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2021-12-06张科强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9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中学生初中

张科强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进程。许多家长也逐渐转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越来越认识到成绩的好坏并非是决定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知道孩子的成长更重要的是有一个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对此很多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在积极的探索相关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度变得更高,从而对学生的整体发展起到正向的推动作用。鉴于此,本文笔者将从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核心要素、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策略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核心要素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想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必须要在教学中了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是在哪一方面,从而结合学生的兴趣来进行教学,配合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这样就可以达到双向互动效果,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文学作品往往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思想,所以说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1]。

(二)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众所周知,语言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阅读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表达,更好地用文字来进行叙述。语言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要素之一,主要是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侧重教导学生语言能力的表达,让学生真正的领悟到语言的魅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策略

(一)将人文素养观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在进行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那么老師在教学时,就要让学生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课堂教学是语文学科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形式之一,教材中内容有助于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所以说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准确的分析语文的教学思维,并对课文的背景和情感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学生进行解读,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从而把握文学作品中的重点难点。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2]。

例如,老师在讲解人教版初中当中《纪念白求恩》这节课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读文章,并且给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段自由阅读的时间,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大致意思,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当学生阅读之后,老师可以通过讲述民族解放、共产党相关的事件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到故事的背景。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白求恩先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所做出的的贡献,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浓烈的爱国情怀,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成绩,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3]。

(二)灵活的运用教学资源,营造良好的人文教学氛围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技术被应用在生活中,当然,这些技术也会被应用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这为老师在教学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所以说在教学时,老师就可以多利用这些技术,来使自己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立体,使课堂结构得到优化。老师在教学时,要适当的划分时间,灵活的去运用自己所掌握到的教学资源,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对所要教授的课堂内容中的场景以及人物进行塑造。这样不仅可以方便学生更加直观的去学习课本中的内容,还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精神情感上得到陶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巧妙的设计导入环节来吸引学生能够更快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来表演课本上的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所想要表达的主旨记忆得更加深刻[4]。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藤野先生》这一节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来了解老师所要讲述的内容,老师再在班级里模拟一个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时代环境。然后让学生扮鲁迅、藤野先生和旁白,用演出的形式变现出来。在进行表演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作品的背景,在表演的时候学生也会投入更加真切的感情。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记忆变得更加深刻。感受到我们当下生活在一个新时代来之不易,激发学生心中的爱国情感、创新意识,让学生尊重科学、敢于改变。珍惜新时代下的生活,争取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三)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初中阶段的学生,相较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身心发育已经比较成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认知能力。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意识和学习方法,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更多自主探究的平台,让学生可以进行自我展示。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切记,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光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手段变得更加多样化,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对此,老师在周末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作业布置时,可以多布置一些具有探索信用开放性的作业[5]。

比如说,让学生根据某一话题来进行社会性的调查,或者是让学生运用互联网的方式来对街上的人进行采访,可以让学生个人,也可以将学生划分到一组来进行实地调查。通过调查也促进了学生与人交流探讨的能力,这样一来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举两得。小组分工的形式,还可以锻炼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从而在今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就变得更加积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了解到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从各个维度来进行。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语文语言学习能力,将人文观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才能够更好的带动学生进行学习,从而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牟丽丽.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19(30):90.

[2]王海汐.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8(07):198.

[3]李永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02):116-117.

[4]魏彩兰.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7):28+30.

[5]殷殿元.基于核心素养与人文价值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46):93-94.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中学生初中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