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学模式下“食品原料生产安全控制技术”的改革与探索

2021-12-08李晓珺曹龙辉

农产品加工 2021年2期
关键词:答题知识点互联网+

李晓珺,曹龙辉

(1.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225;2.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实训中心,广东佛山 528216)

“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的一种新形态,正以飞快的速度影响着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也不例外,“互联网+”实现了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可见移动信息化教学成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雨课堂”“UMU”“慕课”“超星学习通”等许多新兴网络教学平台不断涌现,为促进传统教学模式与新兴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机遇[1]。因此,以“互联网+”教学模式,借助UMU 为媒介对“食品原料生产安全控制”课程的课前、课中、课后3 个方面进行相应教学改革,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以期提高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培养其主观能动性。

1 传统模式下存在的教学问题

传统模式下的教学主要以“教”为中心,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通过媒体(黑板、多媒体演示等) 对教材上的知识进行讲授,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无论是性格、兴趣爱好或者学习能力,淡化了学生才是最根本学习知识的主体。除此之外,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载体,教师一般根据教材的章节设置教学大纲执行相应的教学内容,但是教材更新换代较慢,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成不变的内容已经严重滞后,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2]。“食品原料生产安全控制”是食品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课程知识点较多,涉及的课程范围比较广,掌握该课程的知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食品原料的安全意识,还能为将来从事食品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针对该课程,一般高校设置32 学时,课堂学时不足,无法开展更多课外教学实践活动,为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导致教学过程向“填鸭式”发展,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不高。

2 重塑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1 课前预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基于“食品原料生产安全控制”课程的特点,如果在课堂上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可能会由于接受的信息量过大,导致在课堂上注意力无法集中。因此,开课前教师应通过“互联网”教学平台的发布功能,提前将课程的课程介绍、教学目标和课程核心知识点发送给学生,并利用情景导入法挖掘知识点的现实情境或问题,通过制作2~3 min 内的微课、短视频等相关资源,推送至学生手机端[3]。例如,“香辛料的安全控制”章节中对于常用的香辛料分类和安全控制方面的知识点,教师可以事先做一个短视频展示各种香料,让学生对各种香辛料的品种有大致了解,然后播放近年来香辛料中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最后设置相应的题目,了解学生对香辛料品种的辨认程度,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课堂听讲。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完成课前预习,激发其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兴趣。

2.2 课堂教学,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高校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大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情况是十分罕见的,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十分匮乏。基于课堂教学依然是主要知识的传授模式,是整个教学环节的核心与关键。“互联网+”教学模式下能有效将教师和学生实时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活跃的教学互动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新模式下的教学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在课堂上实行弹幕模式,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该功能把自己上课不懂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直接解决学生的疑问;另一方面还能够打破沉闷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的学习气氛,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每一节课都需要记录大量的笔记,这使得学生在上课的时候需要花很多精力去记录重难点,注意力难以集中在教师讲授的知识点上,这对学生开展学习十分不利。新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可以将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所有多媒体资源实时传输到学生的手机端,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解放他们双手,不再疲于记笔记,将注意力更加集中于知识点上。教师在讲授某一个知识点后,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新型教学模式考核学生对此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例如,在课件中插入答题二维码,学生通过手机扫码的方式来答题,教师可以设置答题时限,答题结束后,根据系统的数据反馈,实时了解学生的作答情况及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答疑,便捷又高效。同时,为了督促学生认真听课情况,有些教学平台推出了发红包和点名功能,可以给答题正确且用时最短的学生发送一定金额的红包,对于教师提出来的课堂问题,可以通过点名功能对学生进行随机提问。这种方式能极大地促使学生认真听课,刺激学生的答题积极性,并活跃课堂上的学习氛围。

2.3 课后总结,学生随时练习巩固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先复习教师上课的知识点再完成课后作业,但是由于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教师上课的某个知识点掌握不透彻,高校不同于中小学,大学生主动请教教师较少,都是通过课后自学去解决问题,有些学生则抱着考试及格的心态,对于无法理解的知识点就得过且过,这对于高校人才的培养十分不利。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备课前可以将上课时一些重难点录制语音在PPT 里面,再发布到平台上,供学生课后复习巩固,同时直接到平台的“题库”选择题发布课后作业或者章节测验,并提前设置好答案和解析,学生自主线上复习,并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完成作业并提交,系统可以直接判分。一方面教师无需批改作业,节约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另一方面学生可以立即知道自己的错误之处,及时查看正确答案及解析,随时巩固所学知识点。平台也会收集学生做错的课堂测试题、作业及章节测验,形成错题集,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开展针对性复习。在教师端,教师可以查看学生的答题情况并选择错误率较高的习题进行重点讲解和剖析,这种新模式下的教学可以让教师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优化教学工作和学习质量,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 结语

“互联网+”模式下“食品原料生产安全控制”课程采用新型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从课前-课中- 课后让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便捷,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课程的改革主要基于“UMU”学习平台展开,在改革开展的同时发现存在的问题:①UMU 平台的使用需要网络支持,在有Wifi 时候,人员过多会经常出现网络拥堵的问题,在缺少Wifi的条件下,学生只能用自己的手机网络,所以对课室的信号也有一定的要求;②目前,由于UMU 教学平台还在推广使用阶段,学生可能还处于适应阶段,使用的习惯尚未形成;③师生的实时互动,对教师的课堂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能会无形中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同时教师需要对UMU 平台的通知及时处理,否则学生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很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④新模式下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看手机的机会,在课堂上很难判断学生是否在学习还是玩手机。

在推进信息化教育的背景下,“互联网+”教学模式能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便捷,为教师了解学生提供了基础,加上课堂适当的激励机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同时也推动着教师素质的提高。

猜你喜欢

答题知识点互联网+
一张图知识点
答题、拍照、必微博、求关注…… 减了老负担,又练“新技能”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挑战答题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熊孩子爆笑答题集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