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评”一体化课堂设计初探

2022-07-19刘瑜

高考·中 2022年3期
关键词:辛亥革命课堂设计一体化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成为当前历史教学的重要趋势,它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构建“教—学—评”一体化课堂以核心概念整合教学单元,以基于课程目标来设计评价目标,一系列任务框架的设计指向学生能力思维,设计反馈学生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细则,让“教—学—评”形成系统化、一体化,并具有可行性,从而让学生真正达成课程目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评”一体化;课堂设计;辛亥革命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与意义

教学评的概念是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正式提出的,它以更权威的方式提出,给教师们提供了重要的教学思路与方向。在一个完整的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们要先有一个包括教学、学习和评价三个方面的整体思路。“教”是教师把握本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组织和实施有效的教与学活动,达成基本的学科育人目标。

在新课程的改革与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教-学-评”一体化在当前教学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教师依据课程标准,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课堂的设计与架构,将教学评有机结合,努力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二是有利于转变教师对学生的关注视角,从原来一味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要求学生出好成绩,转变为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在长时段的关注学生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并建立长效机制。三是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在课程单元构架,在课程目标下设计评价目标,关注教师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以及学生要如何学,并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评价量化,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与实践,从而确保学生学习任务目标的达成。四是有利于教师通过“教—学—评”一体化来顺应评价模式的转型,深化评价理论的研究,寻求评价模式向更深入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程设计、课程内容选择,以及课程实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构架,进一步调整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方式,并设计合理而又富有激励性的课程评价机制,将教师的教授、学生的学习和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评价有机结合,从而形成“教—学—评”一体化[1]。

二、“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设计与实施步骤

“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设计与实施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依据课标,参考学情,设计任务目标。二是教师设置情境,向学生布置任务目标,学生依据任务目标开展多种方式的执行任务。三是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机制,选择适合不同层面学生的评价反馈方式,进行阶段性的激励反馈,量化学生达成目标的成果。现以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9课“辛亥革命”为例,探求“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课堂设计。

(一)教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搭建单元构架

教师在对“辛亥革命”一课设计时要将这一课放在大单元结构下进行设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搭建单元的总体框架。第19课“辛亥革命”属于《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六单元旨在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凸显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重要历史意义;同时,本单元关注新文化运动对思想解放的历史贡献。辛亥革命与思想解放有一定的因果联系,除此之外還要联系前面近代史重要事件,将辛亥革命这一重要事件放到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来学习。

(二)教师根据课程目标进行评价目标的设计

清晰的评价目标是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前提,在确定清晰的评价目标之前,教师要先处理好课程目标和评价目标之间的关系。课程目标在评价目标之上,在课程目标的统领下,教师依据课标,悉心解读,然后制定适合于本课的评价目标,利用课堂教学把课程目标转化为可实现的评价目标,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具体情况、思维发展状况,以及能力提升的情况,真正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本节《辛亥革命》一课,课程目标是“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与局限性”。依据这一课程目标,本节课设计了以下五个评价目标;

1.“时空观念”评价目标:学生能否以时间为线索,了解辛亥革命的进程以及所产生的影响,以此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目标。

2.“史料实证”评价目标:学生能否通过观察文物图片、阅读数据图表与文献等资料信息,了解辛亥革命的重要事件,以此培养史料实证的目标。

3.“历史解释”评价目标:学生能否通过分析辛亥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的进步性与局限性,以此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目标。

4.“唯物史观”评价目标:学生能否通过学习辛亥革命的过程和历史意义,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能否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的目标。

5.“家国情怀”评价目标:学生能否通过学习孙中山等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以此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和广阔的国际视野。学生能否通过辛亥革命中主要人物的事迹,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通过这五个评价目标,学生可以逐渐达成历史学习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

(三)立足评价目标,面向不同层面的学生,教师布置任务,设计问题

在设计问题时,教师依据本班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设计不同思维层次的问题,由浅入深,从而实现学生思维能力上的提升与核心素养的培养。依据本节课的评价目标,为学生设计以下四个问题:

问题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如何兴起的?

问题二:武昌起义的基本过程有哪些?

问题三:中华民国是如何建立的?

问题四:辛亥革命有哪些重大历史意义?

问题一的设置要求学生了解辛亥革命兴起的背景,学生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国际背景等方面进行思考,学生以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为线索,把握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革命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问题二、三的设置要求学生了解武昌起义的基本过程,以及中华民国是如何建立的。学生要了解南京临时政府是以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从法律上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這两个问题是紧密联系的,通过武昌起义的革命过程理解革命的结果,学生的分析能力也会进一步增强。

问题四的设置要求学生通过对辛亥革命整个历史事件的了解,深入分析这一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让学生能真正理解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它不仅推翻了清政府两百六十多年的统治,也结束了在中国统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2]。

(四)教师依据课程目标,以问题设计为纽带,制定具体的学习评价量表

新课程标准下的问题设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展开,也是“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实施步骤。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学习评价,了解目标达成情况,让学生积极活动,活跃思维,因此学习评价的设计和实施是重要的环节,结合不同的水平要求,既要能反馈出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思维能力的不同水平,又能让学生借助评价进行自我调节,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根据新课程标准的高中学业质量四个不同层面的水平要求,“辛亥革命”一课的评价量化表如下:

以问题一展开相关的学习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评价目标:能通过充分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是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对推动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密切关联。任务的评价量表如下:

水平一:知道《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水平二:了解晚清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了解清末“新政”的具体措施。通过学习孙中山等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激发爱国之情。

水平三:理解清末“新政”在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措施,客观上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分析清末新政因为政策存在的问题,以及各方面的因素,不仅未能挽救统治危机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

水平四:通过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早期活动,了解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的深刻内涵,探究三民主义能够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的重要原因,以及在日后革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做出以下总结:同学们通过学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知道清末“新政”,知道邹容的《革命军》,林觉民的《与妻书》,预备立宪等,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认识到革命烈士为了国家不怕牺牲,为“大家”舍“小家”的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以问题二展开第二项学习任务:武昌起义的全过程。评价目标:全景式地了解武昌起义的全过程,了解辛亥辛亥革命的形势,让学生有一个深刻印象,为更好理解革命后期发展打下认知的基础。任务二的评价量化表如下:

水平一:用时间轴对辛亥革命的基本进程进行梳理,利用历史地图描绘辛亥革命发生的具体地区。知道武昌起义后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的革命形势。

水平二:简述保路运动过程,并了解保路运动为革命创造了有利时机,为武昌起义提供契机。

水平三:分析武昌起义后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的革命形势对后期革命的重要意义和局限性。通过观察文物图片、阅读数据图表与文献等资料信息,了解辛亥革命重要内容。

水平四: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来理解辛亥革命,理解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

学生完成第二个学习任务后,教师总结:通过学习保路运动、《辛亥革命形势图》、武昌起义的影响资料,同学们了解了辛亥革命的形势,感受革命的艰辛与社会进步的潮流势不可挡,同时也为革命过程中并没有发动广大群众而为后期革命成果落入他人之手而有些遗憾[3]。

问题三的学习任务是:中华民国的成立。评价目标:掌握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辛亥革命推向高潮。评价量化表如下:

水平一:知道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民国纪年、定都、国旗等基本知识。

水平二: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和基本内容。了解清帝退位的过程。知道南北和谈。了解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的史实。

水平三: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并理解这部宪法在中国民主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

水平四:归纳辛亥革命的基本特点。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教师总结如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把辛亥革命推向高潮。革命的进展也是一波三折,但功绩依然很大,终于推翻了腐朽的清政府,也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历史功绩。

问题四的学习任务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评价目标:多维度评价辛亥革命,分析其革命性质,评价其进步性与局限性,并剖析其局限性的原因。评价量化表如下:

水平一:梳理辛亥革命的大事年表。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增强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水平二:判断辛亥革命的性质。

水平三:评价辛亥革命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剖析其局限性的原因。

水平四: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分析辛亥革命的最终成果被袁世凯夺取的原因。分析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发生历史性的巨变的深远影响。

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总结如下: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一场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通过四个学习任务的完成,教师将评价持续不断地嵌入教与学的过程中,让教、学、评有机融合,从而实现教学评的一体化,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能力与核心素养。

结束语

“教—学—评”一体化是围绕目标,即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以及考核学生所达成的评价体系,这三者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教与评”“学与教”“学与评“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彼此制约,课堂的设计是三者的重要载体。因此,做好课堂设计是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核心环节,教师又是这一核心环节的设计者,这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此达到“教—学—评”一体化最有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叶健仪.依据学业质量水平,落实时空观念[J].中学历史教学,2019(9).

[3]徐蓝,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刘瑜(1973— ),女,汉族,江苏如东人,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中,中学一级教师,历史教育硕士。研究方向:历史教学。

猜你喜欢

辛亥革命课堂设计一体化
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辛亥革命评价的“变”与“不变”
《辛亥革命亲历记》
略谈《立宪派与辛亥革命》
让学生喜欢你的英语课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