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变,时代的瞬间”
2021-12-06徐园园汪雨瑶
徐园园 汪雨瑶
每到寒暑假、节日小长假,布置假期作业几乎成为每位教师的“家常便饭”。可不知何时,放眼望去,各科试卷铺天盖地,多本习题层鳞叠次。学生们的哀叹声、埋怨声不绝于耳。这种传统“习题式”作业程式规范统一,作业方法、技术较为单一和机械,俨然已成为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何不布置新颖、趣味、丰富的开放性作业,既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对历史作业和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在过程中提升各种能力、开拓知识视野呢?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次小长假的历史开放性作业经过教研组多次研讨之后孕育而生。
一、“巨变,时代的瞬间”
在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史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虽然这段历史离我们现在很近,但是“零五后”的孩子们由于生活经历和观念的不同,往往会与他们祖辈们的这段历史相隔很远。如何让孩子们走近这段历史,走近身边的家人与社会,近距离抚摸历史的温度,我们设计了如下的开放性作业任务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会确定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从经济实力到文化教育、体育卫生、贸易金融、商业服务、社会保障等各方面,乃至人们的衣食住行....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快速发展变化的世界中。[1]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以下作业完成,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时代巨变。
作业一:“时代的瞬间”——老照片征集活动
照片体现时代的瞬间,勾勒出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的点滴印痕。你的长辈、亲友有没有保留下那些过去的回忆呢?可以是一个家庭的生活故事,可以是城市一条街道、一个公园、一座地标的变迁,也可以是乡村生活风俗的渐变,甚至一辆“二八杠”的自行车,一件老式脚踏的缝纫机,都能反映出人们衣食住行的变迁历史....请你仔细搜寻老照片中的历史信息,重温过去,展望未来。
征集要求:
1.照片相纸版、电子版均可。照片要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影像清晰,原始照片或翻拍照均可,色彩、尺寸不限。
2.附上老照片的文字介绍:拍摄时间、拍摄地点、主要内容或相关故事、你从老照片中挖掘出的历史信息与感想。
作业二:“巨变的时代”——历史社会调查
做一次社会调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体会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调查内容:根据自己所处环境的资源情况和个人学习目标的要求,在以下两类话题中进行选择(可自定相关主题)。
社会类:社会保障、教育发展、环境变迁、医疗改善、体育设施等。
家庭类:家庭收入、住房改善、饮食变化、服饰演进、交通方式等。
过程要求:
(1)此活动可以小组合作完成,自由组合,最多不超过6人;
(2)因疫情影响,请尽量选择在线通讯调查采访,避免人员聚集。
(3)完成社会调查表,围绕所选主题自主设计调查问卷等内容。
本次开放性作业呼应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学,旨在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体会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了兼顾学生的个人兴趣和操作条件,特让学生选择不同的作业内容和完成条件(个人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
二、“巨变,不只是凝固的瞬间”
这是一则节选的开放性作业:
这是一张老照片,是幼时的妈妈、小姨和朋友们在老化肥厂宿舍区拍摄的。那时的照片以黑白为主,从照片中人物的衣着服饰和房屋建筑来看,那时人们的衣着很朴素,房屋以砖砌平房为主,生活水平不高。对比今天各式鲜艳的服饰和高耸的大楼,我们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
这是上交作业中较为典型的代表:一张老照片,大多数同学都能从照片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对比今天的发展与变化,最后得出相差无几的结论。
一张老照片既是记忆的见证也是社会的缩影,照片里留下了很多时代的印记,收摄了旧时光的某个场景,不仅在情感上让过去与现在产生共鸣,更是时代变迁的一个侧影。可如果仅仅站在今天的时空从表面去俯瞰一张照片,其不过是一个凝固的瞬间,我们从中可得到的信息就显得尤为单薄。于是我给这则作业写下了这样的评语:“巨变,不只是凝固的瞬间,它是不断向前奔跑前行的。何不深入挖掘照片背后的线索和信息呢?比如那时的化肥厂今天还在吗,后来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照片上的人们现在在哪里,又伴随着时代的印记经历了怎样的命运沉浮?”在我的追问下,孩子对这张老照片产生了新的兴趣,开始重新审视这张照片折射出那个时代瞬间的前世今生。
三、“瞬间,是时代的切片”
在我的建议下,结合这张老照片,学生对自己的外公进行了一次采访调查:
调查主题: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居民生活变化
调查对象:刘礼(化肥厂的一名工人)
调查形式:访谈
前言:
这是一张老照片(照片见前文,此处略),是妈妈、小姨和她们的朋友在化肥厂宿舍区拍摄的。记得曾听妈妈说过,当时一个厂的人差不多都住在一起,每家每户间关系很亲密。那时都是工厂分房,象征性地交一点房租。后来随着化肥厂改革和裁员,人们陆续搬走,厂区的概念也逐渐变弱。工厂倒闭之后化肥厂宿舍区也不复存在。于是,我不禁对化肥厂的生活和历史产生了好奇,并采访了我的外公。
调查问卷:
1.请问这张照片大约拍摄于何时何地?
2.化肥厂大约建于什么时候,是一个怎样的工厂?
3.请问您是何时进入化肥厂的,当时该厂的经营状况是怎样的?
4.历史课本上说1984年以后进行了国企改革,那时化肥厂有了哪些变化?
5.中共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您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6.当时工人对待改革的态度如何,后来他们的生活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调查结果:
这张照片大约拍摄于1987年,地点是化肥厂宿舍区。化肥厂大概是1970年建厂的,它主营化肥生产,目的是为农业生产服务。外公以前是知青,1978年刚进厂时信心百倍,除了完成本职工作,还经常参加义务劳动,当时工资不高,每月只有36.3元,但日子过得很充实。国企改革后,化肥厂的规模由大变小,主要供应氢气,苯胺等,后来逐渐成为民营公司的一个车间。同时国家供给有关部门的权力被削弱,国有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 。但是国家给了员工们最低生活保障并且提供了很多再就業的机会,有的正式工变为了临时工,也有人停薪留职去做生意。过去化肥厂是国营企业,拿的是国家公资,住的是国家分房,大家的工资都差不多,日子也过得相安无事。改革之后,有本事、头脑活的人就先富了起来,而下岗的人生活自然不同以前,但只要肯出力,生活一般也不成问题。像外公这样,既没有富裕,也没有下岗,工作生活还和以前差不多。之后,宿舍区的周围出现了许多小卖部和各种各样的小摊点,工人再就业产生了许多服务行业。人们不再用粮票布票油票等票证了,用钱就能买东西。1989年之前,国库券(国债)的发行对象是国营企业,1989年之后就变成了个人,并且开始私人买卖国库劵。面对这么多的改革措施,人们一方面因生活逐渐便利而兴奋,另一方面,在企业刚开始转型的时候,国企工人的心情也有些忐忑不安。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化肥厂不断的转型。2002年,旧工厂彻底倒闭了,工人开始买断工龄,就是把在工厂工作的时间按一定标准换钱,一次性支付的同时也标志着双方劳动关系的解除。 工人离开工厂,自寻出路。外公说,那是一段百感交集的日子,尤其是在厂里工作了这么多年后突然离开,在情感还是很失落。但后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就业机会也多,生活也渐渐变好了。
调查感想:
一座化肥厂经历了时代巨变和历史的变迁。即使从一座小小工厂的历史和一个普通工人的经历也可窥见这次改革对整个社会结构和面貌的改变。在改革的过程中,生活更加便利,国家经济也迅速发展。但这样巨大的变革,对国有企业职工的生活和情感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许多工人丢了“铁饭碗”,大量国有企业不断转型。但是,这又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机会的时代,它蕴含着蓬勃的生机和无限的可能。也许在开始也有过混乱和迷茫,但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推陈出新,有对过去的打破才有对未来的建设。同时,历史上任何一个重大事件都不会是书本上抽象、孤立的知识,它是真实、立体的,它真真切切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和重视。
经过这次采访,该同学对这张老照片背后的历史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通过对本地化肥厂和厂员命运沉浮的追索,学生深刻认识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更为可贵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了改革开放的另一个侧面:国有企业改革后很多“铁饭碗”的员工该何去何从?这就站在了不同人群的角度去思考这些社会变化带来的不同影响。至此,这张老照片已不再是凝固的某个瞬间,而成为一张时代的切片,供我们更加微观地去仔细端详和研究。
四、结语
传统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和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但这种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的作业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与实践,扼杀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忽视了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初中生处于系统地接触历史学科的起步阶段,仅在课堂中很难全面提升历史学科的素养。而课外的开放性作业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作业兴趣,更为涵养初中生历史学科素养提供了大展拳脚的广阔天地。
如在完成本次“巨变——时代的瞬间”开放性作业过程中,学生需要搜集、查找相关资料和筛选符合条件的老照片,并对收集的照片进行辨析和解读,这就增强了学生唯物史观、史料实证意识。在小组合作交流和展示环节中,需要运用历史思维分析历史事物,并进行条理、规范地阐述,从而提升历史解释的素养。本次调查探究的实践还可以让学生更多地进行家庭交流和社会参与,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观点分析现实问题,涵养社会关爱与家国情怀等。由此可见,在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上,一次开放性作业的效用远大于一张试卷或习题。
教师在设计开放性作业时不仅要形式新颖,更要聚焦作业主题,同时充分考虑学生实践过程中的可操作性。例如在布置学生外出参观实践任务时不仅要解决学生安全保障的问题,也要思考家住偏远地区孩子出行的可能性。所以教师可以布置不同的主题作业供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做。因区别于传统作业,开放性作业的评价环节更是对教师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教师需要结合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反馈,更要注重过程性的评价。如在“巨变——时代的瞬间”作业中,只有教师给予恰当的点拨和及时的评价,才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激发出绚烂的思维火花。
【注释】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1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