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精神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之研究
2021-12-06蔡桂珍
蔡桂珍
(闽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人民按照党中央既定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范、精准施策”抗疫总要求,在全国打响了疫情防控的阻击战、总体战和人民战。这是新时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进行的一场伟大斗争实践,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成为中国精神谱系中的崭新标识。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的伟大抗疫精神,必将成为滋养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不竭源泉,也为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明生动的教学素材。形势与政策课又是一门政策性、时效性和针对性很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渠道的重任。因此,把抗疫精神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对于提高教学实效性,进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抗疫精神的内涵
伟大的抗疫斗争铸就的伟大抗疫精神,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精辟概括的20个字:“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1]这言简意赅、内涵丰富的伟大抗疫精神,是同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多年长期积淀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新时代的展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精神,必将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生命至上”彰显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在我们党将近一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都把“为人民谋幸福”放在首要地位,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也不例外。在整个抗疫过程中,我们党本着“生命至上”的理念,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防控思路上。把抓好“两大重点”,即重点疫区、重点疫情防控,做到“两提两降”,即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作为重头工作。针对节后人员大范围流动可能带来的疫情扩散风险进行前瞻性部署:延迟开学、灵活复工、错峰出行,科学坚定地提出防控疫情这根弦不能丢,要奋力实现建成全面小康与脱贫攻坚目标总要求。[2]二是在具体行动上。为了遏制疫情的进一步蔓延,党中央雷厉风行地推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甚至不计成本。其中最震撼的是作出了对拥有千万级人口大城市、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进行史无前例封城的重大决断。紧接着在全国实行禁足令,学校停课,企业除了防疫抗疫需要之处,其他一律停工停产,停止一切非必要的人员流动、大型活动、聚会等等。三是在救助对象上。我们党在抗疫过程中始终坚持不抛弃、不放弃,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确保一个不落。无论是刚刚出生的婴儿还是百岁的老人,无论是在华的外国人员,还是远在海外的华人华侨、留学生,每一个生命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得以及时、精心的保护。同时,在治疗费用方面,截至2020年5月31日,高达13.5亿元的总医疗费用也全部由国家承担。[3]
(二)“举国同心”彰显着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团结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讲话时指出:“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4]这场抗疫战争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面对不期而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全国一盘棋理念, 56个民族像“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齐心协力,共同应对。首先,党中央是坐镇军中帐的“帅”,发挥着领航定向、定海神针的作用。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不断作出各种指示和批示。党中央迅速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30多次领导小组会议,派出中央指导组进驻湖北省武汉市疫情防控第一线指导工作,有力地控制住疫情蔓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挥协调作用,针对急需解决的医务人员和医疗物资的调度,根据疫情变化加强协调服务,灵活调整防控策略和重点工作,统筹安排复工复产,做好产业链、供应链的无缝对接,努力做到抗疫生产两不误。其次,各地方在各方面都严格高效地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发挥着车马炮各展其长的作用。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全国自上而下分级成立了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挂帅并统一指挥、统一指导、统筹协调的应急指挥机制和应急决策指挥体系。全国各地随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迅速建立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疫情防控体系,在街道社区、乡镇村庄进行网格化、地毯式管理。经过上下努力,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的疫情防控局面,把全国各战线、各行业的力量汇聚到抗疫工作中。
(三)“舍生忘死”彰显着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英雄精神
马克思说过:“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大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5]这就是所谓的时代造英雄,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英雄形象。“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6]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沧桑而至今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就是因为我们是个英雄辈出的民族。同样,在中国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战争中,又涌现出一批批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新时代英雄人物。有老骥伏枥的钟南山、李兰娟等一大批专家、院士,有被称为最美逆行者的军地医务工作人员,有在一线开展疫苗和防治药物筛选研发科研人员,有为人民服务的公安干警,有深入一线记录中国抗疫点点滴滴的新闻工作者,有顶风冒雪、冒疫前行的快递小哥,有坚守岗位、做好卫生消杀的环卫工人,有镇守社区、协助防控相关工作的大量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正是成千上万这样的英雄们,义无反顾地用他们血肉之躯筑成了阻击疫情的长城,迅速而有效地遏制疫情蔓延的势头,他们用自己的行动铸就了舍生忘死的伟大抗疫精神。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抗疫表彰大会讲话中自豪地说:“舍生忘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1]
(四)“尊重科学”彰显着实事求是、创新攻坚的科学精神
面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的事实,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疫情防控要“既有责任担当之勇,又有科学防范之智”[7]。要求严格遵循科学规律,紧紧依靠科学技术这一抗病毒最强有力的武器,把实事求是、创新攻坚的科学精神贯穿疫情防控的整个过程。首先,党中央在抗疫总要求中提出“科学防治”的基础上,组织协调全国优势科研力量,坚持科研、临床、防控一线相互协同和产学研各方紧密配合,对疫情进行科学研判,根据疫情发展不同阶段确定科研攻关重点,确保疫情防控得到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其次,为了提升治愈率和出院率,广大医护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各种治疗办法,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中探索出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效果显著;科研人员团结协作,夜以继日对新冠疫苗展开研究,研发的疫苗数量和进度居于世界前列。再次,大量科普工作者加紧为民众科普疫情相关知识和防范措施,及时粉碎各种疫情谣言,有效疏导民众的恐慌情绪,树立科学的防护观念。第四,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疫情防范科学意识,面对疫情不恐慌、不传谣、不造谣、不信谣。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体温监测、活动范围登记等工作,在疫情期间自觉做到不聚集、少出门。此外,我国在防控措施上首创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管理,对公共场所和办公区域进行差异化防范,以最大限度防范各种潜在的聚集性疫情风险;充分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在日常防控中通过健康码识别、行程记录对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轨迹追踪和溯源分析,以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对零星或偶发的疫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防控。正是全国上下秉承实事求是、创新攻坚的科学精神,让科学技术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大显身手。
(五)“命运与共”彰显着大道不孤、大爱无疆的担当精神
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同疾病和灾难较量的斗争史。病毒没有国界,疾病不分种族,病魔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尤其是在全球化、网络化的当下,“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8]。在这场历史罕见的疫情中,中国始终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致力于维护世界卫生安全,充分展现了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大道不孤、大爱无疆的宽阔胸怀和担当精神。一方面及时向国内外发布疫情信息。中国不仅实时更新疫情发展情况,让国际社会更快地了解疫情的变化,并且积极主动地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分享病毒基因序列、毒株信息及其电镜图片等重要信息,积极公布治疗方案。另一方面,举全国之力,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特别是对武汉“封城”这一人类历史的空前之举,以巨大的牺牲为世界各国争取了应对疫情的宝贵时间,对全球抗疫做出了重大贡献。不仅如此,当疫情在其他国家扩散后,中国在自己疫情防控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依然心系全球生命安全,紧急发起人道主义行动,尽其所能向疫情蔓延的国家提供各种支持和帮助。中国在抗疫中展现出的这种负责任大国的道义和担当,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许多国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说的,中国人民“正在为全人类做贡献”。
二、抗疫精神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抗疫精神作为中国精神在新时代的发展和诠释,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铸魂育人的重大使命,弘扬抗疫精神是其责任和要求。形势与政策课又是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把抗疫精神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是势在必行。
(一)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顾名思义就是以德立人,树德以人。具体地说:“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9]显然,立德树人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新时代,高校担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服务“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使命。无论是“合格”还是“可靠”,都首先共同指向品质德行。而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因此,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这就需要高校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新时代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一种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当代大学生是这场“战争”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对抗疫精神有着最切身、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抗疫精神无疑以其独特的思想性和鲜明的时代性,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为真实的、最有说服力的教育素材。不言而喻,把抗疫精神融入形势与政策课中,必然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吸引力,以促进高校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7]这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充分利用党和国家成功办好大事、妥善应对难事的时机,因势利导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在这一点上,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形势与政策课要求更甚。因为:“‘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答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10]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阻击战、总体战,毫无疑问是当下我们党和国家成功办好的大事、妥善应对的难事,其铸就的伟大抗疫精神是我们党的理论在新时代的又一创新成果,理所当然要第一时间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抗疫故事,来诠释其蕴含的抗疫精神,必然能让耳濡目染、亲身经历这次疫情的大学生们切身感受到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有温度的课,从而不断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进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三)是培养大学生勇于担当责任的内在需要
在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的背景下,大学生既肩负着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任,又承载着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最可宝贵的人才,他们的成长成才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按照我们党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要求,新时代大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更要有理想、有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关系生死的战役,中国人民在抗疫中所展现的伟大抗疫精神,极大地激发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感。把抗疫精神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忧患意识。此次突发的重大疫情,无疑给一出生基本上过着衣食无忧的当代大学生敲了个警钟,它告诉学生,疫情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围绕疫情所引发的国际上的各种博弈,并由此带来错综复杂的局面,无论对国际形势还是对国内改革发展,势必造成巨大影响,也必然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而所有这些,于国于己都是任重而道远,从而提醒大学生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当代大学生勇担国之重任。疫情发生后,占援鄂医护工作人员近三分之一的众多“90后”“00后”青年人,在祖国危难时刻,义无反顾地逆行,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表现告诉当代大学生,担当国家重任不是空喊口号,而是在国家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勇于担当。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大学生做好自身定位,以抗疫英雄为榜样,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勇担国之重任,自觉地将个人的成长成才融入到国家的发展中,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和希望。
三、抗疫精神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实践理路
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中铸就的伟大抗疫精神,为形势与政策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素材。而形势与政策课的政策性、时效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又亟需把抗疫精神融入教学中。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实现抗疫精神与形势与政策课的有机结合就成为当前形势下的必然要求。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载体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尝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此抛砖引玉。
(一)在教学内容上,讲好抗疫故事,帮助大学生读懂抗疫大考这张“中国答卷”
现有的形势与政策课教材中,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民族精神、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物质技术和大国担当六个方面来解读抗疫大考这张“中国答卷”。由于受到篇幅和课时的局限,学理性内容偏多,相对比较抽象,如果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加工拓展,很难让大学生真正读懂抗疫大考这张“中国答卷”,也无法正确理解和领会抗疫精神。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政课教学组织工作的通知要求,在讲解过程中,每一个方面都相应地将抗疫过程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如身患渐冻症还坚持奔走在一线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先进事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一批抗疫“90后”的故事等作为教学案例融入教学中,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做到以情感人,情理交融,引起学生共鸣,从而拉近了形势与政策课与学生的距离,提升了亲和力。另一方面,通过对这些先进人物、典型事迹进行生动介绍,能够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抗疫精神,使抗疫精神像空气一样让学生学而不觉,以达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11]
(二)在教学载体上,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教育技术,深化大学生对抗疫精神的理解
在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针对伴随互联网飞速发展成长起来的当今大学生离不开手机、电脑、互联网平台等现代化新媒体特点,为了深化他们对抗疫精神的理解,真正领会和掌握其精神实质,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笔者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教学手段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从视听讲等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式的展示,改变新生代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枯燥无味、空洞高调等先入为主的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将抗疫精神通过一个个有色彩、有温度的视频、音频等资料,如播放融媒体系列短视频《中国战“疫”录》《中国速度》等记录片,让大学生切身感受到在与疫情赛跑的中国速度和力量,体会到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其次,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利用手机、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鼓励学生课外观看网络上有关抗疫的优质团课,如《开讲啦:抗击新冠肺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等,然后在这些社交平台上进行分享交流,让学生在畅所欲言交流心得中深化对抗疫精神的理解,自觉以抗疫英雄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认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三)在教学方法上,结合日常学习生活进行生活化教学,引导大学生感悟抗疫精神
教育部在《关于开展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思政课不是纯粹的知识之学,它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若要学生真心喜爱思政课并从中受益,就必须要唤起学生对理论的内在需求,直面问题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更加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世界,真正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从而让大学生感受到思政课的“有用、有趣、有聊”。遵循这一精神,笔者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深入挖掘抗疫精神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的因子。如抓住疫情爆发后人们日益关心自己生命健康安全这一大变化,从最基本的也是与学生切身利益关系最密切的疫情防控常识入手,进行相关疫情防控科普宣传,诸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距离、生活规律、加强锻炼等,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防范意识。这些看似生活细节,其实也是这次抗疫斗争中经验教训的精髓所在,这样在讲解过程中自然地把抗疫精神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让他们从关心自己切身的利益中对抗疫精神有真正的感悟,做到入脑入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大学生躬身践行,将抗疫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化精神为力量,认清在当下最重要的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中这样评价青年一代:“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难、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11]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因势而新,把抗疫精神这个最新的理论成果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而且能够因势引导当代大学生以抗疫英雄为榜样,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