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长远发展前提下对企业融入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探讨

2021-12-06牛珊珊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校企融合学生发展职业教育

牛珊珊

摘要:校企合作是增强职业学校发展活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法宝,是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贯穿于深化“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主线,突出体现了“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而学生的长远发展优势我们考虑问题的重中之重,必须寻求校企合作与学生长远发展的平衡点。

关键词:学生发展;校企融合;职业教育

1996年,我国颁布了《职业教育法》。自该法案颁布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一直是有着良好的运作能力,对职业教育的规范化管理和服务社会经济发挥了很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进入2020年关键时期后,全面决战小康社会,本法案出现了较多的缺陷和不足,比如第一,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对社会的人才需求反应不够,也可以说是过于空泛;第二,对于接受学生实习的企业和事业单位激励不够,要求他们履行义务和责任的倾向性过多;第三,企业、事业单位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规范、标准和策略有待进一步完善,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不周,校企合作的实际效果不尽人意。

一、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对社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着直接的作用,同时也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的主要战场。可以加强职业教育强度对社会人才的培养有积极的影响。

1. 生源质量下降。近年来,一些品牌较好的大学院校加大了扩招力量,这一举措再加上高职院校生存的压力,使得高职院校的招生标准一再降低,正因为只有降低了招生标准,才能完成学校的招生计划,所以这样的降低意味着生源质量的下降。同时,即便是完成了学校的招生任务,也同样会再次面临新生报到率不足,这极大地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和教学效果。

2.职业资格证书协调机制失衡。在越来越看重实际工作能力的大环境下,不少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明显不足,影响了行业人士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可。同时,职业资格证书核发不清,严重影响了职业资格证书的实际质量。而且,某些职业资格证书的取消也进一步导致了职业资格证书协调机制的失衡。

3.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缺陷。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思想更为传统,传统管理思想更为深厚。学校内部人事管理制度相对落后,学校管理者的管理职责不明确。

二、学生在校企融合班的成长发展

校企合作满足了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就业,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专业意识,初步具备了在实习中在职生产的能力。学生在生产和服务第一线接受企业管理,在实际生产岗位接受大师的实践教学。员工一起工作。但是,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高职院校的学生,其在学校的时间往往只有两年,在第一年时通常学习一些基础课,第二年时学习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关的专业课,第三年前往相关企业进行实习活动,看起来是一个比较流畅的流水环节,但也暴露出来一个极大的隐患:学生理论及其他公需课学习时间严重不足,企业在接收他们到本企业进行实习时需要继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企业为了减少更大资本的投入,往往就会认为学生在实习期间不应该要工资,甚至应该向企业交学费,这一做法潜伏着同仁单位的功利心、职业院校实习率的压力以及实习生的短视等因素,因此校企合作班的学生容易沦为廉价的"学生工"。

三、校企合作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来看,我国的职业技术院校的种类多种多样,比如有"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职业技术学校”、“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主要培养技术工人和服务业人才。学徒制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标志着现代学徒制的完成,已成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待高等职业教育的态度有所不同,导致各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也大有不同。在德国,其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叫做"双元制"的教育模式,企业或行业所需要的人才主要由企业进行培养,企业和行业负主要责任,换句话说企业是职业教育的"主要负责人"。

四、基本结论和讨论

企业与学校融合办学的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非零和游戏,校企合作的重點不应该仅仅放在培养一个适应企业的"劳工",更应该将重点放在"合力育人"方面,相关数据表示,各国实现校企合力育人目标有如下三个重要因素,即:责任分担、条件保障、监督执行。合作育人不应该被试做一个目标,更应该意味着目的、措施和最终结果,是企业、学生、学校、社会、国家的多赢游戏。

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既是校企双方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学生个人发展的必经选择,不断完善校企合力育人模式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职业院校和学生本人的协调配合、多管齐下。因此,有如下几点建议:

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地方政府制定有利于多方发展的、具有前瞻性的法律法规,进一步细节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相关责任,保障企业应得的利益。地方政府根据需要,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班级中培训和教学工作的标准、内容和考核办法。

2.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成长与发展是衡量校企合作成功与否的终极标准。它保护了学生的权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是学校的基本任务,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越来越多高素质、高能力的员工,政府才能培养和造就世界一流的劳动人员,社会才能得到良好的长远发展。

3.用激励机制调动企业积极性。相关部门要理解并支持企业和学校进行的校企合力育人模式,可建立校企合作专项资金,为校企合作教师、实训基地、生产车间、相关保险等等方面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企业用于培养学生的相关支出,也应该减免其部分税收。同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和表彰优秀校企合作班和优秀的企业,提高企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

参考文献

[1]蒋芝英.试论高职教育的区域化发展[J].职教论坛,2005(3)

[2]张健.突破湿度政策制约,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0.12

[3]史可可董芳芳.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教育产业,2012.03

猜你喜欢

校企融合学生发展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
第二课堂建设有效推进职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