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三层五步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1-12-07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学习态度习惯作业

张 晶

(牡丹江市第二十中学,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一、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个体差异及教学困境

教学的最基本任务是完成教学任务,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提高学科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接受更多的知识,锻炼自身能力。初中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源自于小学阶段的学习态度的形成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而这种素养的差异也直接影响到初中语文教学效果。

(一)学习态度的差异

在初中教学阶段,每一个班级、每一名老师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不想学习。这里的“不想”并不是没有能力学习,而是主观上的放弃。这种“不想学习”源自于学习态度的不端正,其原因有很多种,家庭教育的误导、学生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的缺失等。这些“不想学”的学生与课堂中正常学习的学生形成强烈的对比,一方面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一方面影响班级课堂纪律,极易形成恶性循环,对教育教学影响很大。

(二)学习习惯的差异

叶圣陶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初中语文学习的作用明显,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语文学科中,良好的记忆和思考习惯对语文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学生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语文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学习内容的时间过长,效果也不好;想象和联想能力很弱,不能够进行形象思维;文字辨识和应用能力弱等。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严重影响学生的初中学习态度和成绩,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也让任课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十分头疼。

学生语文素养的差异性是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会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顾此失彼,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课堂教学效率低,甚至基本授课内容都难以完成。所以急需探索一条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平衡学生的差异。从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习惯培养两方面对学生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和实践,让初中语文教学真正走出困境。

二、三层五步策略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三层五步策略,首先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按照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差异将学生划分三个层次,再通过五步走的方法进行教学实践。其目的在于转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知识储备和能力应用素养。

(一)制定分层次目标

在语文教学设计中,由浅入深地制定三级目标。通过不同学习目标的制定,为学生划分本节课的学习目的,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为自己选择一个基础目标,也鼓励学生挑战高层次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挑战和竞争意识,让学生对语文课堂更有兴趣,转变学习态度。这种分层次目标的设计根基于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强弱,初级目标一般是识记部分,中级目标是大部分学生都应该掌握的分析运用部分,而高级目标则是为少部分学优生拓展的更加复杂的综合性理解分析问题和课外知识的延申。例如在一节古诗词阅读课上,基础目标是能够背诵并正确默写,中级目标是把握诗词的主旨并进行赏析,高级目标是联系写作背景进行拓展学习,学习作者在不同时期更多的诗词作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选定的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关注教师的讲解和同伴交流,真正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开展分层次学习

分层次学习是将学生按照不同层次划分小组,要求在学生充分自学后,小组内兵教兵,由自学成果好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生解决问题,组内学习,组外交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例如《社戏》一课中对景物描写的赏析,能力强的学生理解感官赏析的知识点,就可以在组内给其他学生做讲解,根据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寻找相应的语句进行组内分析,再交流赏析的结果。组与组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相互补充。通过分层次学习将课堂交给学生,既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通过交流探讨,又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进行分层次练习

分层次练习是指教师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题,每个层次学生在完成相应练习后鼓励学生继续闯关,完成更高层次的练习。分层次练习是承接分层次学习而来的一种学习检测,目的在于复习巩固固有的知识,进行能力应用,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分层次练习要根据不同课型的特点进行设计,以基础知识为底线,拉开层次。如阅读课文应从字词识记到内容情感再到写作手法这样的层次进行习题设计,有条件还可以进行拓展延申的内容。通过分层次练习,学生能够把握自己在课堂上的定位,课下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四)设计分层次作业

分层次作业指的是教师布置作业时要有层次、有梯度,对于学优生要给予更高的作业要求,让他们吃的饱。分层次作业承接分层次练习,在课上练习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定位已经了解,课下完成作业是对课上知识的再次巩固。授课教师设计分层次作业要更加有技巧,因为作业大多是学生回家独立完成的,期间没有教师辅导,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完成自己层次的作业对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是很大的鼓舞。而如果能挑战更高层次的作业,则有助于语文素养的自我提升。教师在设计分层次作业的时候可以灵活多变,语文是一门很生活化的学科,生活中的语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和思考人生中的一点一滴。而分层次作业的设计也不拘泥于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真正的体验和思考。例如设计综合性语文学习作业,学生首先完成一项自己擅长的家务劳动,设计的作业分为撰写劳动日记和拍摄《我是家务小能手》演讲视频两个层次。一般学生能够完成日记撰写就是成功的,如果有能力的学生就可以把自己的日记转写成演讲稿,从写和说两方面进行展示。通过这样的分层次作业设计,即培养学生于生活中进行的写作习惯,又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鼓励他们进行演讲展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重视分层次反馈

分层次反馈是指定期开展测试反馈,并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反馈要求,特别是对进步学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自信。分层次反馈的方向主要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运用,可以采取的形式很多,如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不定期测试等。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和知识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效率,课下作业完成情况也是对课堂内容理解程度的反馈,通过紧密的测试更能直观地分析学生一段时间内语文素养提升的情况。在进行分层次反馈的过程中要注意的是这种反馈是针对学生本身的,而不是生与生之间的比较,只要学生本身能够一次比一次有所提高,那么对这个学生的分层次策略就是成功的。

三、三层五步策略融入语文教学的效果和意义

新教学理念指出:学生是我们老师施教的主体,我们所作的一切努力就是为了学生更加健康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差异性的存在。面向全体学生是学科教学的基本原则,使全体学生都能够达到语文学科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是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体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展开、学生练习的安排、课后作业的匹配、学生问题的反馈,都要尽可能地调动所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三层五步教学策略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解决了学生存在学习差异性问题,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基础,进行因材施教,层层推进,转变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进而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以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学习态度习惯作业
高职院校专接本学生学习态度及教育对策探析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作业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