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化县油菜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2021-12-06刘润姿邹美汝刘振之曹湘辉

江西农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新化县新化植物油

刘润姿,邹美汝,刘振之,曹湘辉

(新化县农业农村局,湖南 新化 417600)

新化县地处湘中丘陵向湘西山地过渡地带,是典型的半山半丘陵地区,全县有耕地面积65800 hm2,其中旱土15600 hm2,既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全国粮食主产县和油菜传统生产区。在当前食用植物油60%以上依赖进口的背景下,全县大力发展油菜生产,既是夯实该县粮油安全基础的保障举措,是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对新化实现“旅游立县”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 全县油菜生产现状

1.1 种植面积

上世纪90年代初,全县油菜面积每年稳定在8000 hm2以上。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二三产业,而油菜生产以人工作业为主,劳动力成本高,种植效益偏低,且此期政府对油菜生产支持政策少,“双低”高产品种还未推广,油品质量与口感皆较差,多个因素导致油菜种植面积逐年下降,到2014年全县不足1000 hm2。2015年我省启动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建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补助[1],新化每年安排一定的支持资金,加之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县油菜面积逐年增加,2020年已恢复到7500 hm2以上。

1.2 产量水平

近几年,新化县注重提高油菜单产和提升菜油品质,着力推广了沣油958、湘杂油763、常油杂9号等高产“双低”油菜品种。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缺乏现状,全县推广高密直播栽培技术,实施稻油水旱轮作试点项目,每年建立1666.7 hm2以上高标准示范基地,带动了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改进,应用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逐年提高油菜单产,2014年全县单产975 kg/hm2,而2019年达1336.5 kg/hm2,增361.5 kg/hm2。2020年全县油菜总产量约1000万kg,可生产菜油约380万kg,还不到我县植物油总消费量20%。

2 强劲推进动力

2.1 种植自然条件较好

新化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平均温度16.8℃,降水量1400 mm。境内多为山丘盆地,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土质优良,有机质含量较高,有适宜油菜生长发育的良好生态条件,全县适宜种植油菜的耕地在26666 hm2以上。近年因实施了13333 hm2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适种油菜耕地面积进一步扩大。

2.2 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新化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创建县,是全省重点旅游县,油菜具有美化自然环境功能,对于打造美丽新化、搞活旅游产业助益大。近年来,新化县加强了对秋冬种的组织领导,对各乡镇实行单项考核,县财政每年都安排专项经费发展油菜生产,还从粮食发展基金等相关财政资金中切块推动油菜扩种和推进油菜适度规模经营。新化已连续3年实施稻油水旱轮作试点项目,每年财政投入资金超400万元。

2.3 机械生产已具规模

新化县开展油菜机械直播、机械收割试验示范已多年,从品种选择、肥水管理、机械筛选及配套关键技术,不断总结积累经验,探索全程机械化生产集成技术,减少大量人工投入,提高病虫防控效果,提升种植产量水平。新化县已培养出200多位懂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主体,还呈逐年增加趋势,种植收益也年年增多,全县已具备每年4000 hm2油菜机械化生产能力,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已基本成熟。

2.4 油菜市场前景看好

我国食用植物油需求量大,自给率不足40%,国家食用植物油安全供给存在很大上升空间,而菜籽油是我国植物油主要品种之一,在食用油供应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植物油消费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市场前景总体看好。从新化县情看,全县有150万人口,加之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保健意识增强,对菜籽油品质大改观,人均消费量逐年提高,本地植物油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全县人民的生活需求[2]。

3 目前制约发展“瓶颈”

3.1 种植效益整体偏差

新化是劳务输出大县,留下的大多为老人、儿童、妇女,从事油菜生产的劳动力严重不足,难以大面积集中连片扩种。传统分散种植效益又偏差,1 hm2油菜生产需要90~135个工,按现有劳动力工价120元/日算,光人工成本10800元以上,而市场菜籽5.0元/ kg,按2019年全县单产折算,种植1 hm2油菜产值只有6682.5元,即使不算物化成本也要亏4117.5元。

3.2 市场行情难以预期

近年来新化油菜籽销售行情较好,价格一直比较稳定,在1.25元/kg以上,菜油也在24元/kg以上。但随着全县油菜面积逐年扩大,部分农户特别是规模种植户对市场风险有所顾虑,既担忧取消国家托储政策迟早波及新化市场,引起油菜籽价格大起大落,也担心自己扩种的油菜卖不出,生产积极性不稳定。

3.3 规模经营发展不快

近年新化县对土地流转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油菜规模经营也随之有一定发展,但是土地成片流转变难、受天气影响大、市场难把握、销路不稳定、生产成本较高等因素,制约新型油菜经营主体数量增加,导致许多新型职业农民呈观望状态,有些耕地还须加以田间改造才能进行机械化生产。目前全县油菜适度规模经营面积不足2000 hm2,占比还不到20%。

3.4 种植水平参差不齐

近年来新化加大了油菜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大部分乡镇每年建立面积不等的示范片,产量达2250 kg/hm2的丘块逐年增加,连片亩产超过1875 kg/hm2的示范片较多,但各地生产情况不平衡,低产丘块也不少,主要原因是播种过迟、用种量不足、出苗较差、长期渍水等相关配套技术和管理措施不到位,加上投入力度不够,导致全县油菜单产整体偏低。

4 生产发展对策

4.1 加大行政推动力度

全县已实行粮油生产党政首长负责制,将其纳入了政府绩效考核内容,每年财政预算一定经费来抓油菜生产。今后县里将粮食发展奖励基金等资金的安排,与乡镇油菜生产情况挂钩;将油菜纳入农作物保险范围,减少农民种植风险;优先在油菜基地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项目,提高防灾抗灾减灾能力;结合实施阳光工程与农技推广项目,免费提供技术培训,规范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防控、收获防杂等环节的技术操作,及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增强政府引领油菜产业发展的功能。

4.2 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通过整合粮食主产县奖励资金、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补助等资金,参照稻油水旱轮作试点项目2250元/ hm2标准补贴油菜生产。完善油菜良种农艺推广机制,产前明确各项补贴政策,调动种植积极性。鼓励各类主体以转包、入股、托管等方式流转耕地,成立油菜生产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稳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加快提升机械化水平,致力于高含油量、高油酸含量品种推广,鼓励注册菜籽油农产品地理标志,培植地方公用品牌,满足人民对更高质量油脂的需要。

5 结语

推广全程机械化生产、推广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今后油菜生产发展的主要途径。要进一步完善县级农机具购置累加补贴政策,做到耕地与机械适配。要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对现有耕地进行宜机化改造。要以先进适用机械化种植、收获技术为重点,开展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推广智慧农机、新型农机、农机农艺高度融合等新农机、新技术,推进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搞好操作机手培训,加强田间管理指导,提升农机利用率,创新社会化服务,使油菜种植大有前途。

猜你喜欢

新化县新化植物油
新化三合汤
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
新化:守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新化山歌的传承与开发初探
湖南省优秀教师“三笔”书法比赛参赛作品展示(十二)
橘子燃火花
湖南中药材有效供给机制研究
新化举办首届师生书法大赛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