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视域下高阶认知能力培育
2021-12-07石修银
石修银
(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25)
一、高阶认知能力释义与阅读语境中的特征
钟启泉认为“基础教育”:“其一,强调‘基础性’——基础教育不是成‘家’的教育,而是成‘人’的教育,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教养的公民的教育。其二,强调‘能动性’——基础教育不能满足于‘低阶认知能力’,需要在低阶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发展‘高阶认知能力’。”[1]6何谓高阶认知能力?“从布鲁姆(B.S.Bloom)弟子安德森(L.W.Anderson)修订的新版教育目标分类学来看,教育目标是由金字塔的基底起始向塔尖发展的,是由‘①记忆②理解③运用④分析⑤评价⑥创造’六个层次构成,①②③是低阶认知能力,④⑤⑥是高阶认知能力。”[1]4而高阶认知能力在语文阅读语境中有两种特征。
(一)知性分析
黑格尔认为:“知性作为一个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能力,是从概念规定表象对象开始进入纯概念思维,从而摆脱表象直接性的过程。”[2]知性分析作为一种理解力,诠释抽象概念的能力,它演绎分析、规定、划界、定义等思维性能。基于阅读教学本质,当培育三种知性分析能力。
第一是信息整合力。信息整合力拒绝思维的感性或碎片,是篇章语境下信息筛选、整理为形成定义或分类的思维能力。此包含着二种形式。一是下定义。能否给文章的主题、关键词、人物形象等做个定义诠释。这直接考验着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与情思理解。二是概括,此是对文章思想、要点等的梳理总结。提炼出中心词、关键词、中心句等。
第二是逻辑分辨力。教师没有逻辑分辨力,最明显表征是只有现象或特点的陈述,没有意脉意识。周建设认为:“文学是讲逻辑的,主要不是讲逻辑知识的学问,而是讲文学表达的内容要符合认知的规律。”[3]教师无法理清文章演绎的内在逻辑,就是演绎碎片化思维。没有文章与段落意脉的寻绎,不仅无法解读作者的思路与情感密码,学生思维无以发展与提升,无法培育高阶认知能力,演绎深度阅读。
第三是内蕴解读力。低阶认知未能介入分析思维,只能浮浅理解,难以深入语言文字的深层,而内蕴解读力,则演绎深度阅读,解读言语与形式潜藏信息或暗示、隐喻或象征等意义。
(二)理性分析
理性是一种摆脱感性思维的干扰,有清晰思维方向,充分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审辩解剖、质疑批判的思维品质。就阅读语境,理性思维常见如下两种。
一是审辩思维。谢小庆认为:“审辩式思维是最重要的国民素质,表现在认知和人格两个方面。其突出特点表现为:1.合乎逻辑地论证观点;2.凭证据讲话;3.善于提出问题,不懈质疑;4.反省自身的问题,对异见保持包容的态度;5.认识并理解一个命题(claim)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概括化(generalization)范围;6.直面选择,果断决策,勇于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和责任。”[4]有此思维素质,阅读承载冷静理性的审辩思考,避免膜拜盲从言语情思与表达,彰显自己思想、语言的建构与创造。
二是建构思维。语文学习终极目的就是涵育语文素养与构建知识、技能与态度。建构思维演绎建构力,此建构力诠释关键能力的内涵:“不仅包括学生已经获得的能力,还包括在未来获取新知识、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的学习能力。”[5]此亦是高阶认知能力中的创造品质。此思维有三种含义。一是建构语言。此为体现语言、思想迁移的灵活力,构建自己的言语表达与话语体系。二是建构知识大概念。大观念又称为“大概念”“核心概念”“基本观念”等,是超越学科事实性知识而做出的重要“推论”或“概括。”[6]三是建构就某观点、某任务、某话题等的阅读思想,诠释学会阅读为终极目的的课程理念。
二、案例分析:高阶认知能力培育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阅读教学,若是指向低阶认知能力的关注,停留在记忆理解文本内容、语言的层级,则不是在引导实现存在式学习:“他们领悟这一思想并主动地、创造性地做出反应,他们学到的知识促进了自己的思考,于是他们脑子里就出现新的问题、新思想和新观点。”[7]18当今强调单元教学背景下,阅读教学浅表化、喧闹化现象尤其严重,若没有对此提出批评矫正,语文教学将再次陷入困境。
观察《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发现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阅读层级低,只是对文章字句的分析理解,停留在“读懂”层面,演绎低阶认知能力的阅读学习。二是群文教学过程无视学生认知能力与规律,导致阅读价值流失。在常见两种阅读教学“新方式”。一是单元群文阅读,与《三峡》《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整合一起,设计任务:看看古人如何表达自己对山水的热爱,或古人如何在景物中融入自己丰富的情感?第二种是选择苏轼诗歌如《定风波》《赤壁赋》等,设计任务:苏轼是豪放派的作家,从这些诗中,你可看出诗人的豪放表现在哪里?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自拟题目(如“豪放的苏轼,豁达的人生”“苏轼引领豪放的词风”等),写一篇不少于500 字短文。这两种都是缺失课堂价值的教学。因为一节课,学生能读懂一篇文章就不错了,更不用说是群文阅读,如果硬要在一节课阅读群文,除非是课前做了大量的功课,不然都只会导致浅表性阅读与教学,或被教师机械牵引,学生无法真正深入思考,无法真正产生自己的阅读感悟与审美鉴赏。某教师执教这篇课文,演绎在单元目标视域下适时关联前面课文的单篇精讲,在课后关注单元篇目,并引导作单元知识的整合与梳理,形成更高层次的知识、能力的建构。此教学过程指向高阶认知能力的培育,值得思考。其教过程学分如下六步。
[第一步]了解苏轼
要求1:说说你眼中的苏轼是怎样的一个诗人?若用一个词来概括,你会选什么词?为什么?
了解作者,很多教师就是提出:“你说说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答案就是浅表或类雷同的,如“豁达的人”“热爱生活的人”“豪放派的代表”等。学生回答如此随性,不用思考理由的支撑,也不用演绎思维判断整合,无助于思维发展。而教师这样设问,则是引导知性概括,学生自由思想,并提出支撑的充足理由,则促使学生思维深化与严谨。
要求2:阅读《定风波》与译文,思考哪些句子中可见作者的形象?
选用同是乌台诗案背景的诗作,如此,学生视野悄然打开,不仅容易理解作者的心境与人生态度,也有助于拓展思维的宽度,促成关联性思考。
[第二步]读懂文章
要求1,读懂字词:A 请一个同学朗读,其他同学发现问题;B 同桌之间,翻译一遍。
要求2:在( )补上情绪词,如竟然、突然,但是、于是、恰好、幸好、可是、难道,……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注:水藻、荇菜)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要求1,没有什么亮点。要求2,让学生通过揣摩情绪词,读懂意脉——读懂作者情绪变化,读懂文章脉络。这样,学生阅读非呈现碎片化,彰显思维张力。如此设计情境体验,学生展示自己填写的情绪词后,教师引导矫正,学生就掌握了作者情感曲线,继而体悟曲线艺术之美与真诚人文之美。
[第三步]深化理解
要求1:选取《定风波》文中的词,或文中词加上自己的词,点评苏轼的心境。思考:下面哪些是对的呢?①一蓑烟雨任平生②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③穿林打叶,吟啸徐行④心之归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很好的示例。学生排除了③,因其误认为“穿林打叶”是诗中苏轼的行为。在运用情境中通过选词点评心境,就能发展学生思维,也引导真实读懂作品。
要求2:学习刚才的方法,选取文中词组合成句,或文章词加上自己的词,点评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的心境。
学生展示:①月下携友,心境空明;②月色有诗情,中庭有画意;③中庭徐行,月下为乐;④闲人心空明,徐行意欣然。这就是用文章中的句子表达自己的真实体悟,引导深度阅读,但学生点评,①④最佳,因为褫其表象而透析诗人心境愉悦之因,解读潜隐的生命意态,彰显思维张力。学生在比照中,感悟低阶认知能力与高阶认知能力的迥异。
[第四步]品味反思
要求:讨论:你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思考支架:①哪一种手法值得我学习?②文章什么思想打动了我?
具身理论认为,“一个物体知觉的形成,不仅取决于物体本身提供什么刺激,也取决于有机体本身的结构与能力。”[8]24执教者不是在灌输言语与艺术,而是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但只是引导“肯定”“欣赏”,没有考虑学生复杂的认知状态。不妨加上:
③你对文章的观点赞成吗?④你赞成作者的人生态度吗?⑤文章是否可以有修改的地方呢?
这样学生可以自由思想与表达,演绎审辩思维。
[第五步]内化生成
要求1,思考:读了这篇文章,你会在表达或作文上用上哪些句子教《答谢中书书》时引用示例: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把自己融进大自然,你会发现情感的畅适、人生的美好。改用示例:夕日虽已颓,沉鳞仍竞跃,积极的生命不因环境的变化而失去活力。
“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理解、感觉、体验、察悟,包括语感,主要靠大量‘涵泳’,逐步习得。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与感觉,没有个性化阅读,而老师讲解太多、太细、太零碎,还可能破坏那种涵泳的美好感觉,使美文鉴赏变成冷冰冰的技术性分析,甚至沦为考试应对技巧。”[9]温儒敏强调个性化阅读、个性化思考,而阅读学习情境就是学生个性化阅读与思考的基石。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身体验,彰显个性化解读,并将感悟理解链接在言语表达中,从而实现语言建构。学生思考后展示,如: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为萧瑟的秋日带来了生机与喜悦;②水中藻荇交横,生活复杂难理;③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只是你没有欣赏的眼睛;④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感受春夜的恬静,歆享生活的诗意。
此中只有学生②是错误的,如此准确的情境运用,演绎深度阅读的高阶认知能力,学生在情境运用中,彰显个性化阅读,深化了课文理解,也丰富写作表达的语言。这更主要的是延展了作品生命,诚如叶嘉莹所道:“从李商隐的诗诠释到什么?而我用义山诗句写的是什么?这已经是从诠释到感发和接受了,所以诗歌的生命是不死的。”[10]
[第六步]单元训练设计
上完本单元后,完成下面的二个题目:①郦道元、陶弘景、苏轼纵情山水,折射出不同的人生态度,你喜欢或反对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请在语文课的读书分享会上,与同学分享你的观点与思考;②与同学谈论问题:从这郦道元、陶弘景、苏轼三篇文章中,可以看出文章中融情于景的手法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求耐心听取同学的观点或提出质疑。
现在有的教师取消单篇教学,一节课中,演绎群文,或者两篇文章对比阅读,似乎这就是落实“单元教学”。这是一种误解,这只是演绎浅层阅读,学生没有深度的理解,无法培育高阶认知能力。单元教学的概念,一是指单篇教学在语文要素与人文要素主题视域;二是指在单元课文讲完后,引导作逻辑自洽的深度思考,实现单元某种知识、某种能力等的整合、梳理与生成。该教师这个设计,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与信念,提出自己对某个主题或语文要素的思考;又引导学生通过大概念“融情于景手法”等的理解,实现知识网络的构建与知识迁移、生成等。如此则是演绎知性思维与理性思维,促成思维发展与提升,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获得阅读知识与方法等的领悟。
三、单元教学高阶认知能力培育的原则
培育高阶认知能力,课堂是主阵地,观诸单元教学实践,当从前提、向度与操作层面确定培育原则。
(一)前提:尊重性原则
尊重性,体现有三。一是尊重学生体验与具身认知的特性,不可扼杀学生个性思考与感悟。陶孟和《社会学科的性质》指出:“教育不是传布偏见,不是灌输成说,乃是解放幼年的心灵,发展自己的判断力。换言之,教育不是给人见解,乃是帮助人得到见解。”[11]二是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哈蒂认为“我们需要作出重大的转变,从过分依赖表层知识到降低对其的重视程度,要将教育目的转变为形成深层理解或发展思维能力,达到表层学习和深层学习之间的平衡,帮助学生成功构建正当合理的有关知识和事实(概念层面)的理论”。[12]86可见,教学不可无视学生认知能力与思维特点,而径直开展单元阅读或群文阅读,以避免破坏“浅层学习——深层学习——构建有关知识与概念”的渐进性与平衡性。三是尊重单元目标与文本特证,不可离开单元语文要素目标,而按照自己喜好或个性读解设计教学目标并演绎教学。
(二)向度:素养性原则
高阶认知能力培养,拒绝占有式学习:“(此)就是抓住自己所学到的一切,或者牢牢记在心里,或者仔细保存在自己的笔记本中,他们不需要产生或创造新的东西。”[7]28也只有培育基于文本语言、文化与交际语境的分析思维、审辩思维与创造思维的素养,才能培育高阶认知能力。为此,演绎素养性原则,培植阅读能力,让学生掌握指向终身学习的阅读素养,才是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正因此,阅读教学课程设计要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不能满足于记忆、运用、理解的低阶认知能力培育。
(三)操作:挑战性原则
哈蒂认为“教师可以设定具有适当挑战性的目标,然后构建情境帮助学生实现目标,从而做到有效备课。”[12]53观诸当前阅读教学,目标常是浅易实现而非挑战性的,这无助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知识拓展与建构。根据文本特点与单元教学目标,当主要从两个维度设计挑战性目标。一是阅读策略维度,如从比较阅读、关联阅读、批判阅读等处设计,拓展与深化思维;二是阅读任务维度,如从概念阐释、阅读观点形成与佐证、观点与生活契合等处设计,让学生学会整合与形成阅读思想,促使生成境脉化知识,从而培育高阶认知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2019 年6 月23 日)提出“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指出“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教师深入理解学科特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科学把握学生认知规律,上好每一堂课”。语文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素养与思维,关乎学生生命成长与社会发展。语文教师当在单元教学的视阈下,引导关注学生高阶认知能力的培育,促成学生思维与学习力发展,以适未来生命与社会发展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