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方言词“谝”字义项梳理

2021-12-06田蕾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方言词义项现代汉语

田蕾

内容摘要:本文依托CCL现代汉语语料库和BCC汉语语料库,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现代汉语方言词“谝”字在语料库中的义项分布进行梳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所列出释义的基础上,对“谝”字在现代汉语中的义项分布情况进行重新分析,认为除了《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1个义项外,“谝”字还有1个义项也应用广泛,即:<方>动:说,说话,聊天、闲聊。并且发现在语料库中“谝”有四个义项,其中,“谝”的<方>动:说,说话,聊天、闲聊。这一义项,使用频率高,范围广,是在“谝”字“夸耀”义感情色彩模糊化后产生的新义,根据词典收录原则,应优先收录这一义项。

关键词:语料库 义项 谝

语的含义随着语言应用、社会发展是不断变化的,包括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等,这种现象极为多见,所以需要不断精确的解释词义。《现代汉语词典》是现代汉语规范性语文词典,它对收古汉语义、方言义、专科义比较严格,不全收,不详列,但对现代通行的词义,特别是派生义、新义是决不应遗漏的。[1]《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本文简称《现汉》)中“谝”字只有1个义项:①<方>动:夸耀;显示;~能。我们采用语料库技术的方法,对“谝”字在现代汉语中的义项分布情况进行重新分析,发现“谝”字在现代汉语中还有3个义项:“①<方>动:说,说话,聊天、闲聊。②<方>谝,动:欺骗,诈骗。③<方>谝,动:花言巧语。”其中①<方>动:说,说话,聊天、闲聊。这一义项频繁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且与《现汉》中的释义不同。编写汉语规范型词典涉及到的方言词问题,主要就是把来自方言,但已经进入普通话词汇系统、成为普通话词汇单位的方源词,同主要在方言地区使用、仍属于方言词汇系统的方言词区分开来。前者不加任何标志地收入词典,用这种方式承认它们已经属于普通话词汇的身份;后者一部分(较常见于书面资料,因而有查考需要的)加上方言标志收入詞典,另一部分(基本上只在方言地区使用的)不收入词典。[2]“谝”字就是主要在方言地区使用、仍属于方言词汇系统的方言词,由于“谝”字较常见于书面资料,且有查考需要,故《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谝”字加上方言标志收入词典。但由于《现代汉语词典》编写的时候,方言资料有限,而汉语方言又十分复杂,一个方言词可能同时在几个方言中存在,《现汉》在有限的语料中筛选方言词,选取方言词最具代表性的词义收入词典中就很难做到全面、确当。

因此本文运用语料库技术的方法对“谝”字在现代汉语中的义项分布情况进行重新分析,并对其在现代汉语中的义项进行描写,最后对“谝”字四个义项的产生进行解释。希望可以为以后的词典编纂工作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一.语料库中“谝”字义项分布描写

(一)建立“谝”字数据库,对“谝”字义项进行标注

李仕春曾在《语料库时代的汉语中型语文词典出版状况研究》一文中指出“汉语中型语文词典中,100核心词乃至更多多义词义项的划分并没有建立在大型语料库的基础上进行成规模地系统修订,常用多义词的义项精细度至今依然处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靠语感确定义项的编纂水准,从而导致汉语中型语文词典义项的划分比较粗疏、存在漏收的情况。[3]因此本文运用语料库技术的方法对“谝”字在现代汉语中的义项分布情况进行重新分析,因为“谝”是方言词,语料不够丰富,我们采用李仕春《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黄”字义项分布研究》[4]一文中介绍的下载、标注、统计语料的方法,对当前常用的BCC语料库和CCL语料库中的所有语料采取穷尽式考察,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全面性,我们从CCL现代汉语语料库和BCC汉语语料库中一共下载了“谝”的1113条语料,通过筛选后,排除1036条无效语料、重复语料,得出有效语料77条,并对剩下的语料进行标注,《现汉》中“谝”字义项<方>动:夸耀;显示;~能。在新建的语料库义项一栏中标注为1,语料库中出现的义项有②<方>动:说,说话,聊天、闲聊。③<方>谝,动:欺骗,诈骗。④<方>谝,动:花言巧语。分别在语料库义项一栏中标注为2、3、4。

(二)在语料库中发现的“谝”字义项分布情况

通过对新建的“谝”字语料库中各语料的标注,初步确定“谝”字义项在现代汉语中的分布情况如下:

1.<方>动:夸耀;显示;~能。“谝”字语料库中包含该义项的句子共有13条,占比约16.88%。在我们建立的语料库中,此义项仅仅出现在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由于这个义项多来自方言中,山东、河南多地的方言中都有“谝能”一词,即炫耀自己的才能,在日常话语中还含有“逞能、逞强”的意思。“谝富”即指炫耀自己的财富。四川方言中有“谝嘴”“谝嘴子”一说,指自我吹嘘,过分夸大自己的某项本领,与“谝能”意近。[5]51但这些口语上的话语料库很少收录。除去《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外,此义项多单说或者组词“卖谝”表达此义项。例如:

(1)窑洞里。江青:行了,小鬼。我那点事算什么,我不过是个政治协理员而已,哪敢在邓大姐面前谝功,快去忙你的吧。张天义做个鬼脸跑出去了。(张险峰《谁主沉浮》)

(2)有了她,孙布袋最喜欢干的活儿就是去挑水,他家是最费水的。每当他担上水桶出门时,总不由地要给村人谝一谝女人,引一村人羡慕。(李佩甫《羊的门》)

(3)何殿福在他老婆面前,指指划划地夸奖刘太生,同时,也在卖谝自己。(冯志《敌后武工队》)

(4)沈松林:“我很轻松呀,真的,很轻松!”江宁宁讥笑:“既要谝人,又要谝己,咳,真是悲剧中的悲剧啊。”(白描《特区女记者》)

2.<方>动:说,说话,聊天、闲聊。语料中包含该义项的句子共有53条,占比约68.83%。在我们建立的语料库中,此义项经常出现在作家的文学作品中。与《现汉》中“炫耀”义相近。区别在于没有贬义的感情色彩。例如:

(1)兆鹏出门泼了水回来蹬上长裤,给黑娃倒下一杯凉茶,俩人就聊起来。“黑娃你咋搞的?也不来我这儿谝谝闲话?”

“你忙着教书,我忙着打土坯挣钱,咱们都没闲空儿。”

“你这两年日子过的咋样?”

“凑凑合合好着哩!”(陈忠实《白鹿原》)

(2)王海忽然想,要不要把认识安琪的事儿在路上跟爸爸闲谝谝?今天在安琪那儿吃过饺子,他好像找到了一种感觉,这个女人可能适合他。(张宇《软弱》)

(3)田福军到原西后,他们在县招待所单独谈了很长时间。话题东拉西扯,既谈工作,也谝闲传。(路遥《平凡的世界》)

(4)“以前的干部是谝闲话的多,干实事的少;恋机关的多,下基层的少”。主管组织工作的县委副书记杨宝成说,以前最头疼的事就是有人要进城提干,现在是伯乐赛马,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干部工作好做了,耳根也清净多了。(人民日报\2002年)

3.<方>谝,动:欺骗,诈骗。语料中包含该义项的句子共有5条,占比约6.49%。在我们建立的语料库中,此义项多出现在古代汉语中。例如:

(1)贫而多子,势必虽欲安贫而不可得,悍者将为盗贼,黠者将为棍谝,弱者将为乞丐,其子女亦然。产于此等之家,其必无力以受教育,岂待问哉?(梁启超《新民议》)

(2)象曰:以谝受征,不羞也,终岁弗宁,只足烦劳也,后有凶,不副实也。上六,莽谝不己,四方欲杀之。象曰:莽谝众怒。杀之何过也。右三卦切中时病,真得风刺之正。(南村辍耕录 史藏\志存记录)

(3)然随手抽换,鲜能胜者,辄罄资以归,谓之虎须。亦曰虎须党,则合多人行谝也。猴相谓轻躁者。以其举动如猴也。檨哥谓痴人也。(台湾语典 史藏\志存记录)

(4)凡地方有儿杀人放火,半殴窃盗,反狱越监,仿造货币,诓谝博奕,奸淫者,见则捕之。(晚清文选 集藏\文总集)

(5)王夫人道:“娘娘已经封她真人,你们往后该敬她,称她个史真人。我们一家子也都伏着她的庇佑。”史湘云只笑说道:“太太,不要理他们谝哄。”王夫人也明知她仙家的玄妙,不便说破她。谈了一会方散。(后红楼梦 集藏\小说)

4.<方>谝,动:花言巧语。语料中包含该义项的句子共有14条,占比约18.18%。在我们建立的语料库中,此义项仅仅出现在古代汉语中。例如:

(1)第三卷□言部[谝]piǎn注解:便巧言也。(许慎《说文解字》)

(2)惟截截善谝言,俾君子易辞,我皇多有之!昧昧我思之。(今文尚书)

(3)“谝”犹辩也,由其便巧善为辩佞之言,使11君子听之回心易辞。(尚书正义)

二.《现汉》方言词“谝”的释义献疑

通过对方言词“谝”在现代汉语中义项分布情况的分析,我们认为“谝”字:①<方>动:夸耀;显示;~能。③<方>谝,动:欺骗,诈骗。④<方>谝,动:花言巧语。这三个义项是古已有之,而②<方>动:说,说话,聊天、闲聊。这一义项是新义项。因此建议《现汉》收录。

我们在BCC语料库和CCL语料库中发现了很多义项的用例。最早见于《尚书·周书·秦誓》:“惟截截善谝言,俾君子易辞,我皇多有之!昧昧我思之!”《说文解字》:“谝,便巧言也。从言扁声。”[6]孔颖达正义:“谝,犹辩也。”[7]可见,“谝”在古代的主要意义为“花言巧语”,含有虚伪之义。《汉语大字典》“谝”字条谓其本义为“花言巧语”。至元代,从花言巧语的本义引申出了欺骗义。例:元汤氏《一枝花·赠王观音奴》套曲:“指山盟是谝,则不如剪发然香意儿远。”清张蹇《变法平义·凡兵部之事四》:“凡地方有杀人放火……诓谝博弈,奸淫者,见则捕之。”古文中的“诳谝”一词即指巧言欺骗。现在的山西朔州方言中的“谝子”即指“说话不老实,哄骗人的人”。[5]51谢小丽在《“骗马”考》中认为“骗”乃“谝”的俗体字,“骗”是宋元之后才替代“谝”进入“欺骗”语义系统,到元代之后成为“欺骗义”的主要词语。[8]可见宋元时期“谝”已经有了欺骗义。而章太炎认为“骗”的本字是“谝”。《新方言·释言》:“《说文》:谝,便巧言也。今通谓善欺者为谝子……谝本音部田切,今音普面切。”此说多有人信从,但也不可信。[9]清后“谝”字从欺骗义又演变出“炫耀,夸耀”之义。例:清蒲松龄《增补幸云曲》第十六回:“这奴才不弹琵琶,光谝他的汗巾子,望我夸他。”至此,我们能看出“谝”的①③④这三个义项是古时候就已经有了。

现在“谝”字在全国各地方言中被广泛的运用,在北京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晋语、江淮官话和闽语等方言中都有使用。《汉语方言大词典》中,“谝”字共有7个释义,在各地方言中的使用情况也有所不同,而把“谝”作为“说、聊天、闲谈”之义的主要是中原官话、兰银官话和晋语。[10]例如在陕西把“闲谈”称作“谝闲传”,新疆乌鲁木齐方言中有“谝搭拉子”一词,表示闲谈,聊天。宁夏盐池方言中,“谝”不仅指“花言巧语”,也可以说“闲谝”“谝天”,“谝谝”指“聊聊,闲聊”的意思。在山西运城方言中,称“聊天”为“谝闲”“谝闲传”“谝闲竿”“谝闲话”,称“健谈”为“能谝”。

综上所述,从“谝”字的词义演变及各地方言例证可知,“谝”字历来有之,本义是花言巧语,元代从花言巧语义引申出欺骗义,清代又演变出炫耀,夸耀的意思,现代在各地方言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产生了“说,聊天,闲谈”之义。“花言巧语”“欺骗义”“炫耀,夸耀”这三个义项古已有之,且感情色彩均为贬义。而“说,聊天,閑谈”这一义项不带有感情色彩,多出现于西北作家的作品中,只单纯表示说话,聊天或者闲谈,在我们的语料库中该义项出现的频次为4.76%,超出了《现汉》中的义项:<方>动:夸耀;显示;~能。的出现频次。是四个义项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义项。

基于语料库对释义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于发现、纠正传统释义中对词义理解和概括的主观性、经验性的偏差或疏误。[11]故而本文运用语料库技术穷尽性的分析了北京大学语言研究中心CCL现代汉语语料库和北京语言大学BCC汉语语料库中所有“谝”字语料,通过上文对“谝”在现代汉语中的义项分析,“谝”的②<方>动:说,说话,聊天、闲聊。这一义项,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根据词典收录原则,应优先收录这一义项。

参考文献

[1]韩敬体.论《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的一般原则[J].辞书研究,1993(05):18-29.

[2]晁继周,潘雪莲.编纂汉语规范型词典的重要参考书[J].方言,2003(04):354 -360.

[3]李仕春.语料库时代的汉语中型语文词典出版状况研究[J].中国出版,2017(03):33-35.

[4]李晓倩,李仕春.语料库视野下的现代汉语“狼”字义项分布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34-35.

[5]田胜男.新疆汉语方言词语义探源——以“谝传”“骗腿儿”为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5(01).

[6]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7]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十三经注疏 标点本 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2.第571页.

[8]谢小丽.“骗马”考[A].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学行堂文史集刊——2012年第2期[C].: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2012:4.

[9]霍帆.“欺骗之骗”语源考辨——兼论元代文献的“骗马”一词[J].语言研究,2020,40(01):106-109.

[10]白丽蓉.太原方言中的“谝”[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03):83-85.

[11]王永耀.语料库介入的汉语语文词典释义途径[J].辞书研究,2010(1):117.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方言词义项现代汉语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壁虎”方言词造词理据的地域文化特征
《搜神记》方言词研究
古楚方言词“桯”源流探析
北大版《现代汉语》增订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