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安全视阈下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培育析论*
2021-12-07吴金花
吴金花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江西 萍乡 337055)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1],能否维护好意识形态安全关涉党的前途命运、关涉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关涉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此境遇下,国内理论界从多方面、多视角对意识形态安全展开了全景式探索,研究成果可喜。但需要指出的是,学界对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意识形态安全内容的把握,更多地集中于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建构方面。在意识形态安全的诸多内容中,独特的革命文化作为社会主义主流的思想文化,既是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的核心价值资源,也是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内容要旨。探究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培育对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价值,客观面对革命文化认同培育危机,优化其路径,是当前提升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度亟需要纾解的问题。
一、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价值关联
何谓“革命文化认同”?它所指的就是人们对于革命文化的趋同性认可与共识,并生成指导人们行为的思维标尺与价值指向。[2]4对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的培育不仅关乎学生个体,而且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四个自信”的体认:有益于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价值诉求
在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的过程中,人们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思想意识也趋于多样化,各个群体和阶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面向的价值期许亦迥然不同,社会共同认知的达成显得愈加艰难。其中,尚处于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形塑关键期的大学生,表现出了思想游移、精神虚无、道德滑坡、“三观”扭曲等不良偏向,加之当今境外敌对势力对中国实施意识形态渗透,妄图操纵甚至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进而迟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于此,培育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不仅能够凝聚社会思想意识和文化共识,还能增强其理论、道路和制度等方面自信,以及探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价值诉求,从而在党的领导下强有力地消解境外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图谋,抵御西方价值观侵蚀,进一步确保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并生长于中国革命文化的沃壤之中。竖立其上的理论体系、道路和制度均是从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承继中萌生而来的,是在对中国革命文化的承传中发展而来的。进而言之,传播和阐扬中国革命精神以及革命文化,有益于大学生明晰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发展脉络和思想底基,以增强其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其中更为根本的是文化自信的提升。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如今,要使大学生重拾对于自身文化高度的认同感,就不得不以培育大学生的革命文化认同感为要旨,在讲清楚革命文化的独特创制、鲜明特性、价值趋向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和阐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价值诉求,以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二)“四个伟大”的关照:有益于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崇高精神家园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系统提出的“四个伟大”——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是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发出的崭新政治宣言。从“四个伟大”的内涵来看,其不仅预示着我们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还对我们激活广大民众的热情和信心,凝合起勠力同心的实践伟力提出了更高要求。[3]历史和现实表明,培育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人们迎接挑战、克服困难而言至关重要。无疑,富有独特魅力的革命文化是中国人民矢志奋斗、坚贞不渝的血脉和根基,培育了别具一格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譬如,以积极创新、探索科学为旨趣的五四精神,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为旨归的红船精神,以实事求是、自力更生为旨意的井冈山精神,等等。正是以这种革命文化以及从中淬炼出的红色基因为底板,让中国自近代以来,每每在国家堕入危难之际,就有无数的爱国志士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进行百折不挠、可歌可泣的探索和斗争,也正源于这种精神,使得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创造出了令世人为之惊叹的“两大奇迹”——“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一定意义上而言,革命文化不但是中国人民共同奋斗、勇攀高峰的“思想武器”,也是新时代大学生认同国家文化、蓄积进取能量的“精神食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要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4],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心聚力的精神桥梁及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因此,从根本上来说,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的培育,有助于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凝聚力和引领力,进而形成一个共同奋斗、共享繁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三)“百年变局”的深意:有益于提升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文化软实力
当今,尚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世界与中国,其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利益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的动态表征愈益凸显,国与国之间思想文化的互动、对弈也愈益频繁。正因如此,文化作为综合国力角逐中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其作用日益突出、地位日渐高涨。恰如约瑟夫·奈所言:“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普世性及其建立有利的规则和制度、控制国际行为领域的能力。”[5]118从历史意蕴来看,作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内容主体,革命文化在广泛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精髓基础上,义不容辞地担负着引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从理论基础来看,独具魅力的革命文化既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基本“酵素”,又是中国在世界文化互动中得以安身的价值“砝码”,而培育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无疑就是加强大学生自我防御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要举措。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阶段呈现出的革命文化形态,都将被视为培育大学生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的重要理论资源。从实践过程来看,这一“集历史性、革命性和政治性于一体”的文化介质以物质、精神和制度三种形态共存于现实生活的每个角落。在这三种文化介质形态的共同作用下,有助于大学生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将感性认知升华为理性思考,实现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培育理论认知到价值认可再到行为认同的逻辑转变。处在“大变局”境遇之下,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培育对于妥善处理国际间、人际间、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路径和线索,能够映现出革命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升我国文化的竞争力和辐射力。
二、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培育的现实审视
进入新时代,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历程中,主流意识形态和革命文化得以进一步传播和接受。然而,对于“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6]53的意识形态工作而言,其领域内的斗争日益严峻且复杂。从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培育角度来看,其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历史虚无主义蔓延、革命历史记忆淡化等现实困境,从而不断稀释着革命文化对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作用。
(一)外显的资本逻辑: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之侵扰
近代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发达的科学技术不断将资金、管理和技术方式等嵌入中国。不置可否,国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需要由此而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和满足,但更需看到的是,这些资本逻辑驾驭下的消费主义、“泛娱乐化”、享乐主义等负向价值观,其背后渗透和隐含着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人们在消遣和享用这些东西所带来的快意之时,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也在无声无息中遭受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滋扰和侵蚀。
在方式方法上,除了传统的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渠道之外,互联网则是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渗入意识形态的主要场域。他们凭借自身对互联网技术高地的占领,恣意传扬资本主义理论观点,不断对尚处在思想形塑阶段的青年大学生展开猛烈的意识形态渗透攻势,以实现消解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念及革命文化认同的目标,使得虚拟幻象逐渐取代既存的对国家和民族的道德忠诚。如此一来,西方意识形态侵蚀下部分大学生的革命文化认知、认可基础被逐渐削弱,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开始摇摆不定,表征为政治意识淡漠、理想信念稀薄、政治信仰迷惘等显见问题。如若对此视若无睹,久而久之,革命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必然式微,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将日渐淡化,固有的认同根基受损乃至坍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也将岌岌可危。正如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7]170故此,面对资本主义多样化的隐蔽渗透性意识形态侵蚀手段,加强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的培育在国际社会秩序中更加彰显其重要性,原因在于,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处于被动局面往往比经济体系的失灵影响更为深远。
(二)弥漫的社会思潮:历史虚无主义蔓延之忧虑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历史虚无主义就已雏形初现。历史虚无主义虚无历史的主要“伎俩”表现为——“随意剪裁和拼凑史料,往往是取其一点,以偏概全,甚至指鹿为马,颠倒黑白”[8]。时至今日,境外敌对势力对中国的围堵依旧猖獗,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异常剧烈,其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表现尤为突出。
从传播主体的角度来看,历史虚无主义论者在粉饰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通过切割历史蓄意夸大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过失,凭借网络媒介播散各种歪理邪说,以达到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抹黑中国形象的目的。从传播受众的视角来看,大学生都是热血青年,有浓厚的求知欲望和强烈的爱国热忱,但由于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较易在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下动摇其思想。具体来说,在碎片化、非连贯性、具体语境缺失的文化现象中,“恶搞”“戏谑”“穿越”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英雄人物的历史,以事实假象代替真实情节,严重误导大学生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评判,消解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价值认同。譬如,部分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中曾遭受的挫败持有消极的心理定势,对于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取得的斐然成绩予以否定的认知评判。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作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以及国家未来发展的支柱,所持这种消极观点的人越多,中华民族陷入险境的几率就越大。
(三)内塑的情感隔膜:革命历史记忆淡化之窘境
从个体思维表征来看,“历史记忆”不仅是人们探寻过往的一种感性认知,更是人们审度现实、瞻望未来的一种理性实践。它在对“历史”这一动态语词的准确把脉中,渐趋厚植“历史当事人”的民族认知、政治认同、道德体认等思想意识,而“历史记忆”的缺乏将使其重蹈“历史悲剧”之覆辙。一般而言,一国或一地区若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列,均需充分彰明其民族历史记忆中所蕴含的独特文化基因和优秀民族精神。
伴随物质主义——由工业社会沿袭而来附着于现代世界的价值观念——的日益滋长,在某种意义上窒碍了“历史当事人”对历史的回溯及对现实与未来的思索。这样一来,人们生活实践的进程将不再是鲜活灵动的历史进程,而是一个冰冷的物化世界堆叠交织的过程,这种堆叠致使金钱文化、攀比文化、过度消费文化等文化景观的产生,直接导致了过度消磨人的内心世界和蓄意遮蔽人的崇高精神等现象的浮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大学生革命文化历史记忆的存储空间;反过来看,革命文化历史记忆的淡化又进一步催生出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生疏甚至闻而却步。换而言之,成长于物质充裕、网络盛行、文化多元环境中的新时代大学生,其与革命文化的生长时空距离甚远,那种“困苦”“贫乏”的条件与当今“美好”“丰盈”的生活难相链接,中华民族的挫败史、苦难史似乎仅仅是一种空洞的意象符号而无法酝酿出深层的历史省思。
三、意识形态安全视阈下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培育理路
步入新时代,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竭力克服和纾解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培育所遭遇的问题和困境,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应对意识形态渗透,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消融意识形态意象,引导大学生重拾革命文化历史记忆以提升意识形态功能,从而切实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一)固本培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应对意识形态渗透
“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国家现象”[9],那么意识形态安全就是一个国家总体安全的基本要素禀赋。圈囿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而言,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支配地位的一定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即马克思主义。申言之,在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不可谓不是拒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入的“精神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说,要“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落实到思想理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各方面”[10]。
一段时间以来,在意识形态领域中中国与外部势力所展开的博弈和抵牾,焦点议题不外乎“中国崛起是否存在威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底是姓‘社’还是性‘资’”等,表面上是敌对势力对中国制度、道路、理论的指责,实际上则是两种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较量和角逐。基于新时代存在的多种潜在风险因素和意识形态渗透,维护与保障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亟需加强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培育,以加强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一方面,要以关怀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战略眼光,厘清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来龙和去脉,在明确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一元”性的基础上,理顺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向国家的意识形态乃至全社会的意识形态转化的推演逻辑,使党的执政理念、施政方针、理论体系、价值观念、思想主张“幻化”成全体大学生的价值共识,以抵御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和平演变”和“颜色”渗透。另一方面,要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在展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渗入革命文化的内容,用大学生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易转化的语言阐释革命文化的特色和中华文化的理论脉络,从而在有效应对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和侵蚀的基础上,使大学生真正做到革命文化认同,形成科学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二)坚定立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消融意识形态意象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臻深入,与资金、管理和技术等“硬件元素”一道涌入中国的,还有姿态各异的价值观念、文化形态等“软件元素”,致使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一个“多元”并存的格局,这就无可规避地渗入了一些消极错误的文化理念和社会思潮,其中以历史虚无主义的弥漫景象尤为“壮观”。作为一种对中国有着近百年影响的“土生土长”的文化,革命文化亦深受其毒害。因此,对于这一意识形态意象,要旗帜鲜明地予以抵制和批判。
第一,要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展开有理有利有节的批驳和澄明。围绕“以大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取向,在革命文化认同培育实践中引导大学生用过硬的政治定力和忠诚信仰替代遇事的模棱两可和是非混淆,以进一步隔断错误话语、错误思潮的传播线路。历史实践表明,在思想文化领域中,“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11]97。这也就意味着,相关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应以时代诉求和实际需要为标靶,实现革命文化认同培育过程中知识要素由理论到实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设适合大学生的良好社会氛围,主动迎合并激发大学生对于革命文化的需求,深化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
第二,要积极传扬中国革命历程中所汇集的“正能量”,发挥革命文化内置的精神鼓舞和榜样示范作用。具体而微,应从各地区沉淀的红色资源入手,对其展开因地制宜的开掘、整合、转化及运用,将悬浮、离散的红色资源组装成可视、完整的育人体系,锻造出一系列理论教学、艺术创制、实践教育的塑人成果,透过革命人物、事迹、精神来启迪和陶染新时代大学生,使其对革命文化实现从认知、认可、认同到实践的过程性转换,以不断消弭历史虚无主义话语及其意象。
(三)多维互动:引导大学生重拾革命历史记忆以提升意识形态功能
毋庸置疑,要使大学生重拾革命文化的历史记忆,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学校尤其是高校各部门的协同作用,在创新教育方法中引导大学生回忆革命人物、革命事件和革命理论,引发大学生情感共鸣,进而涵育革命文化认同。
从方法维度来看,创新革命文化教育方法是重拾革命文化历史记忆的“关键一招”。其一,将重理论教育置换为理论与实践并重。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更加重视思想理论的育人功能。而在新时代情态下,应更多地在深化实践教育上下功夫,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摄融合。其二,将重显性教育置换为显性与隐性互动。在坚持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显性教育的同时多加开掘“潜移默化”式的隐性教育资源禀赋,善用“显”“隐”互动的教育方式。如此,通过教育方式方法的改善来引导大学生重拾革命文化历史记忆。
从内容维度来看,创新历史教育内容是重拾革命文化历史记忆的必要环节。一是将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培育建立于客观释析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迹的真实境遇、完整脉络的基础之上,促使大学生习得理性且全面的历史阐释方法,以牢固掌握史情和国情。二是将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培育建立于理性弘扬革命时期重要历史人物的崇高情操、高贵品格的基础之上,激发大学生对于获得崇高且美好的情感体验之共鸣,以不断磨砺意志、陶熔心性。三是将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培育建立于科学阐发革命时期重要理论成果的价值意涵、现实意蕴的基础之上,促使大学生明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以创获捍卫民族、国家利益的初心意识和使命担当。
从目标维度来看,达成情感共鸣是重拾革命文化历史记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大学生由于时空间距而难以唤醒革命文化历史记忆的境况,当前从国家、社会到高校乃至学生个体,皆需端正思想态度,正确认识并重视革命文化认同培育对于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增强意识形态功能的现实意义。此外,在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对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政治意向和政治认同进行柔性化熏染和方向性导引,利用多样化的渠道把革命文化融入当前主流意识形态之中,逐步消除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淡漠感、质疑感和拒斥感,使其逐步拾起革命文化历史记忆,最大限度地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和作用。
总之,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一工程的有效运行须臾离不开社会各部门及高校内部系统之间多重机制的相互协调与紧密互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革命文化在政治认同、经济认同、社会认同、文化认同中的精神铸造、价值导向、思想引领作用,不仅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内在规定,也是培育“时代新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