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产学教育标准的研究进展

2021-12-06尹燕雯柳韦华慕家邑刘梦雪史可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助产士助产质量标准

尹燕雯 柳韦华 慕家邑 刘梦雪 史可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护理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教育标准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是引导教育发展的指挥棒,是规范和评价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1]。自2017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在我国高校设置助产本科专业以来,全国开设助产本科院校的数量急剧增加,已从2017年的4所发展到2019年底的64所[2-3],数量的剧增必然会带来质量的问题。因此,急需制定科学的本科助产学教育标准,来规范各大院校的办学行为及水平,保证我国助产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助产人才的要求[4]。鉴此,本文就全球范围内助产教育标准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和分析,旨在为我国护理本科助产学教育标准的构建提供借鉴和启示。

1 助产教育标准的概念与分类

国际助产士联合会(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of Midwives,ICM)从助产教育的角度对“标准”进行了界定:标准,是用来描述优质助产教育所需成就(表现)水平的规范或统一参考点[5]。根据标准的内容,可将助产教育标准分为两类:一是本质质量标准,即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助产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态度及价值观;二是过程质量标准,即办学标准,规定了为使助产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能够达到所规定的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开设助产专业的院校必须具备的办学条件[6]。

2 我国助产教育标准的研究与发展

2.1我国香港地区助产学教育标准的研究与发展 1999年,香港助产士管理局(Midwives Council of Hong Kong)成立,旨在为社会提供具备最高专业水平的助产士。2010年,香港助产士管理局率先颁布了《香港助产士的核心才能》[7],对助产士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作了明确规定,这一标准的出台,为香港的助产教育及助产士的管理提供了评估标准。该标准包涵4个能力范畴,每一范畴均阐明了达到核心能力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2013年7月,香港助产士管理局在参考和改编ICM《助产教育全球标准》的基础上,制订了一套《助产士教育的准则》(Standards for Midwifery Education),该准则作为香港助产专业的一套完整的教育标准,采用框架的形式对香港地区的助产教育提供指导[8]。

2.2我国大陆地区助产学教育标准的研究与发展 2010年,中国高级助产教育联盟成立,开启了助产行业的新时代,以天津医科大学为代表的学校开始了助产专业的探索[9]。2011年,王德慧[10]以ICM《助产士核心胜任力(2002版)》为基础,制定了《助产士核心胜任力量表》;2016年陆虹、庞汝彦[11]在ICM2013版核心胜任力框架的指导下,进一步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助产士核心胜任力体系,为我国助产教育和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参考。2020年李欣欣构建完成了《助产专业本科毕业生核心能力》,对助产专业本科毕业生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和专业行为进行了规定[12]。以上标准均是“本质质量”标准,但包含“本质质量”和“过程质量”两部分的教育标准在我国尚未见报道。

3 国外助产教育标准的研究与发展

3.1美国助产学教育标准的发展 美国作为助产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较早开展助产教育标准的研制工作,具备较为完善的助产教育标准体系[13]。在美国,助产教育本质质量标准的研发早于过程质量标准。早在1962年,美国护士助产士学会 (American College of Nurse-Midwives,ACNM)即助产教育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 Commission for Midwifery Education,ACME)的前身,设定了《助产课程标准》,对美国助产教育课程进行规范[14]。1973年开始了《助产士核心胜任力标准》(Core Competencies for Basic Midwifery Practice)的编撰工作,1978年获理事会的批准后发布[15]。随着有关证据的出现,该标准被不断更新和修订,2012年发布了修订版[16]。1994年10月,ACME发布了《助产临床课程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行为》(The Knowledge,Skills,and Behaviors Prerequisite to Midwifery Clinical Coursework)[17],该标准中所描述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是学生学习助产临床课程的前提,是建立基本助产能力的基础。本标准需与最新的《助产士核心胜任力标准》结合使用,两套标准阐述了助产专业毕业生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2010年、2013年ACME对《助产临床课程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进行了两次修订。以上标准均是针对助产教育“本质质量标准”的研究。

在过程质量标准方面,ACME下设委员会(Board of Commissioners,BOC)共同负责助产教育标准的修订和认证工作。2009年,ACME修订了《助产教育认证标准》(Criteria for Programmatic Preaccreditation of Midwifery Education Programs),该标准每5年进行修订一次,2019年5月确定并发布了最新版本[18]。2019版标准中提到:该标准既作为助产专业的教育标准,又作为院校的认证标准,通过认证的过程来保证助产教育的质量,确保助产专业毕业生具备适当的资格。该标准中涉及组织和管理、教师、学生、课程、资源、评估结果6个部分。对历年的几版标准进行比较后,不难发现:标准正逐步向政策性、宏观性方向发展,具体的量性指标被质性描述所取代,这就给院校的发展留下一定的弹性空间,与目前医学教育的改革方向一致,与医学教育标准的构建原则相吻合。

3.2澳大利亚助产教育标准的发展 澳大利亚是助产教育的后起之秀[19]。澳大利亚助产教育的崛起与其完善的教育标准体系密切相关,澳大利亚有2个负责教育标准研制和认证的机构:澳大利亚护士和助产士理事会(Australian Nursing and Midwifery Council,ANMC)和澳大利亚助产士学院(Australian College of Midwives,ACM)。

ANMC成立于1992年,其目的是与政府机构、助产监管机构联合制定灵活、有效以及符合澳大利亚社区卫生保健要求的护理和助产标准,以规范全国范围内护士和助产士教育[20]。2004年,ANMC制定了《国家助产士核心胜任力标准》[21],这一标准共涉及4个能力范畴:(1)法律和职责。(2)助产相关知识和实践。(3)初级卫生保健能力。(4)反思和伦理。该标准作为助产教育的质量标准,为开设助产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提供指导,也可作为毕业生是否具备核心胜任力的评价标准。2009年2月,ANMC与ACM和助产教育标准咨询委员会( Midwifery Education Standards Advisory Committee,MESAC)共同制定了《澳大利亚护理和助产课程注册、入学、认可和授权的认证标准及证据指南》(Standards and Criteria for the Accreditation of Nursing and Midwifery Courses Leading to Registration,Enrolment,Endorsement and Authorisation in Australia—with Evidence Guide)[22],并于2010年获得澳大利亚护理和助产委员会( Nursing and Midwifery Board of Australia,NMBA )批准与发布,该套文件共包含9个标准,每个标准下都有一个证据指南对标准进行解释。在此标准的基础上,ANMC于2014年制定了《助产士认证标准》(Midwife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23],该标准详细说明了本科毕业生获得注册的最低要求,指出他们必须具备基本知识、专业态度和基本技能。必须指出的是,以上标准均是围绕“本质质量标准”进行的修订,这对构建我国助产教育标准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3新西兰助产教育标准的发展 新西兰也是制定助产教育标准较早的国家之一[24],其制定的教育标准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为其他国家制定本国的教育标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自1992年以来,新西兰就开设了3年制助产本科专业。2004年制定了《注册助产士执业胜任力标准》(Competencies for entry to the register of midwives)[25],明确了助产士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最低标准。为确保助产士能够获得核心能力,新西兰助产士委员会(New Zealand College of Midwives)设置了本科助产教育标准,该标准中规定了3年本科教育的总学时,在课程设置方面,不仅着眼于培养学生在正常分娩领域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批判性思维、终身学习能力、诚实慎独以及团结合作等良好品质[26]。

4 全球助产教育标准的研究与发展

4.1专业护士和助产士初级教育全球标准 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和国际护士荣誉协会(The Honor Society of Nursing,Sigma Theta Tau International)在《护理与助产服务战略方向2002—2008》这个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历时3年,经过5个阶段(证据和资料的收集、专家意见的征询、公众意见的收集和吸收、分析与汇总、标准形成与分发),形成了《专业护士和助产士初级教育全球标准》[27]。作为第一个全球性的护理及助产教育标准,它涵盖毕业生、教育项目修订、培养课程、师资和招生5个方面,对学生的培养及办学条件作了较为清晰的描述。

4.2助产教育全球标准 2009年,ICM基于其理念并在《基本的助产实践能力》《国际助产士道德规范》等核心文件的指导下,启动了《助产教育全球标准》的研制工作,于2010年正式发布,2013年对其进行更新[5]。该标准是第一个针对助产专业的全球性标准,旨在培养完全合格的助产士,为妇女、新生儿和育龄家庭提供高质量、循证医疗服务。与过去相关组织及政府发布的标准、准则不同,助产教育全球标准采用改良的Delphi咨询法,在征求全世界范围内助产领域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完成,被用于规范全世界的助产教育。该标准的出台对全球助产教育起到较大的规范和推动作用,共包括6大领域及37个亚领域。6大领域即组织及管理;助产师资;学生;课程;资源、设施、服务;评估策略。包涵了毕业生要求和办学过程的最低标准。考虑到各国家、各地区助产教育的不同特色,该标准仅采用了框架性描述,从而为各国制定教育标准提供了较好的指导性框架。

5 构建我国助产学教育标准的启示

5.1提高构建助产学教育标准的认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振兴,标准先行。教育标准是人才培养的保障工程,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是否具备科学合理的教育标准。分析发现,凡是助产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均具备一套完整的教育标准体系。然而,我国助产本科教育刚刚起步,对助产本科教育标准的构建认知不足,导致办学质量问题突出,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应进一步提升对构建教育标准的认识,制定我国本科助产学教育标准,规范各院校的办学水平及行为,保证本科助产人才的培养质量[4]。

5.2把握国际发展趋势,并结合实际国情 在构建我国助产教育标准时,应广泛查阅全球护理及助产相关教育标准,如ICM《助产教育全球标准》、我国香港地区的《助产士教育准则》《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等。我们既要借鉴全球教育标准,把握该专业的国际发展趋势,又要考虑国内专业现状。目前,我国助产士在注册、考核和晋升等方面均从属于护理专业,没有独立的体系。因此,我国助产本科人才的培养须在满足护理本科教育的基础上,体现其专业特色,使制定的标准具有国际先进性及实用性。

5.3助产本科教育标准先行 在构建标准时,应首先进行助产本科教育标准的研究。目前,国际助产专业教育已发展成为独立的高等专业教育,要求助产士必须具有本科以上的专业教育背景[28]。在我国,随着助产高等教育的不断推进,助产教育也已经从大专教育转变为以本科为主导的教育模式,未来助产专业本科毕业生将成为该行业的中坚力量[11]。因此,应优先对本科教育标准进行研究,以规范开设助产本科专业院校的办学行为,提高助产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5.4本质质量标准和过程质量标准并重 本科助产教育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其质量体现在教育过程质量(即“办学条件”)和输出人才质量(即“本科毕业生”)两方面,二者应该受到同等重视。因此,在构建我国本科助产专业教育标准时,需综合考虑以上两方面,在重视教育资源投入的同时,也应加强对毕业生质量的关注。在标准的构建过程中,应首先进行本质质量标准的构建,因为只有在“人才出口”标准明确的情况下,才能相对应的提出“办学入口”标准。结合上述国家经验,在构建本质质量标准时,建议参考和借鉴ICM颁布的《助产士核心胜任力(2019版)》(Essential Competencie for Midwifery Practice)标准[29],因该标准对毕业生所需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和专业行为(态度)作了较明确的规定,体现出助产专业最核心的特点和最基本的要求。

5.5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 纵观我国传统教育标准,均存在过多的强调量性评价的现象,过多的量性评价不仅会限制院校的发展,而且会导致专业建设的趋同化。认真研究全球及国外教育标准发现,大部分指标体系采用框架性、定性描述,这就使得标准有一定的弹性,为院校留下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构建我国助产教育标准时,要注重定性与定量评价的结合,但应以定性指标为主,定量指标为辅。比如: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指标,不同院校和地区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可以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而对招生数量、教学设备的数量等方面,可以考虑使用定量指标。两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可以留给助产院校一定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不断变化的、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5.6鼓励个性与特色发展 标准4作为本科助产教育的最基本要求,是衡量一所高校是否具备开设助产本科教育的资格及条件的根本依据。通过对国内外、全球标准的分析发现:不管是全球还是我国香港地区的标准,均只进行了框架性描述,而且在ICM全球标准中提到“这些标准只是最低标准,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满足最低标准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办学特色制定适宜的助产教育标准。”因此,在构建我国本科助产教育标准的过程中,应承认各院校之间的差异,尊重各院校依法自主办学的权利,鼓励各院校个性与特色发展。

猜你喜欢

助产士助产质量标准
中药材黑及草质量标准研究
研究分娩室助产士职业暴露的易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落户山东诸城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产妇助产士护理预防产后出血的干预效果分析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助产士有什么用?
男助产士 一年接生200余名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