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西方美术观念影响下日本茶道的转型分析

2021-12-06叶晶晶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转型

叶晶晶

内容摘要:近代西方美术观念的引入,给已有的日本茶道体系带来巨大的冲击,也给日本茶道的复兴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运用历史实证法,从美学概念、茶道具评价体系、展现形式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考察,认为日本茶道的转型表现为茶道美学概念的具象化、茶道具评价体系的客观化、茶道展现形式的多样化。与西方近代美术的结合,是日本茶道实现艺术化、大众化的契机,客观上促进了日本茶道的复兴。

关键词:日本茶道 近代美术 转型 茶道具

日本哲学家谷川彻三在《茶之美学》(1977年)中,曾把日本茶道的特性归结为社交性、修行性、艺术性和仪式性,并认为艺术性是近现代日本茶道最重要的特征[1]。在明治维新的欧化浪潮中,被视为旧弊的日本茶道,正是在经历了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变革时期之后,才逐渐走上了艺术化、大众化的复兴道路。那么,近代西方美术观念给日本茶道体系带来了哪些冲击?在它的影响下日本茶道实现了怎样的转型?围绕上述问题,本文运用历史实证法,从茶道美学概念、茶道具评价体系、茶道展现形式三个方面分别对转型前后的日本茶道进行考察。由此揭示在近代西方美术观念影响下,日本茶道产生的具体变化,进而管窥这些变化与其走向复兴之间的深层联系。

一.茶道美学概念的具象化

在日本茶道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侘”。“侘”最初在中文里是表达愁苦失意、孤独无助之情的词语,传入日本之后多用于表达恋爱失意之情,后又成为延伸至生活各方面的失意、愁苦和哀怨的否定消极词语[2]。到了室町时代,“侘”逐渐从一个代表悲惨、伤感、哀苦等消极情绪的词语,转化成了赋予一定积极意义的特殊的审美理念,它在日本茶道中作为美学理念的确立深受日本中世歌论的影响[3]。

到了明治时期,日本从西方引进了一些新的概念,如“美术”、“美学”等。围绕茶道美学概念的阐述也从单纯的精神论逐渐转变成更为具象化的描述。“美术”在西方是一种偏向造型或可视艺术的门类。西周在日本最早的美学著作《美妙学说》中曾探讨美术包括的范围,指出“在西方,当今列入美术之中的有绘画学、雕刻术、工匠术等一些内容。”[4]冈仓天心之师美国人芬诺洛萨在《美术真说》(1882年)中提到美术的本质是“妙想”(idea),认为美的艺术应该达到旨趣和形狀的和谐统一。同一时期,中江兆民翻译了法国哲学家维隆的《美学》(上下册,1883~1884年),内容包括美的本源和性质、美学的内涵、类别等。这些近代西方的观念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人们开始将茶道与美术、美学相结合,从造形特征、性状描写等更加具象化的表达来阐述茶道美学概念。

最早将茶道作为一种东方美学介绍给西方的是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冈仓天心。他在20世纪初撰写了《the book of tea》即《茶之书》中提到的一个重要的茶道美学概念是“imperfect”,中文一般译为“残缺”之美,表达的是一种“非完整”、“不完美”、“有缺陷”的状态。他认为绘画里的留白、茶室的不对称结构中就存在这种残缺美。围绕冈仓天心的残缺美展开自身茶道论的,还有久松真一和柳宗悦。久松真一是继铃木大拙之后日本最为著名哲学家,也是京都大学心茶会的创始人。早在1947年进行的演讲“茶道文化的性格”中,他就曾指出茶道文化的性格具有七个特质。首先列举的特质就是“不均齐”(Asymmetry),他认为“不均齐”可以理解为不对称或不正,其中主要提到了茶碗。“柳宗悦则在冈仓和久松学说的基础上,于1950年代进一步提出了‘奇数之美的概念,认为这是‘不完美之态。让形状处于不均齐、不完整的状态,即‘破形与‘不均齐(Asymmetry)相通。”[5]大正昭和时期,陶瓷研究者们又将残缺美与茶道具联系起来,如满冈忠成与西堀一三把“不完美”与室町时代生产的、具有不均衡造型特征的和物茶陶联系起来,拿它来形容和物茶陶的美。日本陶瓷学者满冈忠成在1937年出版的《茶道全集·茶陶鉴赏史》中指出:“在这里可以看到一种否定将可视的完美性作为美的见解,但它并非拒绝完美性,而是认为不完美的事物在暗示并象征完美性的意义上是美的。”[6]上述观点中可以明显看到冈仓天心的影响。

综上所述,“侘”作为茶道中的重要审美理念,渗透在日本茶道形成发展的方方面面。在近代,为了迎合西方美术造形论,冈仓天心率先在《茶之书》中提出了茶道的“残缺”之美,久松真一和柳宗悦等则分别提出了“不均齐”、“奇数之美”。这些具象化的表达强调了感官或造形装饰上的不整齐、不均衡、不完美,淡化了“侘”中情绪性感受的一面。并且,通过将“残缺美”看作是“侘”的视觉表现的方式,让人们对这一暧昧的美学概念有了更具象化的印象。这些都是美术学者们在近代西方美术观念影响下对“侘”之美的重新诠释。从昭和时代起,残缺美逐渐固定成描述造型不正、非对称的、具有粗犷质地的茶道具,一直延续至今。

二.茶道具评价体系的客观化

近代之前,中日之间的禅僧往来以及商贸活动是唐物道具[7]流转和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在茶道成立之初,观摩唐物道具是茶人们的重要课题。因而在众多茶书种类之中,茶会记和名物记显得尤其重要。前者是茶会的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地点、主客姓名、茶道具、料理等。后者是著名茶道具的目录、典章、观赏及使用的记录。这些名物茶道具是茶人们选择茶道具的规范和模版。在茶会记或名物记的评价中,最频繁出现的是“来历传承”,其中包括产地或作者、流转历史等。由此孕育了日本茶道中独特的名物以及“箱书”价值体系。

“箱书”是日本茶道中的术语。茶道具保存时多用木制箱子,“箱书”指的就是写在箱盖上或盖内的记录。其内容包括道具的铭、收藏者的署名、道具的传承历史等,可以理解为茶道具的鉴定书。因此,这种木制箱子不仅仅具有保护茶道具的功能,更有文学乃至历史资料的价值。在日本茶道中,“箱书”也和里面的茶道具一样,是鉴赏对象的一种。促使“箱书”价值体系形成的因素,日本茶道研究者熊仓功夫认为就是器物的来历传承与各茶人自身的偏好[8]。

在近代美术概念引入之后,茶道具被赋予了作为美术品的价值。名物及“箱书”的权威性被弱化,对于茶道具的评价更趋于器物本身。今泉雄作是日本著名美术史学家、陶器瓷研究者。在东京美术学校执教期间,他从工艺角度对茶碗、茶釜、茶筅等主要茶道具进行了讲解。昭和初期,由日本著名陶瓷研究者奥田诚一主导的陶瓷器研究会,选择使用近代美术用语“表现”来替代陶瓷器釉色中看到的不规则变化即“景色”或“景致”。他们主张一种“纯粹鉴赏法”,仅从物本身,即轮廓、色彩、触感等方面分析茶道具,“宣告要排除茶人孕育出的看重来历传承的评判方法。”[9]同样对“箱书”的必要性提出质疑的还有柳宗悦和小林逸翁等。如柳宗悦在《茶与美》中批判了用“箱书”判断茶道具价值的倾向。他倡导的民艺运动,重视器物的实用美,推崇无名杂器,本身正是从颠覆旧有的评价体系开始的。小林逸翁则在《新茶道》中质疑了“箱书”的权威性。尤其对茶道家元们拥有的“箱书”撰写权力提出了尖锐的批判[10]。昭和时代的日本陶瓷学者们进一步运用对比视角,从色彩呈现的效果来分析茶道具。在1938年发行的《日本美术略史》中也用了这种对比手法,称来自中国的唐物道具“鲜丽清美”,桃山陶器则是“稚拙美”。并认为“以侘为第一要义的侘茶,当然也要求其茶器有侘之美。”[11]人们逐渐将茶道具看作是一種美术品,侧重从色彩、质地、釉色、造形等方面进行评价,描述“侘”之美,这种论调奠定了现代茶道具论的基础。

综上所述,茶道形成过程中,孕育出了独特的名物以及“箱书”价值体系。茶人们对茶道具的评价更看重包括产地、作者以及流转历史在内的“来历传承”。到近代,在西方美术观念的影响之下,美术和陶瓷学者们对原有的价值体系提出了质疑和批判。虽然长久以来存在于茶道世界中的旧有体系并未完全消失,但在他们的推动下,茶道逐渐与美术相结合,一些茶道具被视为美术品,人们开始侧重从色彩、质地、釉药、造形等进行价值判断。这种评价更加趋向于器物本身,变得更加客观化了。

三.茶道展现形式的多样化

在日本茶道中,举办茶会是它的主要内容,亦是其一直以来最主要的展现形式。茶人们通过举办茶会和参加茶会磨练技艺,观摩茶道具。正规的茶会一般以4小时为标准,由前席、席间休息、后席构成。前席包括主客寒暄、加炭、吃怀石料理和点心;后席包括点浓茶、加炭、吃点心、点薄茶、离别寒暄等,是用餐礼仪和饮茶礼仪的结合。有关这些茶会的记录就是茶会记。茶会记根据主人不同可以分为自会记和他会记。自会记指的是茶会记作者自己作为主人举办茶会的记录,带有备忘录性质,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展现不同的茶会风格,避免前后茶会道具或料理重复等。而他会记指的是茶会记作者作为客人参加茶会时的记录。根据日本学者谷晃的研究,截止2001年可确认的茶会记共有两百余本[12]。

到了近代,部分茶道具以及茶室建筑等被划为美术作品的一种,茶道艺术的展现形式也随之变得愈加多样化。这些形式包括开放式的茶道表演、展馆陈列、图册出版等。同时日本茶道突破了一国的界限,走向海外,逐渐确立了现在茶道艺术的展现形式。

1872年,以京都西本愿寺、知恩院以及建仁寺为中心举办了第一届京都博览会。期间,建仁寺里设了临时茶席,为参观者们进行茶道表演。里千家第11代家元玄玄斋首次披露了立式茶道,即主人点茶、客人喝茶均不是跪坐在榻榻米上,而是坐在椅子上进行操作的表演形式。在此后的茶道具展览会场中,通过临时茶席与展览结合的方式进行推广和展示成为一种惯例。除了规模较大的博览会之外,私人美术馆成为茶道具以及茶室展示的重要设施。较早设立的有九鬼隆一的三田博物馆、根津嘉一郎的根津美术馆、尾张德川家的德川美术馆等。到了二战后,藤田传三郎、小林逸翁、无岛庆太的后人们相继设立了藤田美术馆、逸翁美术馆、五岛美术馆。

图册等的出版也成了重要的展现手段之一。根据日本学者竹内顺一的统计,明治时代至2000年为止有关茶陶书籍的单行本,不包括全集、辞典、杂志、图册就多达350余本[13]。二战后,随着文化财保护法的制定和实施,迎来了美术书籍的出版高峰。茶道相关的刊载比例及涵盖范围大幅提高,甚至出现了单独成册的图册。在1950年发行的《日本美术史 中世~现代篇》中刊载了多个珍品茶碗。具有代表性的是平凡社在1964年出版的《日本的美术》。该全集共计25册,其中的第15册首次以《茶的美术》命名,是专门针对茶道具以及茶室的内容。1967年小学馆开始发行共计31册的《原色日本的美术》,其中第15册、第19册、第20册分别涉及茶室、桃山时代的茶陶、染织和金工等。同一时期还出版了《book of books日本的美术》,第19册为茶室和茶庭,第28册为茶陶。

综上所述,日本茶道形成后,茶会是它最主要的展现形式,撰写茶会记是最重要的记录手段。在各个流派形成了相应的定式之后,家元制度作为一种保障传统工艺技能代代世袭传承的重要制度固定下来,一直延续了茶道形成之初的展现形式。从明治时期开始,随着西方美术观念的传入,日本茶道开始与近代美术相结合,并突破了技艺传承中保守单一的表现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如进行开放式的茶道表演、陈列茶道具及茶室、图册出版等。由此日本茶道逐渐走上了大众化和普及化的道路,并走向海外,逐步确立了现在茶道艺术的展现形式。

综合上文的考察分析,近代西方美术观念的引入,部分茶道具和茶室等被纳入美术品中,一方面给已有的日本茶道的价值体系带来巨大的冲击,一方面也给日本茶道的复兴带来了新的机遇。在近代西方美术观念影响下,日本茶道的转型具体表现为茶道美学概念的具象化、茶道具评价体系的客观化、茶道展现形式的多样化。可以说与西方近代美术的结合,是日本茶道实现艺术化、大众化的契机。虽然有一些是为了迎合西方做出的无奈之举,但日本茶道在近代的成功转型,客观上促进了日本茶道的复兴,并奠定了现代茶道艺术的模式。

参考文献

[1]满冈忠成.《茶道鉴赏史茶道全集15》平凡社,1937.

[2]帝室博物馆编.《日本美术略史》美术书院,1938.

[3]望月信成.《侘之艺术》创元社,1967.

[4]谷川彻三.《茶之美学》淡交社,1977.

[5]芳贺幸四郎.《侘茶的研究》淡交社,1978.

[6]柳宗悦.《茶与美》讲谈社,1986.

[7]久松真一.《茶道哲学》讲谈社,1987.

[8]熊仓功夫编.《柳宗悦茶道论集》岩波书店,1987.

[9]青木茂,酒井忠康.《日本近代思想大系17》岩波书店,1989.

[10]千宗室監修,谷晃编.《茶之美术》淡交社,2000.

[11]谷晃.《茶会记研究》淡交社,2001.

[12]竹内顺一.《日本陶磁器研究史序说(16)》《陶说592号》2002.

[13]叶渭渠,唐月梅.《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4]熊仓功夫校注.《山上宗二记 附茶指月集》岩波书店,2006.

[15]熊仓功夫.《熊仓功夫著作集3茶汤的心与形》思文阁出版,2016.

注 释

[1]谷川彻三.《茶之美学》.淡交社,1977年,p5.

[2]叶渭渠,唐月梅.《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p89.

[3]芳贺幸四郎.《侘茶的研究》、淡交社,1978年,p124.

[4]青木茂,酒井忠康.《日本近代思想大系17》、岩波书店,1989年、p3~4.

[5]熊仓功夫编.《柳宗悦茶道论集》.岩波书店,1987年,p148.

[6]满冈忠成.《茶道全集15·茶道鉴赏史》.平凡社,1937,p495.

[7]来自中国的茶道具在日本茶道中被称为“唐物道具”.

[8]熊仓功夫.《熊仓功夫著作集3茶汤的心与形》.思文阁出版,2016年,p248.

[9]竹内顺一《日本陶磁器研究史序说(16)》《陶说592号》.2002年,p75.

[10]小林逸翁.《新茶道》.文艺春秋社,1951年,p87~100.

[11]帝室博物馆编.《日本美术略史》美术书院,1938年,p170~171.

[12]谷晃.《茶会记研究》.淡交社,2001年,p512.

[13]千宗室监修,谷晃编.《茶之美术》.淡交社,2000年,p48.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日本传统工艺的保护与振兴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9SJA0174),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基金项目(EGD20XQD2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文理学部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富连成社戏曲传承的现代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安凯转型生意经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沣芝转型记
关于匈牙利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