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刀手”孙茂松
2021-12-08王天阳
■ 王天阳
孙茂松,1928 年生,山东省牟平县人,新中国成立后,任哈尔滨制氧机厂工程师。著名劳动模范,被誉为中国“神刀手”。197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13 岁开始,孙茂松就先后在哈尔滨军工联合加工厂、哈尔滨军新安铁工厂当学徒和车工。他边学边实践,反复推敲磨练,又不断吸收百家之长,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先后创造出80 多种1000 多把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刀具,大大地提高了加工效率。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孙茂松在同等时间内完成了相当于本岗位12 年半的工作量。他首创“快速强力挑蜗杆车刀”,比如加工一个模数五单头蜗杆,一般工人师傅需要至少3 小时,但孙茂松用自己改造的刀具,8 分钟就能高质量准确无误完成。从1958 年开始,经过16年时间和12次改革,他研制成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机夹重磨车刀组,同时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对自己创造的双孔镗床再次进行改造提升,提高了生产效率8 倍,并成功创造一台双孔加工缸套专用工具。
在推动技术交流和技术协作过程中,孙茂松也作出了突出贡献。上世纪60 年代初期,他组织能工巧匠,帮助相关工厂及企业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他曾先后多次到国内18 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和60 多个市、县的多家工厂、企业开展技术交流和技术协作,介绍和展示各种国际、国内该领域先进刀具,并结合操作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及时进行总结,成功改良30 多种先进工具,解决300 多项技术难题。特别是他研制的“快速强力挑蜗杆”刀具,在全国范围大面积推广,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孙茂松特别注重培养年轻人。从上世纪50年代起,孙茂松坚持以哈尔滨制氧机厂为阵地,以他革新成功的10 多项重大刀具成果为平台,从最基础的技术开始教起,向身边每个愿意学习钻研的青年工人传授刀具原理和磨刀方法,讲解刀具角度和操作要领,进行传帮带。他曾经说:“老一辈革命家对干部实行传帮带,把重担交给下一代。我们这些老工人,也应该尽快把技术和绝招传给青年人,为‘四化’服务。”20 多年来,在省内外开展技术协作的过程中,孙茂松先后培养了76名徒弟。此外,在与全国300多名同行通过书信进行技术交流时,还收了100 多名没见过面的徒弟。
1957年至1980 年,孙茂松先后18 次被授予哈尔滨市劳动模范、劳动模范标兵、特等劳动模范称号。1958年至1980年,孙茂松先后7次被授予黑龙江省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特等劳动模范等称号。1959 年和1979 年,孙茂松先后在全国“群英会”和全国劳模大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还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孙茂松曾先后当选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黑龙江省第二、第三、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黑龙江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88年,孙茂松退休,1994年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