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茶文化在高职生生涯适应力培养中的运用探讨
2021-12-08杨子怡
杨子怡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 130028)
1 传统茶文化与高职生生涯适应能力相关内涵解析
1.1 传统茶文化相关内涵解析
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具有浑厚的历史气韵。茶文化在我国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它彰显着我国历代人民历史生活现状,所以具有历史性与地域性;它更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所以具有一定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自始至终,茶文化对社会发展一直具有积极的影响,尤其对于当代教育更是具有不容小觑的价值作用。
1.2 高职生生涯适应能力相关内涵解析
在高职生生涯管理与发展的过程中,生涯适应力是其中较为核心的概念,它是个体对于可预测的生涯任务、所参与的生涯角色与面对生涯变化或不可预测的生涯问题的准备程度与应对能力。它是检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学生应对即将到来的职业发展任务和角色转变的重要心理资源,也是促进学生个体生涯适应和发展的核心能力。Savickas认为个体生涯适应力由四个维度组成:生涯关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和生涯自信。对应的,对于在毕业之际会面临很多生涯决策的高职生来说,他们应具备的生涯适应力主要为:对未来职业规划的关注、对生涯的自我控制能力、对自己未来发展趋向的好奇、以及对通往未来职业生涯的自信心。
2 传统茶文化在高职生生涯适应力培养中的运用价值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理念越来越完善,所培养出的高职生各方面的能力也越来越高。其中,针对高职生生涯适应力方面的培养工作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对于高职生而言,生涯适应力能够使他们顺利实现生涯转换,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并能在工作中拥有更高的工作满意度、工作幸福感、工作绩效等。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企业对高职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一招鲜吃遍天”的思想也已经过时。因此,提高学生生涯适应力逐渐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和难点。众所周知,当前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节奏越来越快,与此同时,周围的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适应环境、顺应环境发展趋势的能力。与周围环境相比,人类是渺小的,人类并不具备改变周围环境、改变时代发展轨迹的能力,但是却可以通过改变自己而让自己能够适应环境,不至于被这个时代所淘汰掉。这也是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高职生生涯适应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生涯适应力已经成为高职生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获得生涯成功的关键能力和元能力。从大的方面来讲,生涯适应力的每一个维度都能将高职生对事物的态度、综合能力、个人行为,甚至是思想和生涯发展问题外显出来,从而让旁观者获得这些信息。
相应的,生涯适应力的子维度中的生涯关注是一种未来导向,一种觉得为未来做准备是很重要的意识。它能够在增强高职生高职生生涯意识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计划取向与行为,从而让他们在学习或者未来工作中更有目标性、针对性,这对于提高他们未来发展的竞争力往往是不可或缺的。当然,生涯适应力培养最主要的仍然是培养学生的意识、观念和思想,因为只有当他们具备这种思想以后,他们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由于中国传统茶文化包罗万象,不仅涉及到采茶、选茶、种茶、泡茶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包含茶精神等哲学内容。正是由于中国传统茶文化的这种特点,将茶文化运用到高职生生涯适应力培养工作中不但可以增加整个培养过程的文化内涵,而且还可以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高职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黄金时期”,但与此同时,由于他们心智不成熟,所以这段“黄金时期”同时也是“迷茫期”。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其除了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将人才培养目标放的长远一些,加强对高职生生涯适应力培养,引导学生做好未来发展规划。而在对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培养过程中若能有效运用传统茶文化的内涵,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培养过程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能将茶文化的运用价值体现出来。
3 传统茶文化在高职生生涯适应力培养中的运用现状
与国外那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职生生涯适应力的培养工作起步相对较晚,所以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育教学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但是,中国却有着四千多年的优秀传统茶文化,这些茶文化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国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也为提高高职生生涯适应力培养工作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前面所阐述的那样,高职生生涯适应力培养的重点可以放在对学生思想、意识和观念的培养上,而将茶文化运用到生涯适应力培养工作中就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尤其是我国正处于文化自信建设的重要阶段,各地都在大刀阔斧地开发、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这也使得我国传统茶文化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不可否认,传统茶文化在高职生生涯适应力培养中的运用现状还不能令人满意,很多地方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例如:
3.1 对茶文化的运用不够灵活
中国传统茶文化历经千百年的发展,其不仅早就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已经融入到中华儿女的生命中。虽然中国传统茶文化非常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的茶文化都可以运用到高职生生涯适应力培养过程中。所以这就要求高职教师要有选择性、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将茶文化运用到学生生涯适应力培养环节,这样才能保证运用的效果。然而,很多高职教师似乎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了解都比较片面、浅显,所以没有领悟传统茶文化的真谛,在运用茶文化的过程中有些盲目和力不从心。
3.2 学生生涯适应力培养意识薄弱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很多高职院校会给学生安排“新生第一节课”,而课的内容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当然,生涯规划仅仅是学生生涯适应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不能完全代表生涯适应力的培养内容。从本质上来讲,我们可以将生涯适应力看成是生涯教育的第二阶段。绝大多数高职生并没有经历过社会的磨练,而从未走出“象牙塔”的他们往往对未来发展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与此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授课教师往往更喜欢将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光鲜亮丽的一面介绍给学生,却将背后的心酸刻意“遗漏”。这就很容易导致高职生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屡屡碰壁,从而打击他们的自信心,甚至会让他们一蹶不振。所以,对于高职院校教师而言,他们更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涯规划,并尊重客观事实,提前给学生打好预防针,这样才能起到发人深省的生涯教育目的。但很明显,由于部分避重就轻的生涯教育方式,使得很多学生并不重视生涯适应力的培养,所以这就更不利于茶文化在学生生涯适应力培养中的运用。
4 传统茶文化在高职生生涯适应力培养中的运用方法
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职大学生,其要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做好生涯规划,尽可能地少走弯路,这样才能使自己有一个更光明的发展前景。加强高职生生涯适应力培养不仅是提高高职生未来发展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基础。当前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其既要认识到高职生可能面临的发展机遇,同时还要重视生涯适应力培养工作,帮助学生认清自己,使他们能为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好准备。当然,为了增加生涯适应力培养工作的内涵,教师要合理运用茶文化,使学生能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4.1 提高茶文化运用的灵活性
传统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加强茶文化在高职生生涯适应力培养中的运用是进一步发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职能的强有力保证。生涯适应力培养工作与每一个高职生的切身利益都息息相关,所以他们并不应该以旁观者的身份看待生涯适应力培养,而是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并利用好身边的资源提高自身生涯规划能力。从高职院校教师的角度来看,他们要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并把人才培养目光放的长远一些,而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会给学生灌输专业文化知识。企业在招聘高职生时往往会对学生统筹协调等能力做出要求,而对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是生涯适应力培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当然,虽然传统茶文化在高职生生涯适应力培养中具有非常明显的运用价值,但如果教师不能灵活运用茶文化,那么可能不仅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甚至还可能适得其反,引发学生的不满。所以,高职教师要提高对茶文化在生涯适应力培养工作中的运用能力。
4.2 增强学生对生涯适应力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虽然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们在高职生生涯适应力培养工作中只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真正能够决定学生未来发展前景的仍然是学生自己。培养学生生涯适应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出效果的过程,但教师不可能将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生生涯适应力培养工作中,所以这就意味着很多工作只能依靠学生自己来完成。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却并没有认识到培养生涯适应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这种情况下,高职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涯适应力培养,并增强他们对生涯适应力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这样才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制定出一套切身的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