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背景下“职场口才”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2021-12-07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口才职场思政

王 晶 宋 洁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4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的“新常态”。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基本是将现成的混合学习模式用于高校通识类课程教学中,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过于形式化,没有从学生需求设计课程。“职场口才”课程应该针对具体的知识点选择组合不同环境的不同学习活动形式,形成“课前+课中+课后”“线上线下”或“课内课外”的混合学习,设计适合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来紧密连接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学习。

一、“职场口才”课程分析

“职场口才”课程是面向高职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提升课程,是培养社会所需高素质人才具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的一门语言工具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理想载体,担负着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价值观塑造的任务。“职场口才”课程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和思想性等多重属性,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内涵。课程以提升阅读能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课程思政”的突破口,重构教学内容,精准对接学情诊断、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丰富“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形成了融中国传统文化、职场岗位需求的内容体系,构建了“习得+拓展+实践+体验”四维一体的课程思政体系,厚植人文底蕴,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激励爱国情怀,助力和谐社会构建和传统文化传承。“职场口才”课程可以通过深挖课程内容“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模式、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开发课程“思政”资源、拓展第二课堂、提高教师团队“思政”素养等途径,从文化、语言、礼仪等多个维度设计课程,发挥语言类课程“和、善、慎、美”的德育作用,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沟通能力、传统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职场口才”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设计思路

1.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内容为依据,选取实际工作项目作为载体,以项目任务为主线,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通过行业背景渗透→基础知识学习→独立实践→综合活动实施的教学安排,使学生逐步掌握职场面试、交谈技巧、电话沟通、拜访接待、职场演讲、宴会口才等。

2.依据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主持建设在线慕课,搭建自主学习的线上教学平台;利用今日头条自媒体、学习强国APP、智联招聘APP等信息化手段,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通过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 探究等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3.课程借助语言交际类课程的特点,深入挖掘提炼和拓展课程所蕴含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情操、爱国情怀”等元素,精准对接学情诊断、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构建了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适应未来职场要素的教学内容体系,寓“思政教育”于无形,润物无声实现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助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传统文化传承。

三、“职场口才”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课程借助语言交际类课程的特点,“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融入育人元素,深入挖掘提炼和拓展课程所蕴含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情操、爱国情怀”等元素,精准对接学情诊断、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将文化自信、责任担当、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核心价值元素融入教学,让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优化“职场口才”课程教学设计,围绕课程思政的总体教学目标,对整个课程以及每一堂课进行精心教学设计和优化,确保在不同课程章节,课程思政的教学侧重点不同。课程构建了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适应职场要素的教学内容体系,寓“思政教育”于无形,润物无声实现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助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传统文化传承。课程团队在精品在线课、科研课题、资源库、教材建设中全面融入思政元素,提升课程教改科研水平和思政水平。在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各类学生文艺活动中强化课程“思政指标”,以赛促建、以赛促教,引导教师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自觉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提升育人能力。

1.课外线上自主学习活动设计

自主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外线上进行,课外主要由课前和课后两部分组成。课前自主学习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任务单、资源选择与制作、学习活动形式等进行设计;课后自主学习活动主要通过拓展学习、反思学习和实践练习等进行设计。课前教师将制作好的教学资源发送到学习通平台,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达到对“职场口才”课程基本知识点的了解,将原本课堂内学习的知识点前移至课前进行线上学习,学习任务单主要用于告知学生学什么,如何学,资源的丰富性满足学生自主选择的需求。课前的自主学习是很重要的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深度交流创造了条件。课后的线上自主学习主要是学生借助于学习通上的拓展资源进行学习,以达到知识的迁移应用、内化吸收。自主学习内容侧重语言实际运用与中国传统文化、礼仪相互融合,选择求职、交谈、电话沟通、拜访接待、演讲、宴会等项目任务,将“换位思考 将心比心—与同事交谈的技巧”“用心倾听 真诚赞美—与客户交谈的技巧”等融入“思政”元素项目作为学习任务,有效对接课程内容。

2.“线上线下 共建共享”,积极开展课程资源建设

以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融媒体立体化活页式教材建设为“课程思政”突破口,利用丰富的教学录像、视频资源、微课、案例、题库等资源建成融合了独特“思政元素”的在线慕课《有话好好说——职场新人口才攻略》,现有90所学校,49675人选修,2019年评为黑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配套出版融媒体、立体化活页式教材《职场口才训练》,京师E学堂上线。教学经验《教学“疫”线,一切皆从磨砺出——职场口才教学经验》入选黑龙江省教育简报第六期。与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师范学校等多所院校合作开发建设适合幼儿专业的“职场口才”在线课程,课程在智慧职教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省级资源库上线,实现了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3.“多维融合 与时俱进”,持续完善更新课程内容

“职场口才”课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从语言、文化、礼仪等多个维度设计课程内容,侧重语言实际运用与中国传统文化、礼仪相互融合。结合真实的工作需要选取教学内容,并融入思政元素,构建了非你莫属——面试口才、善解人意——交谈口才、亲和有礼——电话沟通口才等蕴含“思政”特点的教学内容。课程将“换位思考 将心比心—与同事交谈的技巧”“用心倾听 真诚赞美—与客户交谈的技巧”等融入“思政”元素的项目作为学习任务,有效对接课程内容,实现了课程内容与校园文化生活、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与语言文字、写作大赛相结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与职业资格考证相结合,“证课融合”。

4.“多措并举 多方互动”,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课上采用任务驱动、情境模拟、课堂+信息化等混合式模式实现教学目标,采用案例分析、话题讨论、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中增加师生互动和小组实践,增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实现探究性合作学习,真正实现语言搭台练能力,文化唱戏深内涵,礼仪助阵提素质的教学目标。

5.“上下联动 育训结合”,探索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和方法路径

构建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模式,课堂内外“两手抓”,模拟、实战“双结合”,能力、素质“双丰收”。结合学生专业特色,课上、课下联动,发挥协同育人优势,全方位锻炼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质。出色组织完成大学生艺术展演、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青春向祖国告白、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大手拉小手关爱行动、创新创业大赛等大型活动和比赛,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长了智慧才干,锤炼了意志品质。

四、“职场口才”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考核标准

1.课程考核原则

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每个项目中所学知识和能力的检查和评价,重视学生自评、互评以及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职业素养,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给予鼓励,综合评价学生各项能力。

2.考核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语言技能课,主要考核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根据课程内容特点,本课程采取学练一体化考核,每个任务实施后随堂进行综合考核,任务最终成绩=线上成绩(30%)+线下成绩(70%)。

(1)线上成绩考核评价(30%) 线上成绩基于智慧树课程平台进行学习全过程的数据采集,重点考核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分数可经课程平台自动汇总分析。

(2)线下任务实施考核评价(70%)线下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小组在每个任务实施过程中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以过程考核为主,分数通过任务考核单打分,汇总后上传课堂平台。

猜你喜欢

口才职场思政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哲理漫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领导口才是练出来的》
语言就是力量
职场要减龄 特立独行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