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典诗词中的茶文化内涵
2021-12-08张立敏
张立敏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 彭山 620860)
1 从古典诗词的茶文化中窥视我国的历史变迁
虽然从文学体裁的角度来说,诗词是感性的,在诗词当中所描绘的内容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无法像历史体裁那样秉持公正的态度,客观记载历史事件。然而,正是因为古典诗词当中包含了作者充沛的个人情感,才会使中华文化蓬勃发展,古典诗词中涉及的内容多姿多彩,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一本百科全书 。在众多题材的古典诗词中,茶诗词作为一种包含深刻寓意的题材,受到了历代文人骚客的钟爱,留下了大量与茶文化有关联的古典诗词。从这些茶诗词描绘的主题场景中可以体现出诗人创作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的社会现象。
1.1 诗经中的茶文化
在我国诗歌鼻祖《诗经》当中,已经开始有很多涉及到茶文化的作品。在《诗经》当中,“荼”是“茶”的最初书写形式,例如《邶风·谷风》中的“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和《大雅·绵》中的“周原膴膴,菫荼如饴”都道出了人生如茶的真谛,人生和品茶一样都是先苦后甜,在尝尽失败的体验后才会迎来成功的甘甜;《豳风·七月》中的“采荼薪樗,食我农夫”,描绘出茶农采完茶叶和砍完柴后因为自给自足露出欣慰表情的生动画面,反映出当时的西周已经步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历史学家考究中国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
1.2 汉赋晋诗中的茶文化
晋朝杜育所作的《荈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茶赋,在这篇短短的一百多个字的赋词里面,杜育系统地介绍了茶农种植茶叶到品尝茶叶的整个过程,反映出在晋朝时代的茶叶培育过程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挹彼清流;器择陶简”反映出当时的生产工具已经较为先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中国的封建社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西晋诗人左思所作的《娇女诗》当中,生动地描绘出诗人的两个小女儿为了能尽快饮到茶水,争相对着水壶吹气的画面,反映出茶叶在当时的中国已经得到普及,成为老少咸宜的饮品,也从侧面证实了我国茶文化诗词的源远流长。
1.3 唐诗中的茶文化
唐朝是我国封建主义社会发展到巅峰的朝代,这个阶段的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农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开元盛世”的朝代成就了唐诗的无比繁荣,造就了“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等一批流芳百世的诗人。相对于李白诗词里面狂放潇洒的酒文化,唐诗里面的茶文化则是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海纳百川和文人骚客对理想的寄托。
在众多的文人墨客当中,杜甫对饮茶情有独钟,在他的作品中有很多涉及到茶文化的诗句。例如在《寄赞上人》中的“柴荆具茶茗,径路通林丘”,反映出唐朝佛教的兴起以及佛教寺庙促进了茶叶的发展;在杜甫的另一首茶诗《进艇》当中,“茗饮蔗浆携所有”反映出饮茶已经成为唐代文人骚客的一种时尚,是居家远行必备的物品。
1.4 宋词当中的茶文化
宋朝延续了唐朝的发展,经过宋初的休养生息,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在这个时期,文人士大夫当中的茶文化逐渐向社会其它阶层流行开来。在朝廷上形成了皇帝给大臣赏赐贡茶的风气,被赐茶后大臣要作诗表示“谢主隆恩”,因此这类的“谢茶诗”乃是最高荣誉的象征。例如北宋的名臣、文学家蔡襄在《北苑茶》中写道:“特旨留丹禁,殊恩赐近臣”,反映出“杯酒释兵权”事件之后宋朝的皇权得到进一步的巩固,群臣对皇帝唯命是从的现象。另一方面,茶文化也开始在下层阶级流行起来,当时的社会盛行斗茶和茶宴,因此很多诗词描写出以茶会友的社会现象,例如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月兔茶》中的“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上有双衔绶带双飞鸾”,形象刻画了斗茶公子们小心翼翼地拆开茶饼的形象;而欧阳修在《双井茶》中的“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尤须三日夸”,生动描绘出茶友之间日常品茶的生活乐趣。
1.5 明清诗词的茶文化
在明朝建立之初,政局不稳,朱元璋为了加强兵力稳定边疆,加重了人民的赋税。有不少文学家以茶为题材,揭露朝政黑暗和反映民间疾苦。例如,明初的文学家高启所作的《采茶词》,当中的“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深刻揭露了当地知府对采茶女的剥削以及茶农艰苦的生活。
清朝期间,我国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涌现出许多优良的茶叶品种,其中浙江杭州的龙井茶尤为著名,成为朝廷的贡茶。乾隆在位期间,曾六次下江南考察民情。他为西湖龙井茶所作的五首诗就是这段历史的最好佐证。其中有一首《观采茶作歌》写道:“我虽贡茗未求佳,防微尤恐开奇巧”,充分体现了乾隆深入民情,体恤民情的为政思想。
2 茶诗词中蕴含的哲理意境
2.1 禅意
茶文化与禅意在佛教传入我国不久之后就产生了紧密的联系。从环境位置的角度来看,佛教的寺庙通常建造在山上,而山上的土壤也更加适合种植茶叶,于是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佛庙的不远处会有一片由佛门之人种植的茶园,他们在种植加工茶叶以及品茶的过程中,更加加深对佛门禅意的理解;从精神特征的角度来说,茶文化和佛道都讲求修心养性,两者从本质上来说具有共通性,很多诗人在品茶的过程中都不由自主联想到“茶禅一味”。
唐朝著名诗僧皎然在隐居杼山妙喜寺时,曾经写下不少富有禅意的茶诗。有一天友人崔石前来拜访皎然,皎然很高兴,泡上越人相赠的剡溪茶和崔石一起品尝时,诗意兴起写下了充满禅意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在诗里面,皎然高度赞扬了剡溪茶的清香和甘甜,在一饮再饮之中进而对世人喝酒自欺欺人的行为以及崔石在以前喝醉酒的丑态进行批评,最后以“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两句禅宗诗句结束,全诗透露出茶道与禅宗“修心养性”的意境,给人无穷无尽的韵味。
2.2 仙境
唐朝不但是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朝代,而且是几大宗教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时代。然而唐朝朝廷采取了“尊道”的政策,确立道教在王朝当中的主导作用,规定了道教的地位高于儒教和佛教,唐玄宗还亲自为《道德经》作批注,将其列于诸经之首。在这种政策的影响下,文人骚客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道教思想的影响,所作的茶诗也多有包含“无为而治”、“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温庭筠在《西陵道士茶歌》中通过描述诗人在目睹道士煮茶的过程中“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感觉自己羽化登仙了。
这种含有道教思想的茶诗后来蔓延到文人那里,很大程度上赋予了茶文化更高的仙境。在“诗仙”李白的一生所著的诗词中,有很大一部分受到道教思想的影响,例如在李白的茶诗当中,曾经描绘了在一个神秘仙境生长着一种仙人掌茶,“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枝叶如碧玉”,这种茶具有神奇的功效,饮用之后使人返老还童。李白在诗中描绘的仙人掌茶意境,跟道教求仙炼丹的方式不谋而合,由此可见,李白在诗中化身道徒,将仙人掌茶象征为“仙丹”,表达了诗人对求仙问药的渴望之情。
唐朝这种独尊道教的思想一直延续到了宋朝,北宋有个著名的道士施肩吾,其在作品《蜀茗词》中曾经把蜀山新摘下的茶叶比作天上的琼浆,喝完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一生多次被贬,这种长期处于贬谪的状态不但没有消磨掉苏东坡的意志力,反而让他磨练出淡泊名利的心态,并且在很多与茶文化诗词中透露出自己随遇而安的心境 。例如苏东坡在《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当中,通过平淡无奇的乳白茶叶和野菜,悟出了“人间有味是清欢”的人生感悟,其中就包含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2.3 意境
唐朝的繁荣盛世激发了许多文人墨客建功立业的热情,他们把满腔的热情投放到诗词中,把唐诗的发展推到了巅峰。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当这些文人怀着热情投身到政治时,朝廷的条条框框和宫廷的黑暗压得他们透不过气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当满心的希望换来巨大的失望时,在现实中无法得到解脱的诗人通常把超脱之境的情感寄托到诗词上,由最初的“入世”思想转变成一种“出世”的观念,不再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而是寄情于山水之间。这种或被贬或隐居的文人常常与山中僧侣为伴游山玩水,长期受到僧侣以茶会友的影响,开始发觉茶的隐逸特质刚好与自身“出世”的思想不谋而合,于是在诗词的写作中更多的倾向把茶文化作为诗词的意境,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唐朝文人韦应物的咏茶诗《喜园中生茶》中,诗人描绘了茶高风亮节不同流合污的秉性,“为饮涤尘烦”,在诗人看来,茶是具有灵气的植物,饮茶可以洗涤人的心灵,摆脱世间的烦恼。全诗通过对茶的歌颂,表达了诗人不同流合污、淡泊名利的超脱境界。
古典诗词和茶文化都是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瑰宝,深入理解茶诗词在历史变迁当中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切身体会到诗人通过茶这种意境所想抒发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将茶诗词和茶文化传承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