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色彩与视觉感受
——以永乐宫壁画为例

2021-12-08李文斋

西部皮革 2021年20期
关键词:永乐宫钧瓷釉色

李文斋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000)

色彩蕴藏在自然界的每个角落,万物皆有色,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韵味与感受,每个不同的个体感知到的不同颜色所传递出的情感也有所差异。对于学习颜色的运用首先要了解色彩的原理,色彩通过光将各色传递,没有光的地方自然也就无色彩一说,在毫无光亮的暗室中人们无法窥见任何颜色,色彩是光的产物,光是色彩的母体,光通过物与物之间不同的折射相互映衬,从而产生颜色,艺术家们根据个体对色彩的独有感知将它们进行美的搭配与融合,并融入属于自身的情感表达,形成区别于自然界色彩的表达,从而带给大众不同的视觉感观。不同的个体所体验的色彩感受也有所差异,感受或许是强烈的、沉重的又或许是柔和的、温暖的,色彩在生活中姿态万千,它用不同的形式给人无法预知的情感与视觉体验,这就是色彩的奇妙之处。

对于色彩的强烈感知是在一次对山西、河南两个省份的调研中,调研以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古墓博物馆及汝州与禹州的陶瓷工厂为中心,在对不同艺术品的观摩与学习下,意外收获了对色彩新的认识,不论是对名胜古迹中浑厚富丽色彩的展现,还是对陶瓷工艺品中绮丽色彩的表达,都是一次令人流连忘返的视觉体验。

1 色彩的饱和度带来的视觉体验

调研之初,首先抵达永乐宫,初见永乐宫便令人赞叹不已。永乐宫是中国第一道教宫观,其精巧的建筑构造、富丽的壁画艺术、独特的文化内涵都是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永乐宫内的大型壁画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但依然能观其用色明艳却不俗套,丰富却不繁杂,既和谐又统一。永乐宫壁画色彩的运用建立在古代的“五行”观念的基础上,以青、赤、黄、黑、白等五种颜色进行绘制,每种颜色在传统五行观念里有着不同的象征意味,如黄色代表着大地之色,有“中和”之意,壁画的颜色并非按照事物的原貌进行刻画,其将不同的主体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类别依次进行绘制,将不同颜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层次丰富,协调有序,这种色彩的秩序感给人带来一种庄严瑰丽的厚重之感。壁画的构图布局以“满”为特点,连天接地,密不透风,几乎没有留白之处。但由于矿物质颜料长时间的氧化,壁画部分颜色略显模糊,通过当地的还原图册才有幸对其原貌窥探一二,图1 则是对其图册颜色还原之后的图片。不难看出这些图片的颜色都比较浓重、丰富,基于主色的调之后又大胆地加入了补色使其颜色在丰富程度上并不单一,如石青、石绿、鹅黄及赭石这些中国传统矿物质颜料的运用更是给人是一种厚重肃穆的视觉体验,将整个色彩氛围上升到一种古香古色的神秘感。这样的色彩体验也是中国传统壁画带给人们的独特视觉体验感,同样也达到了绘画者所要表达出的具有故事性画面的艺术氛围。

图1 永乐宫壁画图集(局部)

谈到壁画,本文通过图2、图3 两幅壁画来进行阐述,这两组壁画拍摄于太原博物馆中,与永乐宫壁画相比,较为清亮,给人以轻松之感,没有永乐宫壁画中体现的严肃庄重之感。其原因是由于在配色上大面积地使用了留白,将整个主体的颜色饱和度降低、亮度提高,采用了以浅色以主并加以白色配合使用的色彩运用,将部分少量较为鲜艳的颜色作为衣物的点缀,使得画面灵动活泼,最终让观赏者的视线聚焦在留白以及浅色的部分,突出中心,既没有过于“满”的故事感,又能达到和谐透亮的效果。

图2 太原博物馆壁画(局部)

图3 太原博物馆壁画(局部)

2 强烈的对比产生的美感

除了中国传统壁画绘画配色的独特色彩呈现之外,中国传统建筑中蕴涵的色彩也有其独到之处。如图4 中的山西晋中王家大院,图中为王家大院中的门头和门脸,该门头与门脸在色彩搭配上极具跳跃感,这种红、绿、蓝三种颜色穿插使用的方式,使得柱头榫卯的穿插感具有相当高的审美价值,颜色之间相互映衬,通过颜色之间强烈的对比,使得整个屋檐的结构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吸引人们的视线,还有很多古建筑采用这种颜色搭配进行装饰。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与之截然相反的色彩表达,如图5 中山西运城关帝庙的屋檐,屋檐的柱头上并无过于强烈的配色,整体呈现的是木质的本色。其本色较深,这就是颜色给人带来的轻重感,浅色、明度较高的物体给人以明亮之感,而低明度、深色的物体则给人以厚重之感,这两种类型不同颜色的运用,给人以截然不同的视觉体验,可见早在千百年前,精巧的工匠们就将颜色运用得如此淋漓尽致,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图4 晋中王家大院一角

图5 运城关帝庙一角

3 色彩明度的提高展现出的艺术效果

在调研之末,返程进入洛阳地区,洛阳曾是唐代的都城,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包容性极强、文化交流活跃的朝代,这一时期在开放交流的政治背景下,手工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金银器、陶瓷、染织都得到了较大发展,在这次调研中有幸在洛阳可以静距离观看属于唐代的珍宝,其中唐三彩令人印象深刻,唐三彩是唐代极具代表性的器物,是中国彩绘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唐三彩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效果[1]。唐三彩是指在器物上同时使用红绿白三种釉色,这在唐代是首创,又巧妙地运用施釉的方法,将红、绿、白三色交错、间错地使用,再进行高温烧造。由于釉料在高温中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在烧制过程中相互交错融合,烧成后在胚胎上留下流动的痕迹,于是三彩则变成了多彩,有原色、复色、兼色等等,映入眼帘的是非常柔和的冲击色彩。唐三彩的色彩虽然也较为饱满鲜明,但又不同于王家大院古建筑上清晰强烈的色彩冲击,唐三彩更为柔合,这是釉料之间相互流动融合产生的效果。图6的三彩陶马,釉料颜色较为饱满鲜亮,又有釉料独特的光泽感,在光泽感与鲜亮颜色的衬托之下,有种轻快的透亮感,这不仅使得颜色的明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同时带给人的视觉享受也悄悄发生了变化。

图6 三彩马(洛阳博物馆藏)

4 色彩的冷暖感受

色彩的运用除了明度、饱和度的区分之外,还有冷暖之分。图7 与图8 为汝州青器,其造型秀美,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蓝色较多,也有豆绿、月白、桔皮纹等釉色,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到釉下的稀疏气泡,釉面光亮莹润,素静典雅。看到蓝色就会联想到天空与水面,这样就会产生寒冷、平静的感觉。而汝瓷大面积地运用了冷色调,给人一种平静、安静的视觉体验,当人们置身于有冷色调的环境之中,会让人更加心境开阔。那么自然一名优秀的汝瓷制造者内心也拥有如此的平静高远的艺术修养,并将如此优美的色彩通过陶瓷器物传递给人们。

图7 观音像(临汝县第一汝瓷厂)

图8 童子像(临汝县第一汝瓷厂)

提及色彩在陶瓷上的运用,禹州钧瓷的釉色更是独树一帜,让人眼前一亮。钧瓷自古就有“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钧瓷独特的窑变艺术,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艺术特点闻名。禹州瓷器的釉色以紫红色调为主,如图9 所示,这种色调不同于汝瓷那般给人温柔沉静之感,而是另给人一种直率、热烈的高调感,钧瓷的造型感也较汝瓷更为复杂繁美,用精美的器型与其热烈华贵的颜色相匹配,因此看到钧瓷让人不由想到“富贵”二字。除此之外,钧瓷还有另一种较为柔和的釉色(见图10),钧瓷原本属于青瓷系列,然而原料中的铜元素经过还原焰的烧制呈现出绿或紫红斑,而这种紫红斑并不是人为能控制的[2],所以也印证之前所说的“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相较于钧瓷的紫红釉色,这种青中略带粉紫的颜色更让人感受到其温顺柔和与放松。

图9 汝州钧瓷红釉

图10 显微镜下的钧瓷釉面

5 色彩的灰度及对莫兰迪色调的认识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洛阳古墓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的建筑整体呈现出一种柔和之感,其建筑颜色饱和度较度,整体呈灰调,看到如此的色彩,不由地令人想起之前盛行的莫兰迪色调。莫兰迪色调源自意大利艺术家莫兰迪,虽然莫兰迪一生的创作题材仅限于瓶瓶罐罐,但他却用这种柔和的颜色使画面充满了寂静和温暖的氛围,给人以极温柔的精神慰藉,让人的内心得到难以言喻的温暖与平静。如图11 所示,图中洛阳艺术博物馆的房屋颜色,以饱和度较低的蓝色与橘色作为对比,这种高对比度的颜色采用低饱和度的方式进行搭配,显得如此平衡与梦幻,这大概就是莫兰迪色调的独特之处,去掉了对比色给人视觉上的直接刺激,而是寻求一种平衡,降低饱和度,大量增加灰度,让橘色与蓝色变得舒服和谐。色彩心理学家认为,不同的颜色能够对人的心理和情绪产生不同的影响。

图11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屋檐一角

结语

色彩在当今时代是构成复杂艺术的必然基础,尤其是水彩、油画、版画、雕塑。另外,对平面设计、动画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等设计类专业,草图的绘制也分别需由指定的颜色去呈现。若要制作出高水平的艺术创作,艺术工作者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美术功底,更要了解色彩、运用色彩。色彩不仅仅是带给人们视觉体验的第一要素,也是造型语言的最重要的表现手段,它在艺术创作当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同时,在此后的设计创作中也需要更加灵活地运用色彩,通过对色彩不同的表达去提升艺术作品的高度。

猜你喜欢

永乐宫钧瓷釉色
王亚珂收藏钧瓷欣赏
如意
王金合 钧瓷精品欣赏
牛艳娇钧瓷作品欣赏
福兮?祸兮? 永乐宫九年搬“家”路
清三代釉彩釉色的继承与创新
周贯涛 十二生肖钧瓷壶
现代陶艺肌理与釉色结合研究
永乐宫壁画《朝元图》色彩搭配关系探微
元代寺观壁画线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