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读写:促进语文要素转化为关键能力
2021-12-08陈钢强
陈钢强
(莆田市实验小学,福建 莆田 351100)
统编教材编排中,单元导语明示语文要素,用语文要素构建知识与能力发展体系。北京师范大学张秋玲教授说:“读是写的前提和基础,写是读的深化和运用。”深度读写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单元主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通过阅读、思考、表达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与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深度读写注重在实践中活化语文要素,建构知识与能力,培养必备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全面发展。下文结合教学案例,探讨在深度读写中,促进语文要素转化为关键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一、披文悟情,走进角色,增强感知能力
深度读写,不但要“深”下去,还要“远”开来。要把阅读“深”在学生的精神境界上,“深”在学生的心灵上。朗读的基本途径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因此,教师要以“读”为中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受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1]深度阅读文本后,在朗读时,可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角色,展示作品画面。通过角色扮演,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欲望,带领学生从阅读中发现美、认识美,增强对文章的感知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
例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陶罐与铁罐》一文中,教师先提出问题:“陶罐与铁罐有什么不同之处?”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文,尝试初读课文,产生初步看法。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联系上下文,谈谈见解和感受,感悟自主学习带来的乐趣及成就感。然后,教师适时点拨,顺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披文悟情,深入感受不同角色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情感。最后,根据文中角色分类扮演,让学生走进角色表达情感,达到情感交融的效果。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笃信学生,不做多余的事,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一个陶罐,一个铁罐,这两个罐罐有何不同呢?
生:它们的性格不同,一个是骄傲,一个是谦虚。
师:如果是你,会选择与谁交朋友呢?
生:当然选择陶罐。因为它很谦逊,也很宽容友善,我喜欢这样的朋友。
师:如果你是铁罐的好朋友,你想对他说什么?
生:我要劝铁罐放下身段,将心比心,与陶罐和平相处。
师:课后请大家根据文中对话描写,分角色扮演,感受不同角色在不同情境下的心情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重要环节放在披文悟情,引导学生了解文本,并根据自己的疑惑、理解、感悟、思辨等,将心中的答案自然地倾注于表达之中。学生在“润物无声”中悄悄走进课文,走进自己喜欢的角色去表达情感,获得深度阅读的真实效果。
二、读写圆融,关注语用,提高表达能力
深度读写,要把握知识的本质,提升学生的学习智慧,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语文的基本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语言文字形式就是文章的结构,任何一篇文章都有特定内容和特定形式的统一。[2]读和写相结合,并不仅仅是语言文字单一的模仿,更应该是经历一个“写什么—怎么写”的过程。教师要紧紧围绕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善于抓住每篇诗文的“语用点”,重视直接经验,通过读写实践,实现语言结构的有效创建。教会学生善用自己独特的思维,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想情感表达,形成良好的表达能力。
例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掌声》一文,以“掌声前—掌声时—掌声后”为行文思路,突显出文中英子在同学们的鼓励下变得越发自信的故事。课文中,英子“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的语言形式,如同慢镜头一样,聚焦、定格后再回放,重复英子上下讲台的一摇一晃,目的是凸显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在同学们的“掌声”鼓励下,文静忧郁的英子完成了转变,自信地走下了讲台,从此以后微笑面对生活。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设计以下环节:
1.读“一摇一晃”:同一个词在文中不同的位置出现了两次,找出这两个句子读读。
2.悟“一摇一晃”:英子上下台的走路姿势都是“一摇一晃”。姿势是一样的,那么她的内心感受也一样吗?
3.思表达形式:英子上下讲台的动作都是“一摇一晃”,为什么不写“摇摇晃晃”或“摇摇摆摆”地走上了、走下了讲台?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4.重读写迁移:把这两句话的两个画面放在一起看一看。走进英子的内心,你会说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阅读与写作是吸收、倾吐的互相融合、互相促进。案例中,教师把英子的“一摇一晃”所表达的意作为教学的出发点,用慢镜头呈现,让学生在读中了解“写什么”。接着继续推进,抓住“一摇一晃”,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良苦用意,并且把重中之重放在“为什么这样写”的层面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言语形式,继续探究语言表达中的秘妙。遵循“以语言形式带动内容”的策略,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化的简单仿写,而是多角度、多侧面、立体综合的读写结合,使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读写实践中得到历练、发展。
三、结合生活,体验运用,拓展实践能力
学生从阅读中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教师要教会学生将所获取的知识与生活实践、语文园地相联系。在教学语文园地时,教师必须结合生活实际,创设语用情境,培养学生有效发现、有趣积累、有机运用的实践技能,让学生在言意互转、言意融合的实践过程中,丰富言语经验,提升言语品质。[3]例如,学习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时,引导学生发现两段话在表达上运用的共同点是“总分”的结构,分别写出街上人来人往、形形色色的人和栏板上雕刻着许多不同精美的图案。接着,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段话,在实践中学习“总分”表达。此处学习的语文要素会在后续的语文实践反复运用。在实践中,学生巩固“总分”表达,循序渐进,提升语文能力。
另外,统编教材课后习题蕴含着单元语文要素。读懂课后习题的设计意图,有助于精准提取单元语文要素,引导学生参与生活体验,经历精读、慎思、善达等实践活动,促进核心素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地。例如,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课后要求学生:“多次朗读文章第9 自然段,并且边读边想象描绘的画面,在读、想中感受乐曲的美妙。再试着把本段背诵下来。”为了落实这一语文要素,让学生根据场景描写,随着音乐展开想象,感受文字美、想象美、艺术美。在此基础上,教师请学生思考文字美、艺术美是怎样步步推进的。有的学生找到“正从”“霎时间”“忽然”这些词语,发现作者用表示时间的词语写出了变化之快;有的学生找到“水天相接”“微波粼粼”“刮起了大雨”“卷起了巨浪”这些词语,体会到海面的变化之美,体会到音乐的无尽力量。听音乐,读美文,再背诵下来。最后,教师请学生听另一首歌,展开联想和想象,并把想到的生活情景写下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通过深度读写,加深学生对语文教学本质和过程的理解。引导学生触及语言文字运用秘诀,不断亲历和历练,丰富言语经验,提升语文关键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