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好教师

2021-12-08吴银军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41期
关键词:四有

吴银军

【摘要】善之本在于教,教之本在于师。师德是一种精神表现,更是一种深挚的常识内在和文化品位的表现。中山市教体局一直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着力对师德师风进行了规范化,正是为了进一步肃清教师形象,呈教师队伍风清气正之势。“风清气正、正风提效、平衡发展”已成中山教育之灵魂。笔者必将深刻领悟“师德师风提升年”的精神,以德润身,用心育人,努力做一名有为教师,培育千万阳光学子。

【关键词】以德润身;用心育人;正风提效;平衡发展

一个地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物质财政的支持,也缺少不了精神文化的支撑。中山教育依靠“风清气正、创强争先、以德润身、用心育人、均衡发展”的精神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今后还要依靠这种精神继续书写新的辉煌。

德,是指道德或操行,又指人的道德。润,指雨水下流,滋润万物,又有“使人得到好处、扶助”之意。德润,是指德泽恩惠,泽被四方,以德行教育世人,使之受到仁义的启发。德润万物,恩施万民,以仁德服天下,以仁义布世间。

教,上所施、下所行也;育,养子使之作善也。善之本重在教,教之本重在师。教育乃无私奉献的事业,爱的事业;教师的称号堪之神圣。教师不仅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的重担,更承担着国家道德建设的重任。因此,作为一线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精深的学识,更应有崇高的品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人民教师,在秉承、诠释和实践“最无私、最崇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用最真诚的爱心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以德润身,用心育人。

近几年来,中山教育实施了“平安校园、创强争先、均衡发展、德润中山”战略,结合中山市的德治资源和历史文化,以弘扬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为主要目的,在全市大力推广师德师风建设,正是为了逐步有效地肃清教师形象,还教师队伍风清气正之势,以建设清新的从教文化、朴实的施教文化、均衡的发展文化。以德治教,打造了具有中山特质的新时代教育品质,开辟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新路径。爱岗敬业、关爱门生,刻苦钻研、严谨治学,投身课改、勇于创新……精神文明之花在中山璀璨绽放,德润中山的举措与成效,为构建新时代教育体系提供了“中山样本”。“风清气正、正风提效、平衡发展”已成为中山教育之魂。

“大学之道,在于明德,在于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自古便是一个重德治的国度,以德教养使苍生得以安身立命。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他人。儒家认为,无论人道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種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革新,使民气仁慈,知羞辱而无奸邪之心。对于中山教育,要想充分发挥德治的长处,教师应当勤恳、敬业和具备人格魅力;以身作则,注重修身和勤教,充分发挥道德感化和引导作用,同时重视对学生的品德教化,使之践行。

“高贵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详细、最深远的教诲”,思想道德修养和敬业奉献精神是教师的灵魂,是作好教书育人的根本保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道德是一面镜子,在教育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心理导向、道德导向和价值导向作用,热爱党、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是我们最基本的要求。建立准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行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敬业爱国、执著热情、独立人格、富有爱心、正直公正、端方品行的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个别教师生活压力比较大,个别教师的道德观被扭曲。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中存在的师德问题。教师必须在思想观念、敬业责任、崇尚科学、善于创新等方面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的高尚师德师风。只有教师以这种人格的力量去影响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良师益友,学生才有可能“亲其师,信其道”。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整合性,建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在新课改之风吹遍五湖四海的当下,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必然要凸起时代性,顺应培育现代化建设所必要的人才。教师在授课和平时的言传身教中,要把握好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循循善诱,学习目的和任务更加明确。针对学生的特点多开展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收获。教师要想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望,就得具有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这样学生们才能信服、尊重教师,主动接近和求教于教师,才能达到教师教书育人的效果。

由此可见,实施“风清气正、正风提效、平衡发展”的战略,是打造一支优秀教师队伍的迫切需要。实践“师德师风提升年”战略,就是在建设规范师德师风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道德觉悟、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最美教师。

实施“风清气正、正风提效、平衡发展”战略,亦是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迫切需要。实践“师德师风提升年”战略,就是要把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寓于思想道德建设之中。以各种有效形式为载体,用发展祖国教育事业的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中山精神鼓舞斗志,用以德润身、以心育人的观念引领风尚,努力促进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深入人心、凝聚人心,使之转化为全市教师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实施“风清气正、正风提效、均衡发展”战略,更是加快中山教育均衡区建设的迫切要求。随着中山教体局“义务教育平衡发展”工作思路的确立,中山各校教育正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在发展教育平衡的同时,务必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实践“师德师风提升年”战略,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的教育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起与中山教育均衡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作为孙中山伟人故里的人民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师德学习培训并严格履行个人职责,关爱学生们,严谨笃学,淡泊名利,人人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诲传染他们,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带路人。坚守岗位尽本分,进修知识,修养品德,增加才华,成长自我。培育阳光学子、争做“四有”教师,让梦想在岐江河畔绽放。

参考文献:

[1]龚乐进.素质教育下的教师道德[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8-79.

[2]杨金国,薛艳格.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透析及控制对策[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49-51.

猜你喜欢

四有
浅议新时代党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四有”好课
常怀仁爱之心,争做“四有”教师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进社区 争“四有”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
“四有”书记谷文昌
古诗教学,须从“四有”起步
新时期高校 “四有”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年鉴工作“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