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辛亥革命评价的“变”与“不变”
2021-12-06柯珊沙
柯珊沙
历史教科书在塑造国民记忆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初中历史教科书更是承担着国民基础认知形成的责任。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如何评价其历史地位,关乎国民形成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国内学者和论著大多以“1894年革命党人孙中山创立兴中会、从事反清起义,直至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推翻清朝统治和建立民国这段历史”[1]作为辛亥革命的历史范畴,初中历史教科书也多倾向于采用这一观点,因此辛亥革命评价指的是自兴中会创立至民国建立这段历史的评价。
本文立足于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到新中国三个不同政权时期初中历史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评价,重点分析教科书中辛亥革命评价的“变”与“不变”,从而更好地认识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关于辛亥革命的书写。
一、辛亥革命评价的变化
辛亥革命评价的“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评”与“不评”的变化,探讨初中历史教科书是否对辛亥革命进行评价;评价视角的变化,阐述不同时期对辛亥革命如何评价的问题;从既定式到生成式的评价,回答由谁来评价,反映的是评价主体的变化。
(一)辛亥革命的“评”与“不评”
北洋政府时期历史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评价经历了由“革命成功”的评价到“述而不评”的变化。北洋政府前期尚处于辛亥革命结束的最初阶段,政治上刚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因此教科书对辛亥革命多持积极正面的态度。二次革命后,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指出“查各商店旧日编纂之教科书,叙述民国成立,于孙黄颇有奖饰之词。今彼等叛乱行为,已为全国所共见”,要求各学校“自应将其肖像及称扬之语,悉行删除,以祛国民之瞀惑”[2],因此历史教科书中对孙中山和黄兴领导的辛亥革命的“称扬之语”皆应删除,对辛亥革命的书写出现了“述而不评”的现象。于是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过程虽作了长篇累牍的叙述,将同盟会建立、黄花岗起义、武昌首义,直至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北京临时政府成立等详细介绍,但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却只字未提,仅仅是停留在对辛亥革命史实的叙述层面。辛亥革命“述而不评”的现象,在北洋政府统治中后期各版本的初中历史教科书较为常见,延续时间长。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初中历史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叙述由单一的“述而不评”发展为“评”与“不评”并立的局面。一方面是国统区和解放区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深入分析,另一方面沦陷区日伪政权对这段历史则采用“述而不评”的缄默态度。由伪教育总署编审会所出版的《初中本国史》以及中等教育研究会编写的《初中本国历史》极力鼓吹所谓“大同主义”“和平主义”,佯言“带着整个的社会走向和平道上努力的精神文化,这是一种最高尚的文化”[3]。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伪初中教科书中介绍了辛亥革命的内容,借此凸显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或“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政权的正统性和合法性;却又淡化辛亥革命评论,契合了所谓的“和平精神”。
这两个时期采取“述而不评”的初中历史教科书,都叙述了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试图借辛亥革命凸显政权的正统地位;但又对辛亥革命的评价避而不谈,刻意淡化辛亥革命的意义。这种“述而不评”的编写方式,实则也是对辛亥革命评价的另一种表现。
(二)辛亥革命的评价视角
北洋政府时期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将注意力集中在革命是否对中国政体变革产生了影响。初期教科书中“革命成功”的评价,肯定了辛亥革命对中国政体产生的积极作用,褒奖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功绩,赞扬它开创民主共和制度的贡献。既洋溢着对结束专制政体的欣喜,直呼辛亥革命使“数千年之君主专制政体,乃得扫除云”[4],又充满了对建立共和政体的自豪,认为“自是而后,君主永终,民主肇始,我国遂为亚东之共和立宪国”[5]。而中后期的“述而不评”,则是在极力回避辛亥革命对政体变迁的意义。
南京国民政府编订的初中历史教科书试图用三民主义的思想来重新书写辛亥革命。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肯定,着眼于“三民主义”范畴下初步实现了民族主义的目标。“革命尚未成功”的评价则详细论述辛亥革命没有实现民生主义和民权主义的表现。教科书认为辛亥革命“对于广大民众社会,并没有企图改造使有新的发展”[6],没有贯彻民生主义的主张,没有进行社会革命;书中分析辛亥革命没有实现民权主义,没有彻底完成推翻封建阶级的政治革命,表现在“辛亥革命成功,表面上是由君主专制转变到民主共和政体,但实际上中国社会数千年来所遗留下来的封建势力仍旧存在”[7],而革命失败也在于没有彻底贯彻“三民主义”的主张。
新中国时期对辛亥革命的评价长期从传统革命史评价体系的视角出发,基本上都是“从阶级分析立场出发,对辛亥革命进行两分法评价”[8]。在阶级分析理论下,教科书将辛亥革命定性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方面肯定辛亥革命的意义,认为它在政治、经济和思想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又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指出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直到21世纪,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评价视角才逐渐发生转变,不再简单运用阶级定性,而充分肯定它是具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三)辛亥革命的评价主体
从辛亥革命的历史进入教科书的叙事范围起,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往往是教材编写者的评价,是一种既定式的、结论性的评价。从新中国70年代起,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在课文部分之外,还在课后习题增加了关于辛亥革命评价的问题探究,引导学生对辛亥革命的思考,启发学生一分为二地评价辛亥革命,如“谈谈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怎样”[9],这是一种学生自主生成式的、开放性的评价。
尤其在进入21世纪后,初中历史教科书对辛亥革命评价的篇幅普遍减少,而对辛亥革命评价的问题探究也更加灵活,例如“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10],注重形成学生自己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体现了教科书“学本”的特点。辛亥革命的评价主体由教材编写者到学生,评价从既定式过渡到生成式,体现了初中历史教科书从“教本”到“学本”的转变。
二、辛亥革命评价的共性
(一)普遍肯定辛亥革命的民主意义
百年来,初中历史教科书普遍肯定辛亥革命在推翻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上的历史意义。北洋政府时期,《中华中学历史教科书》认为辛亥革命后“专制政体于此告终,共和政体于此开幕矣”[11],从结束专制、建立共和两个方面肯定了辛亥革命的功绩,是民国初年中学历史教科书评价辛亥革命的代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科书也将辛亥革命正面评价为“帝制告终,民治开始”[12];新中国时期对辛亥革命的民主革命性质定位,从50年代“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制度,产生了中华民国,制定了‘临时约法”[13],到70年代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4],再到21世纪“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5],始终坚持革命本身推翻封建、建立共和的民主意义。
初中历史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这一评价,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争取实现政治民主的目标,具有反封建的性质。但是正如毛泽东所言“辛亥革命是革帝国主义的命”[16],教科书也应该指出辛亥革命还具有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目标,具有反帝的性质。因此21世纪初中历史教科书评价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17],中肯地指出了辛亥革命的雙重性质,并从新时代的角度全面认识辛亥革命,评价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18],“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19],具有推动中国整体社会变革和民族进步的意义,而不仅局限于政治、经济、思想的某一方面。
(二)较少关注辛亥革命的世界意义
纵观百年初中历史教科书,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始终是关注的重点,而较少涉及辛亥革命对世界的意义评价。进入21世纪,个别初中历史教科书开始从世界的眼光看待辛亥革命的意义,评价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20],但阐释停留于此,未展开论述。目前关注辛亥革命世界意义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仅此一例,总体对辛亥革命的世界意义还有待深入分析。
辛亥革命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的一次重要革命,也是20世纪初世界历史的一次重要事件,它的世界意义主要表现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和侵略势力;是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亚洲的觉醒”的主要标志;在世界上具有巨大的思想影响。[21]因此,初中历史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不应局限于对中国的影响,同时也要用世界的眼光来考察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从整体来看,百年来初中历史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既有阶段性变化,也有共同之处。教科书中辛亥革命的评价与否、评价视角、评价主体的变化,以及辛亥革命评价的全面性,体现了对辛亥革命评价的认识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而教科书中对辛亥革命世界意义关注较少,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注释】
[1][8]崔志海:《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辛亥革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3期,第134、152页。
[2]《记事·学事一束·教育部通令学校换用教科书》,《教育杂志》1914年第5卷第12期,第107页。
[3][伪]教育总署编审会:《初中本国史》第四册,北京:新民印书馆,1940年,第98、99页。
[4]陈庆年:《增订中国历史教科书》上册,卷七,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年,第88页。
[5]普通学书室:《增订普通新历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年,第133页。
[6]梁园东:《初中本国历史教本》第四册,上海:大东书局,1931年,第9页。
[7]周予同:《开明本国史教本》下册,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第132页。
[9]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三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36页。
[10][15]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6、35页。
[11]潘武:《中华中学历史教科书》第二册,上海:中华书局,1913年,第238页。
[12]孟世杰:《初级中学中国史》下册,天津:百城书局,1931年,第188页。
[13]苏寿桐:《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三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第89页。
[14]中小学通用教材历史编写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三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82页。
[16]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1448页。
[17][18]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45页。
[19]赵世瑜、杨宁一:《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长沙:岳麓书社,2017年,第44页。
[20]陈之骅等:《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第43页。
[21]王晓秋:《辛亥革命的世界意义》,《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第6期,第103—1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