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宝贵经验的基本方法

2021-12-06罗一鸣孔庆茵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宝贵代价变革

罗一鸣,孔庆茵

(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33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要求“深入总结和学习运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宝贵经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中国共产党百年宝贵经验是一座意涵深远的思想宝库,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智慧结晶;是一笔价值丰厚的历史财富,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薪火相承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进征程;是一尊熠熠生辉的精神丰碑,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筚路蓝缕高擎伟大旗帜,坚定伟大信念、开辟伟大道路、铸就伟大事业的崇高品格。立足两个百年风云交汇的历史关口,聚焦两个大局变革激荡的时代脉搏,研究阐扬中国共产党百年宝贵经验可谓正当其时。学习探索中国共产党百年宝贵经验的任务越是举足轻重,就越应该始终把握正确的方法与原则。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总是从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发轫,源起于回应实践关切,服务于解决实践问题,推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得以在新的更高水平上接续进行,“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2]500。理论是否能够真正满足现实人的需要,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归根结底要在鲜活生动的实践中才能得以检验。人经由社会实践获得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只有通过系统总结归纳使其上升为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改正可能存在的偏差与谬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是一次能够完成的,而是随着历史轨迹的不断演进而日臻发展的。客观的实践持续向前运动,人的思维水平与认知能力随之向上提升,必然迫切要求理论得到更高水平的成熟丰富,以期能够更好地满足实践需要。单纯的理论经验学习很难完整准确地反映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励精图治的实践成果,而过分关注实践经验学习又无法深刻、全面地揭示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艰辛求索的理论华章。

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宝贵经验,既应包括理论经验的学习强化,也应包括实践经验的总结深化,二者不可偏废。离开了实践经验学习理论经验,极有可能滑向教条主义误区,赋予“本本”以无条件的真理属性,而不在具体的、历史的实践中运用与检验“本本”,更不可能实现进一步的理论创新与理论突破。离开了理论经验学习实践经验,极有可能陷入经验主义困境,在作风形式上表现为将以往既得的经验简单化、重复化沿用,在思想实质上表现为止步于零散的、表象的经验而不能上升到系统的理论。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取得的宝贵理论经验恒河沙数,总的说来即一以贯之坚持马克思主义,初心永葆发展马克思主义。一方面,我们要深入学习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宝贵经验。牢记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能力水平,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基本方向。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深入学习党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宝贵经验,重点是要学习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系列创新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孕育的重大理论成果,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在珍惜经典与学习经典中“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3]26。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取得的宝贵实践经验不胜枚举,纵贯始终的即思想路线的经验、自身建设的经验、群众工作的经验。我们要深入学习党百年来坚持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经验。理论掌握要活,不把所谓的教条奉为金科玉律;理论运用也要活,“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4]35。我们要深入学习党百年来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经验。不断深化和完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制度建设贯穿始终。我们要深入学习党百年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经验。“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5],努力提高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本领和水平。

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宝贵经验,一方面要把握两种经验的共相。从它们的来源上看,这两种经验都根源于对重大时代课题与中国现实任务的关切与思考,明确了干什么、为什么干、怎么干的原则方向,是历代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精华与智慧结晶。从它们的本质上说,这两种经验的取得都根源于实践。实践经验是党深入实践探索的直接产物。理论经验固然经过了深入细致的加工改造,但其思想材料依然完全是从客观实际中得出的,绝非凭空灵光一现的结果。另一方面要认清两种经验的殊相。在学习中绝不可将党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经验混为一谈,既不能够模糊二者的本质界限,认为理论经验与实践经验在学习吸收与理解掌握上没有什么分别,而不坚持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规律的马克思主义思维进路;也不能够完全将二者泾渭分明地孤立开来,要么片面地学习党的理论经验,离开了与客观实践的紧密结合而将其神圣化、教条化,要么片面地学习党的实践经验,离开了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理论成果的紧密结合而将其主观化、表层化。我们既要在理论经验的学习中丰富对实践经验的认识,厘清其与时偕行的脉络主线,进而博史通今,指导实践,开拓实践;也应在实践经验的总结中深化对理论经验的体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理解体认,进而以史鉴今,发展理论,运用理论,在不忘老祖宗中讲好新话、谱好新篇。

二、整体与部分相观照

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不同部分在整体中各有侧重,共同发挥整体效能,脱离了部分,整体也就不能称之为整体。部分是蕴含在整体之中的,只有同在一个整体之中才能实现各部分间的交互融合。整体与部分的地位也不是均齐的,整体统领着部分,只有在整体中学习认识部分,才能明确部分在整体中的作用及各部分间的内在逻辑联结。同时部分反作用于整体,直接影响着整体的组成与其内部相互关联,只有通过各具体部分才能够学习整体的基本内涵。这就是整体与部分相观照的学习方法。

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整体经验与各部分经验,一方面要立足整体经验,明确宏观认识。从整体来看,党百年宝贵经验集中表现为先后回答了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的经验;集中表现为先后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创立并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历史大事的经验。另一方面要把握各部分经验加深中观或微观的思考。从各部分来看,党的宝贵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集中表现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彻底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验。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集中表现为粉碎千百年来从未更易的剥削制度,由新民主主义成功向社会主义转变,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经验。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集中表现为实施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一伟大进步,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伟大跨越的经验。在学习中既要认识各部分经验的深度,进而掌握党百年经验的整体全貌,又要认识整体经验的高度,明确各部分经验同处在党百年宝贵经验这一整体之中,都是党和人民一道奋发探索所留下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避免不自觉地陷入过度碎片化的窠臼。

正确处理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整体经验与各部分经验间的相互关系,离不开对各部分经验的理解,但关键更在于把握整体经验。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讲的就是突出关键,找准重点,才能事半功倍的道理。中国共产党百年宝贵经验是一个整体,其中各部分同气连枝,彼此呼应,是同一篇大文章的上下章节,是同一个有机体的前后部分。在学习总结时既不能够以偏概全,把原属于整体中某个或某几个部分的经验想当然地视为整体经验,回避整体中其他的经验,也不能够以偏代全,脱离整体经验来考察部分经验,无视这一部分与整体、这一部分与整体中其他部分的固有联系,把部分错当作整体。在学习中要重视好不同历史时期的各部分宝贵经验在百年整体经验中的有机贯通,把各部分的逻辑理路学明学透,不能搞彼此割裂,更不能搞相互否定。在学习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不同宝贵经验时,只有放在整体中厘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党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作为执政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各项事业的因果联系,认准了“坚决地领导民主革命,是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条件”[6]276,方能弄明白只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得到了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学习党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不同宝贵经验时,只有放到整体中去明同识异,在抓住“同”的本质联系基础上理解“异”的重大区别,方能弄明白这两个历史时期事实上绝不像国内外有些人所攻击的那样彼此矛盾、截然对立,而恰恰相反“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7]22。改革开放前的历史经验为开拓改革开放后的历史经验提供了制度保障、经验探索、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有助于进一步巩固思想共识。学习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成熟乃至新时代不同历史阶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时,只有放在整体中考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经纬,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的充分彰显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内在耦合,方能弄明白中国共产党这个百年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接续发展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强大自信与坚实底气。

三、变革与稳定相协调

变革与稳定,两者既对立又统一。说对立,即它们各不相同。要变革必然就要打破稳定,在原有稳定的基础上有所更易、有所创新。说统一,即它们彼此关联。变革中也有稳定的某些方面,稳定中也孕育着变革的某些因素。从性质上看,变革具有无条件性、永恒性与绝对性,而稳定则具有条件性、暂时性与相对性。没有脱离了变革的稳定,也没有脱离了稳定的变革。变革经验的学习必须联系稳定经验,认清不能不顾一切一味求变;稳定经验的学习必须联系变革经验,认清不能不顾一切一味谋稳。从而进一步坚定对什么该变、什么能变和什么不该变、什么不能变的清醒认识,牢牢把握变革与稳定的两相协调。

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宝贵经验,既要理解其中变革的一面,也要领会其中稳定的一面。中国共产党探索变革的经验贯通百年。党领导人民改天换地,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摸索出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辟中华民族新纪元的经验是变革的经验。党领导人民战天斗地,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无到有逐步推进工业化建设,建立起较为系统的国民经济体系的经验是变革的经验。党领导人民翻天覆地,毅然作出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蹄疾步稳全面深化改革的经验更是变革的经验。中国共产党确保稳定的经验同样贯通百年,既包括确保全党稳定的经验,在百年征程中不断巩固和深化全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始终把反对山头主义、分散主义、个人主义等有损于党的团结统一的不良思想风气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也包括确保党领导的国家、党领导的事业的稳定的经验,牢牢坚持党领导一切这条基本原则,不断提高政治定力,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正确政治立场,加强风险挑战的预判和管控,及时有效化解影响稳定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变革经验与稳定经验的学习中,应当始终坚持并重原则。稳定是变革的根本前提,学习变革经验的同时必然要结合稳定经验的学习。党百年宝贵的变革经验告诉我们,从性质上讲,变革不是变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变革要始终学习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与前人探索得出的有益经验,但绝不能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有构想,或拿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模式方案生搬硬套,也绝不能无原则地向西方的各项制度看齐,以为亦步亦趋地重走一遍西方国家走过的现代化老路就能够万事大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9]142,必须牢牢把握契合中国现实基本国情,切合中国发展目标方向,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结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特色改革道路。从方略上讲,变革不能失序。这里的“序”,不单是时空上的顺序,更是确保变革达到预期效果的秩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变革应当始终有序推进,变革的先后、变革的重点、变革的方案、变革的目标都应该在稳定这一大前提下做好规划统筹,充分考虑落实改革的具体方式方法,切实在变革中坚持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基本原则。“该中央统一部署的不要抢跑,该尽早推进的不要拖宕,该试点的不要仓促推开,该深入研究后再推进的不要急于求成,该得到法律授权的不要超前推进”[10],推动稳定成为变革的强大支撑与有力保障。变革总是蕴含于稳定之中,学习稳定经验的同时必然要联系变革经验的学习。党百年宝贵的稳定经验告诉我们,幻想永远因循守旧、一成不变不切实际。不能为了稳定而不愿变革,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能为了稳定而不敢变革,在旧藩篱的制约下举棋不定;不能为了稳定而不会变革,面对新任务、新要求手足无措。在思想上、观念上、行动上被过多的条条框框所限制,逐渐陷入封闭僵化,难以跟上历史和时代的前进步伐。在看准的前提下,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9]372,突破陈旧滞后的旧思维、旧做法。把稳定与变革截然对立起来也不切实际。在深刻复杂的变革中依然要始终保持稳定,不能不注重把握度。度也就是由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的界限,逾越了度,事物就不可避免地由量变过渡到了质变。应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11]215,找准稳定和变革之间的平衡点。以变革促进稳定的不断巩固,厚植党的执政根基,持续提升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的能力和水平。

四、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逻辑即历史在人类思维与观念中的主观总结凝练,历史即人类社会的客观进程与轨迹。历史是逻辑得以生成的基石,没有客观历史本身,也就无所谓逻辑。逻辑是人对历史的概括把握,它既源于历史,又赋予历史以“人化”的抽象。真实准确反映历史原貌和本质的逻辑既不会从由理论到理论的机械推演中得来,也不会从既有逻辑对历史本身的肆意修正中来,而只能从历史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中来。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宝贵经验,必须深入贯彻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这一马克思主义方法。从百年历史本身的演进理路解码中国共产党宝贵经验的叙事逻辑,以更好开拓新的实践,而绝不能不加甄别地以既有西式思维逻辑和价值逻辑为标尺,来裁剪中国共产党的经验与历史。

回到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进程与历史经验本身,就能明显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建构的发展逻辑与西方近代以来发展逻辑的本质不同。现代性是中国和西方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共同面临的主要任务。自西方步入现代性轨道以来,以武力征服为基础,凭借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逐步将全世界纳入到西方设定的秩序和模式中去。在这个秩序和模式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实际特点被遮蔽,似乎只有西方的现代性版本才是现代性的唯一性定义,似乎只有按照西方的现代性路径来塑造自身才能通达现代性的彼岸。一言以蔽之,即“人类和地球的欧洲化”[12]1019-1020。而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宝贵经验,在现代性意义上说,也就是逐步探索出了合乎中国历史与现实的现代性建构方案,彻底纠正了过去通过临摹西方样本将中国他者化的误区,深刻揭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都有着独立自主探索适合本国历史文化传统的现代性叙事的权利。在民主革命具体语境下,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的领导力量,肩负起了挽救国家民族危亡的重大任务,在历经曲折求索后既改变了过去以俄国革命的经验逻辑裁量中国历史实际的做法,又坚定了革命的未来方向只能是社会主义,否定了照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逻辑规划中国历史实际的错误主张。而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具特点的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现代性的发展提供了根本前提。在制度创设具体语境下,中国共产党既不迷信西方的制度设计,也不复制苏联的体制机制,而是从中国的实际特点与人民的需求向往出发,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蹚出一条中国政治建设的新路,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现代性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在加快发展具体语境下,中国共产党积极顺应历史与人民的迫切要求,把握时代大势,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去。既不拘泥于过去一段时期对社会主义的教条认识,勇于改革,大胆开放,也不搞全盘西化,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据中国的客观情况对西方的经验举措有所鉴别与扬弃,推动我国综合国力得到大幅跃升,阔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中国现代性的发展提供了路径保障。

中国共产党百年宝贵经验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在真抓实干中书写了现代性的中国版本,厘清了过去现代性就等于西方性的观念谬误,正是充分发扬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理,从历史的实情、实际出发把握逻辑,摸索规律,获得真知。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宝贵经验,也必须始终秉承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基本方法。一方面要坚持从百年历史实际出发,认识经验,把握逻辑,反对以逻辑来剪裁历史、定义历史,将西方的观点眼光先验化来评判中国共产党是非得失的错误做法。西方有些人诋毁、污蔑中国共产党,妄图离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血脉联系,恰恰违背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得出的结论自然与中国共产党百年砥砺奋进,与广大中国人民甘苦与共,奋力实现现代性的中国使命这一客观史实谬之千里。另一方面要坚持肯定历史发展有其基本逻辑可寻的判断立场,从党百年历史经验这一宝库中发掘并认识规律,排除偶发性因素和细枝末节的影响,注重对历史本质的概括把握,反对将历史碎片化的倾向。现代性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来说都是“一项未完成的设计”[13]1。学习党百年的宝贵经验并将其以逻辑形式提升到科学的高度,有助于加深对现代性规律的理性思考,就如何推动现代性发展探索出“一个和欧洲原理对应的中国原理”[14]94,为在党领导下接续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富于价值的逻辑指引。

五、成绩与代价相考量

成绩与代价总是相伴相生的。取得成绩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古往今来没有成绩是可以丝毫不付出任何代价轻而易举地取得的。代价寓于成绩之中,“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15]776。付出代价的目的是取得成绩,但显然并非代价付出越大成绩也必然越大,关键在于要尽可能用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成绩,把握好付出代价的度和量。取得成绩的经验与付出代价的经验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只看到成绩或只看到代价都是不全面的,要在成绩与代价相考量中进一步明确成绩为主、代价为次的基本判断。

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宝贵经验,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取得成绩的经验。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的不懈奋斗,毫无疑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这些经验既包括实现党和国家各领域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国际影响力、感召力与日俱增的经验,也包括实现中华民族振兴鼎盛,以更加奋发有为、昂扬进取的姿态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经验,还包括实现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彻底实现消灭绝对贫困这一千年梦想的经验。另一方面要深刻总结付出代价的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付出的巨大牺牲和损失是代价,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经的挫折和失误是代价,在改革开放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党面临的内外部危险和考验更加严峻复杂也是代价。在学习中要看到取得成绩的经验与付出代价的经验两者并存,认识取得成绩的经验要充分,认识付出代价的经验也要充分,不应将两种经验相互否定。既不能只看取得成绩的经验而不看付出代价的经验,片面地以成绩否定代价,对存在的问题没有深入检视,对面临的挑战没有清醒认识,贪图安稳享受,放松了自省自律;也不能只看付出代价的经验而不看取得成绩的经验,片面地以代价否定成绩,从而妄自菲薄,滋长悲观畏难的消极情绪,甚至产生动摇和怀疑的错误心态,丧失信心、决心。在学习取得成绩的经验时要联系付出代价的经验,理解取得成绩的过程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不得不付出代价甚至是某些较大的代价,同时也不能为取得成绩而盲目付出超出可承受度的代价,无谓的、可以避免的代价坚决不付,把必不可免的代价尽量控制在可承受的最小范围之内。在学习付出代价的经验时要思考取得成绩的经验,反思回顾付出代价的经验,汲取其中的历史教训,不断接受教育和锻炼,是为了在未来尽可能缩小代价,少犯错误,力争少走弯路,少交学费,以更小的代价换取新的更大成绩。

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取得成绩经验与付出代价经验的过程中,应特别注重把握好成绩与代价间的主次关系,坚持适度恰当的原则而不能逾矩过格。西方有些人热衷于唱衰中国,质疑中国共产党,要么视野局限,聚焦党和国家所付出的代价而漠视党和国家所取得的成绩,忽略了成绩与代价的辩证关系;要么不顾实际,拔高党和国家所付出的代价而贬低党和国家所取得的成绩,错判了成绩与代价的主次关系,其臆测屡屡落空,与现实截然相反也是意料中的事。在不同时期和阶段我们确实付出了一定代价,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些代价远小于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初心不改、励精图治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开创的巨大胜利、创造的巨大辉煌。成绩是主要的,代价是次要的这一基本历史结论已经被无数颠扑不破的历史事实雄辩地证明。学习取得成绩与付出代价两种经验,既不能主次不分,认为正视代价就要把代价与成绩均同起来,无视成绩与代价在地位上的本质区别,将两者视同一律,陷入均衡论的桎梏,也不能主次倒置,混淆是非曲直,解构历史认知,抹杀丑化党取得的成绩,夸大诋毁党付出的代价,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科学掌握取得成绩和付出代价两种经验及其相互关系,说到底必须坚持正确的成绩代价观。在立场上要坚定,在成绩与代价的主次判断中不应舍本逐末,抛开成绩去谈论代价,也不应抑本扬末,遮掩成绩而鼓噪代价,而应在学习中进一步领会成绩远大于代价的正确认识。在分析上要全面,放眼百年经验的全过程与总框架,坚持好肯定成绩与承认代价间的有机统一,把握好取得成绩与付出代价两种经验间的有机关联。在思维上要清醒,切勿贸然轻进,要深入权衡比较可能付出的代价,审慎选择取得成绩的手段方法,合理规划确定取得成绩的路线模式,把代价补偿作用在更高程度上发挥出来。

六、中国与世界相联系

中国是世界中的中国,中国的发展进步与世界紧密相连,世界的调整演变也与中国息息相关。中国的世界角色日益突出,中国的世界方位日益重要。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已然是世界中的重要一极,为世界的繁荣稳定积极贡献着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在全球事务中的话语权和示范力显著提升。中国共产党不仅成功引领了中国的伟大变革,而且为世界应对多维挑战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深入探索。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宝贵经验,既要立足中国本体,构建自主的分析体系、理论框架与阐释路径,也要秉承世界视野,全面准确地揭示其扬弃西方既有实践模式的超越意义与为人类现代化伟业开辟全新道路的时代意义。

在中国与世界相联系中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宝贵经验,中国与世界两个维度要相互联系。既要聚焦中国场域,学习中国共产党革故鼎新,创造性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摆脱了被动对标西方做法的思维依赖,基于自身实际建构了富有原创内涵的前进方略的经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实际,能动深入地围绕解决中国问题把握规律,持续加深对社会主义理论领悟的经验;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体现在党坚强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有力优势的经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16]23,与时偕行满足人民群众持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经验,也要放眼世界场域,一方面应学习中国共产党砥柱中流,创新性地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经验。其中既包含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伟大胜利,极大改变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力量对比,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迎来新高潮的经验,也包含中国共产党面对苏东剧变的复杂局势,排除万难争取发展,以改革开放实际成绩鼓舞社会主义必胜信心的经验。更包含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世界范围内引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前进方向,彰显科学社会主义蓬勃生机的经验。另一方面应学习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创见性地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在当今世界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日趋加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涌动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的严峻挑战,既集中破解又分类施策,“推动全球化朝着更加普惠包容的方向发展,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演进”[17],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新型国际关系,倡导“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为世界提供更多丰富有效国际公共产品的经验。

坚持在中国与世界相联系中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宝贵经验,一方面要在植根中国的同时把握其世界意蕴。中国共产党百年宝贵经验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对中国道路的艰深探索中形成的,根本落脚点是解答中国问题,鲜明标志是呈现中国特色,实践外显是诞生中国奇迹。离开中国本身来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宝贵经验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伴随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世界舞台边缘逐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宝贵经验也要更加注重把握其外溢的世界性价值。系统总结其中解决人类在现代化过程中共同面临的诸如乡村振兴、惩治腐败、调节贫富差距、环境保护等众多课题,探索发展中国家走出适应本国实际而不是受他人宰制与仲裁的现代化道路的丰厚成果。另一方面要在着眼世界的同时运用中国话语。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宝贵经验,在中国意义之外不能不虑及其所具有的世界性意义,也就是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模式与定义的垄断权,为规避西方现代化弊端给出了中国答案,在发展中国家沿用西方现代化进路而屡受挫折的背景下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又一个有效途径。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宝贵经验,阐扬其世界性意义,不能受制于西方的思维进路与价值进路,纠结于如何比附西方现代化逻辑,落入“西主我从”的认识陷阱。而应充分依托中国话语并将其进一步学理化、规范化、系统化,从具体的经验升华为富有一般性意义的理论范式。把蕴含于党百年经验中回应现实世界关切的中国阐释讲清楚,把蕴含于党百年经验中标本兼治应对世界挑战的中国主张讲明白,把蕴含于党百年经验中有序推动庞杂的现代化任务,开启人类现代化新形式、新样态的中国智慧讲透彻,消解西方长期以来的话语霸权,以期在中国与世界日渐密切的双向互动中,更好地彰显中国共产党百年宝贵经验的魅力与优势。

猜你喜欢

宝贵代价变革
改革开放后,城市的变革之路
时间宝贵 等
“三个经济”体现“三大变革”内涵
知青春之宝贵
漫画哲理
爱的代价
幸灾乐祸的代价
代价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