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