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媒体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优化探析

2021-12-08张茵珠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话语社交主体

张茵珠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1)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必须担负起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切实推进并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使命。当前,社交媒体应需求而生,借技术而成,已经成为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重要载体,成为个体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话语交流方式与话语习惯。尤其对于95后、00 后大学生而言,刻板生硬、理论说教、宏大叙事式的传统意识形态教育话语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已经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思想价值的引领作用。因此,积极探索高校教育主体话语转换与输出的路径,促进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心理认同,对社交媒体环境下进一步做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话语特点

社交媒体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其中就包括人们的话语形式。大学生作为善于且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群体,是社交媒体的早期接触者和广泛使用者,他们的话语形式更是带有鲜明的网络特征:具有丰富的语言符号,如文字、动态图片、表情包、窗口抖动等,具有求新的话语风格,他们既能一本正经谈理想聊人生,又可以风格骤转编段子玩恶搞,呈现出网络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交织重叠,具有多样的互动方式,如即时交流、跟帖评论、点赞、弹幕、分抢红包等。

二、社交媒体环境下高校教育主体的话语现状

(一)社交媒体环境下高校教育主体的话语优势

从现状来看,高校依然牢牢掌握着话语体系建设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其话语优势是多方面的。一是从话语形态和话语的现实说服力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文本话语、传统话语、说事话语等基本话语形态。[1]高校面向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话语,必须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明确的价值主张,而且需要不断重申,不断教育。因此,在社交媒体环境下,高校教育主体可依托已有的这些相对成熟的基本话语形态开展意识形态教育。二是从话语体系建构来看,高校已经构建起一套成熟的话语体系。这套话语体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要依托,以高校党委为组织基本保障,并贯穿于高校的教育教学、行政管理、服务育人等实践环节。高校教育主体在这种成熟话语体系下的输出话语,便具有了制度权威、理论权威和科学权威。三是从话语的技术支持来看,社交媒体的兴起为话语传播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因此,在社交媒体环境下,高校教育主体对意识形态话语的解释、传播具有明显的现实优势和潜在优势。

(二)社交媒体环境下高校教育主体的话语制约

在社交媒体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话语的转化与传播也面临着内外两方面制约因素。一是从外部环境分析,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于高校而言,高校教育主体在话语输出上不仅要解决自我话语体系的演绎说明,还要“接招拆招”,回应外部敌对势力对话语的质疑拆解,任务可谓艰巨。二是从内部环境分析,高校之于大学生的“高势位”话语传输优势正在逐步消退。一方面,当前我们正处在开放式、扁平化、平等性、去中心化的社交媒体环境中,大学生有了选择话语、分享话语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另一方面,高校教育主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精英群体,有着惯用的话语形态,但也相对保守,尤其是在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基本话语形态时,缺少关注话语形态在开展意识形态教育中的适应性问题,在面对环境变化时自适应调整相对滞后,容易与社交媒体环境下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产生“话语鸿沟”,造成“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尴尬局面。

三、社交媒体环境下高校教育主体话语的优化策略

(一)社交媒体环境下高校教育主体话语转换的工作思路

1.加强对象分析

深入研究大学生的网络话语特点,将使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更加有的放矢。首先,要深入研究其话语形式。其次要深入研究其话语特点和规律。这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即了解其如何作出表达、思考和选择。最后,要深入研究其内在需求。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其需求既有大学生群体的共性特点,又有个体的个性特征。探明群体与个体的内在需求,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话语交互。

2.进行优势整合

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不同优势要素之间并不是相互割裂的,相反,它们存在着必然的关联性。应进行优势整合,力求形成“1+1>2”的合力。首先,要以社交媒体为技术支持来打造话语输出平台。发挥高校的资金、队伍、技术优势,利用社交媒体打造不同层级的话语输出平台,以延伸话语触角。其次,将传统话语宣教体系“嫁接”到新平台上形成话语输出架构。话语体系的“嫁接”最核心的内容是人的“嫁接”,毕竟话语输出最终是依靠教育主体来实现的。所谓“嫁接”,就是要求不同教育主体要进驻网络空间,融入社交网络中,以加强“线上”的话语输出,并且在效果上要保持话语的“活力”和“张力”。最后,要将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增强话语的底气。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领域取得的成就都是有目共睹的,要充分利用这些突出成果作为政治宣传、政策宣传、理论宣传的现实“注脚”,增强话语输出的底气和说服力。

3.着力补齐短板

仅仅依靠优势整合,还无法完全补齐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话语短板,因此,“扬长”的同时,非但不能“避短”而且要主动“补短”。一方面,高校教育主体要主动学习先进的话语传播经验。可以借鉴和学习传媒行业乃至国外的有益经验。另一方面,高校教育主体要提升自己的新媒介素养,以适应社交网络革命。如今,依然有部分教育者仍停留在传统的教育场景中,而没有融进新的教育环境。因此,必须着力提升自身新媒介素养,提高自身对网络、网络技术、社交媒体的应用能力,特别是要熟悉社交媒体下的话语方式,了解社交媒体的运行机制,熟练运用社交媒体技术以有效传播、创新意识形态教育话语。

(二)社交媒体环境下高校教育主体话语转换的基本路径——回归生活

1.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话语资源

要畅通话语交流,走近大学生,首先要学习他们的“生活语言”。艾思奇曾说:“我们大家都是俗人,耳朵最听得顺的是日常的俗语。所以最妙无过于用一句俗话来开始。”[2]这启示我们:一方面,高校教育主体要善于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寻找话语素材,借鉴和提炼新鲜的话语内容、话语符号和话语风格等,并运用到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避免教条化、抽象化、理论化的意识形态话语灌输引起大学生的抵触心理。另一方面,在社交媒体环境下,教育主体要主动“触网、入微”,通过与大学生的话语交互去熟悉他们的话语特点、话题焦点,尽可能消除话语鸿沟。

2.基于大学生的日常所需提供话语内容

要提升话语实效,吸引大学生,必须满足他们的“话语所需”。话语承载着信息内容,想提升内容吸引力,必须围绕大学生的合理需求“量身打造”。话语不一定是又红又专的理论说教和宏大叙事,也可以是日常的学习生活话语。当前,一些社交媒体之所以倍受大学生的喜爱和广泛运用,主要就是因为能够满足他们个性化的、多元化的话语内容需求。充分借鉴其做法,高校可以强化自身的服务角色,根据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等日常实际需求来发布相应话语内容。同时,在这服务过程中融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价值追求,使话语的生成、传播、交互既能够满足大学生的话语偏好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服务与选择,又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面向大学生开展理论教育要观照现实

要增强话语阐释力,教育大学生,应力求做到“话语透彻”。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对枯燥无趣、晦涩难懂的文本话语往往抱有抵触和排斥心理,要达到这种“彻底”和抓住“根本”,只有深入走进生活,在直面现实问题、正视攸关利益中,增强通俗的生活话语对复杂的文本话语内容和现实难题的阐释,才能最终实现话语的有效说服。一方面,要先提升大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高校可以从社交媒体的相关数据观测中研判大学生的主要问题关切,围绕他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来选取意识形态教育的现实素材,增强教育话语的时效性、现实性。另一方面,要善于向大学生阐明问题实质,理顺前因后果,使理论阐释与社会现实、个体生活相契合,努力实现大学生对于国家理论政策、主流价值观的知识认知、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可。

(三)社交媒体环境下高校教育主体话语转换的价值追求——回归人本

1.以平等对话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从传话向对话转变。不同于单向度的传话,对话追求的是平等、自由的交流,是对话双方精神交往和意义共享的过程。[4]社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自主意识、独立意识明显增强,教育主体与大学生之间的平等民主对话是必然趋势。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话语,关键是转变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在话语互动中,高校教育主体应充分认识到,话语是教育主客体之间共同的领地,双方在人格上是平等而非强制关系,在日常交往中应摒弃居高临下的话语姿态,多商量少命令。另一方面,高校教育主体要引导大学生增强主体意识,使其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朋辈教育、自我教育。

2.以师者情怀增进大学生的情感体验

从教书向育人转变。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也就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会有追求。”[5]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并非生搬硬套的知识传授和理念灌输,而应当视为一种情感交流,使情感在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发挥催化剂的作用。当下的大学生个性多样、情感丰富、自尊心强,从其心智成熟程度上讲可能还算不上成人,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如果高校教育主体有乐业精神、博爱情怀,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始终心系学生发展,在话语中做到言中有情,便更容易进入大学生的情感世界里,并使其与之产生共鸣。如此,就能够建立起牢固的互信基础,使大学生能够“爱屋及乌”,乐于接受师者的言说,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以话语互动还原大学生的立体形象

从片面向全面转变。客观而言,高校教育主体与大学生之间的直接接触时间并不长,接触的机会也不多,课堂教学也无法保障师生的充分交流。因而,对于教育主体而言,他们对教育客体的认识是不尽全面的,有时甚至只能得到片面的认识。但在社交媒体环境下,主客体的话语交互可以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堂外,可以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交流。教育主体通过开设微博、微信、QQ,与大学生互粉、互加好友,就可以随时关注到学生的动态,和学生保持更加密切的联系。这种双方互动的增强,能够碰撞出更多的思想、创意、需求等,即在长期话语互动中,教育主体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知其所想、所困、所需。如此,以实际情况为基础,以存在问题为导向,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开展将变得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大学生所得到的教育引导也会更有价值。

猜你喜欢

话语社交主体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