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渗透茶文化的研究
2021-12-08杨宁
杨 宁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为了有效加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使文化自信进一步受到社会各界人士重视,伴随大学英语改革进程不断推进,国家提倡将与茶文化有关的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到大学英语课程中,此要求对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来讲是一个巨大挑战。然而在当前大学英语教育教学进程中,茶文化等其他优秀文化的渗透未能受到学校与教师的重视。基于此教学背景,国家相关教育组织需要明确文化自信与传统茶文化进入课堂的重要性,提出茶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从而为二者更好融合奠定扎实基础。
1 相关概念
1.1 茶文化
茶文化历史悠久,已历经几千年的沉淀积累,演变成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茶文化起源于我国,在唐朝声名远扬。起初,茶叶是作为调料运用在烹饪领域,而后经过《茶经》这本书籍的流行,由最初烹饪调料转变成饮品。茶文化不但囊括各种茶叶,而且还包含茶具、茶道与茶艺。从本质角度而言,茶叶属于一种特殊的物质载体,而茶文化则是通过沏茶与饮茶进程中蕴含的道德品质和文化思想而形成的。现阶段,随着社会日益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茶文化在中国文化输出以及大学生文化自信建立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且关键的指向作用。将传统茶文化渗透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不但可以加深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学习程度,而且还可强化我国发展建设中坚力量和人才的文化自信,从而使中华传统文化走向国际舞台。
1.2 文化自信
所谓化自信,就是中华民族对自身几千年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存在价值的认可与肯定,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力和生命力有着坚定的自信心,并将传统优秀文化践行在日常生活中。而文化自信这一含义是习主席在某次重大会议中所提出,是提升我国整体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基础之一。而且文化自信并非一句“空话”,也并非一张“空头支票”。我国传统文化拥有5000年发展历史,积累了丰厚浓郁的文化底蕴,拥有属于自身的特有价值。故而,中国人在践行传统文化的进程中才具有坚定牢靠的自信心,也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更全面地实现文化自信。在这一过程中,现代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群体,是我国未来发展建设的骨干力量。大学生可根据文化自信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意义,在成长发展中将自身作为实现文化自信的载体,并在国际沟通交流中传播推广中华传统文化,以此推动我国传统文化向国际领域发展。
2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2.1 学生基础薄弱
在大学招生规模不断扩充的背景下,大学生录用分数持续降低。尤其是文化课水平更是参差不齐,英语学习基础相对薄弱。根据相关调查得知,很多学生缺少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在高考成绩中,有超过50%的学生分数在50分左右,很多学生在高中时期就已经放弃学习英语这门课程。由此,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更是难上加难,学生也只是为了应对点名到班级上课,缺少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此外,在大学教学体系中,大班授课情况十分普遍,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被安排在同一班级上课,这种教学模式无法确保课堂秩序与纪律,更难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基于此种状况,英语教师无法与学生展开友好互动沟通,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大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热情和兴趣不断下降。而且,大学英语课程开设时间较短,部分学校只开设两个学期或是四个学期。众所周知,语言学习属于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短暂的时间只会使大学生缺乏自律,难以规划与安排好自主学习时间,从而对学习成效产生不利影响,耽误其学业。
2.2 文化教学缺失
在大学英语教育教学中,传统茶文化处在边缘性位置。第一,针对教材内容而言,只有极少部分内容才会提到“下午茶”,更难以涉及“茶文化”。由此可见,茶文化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存有缺失情况,导致大学生难以通过英语对我国传统茶文化展开“再认识”,更难以熟练应用英语比较中西茶文化存在的不同。第二,针对教育内容编写而言,一些英语教师教学只限制在英语词汇与英语语法等相关基础知识上,极少会扩展到文化领域,对茶文化的教授更是少之又少。如若在教学内容中出现“Tea Afternoon”这一词汇,英语教师也仅仅是告诉大学生这一词汇的汉语含义,而学生则无法了解下午茶发展背景和历史等。第三,针对课后读物选择而言,英语教师也忽略了茶文化和传统文化在学生课后读物中所占据比例。许多读物均是将西方文化作为主导,很少会涉及到我国传统文化,使得大学生对本国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可能产生崇洋媚外的不良心理。最后,英语教师在组织英语角等相关活动时,也没有把茶文化合理融入其中,各种课外活动也很少涉及到茶文化。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失语现象十分明显,对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意识具有不利影响。
3 文化自信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渗透茶文化的路径
3.1 教育内容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当前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存有文化缺失、学生基础能力薄弱等问题,这对培育大学生跨文化意识具有不利影响。基于文化自信视域,大学英语教师要进一步探究如何有效解决“文化失语”这一问题,提升大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其一,应当对英语教材展开重新编写,融入更多与我国传统优秀文化有关的模块及内容,增添传统文化板块,比如将茶文化作为主题设置单元内容。其二,调整完善教学大纲,要加强对文化自信和英语教材有机结合重要性的了解,掌握二者融合的意义,只有这样,大学生才可明确自身学习定位,并以此为基准设定学习方向和学习目标。第三,英语教师还要注重优化课堂教学内容。英语教学内容不仅需要囊括茶文化,而且还需要将茶文化作为独立模块设置。譬如,可以以“Tea Culture”为主题设置单元模块,并在这一单元模块中加入听力和阅读等知识内容。其中,阅读不仅可以设置成英语母语人士书写的短文,还可以安排和传统茶文化有关的汉译英文章,以此让大学生真正意识到中西方茶文化存在的差异,继而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
3.2 教育形式
大学英语教学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一,课堂教学;其二,课外教学。针对课堂教学而言,英语教师应当运用多元化教育形式,可将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设备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并向大学生播放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音频与视频。譬如,英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向大学生播放与我国传统茶文化有关的短视频,还要在网络平台搜集一些介绍我国传统茶文化的英文短视频,如此不但能够加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还能协助大学生了解国外人民眼中的中国茶文化。在实际课堂教育教学中,英语教师可将采茶和沏茶等相关视频呈现给学生,激发大学生对我国传统优质茶文化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直观具体的形式将茶文化呈现给大学生,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讲解与茶文化内容相关的知识,推动学生对我国传统茶文化内涵的了解。对于课外教学,英语教师可合理运用网络教学手段,利用网络平台给学生安排学习任务,例如“茶道思想”、“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中国茶文化和儒道之间的渊源”等,而学生则可利用互联网展开自主学习,在网络平台寻找与学习任务相关的资料,并将这些资料整理归纳,随后将最终成果上传到网络平台中,以供其他学生借鉴和探讨。这一过程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茶文化思想的认识,而且还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大学生日后更好成长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3.3 教育活动
在以往教学形式中,任职教师单方面向学生讲解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双向课堂活动有助于师生更好沟通交流,才能推动大学生掌握课堂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在英语课程教育教学中融入传统茶文化,既能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又提高学生知识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譬如,英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中西方茶文化差异性辩论竞赛,让大学生将自身所学的茶短语与茶文化知识均运用在口语交流中,做到“活学活用”,利用这种形式调动大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在轻松自由的活动范围中更好巩固大学生对我国传统茶文化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可度和信任度。由此可见,教学活动对大学生英语知识学习必不可少。如若课堂是英语理论文化知识讲解的主要场所,而教学活动即是大学生实践的关键场地。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教师可引导大学生构建与茶文化有关的英语角,并邀请知名外教加入其中,使教师和学生在英语环境中以“中西茶文化”为主题展开交流探讨,如此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茶文化的记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对西方茶文化的了解。当然,英语教师还可邀请西方留学生与学生展开面对面沟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利用英语表达我国茶文化内容和思想的机会,进而更好传承我国优秀茶文化。
综上所述,为了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强化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认同,增强其文化自信,应将传统茶文化融入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改变教师教学观念,调整课程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从而实现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