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成果导向理论的思政课主题 实践教学探索
——以“我的英雄之旅”为例

2021-12-06寇海燕

闽江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英雄思政目标

寇海燕

(闽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强调提升理论修养的同时,更应注重能力素质的养成和道德品行的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力求以行促知、以行验知。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针对性的有效途径。只有把理论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实践中,才能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切身的认知,引导他们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也才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德育人目标。

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强调:“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重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深化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要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效果。”[1]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状况与此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实践教学模式需要得到突破性进展。

一、成果导向理论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启示

思政课实践教学应是一个形式丰富多样、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目前实践教学的模式主要有:(1)课堂实践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深化学生认知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比如组织专题讨论、辩论、演讲、视频观看、红色作品欣赏、邀请人物访谈等教学活动。(2)校园实践教学模式。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在校园内开展的系列实践活动,比如各种各样的校内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3)社会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校园、开拓视野,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比如调研活动、参观学习、实地考察,以及各种公益活动如敬老服务等。

上述实践教学模式确实取得了课堂讲授所无法达到的效果,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从客观方面来看,有师资条件不足、实践经费有限、内容缺乏创新、与课程内容相脱离等;从主观方面来看,学生意愿不高、参加实践消极被动、敷衍了事,使得活动流于形式,效果差强人意。问题的症结都在于没有找到一个真正以生为本、能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实践主题,让他们由“要我做”产生“我要做”的转变。

为了提升高校思政实践课教学效果,必须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和当前教学形势等进行思政实践课教学模式创新,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相脱离的问题,使思政工作与教育工作有效衔接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在此背景下,成果导向理论恰好契合了加强实践教学、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的现实需求。成果导向理论(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 OBE,亦称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或需求导向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于 1981 年由 Spady 等人提出后,很快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认可,并已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2]成果导向理论强调教育结构和课程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目标是学生最终达到的学习成果。

目前,OBE 教育模式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工程类专业或工程实践类课程中,而管理、思想政治等文科类专业或文科课程应用较少。[3]因为工程教育类课程的教学目标相对而言具体明确,所以比较容易细化和明确评估,而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则比较综合和广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也强调指出:“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5]

这些针对思政课的论述概括起来就是强调思政课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不仅要满足人的思想道德发展需要,还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这既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本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具体而言,思政课要让大学生实现“知情意行”的全面提升:“知”就是传授知识和理论,“情”指培养高尚情怀,“意”指筑牢理想信念,“行”指以实践为中心,践行马克思主义,也就是要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这不仅包括认知领域,更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内化,以及在此基础上体现和落实到“行”的过程,而对这些综合性目标的编制、检测和评估就更加复杂。因此,将成果导向理论引入思政课教学改革相对较困难,需要找到一个正确的切入口,而实践教学就是有益的尝试。“我的英雄之旅”主题实践可以使“知情意行”有机统一起来,学生只有通过实践达到以“行”致“信”,以“行”验“知”,知行合一,才能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思政课也才能让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

思政课是特别强调实践、重视学生学习成果的课程。因此,学习成果不只是学生记得、知道和了解,更不是学习的暂时表现,而是学生具有掌握实际的能力以及内化到心灵深处的历程,尤其是经过长期而广泛的实践教学,其内化程度及存续性更高。教师应以成果导向理论为借鉴,反思教学过程,重新确认最终所要达到的学习成果,并以此来修正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二、“我的英雄之旅”主题实践活动设计构想和实施原则

通过对思政教育的最终目标以及大学生成长中的困惑和需求进行综合与提炼,笔者设计了以“我的英雄之旅”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以英雄为榜样,认真思考并召唤出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梦想并将之具体化为一个现实可行的目标,然后在深入分析自身现有能力以及外在环境和条件制约的基础上,为这个目标制定具体的执行计划,最后实施计划,完成最终目标,使学生在积极、主动与创造性的体验活动中实现知识内化和自我蜕变与成长,有效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创新能力,同时也踏上实现中国梦的英雄之旅,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英雄”主题的含义与意义

之所以使用“英雄”主题,是因为对于青年人而言,英雄是一个能激发壮志和产生共鸣的主题。而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英雄更是不可或缺的积极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6]思政课教师一方面需要将新时代的精神融入对英雄的解读中,让英雄的内涵不断与时俱进,从而使英雄能够真正成为鼓励和召唤当代青年人不断奋斗超越自我的精神向导;另一方面,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则应积极为当代大学生创造磨炼意志升华情怀的实践环境,给予他们成为英雄的机会和平台。英雄主题契合了成果导向理论中提出的高度期许和扩展机会的原则,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改革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7]英雄之旅并非遥不可及,它其实就是每个人自我成长的过程。这绝不是狭隘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要在宏大的历史叙事和时代背景下找到自己的正确坐标,在激发自身能量成就自我的同时,更激励大学生超越小我走向大我,为国家和时代的进步贡献力量。

(二)“我的英雄之旅”主题实践的具体内容

“我的英雄之旅”主题实践根据思政课四门主干课程内容的不同各有侧重点。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题就可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鼓励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则结合中国革命史的内容,开展沉浸式和体验式实践,如以发扬长征精神为主题在校园开展定向越野比赛,让学生体会重走长征路的艰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能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则可结合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调研,鼓励学生从小处着眼,如以校园为主要观察对象设计和实践校园整治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则可结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鼓励学生设定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目标。

(三)“我的英雄之旅”主题实践的实施原则

首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热情,鼓励创新,将“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具体实践目标要有一个正确的导向和把关。学生是主体,教师则是主导,教师要引导学生确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目标。

第三,实践目标要和学生的切身实际密切相关。学生能否全身心投入实践的关键要素是目标与自身的相关性。鼓励学生戒骄戒躁、客观务实,从改变自身做起。

第四,实践目标要兼具可行性和挑战性。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具体情况确立一个合适的奋斗目标,既不要陷入空想,也不要过于容易, 这个目标要能“跳一跳、摸得着”。

第五,实践选题的确定要以小见大,尽量具体并能够科学评估。学生往往会制定比较空泛的目标,并缺乏实现目标的具体思路。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目标进行客观分析,最终确立一个具备可操作性以及可评估的目标,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容易实施并获得成就感。

(四)“我的英雄之旅”主题实践的具体实施安排

“我的英雄之旅”主题实践将贯穿全部思政课程的教学过程。

第一,在课程之初就让学生思考并确定自己的目标并制定计划,然后上报教师。教师需要认真审阅并加以指导,帮助学生制定适宜的目标。

第二,指导学生建立实践小组,并搭建起实践前中后期交流的组织架构;同时做一些必要的问卷调查,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和想法。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如QQ群、微信群来搭建学生交流互助平台,实现教师对实践的全程参与和指导。

第三,在期末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成果的交流汇报。学生在完成主题实践后需提交实践报告,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对自己所选目标的分析、目标计划实施过程、最终的成效以及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心得。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进一步扩大主题实践的影响,对学生产生更大的教育意义。如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开展学生实践成果汇报展览,将学生的实践报告结集成册。

(五)“我的英雄之旅”主题实践与课堂教学的相互转化

成果导向理论强调以终为始的逆向教学设计,以此反馈到课堂教学。通过收集和提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和困惑,在相应的课堂教学中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做出分析,既加强了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丰富和活跃了课堂教学,又可对实践过程全程跟进并给予理论指导。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主题实践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包括主客观的矛盾关系、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认识的本质和规律、人的价值、群众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等内容,在授课内容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健康的人生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马克思主义强调,改造世界比解释世界更重要,同时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仅在课堂上是讲不透彻的,只有让学生亲身实践才能深刻领会。在学生课外实践的基础上开展学生实践成果的分享交流,教师再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和点评,这样就打通了课堂内外的实践活动,避免了课堂教学和实践内容互不相关的弊端。同时,实践课还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教师藉由对学生具体实践的指导,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状态;学生看到教师的关心和投入,也更容易对教师敞开心扉。

三、“我的英雄之旅”主题实践活动的特点与成效

“我的英雄之旅”主题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主题实践活动,它具有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更能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思政课中的作用和效果。

首先,“我的英雄之旅”主题实践活动有很强的现实应用性,它直指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诸如颓丧迷茫、缺乏目标感和进取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刻苦精神不足、消极被动、严重的拖延症等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当代大学生对英雄有种矛盾的心态,他们在虚拟世界中毫不掩饰自己想当英雄的渴望并积极进取,但在现实中却因种种原因害怕直面自己内心的英雄梦。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诩佛系青年并以此作为放弃目标追求、丧失前进动力的借口。对于这种倾向,高校思政课必须要做出正面积极的回应和引导。要求大学生应该有目标感、使命感、责任感,同时要有为了这个目标和使命而奋斗的决心和能力。英雄的内涵和追求与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直接相关,经过教师引导使学生由追求小我升华到追求大我的境界,可以更好的实现思政课铸魂育人的使命。

其次,“我的英雄之旅”主题实践活动有很强的实操性和可推广性,着眼于最终效果的实现,契合了成果导向理论的教育理念。其主题活动新颖、号召力强;目标明确、效果显著;易于开展、易于评估;机动灵活、可操作性强。学生以个体实践为主,不需要复杂的组织。小到一个早起习惯的坚持,大到一项社会调研的开展,都可以涵盖其中;不同专业和兴趣的学生都能在其中产生广泛的共鸣,使学生的心态从“要我做”转变到“我要做”,并切实从实践中获益,得到课堂上得不到的锻炼与收获。同时,实践课可以突破实践经费、平台、渠道等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并且更易组织和实施,因此非常值得推广。

再次,“我的英雄之旅”主题实践活动形式丰富多样,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理念经久不衰并为教育家们所追求的原因之一,正是重视个体、尊重差异,最终促成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完善。思政教育应该是差异化教学,在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然而在制度化的集体教学背景下,实施因材施教确实是个不小的难题。但这一矛盾正可以从实践教学中找到突破口,通过实践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样以及教师的及时引导,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相对于以往常见的校园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我的英雄之旅”主题实践更加机动灵活,每个学生的英雄之旅都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最能体现学生个体特点的。通过这项主题实践活动,既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并积极参与,又让教师对存在的问题适时指导,使教师自始至终发挥主导作用,从而实现了教师从“教”师到“导”师的转变。

第四,“我的英雄之旅”主题实践活动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延续性,它贯通了教育过程的许多相关环节,比如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现实和虚拟、专业和通识等,并且贯穿了思政课教学的全程。主题实践分阶段分层次,涵盖思政课四门主干课程,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主题实践也各有侧重点。围绕“我的英雄之旅”主题实践活动可以成功地使学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得到全方位锻炼和提升。学生在追求英雄之旅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得到解答,从而得到知识和理论的深化理解;同时英雄之旅也将唤醒学生使命感,不断强化责任担当,理想信念也将得到锤炼,精神意志得到增强,而这些实践内容最后都体现在学生的行为改变上。可谓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效应。

总而言之,“我的英雄之旅”主题实践教学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从学生角度出发,结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将学生的需求同教育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实践的热情。同时,英雄主题注重实操性和可推广性,避免眼花缭乱华而不实的实践,着眼于最终效果的实现。这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功能,激发学生和教师积极投入到实践教学中并获得更大的成就,从而更好地完成思政教育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

“我的英雄之旅”主题实践教学为大学生提供了深刻思考自我与外界关系的机会,从而使他们更加了解自身价值所在,也有了更清晰的社会和历史责任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得到锤炼和提升。这段旅程不仅成为他们大学生活中非常难忘的一段回忆,更为他们开启新的奋斗征程吹响了号角。

以“我的英雄之旅”主题实践教学为突破口,有助于进一步探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着力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实践育人模式。只有切实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才能将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落到实处,才能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完成党和国家赋予思政课的历史重任。

猜你喜欢

英雄思政目标
英雄犬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