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育社会学视阈的高校德育课程考试分析及改进策略

2021-12-07钟庆文邓宏萍于美华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分层考试道德

钟庆文,邓宏萍,于美华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考试是高校德育评价与德育课程评价常用的方法与手段,但在实践中人们常常将它局限于学校教育范畴理解而致考试功能偏废或缺失。事实上,学校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系统,包括课程考试在内的所有的学校教育实践都是人的社会活动。本文拟从教育社会学视阈解析高校德育课程考试的社会属性、存在问题与改进思路。

一、高校德育课程考试的社会性分析

社会学视阈中的学校即社会,教育社会学将学校、班级、群体、课程等作为特殊社会现象,依照社会学原理及研究方法研究其规律,对教育现象进行社会学价值与意义的判断。

(一)德育课程考试具有社会制约性

教育社会学认为,学校课程内容及评价与同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蕴含或代表了一定社会意识形态,学校课程评价是维持社会现状、固化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有力机制。教育实践中,人们会寻求客观标准使评价具备更多的科学性与公平性。课程评价要依托一定的成文标准对课程实施效果与教育价值作出判定,于是社会统治阶层通过制定、调整课程标准确定各级各类学校课程价值,以适应既定社会统治阶级的制度需求,通过评价所提供的信息,把符合自身利益导向性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具体而言,就是制定课程教学目标,细化“应知应会”知识能力要点,再对照学习者“应知应会”测试成绩做出知识能力与德行水平等级评判。一般学科如此,更何况是以传授社会意识形态为己任的高校德育课程[1]。众所周知,我国德育课程教材由国家层面组织机构发布并由最高领导层审定,旗帜鲜明地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因此德育课程评价标准更具社会制约性。

1.高校德育课程考试是具有思想性的工具

考试的社会性体现在:统治阶级决定考试制度,通过考试目的制约考试权,从而制约人才选拔质量;决定考试标准、内容与科目;决定考试组织与管理体制;决定考试功利度等。社会通常通过考试手段改变人的资格(学历职位)与所属(阶层)[2],决定社会分层中各阶层的机会与比例,因而考试作为体现统治阶级社会分层意图的工具是具有思想性的。从这个角度说,德育课程考试同德育内容一样具有思想性。以科举选官制度为例,从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选拔官员方法的改变不能掩盖其为统治者服务的工具性,掩盖不了统治阶级在选拔之前内定的人才需求倾向,选拔制度只是实现其意图的工具。由于受教育者社会阶层、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而科举考试内容与评价机制只反映统治阶级意识形态要求。这就意味着只有达到受教育条件的人才能在这样目的性明确的选拔性考试中占上风,反之则概率很小。这就不难理解被世界公认为“最公平”的中国科举选官史中既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给天下寒士带来的狂喜,也有“八旗子弟拼爹”的轻而易举。因此,看似公正的科举制度其实从一开始就并不是绝对公平的。在文革时期,有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在招生录取时废除常态考试形式,唯出身论与凭手上老茧厚度录取的案例同样说明了考试是体现一定社会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工具。总之,任何社会、时代都有反映其统治阶层意又图的德能评价标准,意图的实现必然依靠工具又不受工具制约,工具的公平性只能在体现意图前提下体现。

2.高校德育课程评价受评价者社会价值影响

课程评价存在主客体,人的影响力因素始终贯穿各类课程考试评价。不同类别层次的评价人员有着区别于他人的意识形态(即便是同一阶层),代表不同阶层利益和观点,而德育课程评价更是涉及到一定社会统治阶级的权利与价值。在我国则直接关系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的实现。对每个具体评价主体而言,评价过程与结果始终会受到其个人价值观的影响,并影响评价客体的利益。以科举为例,考官与皇上个人偏好对选拔评价士子的影响力不言而喻。现代社会中,人们质疑干部提拔及高考自主招生过程中是否“任人唯亲”,都与人们对评价主体的质疑有关。高校德育评价设计者、组织者在制定考试评价标准、规程等各个方面都会将自己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穿插进去,也会因为个体经验与价值偏好而影响对评价客体的结果判定。

(二)德育课程考试具有社会控制功能

德育课程考试的社会控制功能基于德育课程的社会功能而体现。德育课程的社会功能体现在“巩固强化社会意识形态、合理化现行社会政治经济形态、整合社会控制功能(通过普世性教育实现道德同质化,通过同质化人以群分)、道德社会化(道德变品德)”等方面[1]。

1.德育课程考试实现人才分层与鉴别

学校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这一人才标准分层次形成了体系。从人才选拔看,因教育质量的差异性,高校一方面通过包括考试在内的各种评价手段筛选出德才兼备的“拔尖人才”,另一方面也会分化选择出“不逾矩的合格公民”与劳动力大军(同样都是建设者与接班人,但能力水平呈现层次性),学校教育最低层次是绝不能培养社会掘墓人或反社会行为者。从高考制度下家长与学子们视“期盼上一本,退而求二本”的高考分化筛选结果为天经地义可以看出,人们习惯性接受考试从一开始就承担的人才分层筛选功能。此外,考试因诊断性、选拔性和总结性考试分类而具有诊断、选拔和总结等多元化功能。如公务员等人才选拔性考试,职业能力资格认定性考试与学校教育领域内课程学业性考试,其功能各有侧重。从社会学意义上看,不管什么类型的考试,最重要的功能都集中体现在对人的社会分层与筛选上,只不过学校各类考试结果背后的社会分化分层功能通常通过学生走向社会后的收入、地位来体现。高校德育课程考试更是如此,看似其考试结果与学生直接利益的毁损相关性并不那么强烈,学生们大多难得意识到它对其今后发展的分层功效,但谁能否定学校德育课程和品德综合考评佼佼者与将来的社会精英间的相关性。因此,德育课程考试功能的本质是对人的分化与筛选。

2.德育课程考试通过分层与筛选助力社会控制

社会学理论认为复杂社会系统实现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是社会分层,以各社会阶层平衡协调为目标。教育社会学认为,德育课程的最基本任务是传播意识形态以达到社会控制,德育课程评价则为实现这项任务服务。统治阶层往往利用考试分层办法合理促进阶层的利益固化,实现社会分层。如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分配社会权益、实施社会控制。科举除完成人才选拔任务之外,还将学校教育与人才选拔挂钩,产生控制思想、掌握知识分子作用。其主要手段就是把考试延伸到课程评价领域,通过等级评定(秀才、举人与进士)与“学而优则仕”对受教育者分层筛选,根据筛选结果加以不同的利益强化,最终目的是激发受教育者主动接受统治者意识形态的导向目标[3]。在现代社会,考试社会分层功能同样发挥作用。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分层主要依靠身份制度体系,以户口、家庭出身、年资、级别、单位所有制等指标对人群进行区分。改革开放后,以文凭、学历、技术证书等逐渐取代传统身份指标,考试的社会筛选功能越来越突出[2]。如,干部四化强调学历重要性,文凭学历和技术证书的获得渠道主要是考试。随着社会结构开放性不断增强,考试在社会分层中的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如近年“现代社会是否寒门再难出士子与社会阶层是否固化”的讨论就是人们对考试社会控制与分层社会属性的反思。

高校德育课程评价同样可以通过对人才的分化与筛选为社会控制服务。一是它通过评价检验德育课程效果,促进德育课程自身建设以更好地发挥教化功能。二是学校德育评价同样具有人才分层效应。如某些岗位人才招聘中有党员优先、学生干部优先的说法。即使在同质化的学校德育实践中,也难免既有优秀拔尖人才,也不排除产出个别反社会人格者的可能性。学校可通过对“接班人、建设者”的奖励与对反社会行为者惩罚助力社会控制。

二、高校德育课程考试中的问题及改进

(一)高校德育课程考试评价社会功能的缺位

我国高校德育评价主体是学校德育工作内容、过程与效果,德育课程是其中重要内容载体。德育课程考试既可反馈课程实施过程、目标完成情况,又可反映教师教学水平,提出改进思路,还可检验学生受益程度,从而反映德育主渠道的工作绩效。然而德育评价与智育评价不同,它不仅涉及道德知识,也涉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行为等非认知领域,既有道德陈述性知识或显性知识叙述,又有程序性或默会知识理解,以及道德情感体验所引发的道德行为观察。道德品质的内隐性和复杂性使道德评价并不容易。当下我国高校德育课程评价将重点放在学生德育理论学习上,并以考试分数作为主要依据衡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将人的道德修养被视为物的化身,无法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激励和促进作用。我们可以从社会功能视角解析德育课程考试问题。

1.德育课程考试在德育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功能性缺失

德育首位,德育课程考试的社会功能理应选拔与筛选“接班人与建设者”。当下高校德育课程考试能实现这一社会控制功能吗?应当说,当下的德育课程考试过于依赖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分值判定,不可能对复杂的个体心理品德作出科学评定。首先,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评价主体不仅指道德认知,更不仅指道德知识。现行德育考试几乎不反映学生知行转化水平。其次,在方法论上道德评价手段量化与定性谁为主导依然争执不下。强调量化是现代科技意识形态对教育理论影响的结果。但对于复杂的人类现象,唯量化为科学的观点是否科学本身值得反思。再次,评价主体的单一化致使德育课程评价效果没有科学保证。德育课程评价者应当既有教师也有学生。

德育的社会控制作用必须借助受教育者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发自内心的接受才能完美实现。人的行为是复杂的、可掩饰的,“唯知唯分”的德育课程考试不能分辨出心口不一的伪君子。就考试对德育课程建设的促进作用而言,在实践中人们习惯于把考试看成是评价学生的工具与学业分值,考试结束意味着工作结束,很少有高校会针对课程考试再分析,发挥其对学生学习问题的反馈作用,也很少有高校会通过德育课程考试反思学校德育工作。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现行学校德育考试较多体现了学业总结性功能而较明显忽略了选拔、诊断与发展性功能。

2.德育课程考试在高校品德素质测评中的结构性缺位

在高校德育系统中,教学部门通过主渠道对学生施加影响,学生管理部门则通过社会实践与纪律管理实施德育。然而条块分割的运行体制机制导致两者的配合并不和谐。一个明显的缺漏是,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与德育课程评价两套评价体系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尽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测评与德育课程学习评价都采用量化考核方式,但前者主体内容是道德行为显性成果观测(参加活动次数与成果),其漏洞是几乎不涉及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判定。而德育课程评价则几乎只考核道德知识,几乎不涉及学生道德知行转化。如同唯道德知识掌握程度不能准确评估学生道德水平一样,学生管理部门行为主义导向下的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测评考核同样无法判定道德行为背后的道德感知(动机、理解与判断)、道德情感体验真实度。因此,学生道德素质评价在内容上不能唯知或唯行,在方法上不能够唯质性与唯量化,否则必然产生结构性缺位。

从评价结果运用看,同样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成长的教育目的与实践,学工与思政教学部门间缺乏融通机制,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测评与德育课程学业评价结果应用两者“老死不相往来”。当下高校德育课程考试结果不能反馈应用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实际,正是高校德育课程考试的结构性缺位。它导致高校德育工作失去了对受教育者德才相配的社会分层功能。学生行为与道德知性两张皮,考试归考试,品行归品行,难免导致德不配位或德不配才的“伪君子”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产生。因而,必须重视强化德育课程考试的筛选与分化功能,使其评价结果融入学生管理,对受教育者生涯发展产生影响。如此,德育课程才能因受教育者的敬畏而得到效果提升。

(二)基于社会功能的德育课程考试评价的改进

1.对应目标全面评价,强化考试综合功能,体现学校系统的社会控制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我国高校德育的核心问题,学校德育功能既助力实现个体价值更要体现社会价值。德育课程主渠道必须服从、服务于德育目标,围绕德育目标制定科学的德育课程评价标准,并遵循评价标准发挥评价功能。德育课程评价要体现拔尖人才与接班人的鉴定筛选功能,体现对学生品德的促进功能、学习问题反思与改进教育功能,体现检验课程教学效果、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与课程建设质量的导向诊断功能。通过德育课程考试功能的多元化对学校德育系统内的人与物起到控制调节作用。

学生是德育课程实施的对象。德育课程考试的社会价值是以突出政治导向引领个体品德结构全面发展。我们需要着眼于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力、实践运用力来实现考试实效性与教学实效性的统一,考试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对学生而言,追求学业成绩是显性选择,但对于德行发展,考试分数不是德育课程的终点。对应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应从学生道德认知结构形成,知行转化与实践运用能力增强,精神素养和思想境界提升全面考核,利用功能全面的考试将学生引导到德育活动中实现预期成长变化,达成一定社会统治阶级意图。这是教育的本质,也是学校掌控社会系统的必然选择。因此,针对德育课程考试在德育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功能性缺失,一方面,必须改革现有德育课程考试唯知论的现状,更多地实施对道德认知能力的考试类型、对道德行为的过程性考察。另一方面,必须更加强调考试的诊断功能、促进功能,针对学生学业成绩后面的道德认知能力水平和学生道德知行转化存在的问题,基于科学的试卷分析与认真开展集体教研分析,在整体课程质量提升与因材施教、个别教育等一系列课程外的育人实践中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

2.对应学生教管职能,强化拔尖人才培养,体现学校系统的社会分层

针对当下德育课程考试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结构性缺位问题,一方面要发挥德育课程考试的分层筛选功能,实施分层分类教育,重点做好拔尖人才培养工作,为建设形成合力的育人机制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将德育课程教学与学生管理部门两套道德评价体系整合一体、相辅相成,发挥为当代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建设者的人才筛选与可持续培养作用。就拔尖人才培养而言,将两者工作资源与评价结果融合为一体,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平台——学生党校。主要措施是:通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考核遴选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与学生党员为培养对象;建立学校系统层级梯队培养联动机制,使高校与党和国家现有各级政权与社会组织承前启后、一体贯通的培养机制衔接起来,真正发挥高校优秀接班人与建设者的选拔、筛选与培养功能。如同中国革命史上少先队、共青团作为中国共产党助手和后备军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实现高校人才选拔培养体系和国家接班人与建设者培养梯队的无缝对接,提升高校助力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分层考试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雨林的分层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