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助力破解“垃圾围城”之道

2021-12-06林延琼刘凤梅宋欢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9期
关键词:科技

林延琼 刘凤梅 宋欢

摘要: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综合运用垃圾分类的方法,积极破解“邻避效应”。困扰广州发展多年的“垃圾围城”问题彻底解决,广州成为国内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排名第一的城市;国内第一个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超大型城市;国内第一个实现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满足城市未来发展需求的城市。

关键词:科技;垃圾围城;邻避效应;零填埋

垃圾围城成为全球趋势,垃圾是城市发展的附属物,城市和人的运转,每年产生上亿吨的垃圾,成为城市垃圾处理中的棘手问题。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

一、垃圾城市围城的现状描述

城市垃圾构成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垃圾等。目前,我国城市普遍存在“垃圾围城”现象,巨量垃圾形成的“垃圾围城”早已成为城市光鲜外表下难以治愈的隐痛。据2019年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生活垃圾中生活垃圾占比已超过60%。预计2020年国内生活垃圾增长率将达10%。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广州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200万,每日产生超过2万吨的生活垃圾。“垃圾”,早被广州视为发展路上的大问题。2002年,广州兴建的亚洲最大生活垃圾填埋场投入使用,但7年后,广州日均垃圾接收量却已满负荷,一度面临“垃圾围城”困境。广州市城管部门提交的一份报告,引起了广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广州的垃圾一天不处理,能铺满近10公里的路面,厚度达0.5米以上;一年不处理,能堆成近3座越秀山!

二、城市垃圾的处理方法

第一,填埋。填埋是在坑低层铺设防渗漏高强度薄膜,一层垃圾一层土,顶部再加上较厚的土层并进行绿化。美国、加拿大比较常见,我国有上海老港投资少,处理量大,技术要求不高,但占地面积多,时间很7长,有造成污染的隐患。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都出现过垃圾填埋几十年后严重污染环境的事件。

第二,堆肥。用堆肥的方式处理垃圾,垃圾通过一定的分解,将剩料作为有机肥。这种垃圾有机肥的肥效低,发展余地小,此方法投资少,见效快,在我国西部应用广泛,如四川的广元。由于肥料中的重金属、发射性元素处理技术尚未过关,目前没有全面推广。

第三,焚烧发电。焚烧垃圾具有回收热能和垃圾减量最彻底的优点,一般垃圾焚烧后体积减少80%-95%。焚烧发电技术工艺简单、处理垃圾量大,速度快。如果一切都能达标,既可将垃圾减量,把污染降到最低限,又能将垃圾转化为电能,进行废物再利用。但焚烧垃圾发电投资很大,目前建设—个处理垃圾1000吨的焚烧炉及附属热能回收设备,大约需要78亿元。实践表明,焚烧厂在发达国家遍地开花数十年以后,人们发现焚烧城市垃圾,尤其是焚烧塑料袋,会产生灾难性的无色无味的脂溶性物质一二恶英,它的毒性是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有毒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一种。第四,餐饮垃圾回收利用。餐饮垃圾中含有大量的结核病毒、肝炎病毒、大肠杆菌等几十种病漉。生猪长期吃餐饮垃圾混合的饲料就成为病菌携带体,这些垃圾猪和垃圾油对食用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据资料介绍,一个中等人口的城市,每年产出餐饮垃圾十几吨至几十吨以上,如收集后进行科学无害化处理,将其转化为高蛋白词料或髙效复合肥,可变废为宝,经无害处理后的餐饮垃圾,可制成无毒、无菌、无害的高蛋白饲料和高效复合肥及工业用油脂。为养殖业和生态农业作出了贡献,消除了环境污染,铲除了病菌根源“垃圾猪”,净化了百姓的“菜篮子”,利国利民。餐饮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对百姓健康、生态环境改善有推动作用。

三、广州治理“垃圾围城”的优秀事例

2021年9月23日,广州市资源热力电厂二期项目点火试烧垃圾,标志着困扰广州发展多年的“垃圾围城”问题彻底解决!与此同时,广州又新增三个“国内第一”标签:国内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排名第一的城市;国内第一个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超大型城市;国内第一个实现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满足城市未来发展需求的城市。

1.破局。组团布局发展循环产业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早就视“垃圾”为发展之路上的大问题。2002年,广州兴建的亚洲最大生活垃圾填埋场投入使用,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七年后,日均垃圾接收量已经满负荷,垃圾围城的警报时时响起。“广州的垃圾一天不处理,能铺满近10公里的东风路,厚度达0.5米以上;假如一年不处理,能堆成近三座越秀山!”广州市城管执法部门提交的一份报告,引起了广州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过反复研究后,广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以循环经济产业园组团布局,在全市布局统筹规划建设七个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决定。这一决定将焚烧、生化、填埋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以组团的形式集中在一起,打造成为固废处理为主、资源共享、设施共用的绿色低碳环保园区(共包含12个资源热力电厂、6个生物质处理厂和其它固废处理设施)。彻底打破“填埋”为主的垃圾处理方式,建设“焚烧为主、生化为辅、循环利用”的分类处理新格局,最终实现“垃圾”零填埋。为科学有序地指导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广州先后出台《广州市环境卫生总体规划(2010-2020)》《广州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战略规划(2018-2035年)》《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广州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理系统解决方案》等规划。

2.运营。科技手段实现垃圾无废“零”污染广州市平均每一百户家庭里,就有2户在使用的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2020年,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入选广州市“第一批广州网红打卡地名单”及广州市内游精品旅游线路,今年6月,又进入新出炉的广州公园名录。自对外开放至今已经接待了将近15万的游客。在垃圾焚烧处理中,烟气的排放是市民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据广州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李水江介绍,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以及各二期项目的烟气处理采用世界領先的“双脱酸双脱硝”烟气处理技术,排放指标不仅优于国标2014,还优于欧盟2010排放标准。为了实现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建设“无废城市”,广州环投集团作为国内环保领域技术开发和推广的中坚力量,目前已成立十大实验室,获专利403项。“如今,集团建立了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和超过1500人组成的技术研发团队,实现研发-设计-智造-工程-运营的全过程‘无缝’衔接,有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在垃圾焚烧发电和热能高效利用、高浓度工业污水治理、水环境综合治理、土壤修复、油泥治理等领域拥有行业领先的技术和产品。”李水江说。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广州无害化处理垃圾总量从668万吨增长至734万吨,其中,焚烧处理由312万吨增长至512万吨,焚烧占比由47%增长至70%;填埋处理由339万吨下降至209万吨,填埋占比由51%下降至28%。2021项目建成后,广州无害化处理垃圾总量预计将达893万吨,其中,焚烧处理748万吨,占比84%;生化处理占比16%,完全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3.成效。共建共享变“邻避”为“邻利”“十三五”期间,随着各资源热力电厂一期投产启用,在城市生活垃圾悄悄地进入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同时,项目周边群众的生活也在悄悄改变。按照规划,广州市对位于各循环经济产业园周边共6条村的数十个经济社实施了环保搬迁,在广州市制定的“为民谋利,共建共享”思想指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认真解决项目所在地群众的每一项诉求,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让更多群众得实惠,实现“双赢”。首先,修订完善《广州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区域生态补偿办法》。每年全市安排专项生态补偿费拨付到属地政府,直接用于项目周边环境整治改善、市政配套改造升级、集体经济扶持发展、居民体检和生活补助等,真正让周边群众从中受益;二是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如为减少垃圾车运输扰民和跑冒滴漏等问题,各厂区累计投入数亿元建设进出的专用道路和垃圾车清洗装置和检测设施……三是通过乡村振兴、千企帮千村等行动,改善美化村容村貌和居住环境、吸纳周边村民到项目就业,投入帮扶资金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接下来,广州市将进一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全面建设的同时,将对原有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升级改造。”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总工程师尹自永介绍。三个“国内第一”标签的诞生,让广州站在城市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起点上,广州正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朝着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作者简介:林延琼(1971-),女,广东信宜人,高讲,主要从事社会公德与思政教育研究;刘凤梅(1977-),女,山东即墨人,教授,主要从事治理现代化与思政教育研究;宋欢(1994-),女,山东青岛人,副教授,主要从事语言文化与治理创新研究。

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城乡共生理论的广州‘大城市病’治理现代化研究”(GZ17ZX056)、广东省特色创新项目“乡村振兴视阈下广州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发展研究”(2019GWTSCX039)、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合作治理视阈下的广州特大城市流动人口服务创新研究”(2019GZGJ18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科技
科技向善
科技赋能未来
笔中“黑科技”
科技助我来看云
环保科技大搜罗
环保科技大搜罗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新中国科技60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