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小康:中国共产党“赶考”的新时代答卷

2021-12-07何孟飞

关键词:赶考发展

何孟飞

(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党的百年史是一部党始终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百姓幸福的奋斗史,是一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持续与贫困作顽强斗争,摆脱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向康庄大道探索史。“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1]。2020年摆脱贫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对人民对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党“赶考”的新时代新答卷。在这个特殊而重要的年份,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程,特别是领导人民为摆脱贫困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持续奋斗的实践,对于我们巩固十八大以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成就,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党领导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扫除摆脱贫困的制度障碍

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为了使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落后的境遇,就必须根本改变腐朽落后的社会制度,消除一切阻碍经济技术进步的因素,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一)党致力于领导人民革命,建立先进社会制度改变贫穷落后的困境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入侵和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中国逐步沦到任列强宰割的地步,帝国主义对中国主权的侵犯日甚一日,封建统治日趋腐败,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合压迫,是中国的民族灾难和人民痛苦的根源”[2](P2)。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1922年途经上海作短暂逗留期间,写下了当时对上海的印象:“(中国人民)是地球上最贫困的民族,他们被残酷地虐待着,他们所受的待遇比牛马还不如。”[3](P72-73)因此,挣脱西方魔掌,民族获得独立,人民获得解放与自由,摆脱贫困,让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成为中华民族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在那个中华民族前景悲催暗淡的年代,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民和无数志士仁人同国内外反动派进行了殊死斗争,无论是农民起义如太平天国运动,还是封建统治阶级出于自强而推行的洋务运动,乃至鼓吹变法图强的戊戌维新运动,都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的根基,最终导致失败。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在1912年成立的所谓‘中华民国’的历届军阀政府之下,也没有发生任何基本变化。1912年以后所发生的变化,事实上就是中国由表面的统一变为公开的分裂;在以不同的帝国主义为后台的军阀之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4](P14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助推了工人阶级及劳苦群众觉醒,在国内外风云变幻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党的一大的召开宣告了党的诞生,并在党的纲领中指出:“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并承认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5](P1)这表明中国共产党自建党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确立为自己的奋斗目标。1922年7月,党的二大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致日趋穷困和痛苦。”[5](P131)可见,党成立之初就明确要致力于社会革命,建立先进的社会制度,改变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工农劳苦大众的生产生活窘境,摆脱贫困,让人民群众过上衣食无虞的生活。

(二)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中探索摆脱贫困之策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带领人民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中。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所掌握和影响下的革命军队发动了南昌起义,开启了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艰难征程。随后,党领导工农群众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尝试到农村开展革命、创建根据地。土地革命时期,党和红军紧紧依靠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贫苦农民,在敌人力量影响有限的农村寻求立足空间。1928年底,在井冈山根据地颁布了由毛泽东起草的《井冈山土地法》,在其实际执行过程中,1929年毛泽东又主持制定了《兴国土地法》。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的命根子。党领导的红色政权对土地制度的进行根本变革,使农民不仅翻身解放也获得了土地,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也使他们有了改善自身经济状况的条件,有力地调动了广大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在创建红色政权过程中,党面临的任务是,一方面要领导根据地军民同数倍于自己的国民党反动势力战斗;另一方面要进行经济建设、发展生产,改善根据地群众的生活条件,壮大红军队伍,巩固红色政权。毛泽东指出:“只有开展经济战线方面的工作,发展红色区域的经济,才能使革命战争得到相当的物质基础……使我们的红军减少自己找给养的这一部分工作,专心一意去打敌人;也才能使我们的广大群众得到生活上的相当的满足,而更加高兴地去当红军,去做各项革命工作。”[6](P120)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实现民权政治。实现中国人民之幸福与愉快的生活。”[7](P76-77)抗战时期,为了减轻人民负担,党采取各种有力政策措施(如“精兵简政”“减租减息”等)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在“陕甘宁边区和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等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后,人民负担大大减轻,军民生活明显改善”[8](P229)。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迫切希望和平与民主,重建被战争破坏的国家。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巨大的努力。全面内战爆发后,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基本解决了实现“耕者有其田”的问题。1947年10月,中央批准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运用土地改革,消灭了土地私有制,建立了新型生产关系,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为发展农村经济,改善解放区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物质支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已大势所趋的形势下,党又提出“必须紧紧地追随着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这个总目标”[8](P303)。这些措施对于恢复和稳定、发展城市经济,改善城市民生有重要意义。随着人民解放军攻城拔寨、在各个战场捷报频传,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也随之崩解。

(三)新中国成立,开辟了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宽广道路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历经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斗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向世人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新中国的成立,使广大劳动群众彻底改变了受压迫奴役的地位,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掌握了自身发展进步的命运;完全终结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历史,完全废除了外国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列强在华享有的一切特权,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后,立即着手除旧布新,消除旧中国存在的各种社会丑恶现象、进行大规模的社会改造,完成党所确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项战略任务,稳步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扶助贫弱,改善人民生活。

二、社会主义革命奠定摆脱贫困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但是,怎样适应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的新考验管理好国家,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使人民群众过上比较好的生活,这是需要我们党带领人民探索和实践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进京“赶考”,顺利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8年9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指出:“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种政权机关要加上‘人民’二字。”之后,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方针,并告诫全党必须警惕敌人的“糖衣炮弹”进攻。1949年3月,在党中央驻地由西柏坡迁往北平的重要节点,“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绝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9](P470)。毛泽东以“赶考”比喻回应了国内外对中共即将执政的疑虑和关切,显示了中共领导核心以史为鉴的决心,深刻汲取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功败垂成的经验教训,对于如何建立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顺利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问题的思考,也反映了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不忘革命初心,为人民谋福祉、为中华民族未来发展进步勇担责任的使命感。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2](P266)。这就在法理上明确了新中国的国体及人民的政治、文化、经济等权利,从社会上层建筑方面为摆脱贫困奠定了制度基础。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渡过了执政初期的严峻考验,克服重重困难,建立各级人民政权,完成了土地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医治战争创伤,迅速恢复国民经济,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并取得胜利,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以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

(二)兴修水利防治疾病,组织互助组发展生产减少贫困

虽然,历史上中国一直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但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封建腐朽统治,经济发展非常落后,“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足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2/3,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2](P289)。长期以来,由于三座大山压迫、封建土地所有制和战乱,中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大多数,医疗卫生条件非常落后,农村经济处于非常凋敝状况。大江大河长期失修,洪灾、旱灾、农作物病虫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差、疾病肆虐,这使农村贫困状况雪上加霜,摆脱贫困非一日之功。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农业的恢复看作整个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强调发展农业是头等大事,通过土地制度的变革,采取组织互助组、兴修水利、发放贷款、城乡交流等一系列措施,帮助农民改善生产条件,发展农业生产”[10](P125)。国家出台鼓励农民发展生产、发家致富的十项政策,包括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不受侵犯,贯彻合理负担的农业税收政策等,这一系列政策对于保护和发挥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城乡贫困问题起到重要作用。1950年淮河流域发生大的水灾,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生活和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针对严重的洪涝灾害,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在淮河流域,进行了‘蓄泄兼筹’的治理淮河工程;在长江流域,进行了规模宏大的荆江分洪工程;在黄河流域,进行了‘蓄水拦沙’和下游防洪的全河统一治理”[10](P126)。同时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千方百计减少虫灾造成的农业损失、增加粮食产量,保证城乡有饭吃,减轻贫困压力。土改后,在农村为了克服单家独户劳动进行农业生产所遇到困难,对一些劳动力少或缺乏劳动力的家庭,尤其需要组织生产方面的劳动互助。社会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52年农业总产值483.9亿元,比1949年增加48.5%,年平均增长14.1%。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除大豆、花生、油菜、茶叶以外,粮、棉、烤烟、黄麻、甘蔗等都超过了解放前最高年产量”[10](P126)。在医疗卫生方面,党和政府确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新中国卫生工作三大原则。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的历史长达两千多年,是一种在南方广大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传染极广、危害极大、给人民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的流行性寄生虫病,“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是寄生虫病严重危害的真实写照。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面对血吸虫病疫情给人民生命健康和农业生产带来的严重危害,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亲自领导和部署人民群众同血吸虫病的斗争并取得重大胜利。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增加了农村劳动力数量,提升了劳动质量,也为发展农业生产,减少贫困提供了支撑。

(三)实施有计划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经济减少贫困

近代中国落后挨打贫穷的原因之一是经济成分单一,工业发展缓慢,主要靠农业、缺乏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基础薄弱,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因此,实现工业化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党领导人民发展经济、实现国家独立富强,使中国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由之路。随着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增长,党和政府开始擘画未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蓝图。1953年,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它的主体任务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两翼分别是对个体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0](P187)。1954年2月6日,刘少奇代表中央政治局向七届四中全会报告说:“1953年,我国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并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10](P19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后,得到全国人民的理解和响应,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国家建设事业中。“从1952年到1955年,现代工业在全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26.7%上升到33.6%,全国工业(包括手工业)中生产资料生产所占比重由35.6%上升到42.5%。尤其是机械制造工业有了长足发展”[10](P218)。1954年,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指出:“我们的经济原来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11](P176)这是党第一次提出中国“四个现代化”的蓝图。“1956年,中央进一步明确提出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方针”[10](P219)。中国工业化过程中,不仅有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增强了新中国的经济实力,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动力、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促进了农村农业发展进步,进一步减少了贫困人口。

(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新社会制度的“四梁八柱”确立,党领导人民进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实践,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党和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精力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P345-346)因此,党和政府领导人民要把主要精力用于发展经济、促进工农业生产增长。后来,由于“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八大确立的正确路线没有得到很好贯彻。尤其是搞“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片面追求所有制的“一大二公”。导致“‘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上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倾向,这种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2](P504)尽管经历了曲折,但是经过实施几个五年计划,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生产条显著改变教育、科学、卫生事业都有了很大发展。

三、改革开放搞活农村经济,减贫事业取得重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农村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农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但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生产自主权得不到充分体现,加上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难以持续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农村改革的率先突破,促进了中国经济不断跃上新台阶,推进了减贫的伟大进程。

(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减贫效果显著

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恢复。党中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抉择。1978年11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按下十八颗鲜红的手印,搞起了“大包干”,由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全国各地逐步实行。“这种制度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见效之快,是人们没有预想到的。许多地方一年就见效,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甚至翻了一番或两番”[2](P506)。1982年,“全国农民平均每人的纯收入达270元,比1978年增加1倍;城市职工家庭平均每人每年可用于生活费的收入为500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1978年增长38.3%”[2](P508)。农村改革取得突破,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贫困问题,也为城市改革增添了动力。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富起来,探索摆脱贫困实现小康之路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1979年12月,邓小平同来华访问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探讨交流中国现代化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小康”概念。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照邓小平对我国现代化的设想,经济发展要按照“三步走”战略推进,到二十世纪末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小康关键在农村,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全党工作的更加突出位置来谋划持续推进。江泽民指出:“必须始终把加快发展生产力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一切政策都要有利于增强农村经济活力。”[12](P214)党的十四大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战略决策,在市场经济下,我国农业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一些新问题,分散的小农经济容易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农业基础比较脆弱,国家需要对农业采取扶持保护政策。十五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农业和农村实现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及任务,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的政策,激发了亿万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党和政府多措并举,变“输血式”为“造血式”扶贫,实现了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加大扶贫攻坚力度。1994年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开始构建国家层面的扶贫战略政策体系;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战略性决策,建立东部沿海地区对口支援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扶贫协作机制;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利用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减贫事业。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奋力拼搏,“到2000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按1978年贫困标准)减少到3209万人,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下降到3.5%左右。这7年间,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13](P815)。2001年,国务院制定《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2002年党的十六大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目标,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胡锦涛强调:“实践充分证明,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14]国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取消了绵延两千六百多年的农业税,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重的问题。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五保供养等为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农村贫困问题有了社保制度的依托,让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上述一系列政策措施综合实施使扶贫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赶考的必答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党的领导,重视调查研究,完善顶层设计,系统谋划精准脱贫。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合力攻坚克难,打赢脱贫攻坚战,彻底告别绝对贫困,向党和人民交出新时代赶考的优异答卷。

(一)要真看、看真贫,了解贫困地区真实情况正确决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福建宁德工作时,习近平就非常重视扶贫调查研究工作,带领宁德地区的干部到当时最为贫困的四个乡之一的下党乡调研。十八大结束后,2012年12月29至30日,习近平来到地处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山区的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当天一大早,习近平顶风踏雪来到龙泉关镇骆驼湾村、顾家台村看望困难群众,当时骆驼湾村的贫困状况令他非常震惊。“他说,窥一斑而知全豹,到骆驼湾村就是要了解我国的真实贫困状态,如果能看到真贫。从北京过来三个半小时的车程就值了”[15](P280)。在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讲话中,习近平强调:“要看就要真看、看真贫,通过典型了解贫困地区真实情况,窥一斑而见全豹。这有利于正确决策。本来很贫困,却粉饰太平,结果只会把事情办糟。”尤其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6](P13-15)。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每年都到贫困地区考察调研,他深入甘肃定西、海南三亚、山东菏泽、湖南湘西、新疆喀什、安徽金寨、四川凉山、河南信阳等深度贫困地区、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一再强调:“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17](P190)在各地扶贫调研工作基础上,并结合多年来在县、市、省及中央抓扶贫工作所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习近平提出一系列符合新时代特点、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脱贫方略。在2015年和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分别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等,把“扶贫攻坚战”改为“脱贫攻坚战”,发挥各级党委坚强领导作用,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建立责任制,根据致贫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方案,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确保到2020年如期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党对各族人民的庄严承诺,向党和人民交出了“赶考”的优异新答卷。

(二)加强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精准脱贫

2011年11月,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按照纲要要求,“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经过全党全国人民接续努力,啃下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习近平指出:“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18]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障,把党的领导作为摆脱贫困的根本政治保证,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调动方方面面力量形成协力攻坚克难格局。“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1]。他们紧盯脱贫攻坚目标不辱使命,与当地干部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带领人民群众发展经济,真心实意地帮助当地改善民生、走上幸福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各行各业共同参与脱贫攻坚。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做到“六个精准”;发挥群众主体地位,激发内生动力、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持续增加政府投入,强化各类资金支持,通过发展产业脱贫、易地搬迁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健康扶贫、社会扶贫、消费扶贫、社会保障兜底等一系列措施精准施策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最严格的脱贫考核制度、督促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取得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中国人民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三)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续写“赶考”新篇章

贫困问题一直是人类社会面对的顽疾,摆脱贫困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始终是人们为之奋斗的方向。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积贫积弱,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共产党诞生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在党的领导下历经百年奋斗,消除了绝对贫困,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19]。因此,我们党仍然要以“赶考”的心态,继续带领人民巩固消除绝对贫困战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努力。一百年前刚成立时只有五十多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一些人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正如日本国际政治经济学家、前参议院议员、前外务大臣政务官浜田和幸指出的那样:“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00年前,成长道路并非平坦,而是充满艰辛。在不断改革发展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从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到实行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一分部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20]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党带领人民顽强奋斗能够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的承诺,也一定能够带领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减贫事业取得的历史性进步,为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为推动人类减贫事业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内忧外患之际,为中华民族求独立、为中国人民求解放,使人民大众免于穷困、过上衣食无虞的生活一直是其不懈追求的愿景。为了兑现对民族和人民的承诺,必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带领人民群众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推翻三座大山站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摆脱贫困,让人民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懈探索摆脱贫困的道路,历经百年奋斗,实现了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人民继续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而努力奋斗,一定能够再一次向人民交出“赶考”的满意新答卷。

猜你喜欢

赶考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律师“赶考”法官
图说共享发展
不忘初心,继续“赶考”
亚投行“赶考”
以“赶考”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图说协调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