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2021-12-06宫文爽
摘要: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其财务管理能力是新时期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如果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出现风险问题,将导致预期财务收益目标无法实现,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国有企业在运行中必须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与效率,这关系着企业的发展与市场竞争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企业财务管理主要是指经济主体围绕发展宏观目标立足筹资、投资、营运等活动实况予以管理,通过管理满足经济主体阶段性发展需求,使经济主体更具竞争活力,可以在市场经济中良性发展。研究表明,做好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可以发挥财务管理导向效用;发挥财务管理激励效用;发挥财务管理凝聚效用和发挥财务管理考核效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企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经常出现各种类型的财务管理风险,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财务管理风险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这要求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深入分析风险成因,通过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不断提升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抵御与防范能力。
1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风险
1.1财务风险管控机制不完善
国有企业通过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在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保持可持续性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多数国有企业处于机制改革的关键阶段,其内部相关机制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优化。由于国有企业缺乏有效机制的管控,因此,在进行风险防范阶段企业财务部门无法明确其工作内容的相应指标,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造成阻力。此外,基于原有陈旧化的经营管理理念的影响下,企业在机制改革、实施等工作环节效果不尽人意,继而对财务风险防范管控的制定以及具体实施结果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1.2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不足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国有企业在以往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要依靠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干涉才能有效进行,从而使我国财政部门提供的资金帮助成为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的主要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导致有些国有企业缺乏正确的风险防范意识,面对当前市场经济竞争环境的严峻形势,导致国有企业出现高额债务以及运营不利的情况,最终促使国有企业出现资不抵债的现象,对国有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及深化改革造成严重的影响。
1.3成本控制手段单一
成本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想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需要确保企业成本控制手段的先进性。然而就目前企业成本控制的实施现状而言,多数国有企业采用的成本控制手段过于单一化、陈旧化,继而对国有企业成本控制的实施效果造成嚴重的影响。
2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2.1完善财务风险管控机制
为了不断提高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能力,建立完善有效的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机制是关键。国有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应用社会财务管理风险管控的全新理念,确保财务管控机制的建设工作落实到位,满足企业各部门发展需求和现代国有企业整体经营发展的需求,并且通过相关理念以及实际实施的效果对其机制内容做出改进、更新和优化,对相关职责进行明确的分配,从而最大程度避免国有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
2.2提升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首先,国有企业经营人员和管理人员应该充分地重视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的开展,明确财务风险的管控原则,以企业经营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导向为依托,了解外部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各类影响。其次,规范单位内部的财务风险行为,国企的财务部门在开展财务风险的控制过程中,需要利用企业内部的各项财务数据,了解企业的具体经营状况,以及结合企业内部的业务经营来优化调整财务的管控风险方法。最后,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财务工作人员应该结合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2.3优化成本控制手段
国有企业想要提升成本控制的效益,必须优化改进成本控制手段。首先,国有企业可以借助多种形式的成本控制软件、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同环节的开支开展有效的管理,从而对企业成本支出的具体情况进行明确的掌控。其次,国有企业在开展成本控制工作过程中,通过对企业各工作环节以及各部门成本的具体支持情况展开有效的对比分析,从而进一步对企业内部价值的增值活动进行细分化,继而最大程度降低国有企业成本支出。同时,国有企业应对经营发展过程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材料供应等工作不断加大其工作力度,从而最大化保障企业经济效益。最后,还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构建成本控制的评估和反馈制度。如果成本控制实施过程出现问题,可以对此及时进行反馈和改进,并且需要对成本控制的实施效果展开评估工作,确保相应奖惩内容落实到位,从而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效率。
3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国有企业健康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在外部环境影响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问题贯穿于企业运营、改革等任何环节,因此,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且有效的财务管理风险预警及应对机制,将企业内部各环节产生的风险几率降至最低,从而为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刘芬.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及防范对策[J].科教导刊(下旬),2018 (12):153-154.
[2]陈世嫔.国有公司财务管理内控体系的建设与风险防范策略研究[J].中国经贸,2018(6):162-163.
[3]郝先鹏.新形势下国企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措施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 (10):56-57
[4]魏薇.新形势下国有公司财务管理中的业财融合问题探析[J].当代会计,2019(3):67-68.
作者简介:宫文爽(1980-),男,中级会计师,从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