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背景下培养区域认知素养
2021-12-06陈若宁
陈若宁
(连江第一中学,福建 连江 350500)
一、区域认知是地理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指出“区域认知是指人们应用空间一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1]。要求学生运用区域分析的方法,从空间—区域的角度认识分析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并形成正确的区域发展观[2]。因此,区域认知的培养应落实在区域本身的认知和怎么认知区域这两方面。对高中地理教学而言,在教学中应对区域位置分析,渗透区域空间定位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空间尺度,辨别大小不同尺度的区域的能力。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分析等区域认知方法来分析区域特征。了解区域的整体性与内部的差异性,能对比区域之间的差异。具备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能将不同的地理空间联系起来分析区域联系。分析区域现象的动态变化、理解区域发展方向并进行决策判断。
二、让问题式教学促进区域认知素养的养成
2017 年版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提出“重视问题式教学”,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问题式教学是落实区域认知素养的载体,而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是问题创设的目标。
1.可借助问题式教学的区域地理内容
区域认知是个体对地理区域的认知,能区域定位、区域特征认知、区域之间比较或联系、区域问题的分析和区域发展方法的探究为区域认知素养的主要要素。环境质量、自然灾害、城市化、全球社会经济变化,社会和空间差异、能源管理、社会或经济危机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案例比较适宜问题式教学。以人教版地理三为例,适宜问题式教学的内容有:自然灾害问题有荒漠化;社会和空间差异问题有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西气东输工程;能源管理问题有我国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能源基地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有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等;城市化问题有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等。以上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借助问题式教学,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围绕着问题,探究出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法,在此过程中注重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
2.以问题为基点的教学可构建区域地理学习的方法
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认识区域的时候,采用综合分析法、演绎法等区域认知方法,使学生理解内化区域知识,形成区域认知。区域认知时需要我们用综合思维的方法,即时空综合、要素综合和地方综合来分析问题。所以,应设置包含以下内容的问题:区域位置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会发生?会产生什么作用?有哪些措施?效果如何?以这些问题为基点,建立区域地理学习的模型。同时,运用演绎法引导学生进行区域因果分析,推理空间事物发展的影响关系,培养区域地理思维能力。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引入、以相关问题链为载体,开展问题的分析与探讨以及问题的解决(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等探究活动,可以推进区域认知素养的养成。而区域认知的素养既可以指导问题式教学的开展,又是问题式教学的目标。
三、基于问题式教学的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策略
1.设计问题式情境来构建区域认知方法
认识区域位置和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区域事项,解决区域问题,能使学生建立对一个区域较为完整的认知。为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式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促进学生深入的认识区域。例如,在“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中,受干旱的自然特征影响,西北地区景观差异显著。对西北地区景观差异不能直接就让学生记忆它的地表植被景观类型,而是要求学生基于对干旱的气候特征的分析,来探究西北地区景观差异。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阅读“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图”,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西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如何变化?属于哪些干湿区?
(2)自东向西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何关系?并分析原因。
(3)地表植被景观的变化体现了什么地域分异规律?
(4)受干旱的自然特征影响,载畜量与动物种类有何差异?
问题提出后,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基本可以自主总结出来。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要识别该区域的显著标志:干旱的气候特征,掌握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区域其他地理环境要素的特点,并完善认知体系,自我解决问题,更好的认识区域。
2.围绕问题链的探究渗透区域地理推理能力
问题式地理教学注重以问题中心为线索进行问题链的创设,并采取探究形式培养学生的区域地理推理能力。通过图文资料的信息提炼,引导学生区域因果分析,推理空间事物发展的影响关系。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自然界的水循环”为例,降水、径流与蒸发构成了水循环,并实现了区域的水量平衡。在2018 年全国Ⅰ卷文综地理试卷上就有所考查,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3],即分析区域内湿地形成过程中水量平衡的变化。
37 题题干: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4]。
首先,对所考查的区域进行认知。
阅读图中的经纬度与嫩江,识别扎龙湿地地处松嫩平原,地势平坦开阔。通过文本解读和在地图上能够找出乌裕尔河是东部季风区的内流河,知道所考查的空间尺度是乌裕尔河流域(扎龙湿地)。从题干中可以获取的有效信息有:①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原为一条外流河,下游排水受阻后变成内流河。②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③扎龙湿地面积趋于相对稳定。从提取的信息中,学生也了解了考查的主体乌裕尔河流域(扎龙湿地),提高了学生的区域空间定位能力。能把握好空间尺度的变化。
第二,让学生认识到扎龙湿地形成的时间尺度有三个时段:乌裕尔河汇入嫩江时期,扎龙湿地面积扩大时期,扎龙湿地面积稳定时期。学生学会了从时空维度来分析地理问题。
第三,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区域的水量平衡关系。
调动和运用相关水量平衡原理知识: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与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而从多年平均来看,流域储水变化量的值趋于零。
①外流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②海洋: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径流量
③内流河或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不同区域的水量平衡关系的分析,培养了学生的空间分析与逻辑思维能力。
第四,以问题链形式演绎区域内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围绕乌裕尔河由外流河成为内流河到稳定的扎龙湿地的三个时段,设计以下探究问题链,帮助学生逻辑推理与综合思维的建构,认识区域的地理要素的演变过程:
(1)从水循环角度,乌裕尔河流域的水循环属于哪类循环类型?参与水循环的环节有哪些?
(2 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再到扎龙湿地期间,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发生怎样的变化?
(3)从乌裕尔河汇入嫩江时至扎龙湿地面积扩大期间,蒸发量如何变化?
(4)说出扎龙湿地面积稳定期间,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与蒸发量数量的关系?
第1 个问题,学生判断出乌裕尔河流域的水循环属于陆地内循环。而扎龙湿地面积相对稳定,反映了地下水位稳定,引导学生分析乌裕尔河流域是闭合流域,推出流域内地下水与外界地下水交换不强烈,排除了地下水参与湿地的水循环,所以,参与乌裕尔河流域水循环的环节有降水、径流与蒸发。
第2 个问题,通过分析可知,降水量不会因为外流河转为内流河而发生显著变化,乌裕尔河流域的降水量基本不变。
第3 个问题,在乌裕尔河汇入嫩江时,因为降水量=蒸发量+汇入嫩江的径流量,所以,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到了扎龙湿地面积扩大期间,气候较为干旱,蒸发面加大→降水量基本不变→蒸发量增加。
第4 个问题,扎龙湿地面积稳定期间,流域降水量=蒸发量,处于动态平衡。
第五,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分析,得出结论:在乌裕尔河流域内,降水量基本保持不变,其蒸发量逐渐增大,降水量与蒸发量数量的关系:先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后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以问题链的设置,引导学生层层分析探究区域内地理现象的发生过程。从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与蒸发量的时间和空间的变换进行思维建构,能根据乌裕尔河流域的基本特征解决相关区域问题。在培养学生区域地理推理能力时,要提取分析区域因果关系的影响因素,通过提炼图文信息推理空间事物的影响关系。运用正确的推导方式,帮助学生进行递进式的认知建构。
3.创设真实问题情境联系区域的发展
由于区域内部各要素间存在着联系,设计问题式情境让学生在问题中找出区域要素之间的联系,利用问题将时空要素间串联起来[5]。如交通运输的发展、不同历史时期聚落分布的特点、城市的兴衰等反映了时空的演变过程,从时空角度可以认识地理现象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例如,在学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案例]必修2 第五章第2 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以“连江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为例,结合乡土,了解家乡连江的不同历史时期城市形态变化跟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关系。设计问题将连江的不同历史时期城市形态变化的影响要素间串联起来,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找出要素之间的联系。
问题1.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有哪些?(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和技术因素)
问题2.连江城市形态变化跟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有关联吗?
问题3.从1900 年—2020 年连江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发生哪些变化?
问题4.连江城市形态经历了几个时期的变化?每个时期是怎样?
问题5.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和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有怎样的影响?(一个地区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发展或衰落,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学生通过探究发现,连江空间形态从1900 年的沿水路(敖江)和公路运输的发展起来的,到1980-2008年随104 国道和G15 沈海高速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呈南北状伸展,2008-2020 年随着温福铁路和福州绕城高速的修建于通车,连江县城总体沿东西方向扩展。
通过运用连江城市形态变化史实,让学生了解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会影响各时期聚落空间形态的分布。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思考沿“变化”二字由一个问题延伸至另一个问题的逻辑顺序,能从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物的动态的演变过程,从多纬度思考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了解区域的发展过程。
四、结语
问题式教学是手段,区域认知的素养是目标,问题式教学最终应落实在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目标上。根据区域认知水平层次不同,将问题的设置与区域认知之间相联系,帮助学生进行区域认知建构,学会认识区域、分析区域特征与区域发展等,培养区域认知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