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初心”和“使命”的历史回顾
2021-12-06廖胜
廖 胜
(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历史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初心是指做某件事最初的初衷、最初的原因。使命是指出使的人所领受的应完成的任务和应尽的责任。因此,党成立之初的初衷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党成立之初所领受的应完成的任务和应尽的责任就是共产党人的“使命”。
一个政党、一个民族如同一个人,无论走多远,成绩多么辉煌,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都不能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否则就是忘本。如何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16年,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后,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同志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业。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说道:“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2]2932021年2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与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明确指出,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3]。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这是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立意之高、用心之苦、影响之深,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和深刻认识。 很显然,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一大)会址、嘉兴南湖是中国共产党梦想开始的地方,毫无疑问,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那么,在党的创立时期,那些创建者们的初心和使命为何?他们是如何加入到建党大业的?他们建党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活动,是我们解读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最好途径。对于我们深入开展党史教育、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具有特殊而又特别重要的作用!
一、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各阶级和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的伟大目标。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工人阶级的不断成长壮大,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及活动等,最终促使中国共产党从酝酿、准备到正式成立,其中包含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思想条件、阶级条件、组织和领导条件等。
(一)从历史条件看
近代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面对国家危亡和百姓苦难,中国社会各阶级并没有屈服,开展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运动等奋起抗争。虽然这些运动由于各自阶级局限性的影响,最终都失败了,但是无数仁人志士在抗争中喊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口号。太平天国提出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4]321的理想社会;洋务运动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家王涛最早提出 “振兴中国”等口号;百日维新希望通过变法维新来救亡图存,谭嗣同在临刑前,悲壮地喊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5]704义和团运动喊出“扶清灭洋”的豪迈口号;孙中山第一次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李大钊提出了“青春中国之再生”[6]388。这些表述虽然各有差异,但它们有一个根本的共同点,就是都共同指向了同一个重大问题,即中华民族复兴梦;都清楚地表明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使命:一个是民族独立与解放;一个是国家繁荣富强与人民富裕。当历史的车轮走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便义不容辞地接过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历史接力棒,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使命的历史责任!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7],“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8]11。
(二)从思想条件看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就选择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初心和使命。无产阶级政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9]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必须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并将其体现到党的全部奋斗史之中。忘记这个初心和使命,就意味着忘记了自己血脉中的基因,也就是忘了本,忘了祖宗,党就会改变性质、改变颜色,也就会失去人民,失去未来!
(三)从阶级条件看
中国共产党选择无产阶级作为自己阶级基础,就理所当然要以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为依靠。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是中国共产党孕育的土壤,就理所当然要为人民群众谋福利。“以民为本”,“为人民服务”,报答人民群众的养育之恩,就应该成为共产党人不可动摇的宗旨。
(四)从组织和领导条件看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通过深入工人群众,一方面向工人阶级深入传播马克思主义,提高了工人阶级的觉悟,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学习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实现了自身与工人阶级的联合,逐渐转变成为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求解放的共产主义者,这是领导条件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同时通过建党理论的探索和交流,并进而在全国各地建立共产主义小组,为党的诞生准备坚强的领导条件和组织条件。
在这个过程中,有几点特别值得注意:
一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最初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始,就把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使命。早在1918年下半年,李大钊就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中,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新的文明的曙光”,认为中国革命必须“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他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6]367。
二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进一步认识到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是中国社会的主人翁和骨干。如李大钊提出“工人是台柱子”、陈独秀提出“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等思想,这说明先进知识分子的转变不是靠武力强制转变的,而是在认识到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是最可贵的思想的基础上,自觉自愿接受工人群众,实现自身转变。比如在1951年对知识分子的改造过程中,周恩来在《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的报告中就结合自己在五四运动时期与工人群众结合,使自己的世界观发生彻底改变,转到无产阶级立场上的事例[10]59-61。很显然,没有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是主人翁和最可贵的思想,也就没有共产主义者的产生。
三是先进知识分子在建党理论的探索和交流中坚定了对党的性质的认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毛泽东和蔡和森通过通信讨论,逐渐明确了党的性质必须是为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谋幸福的“苏俄式”政党。1920年11月,上海小组起草了《中国共产党宣言》,提出了共产主义者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宣言》起了临时党章的作用。
四是基于工人是主人翁的认识,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纷纷帮助工人成立工会。明确工会要通过自己的劳动为工人谋福利,关心工人疾苦,使工人更深切地感受到党的关怀。
五是加入中国共产党就不能有任何个人私利。1920年3月,共产国际代表魏金斯基(当时化名为吴延康)到北京与李大钊建立了联系,并经李大钊介绍去上海与陈独秀等人会面,初步研究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在这次会谈中,戴季陶也参加了,但他很快就声明退出,因为李大钊提出参加共产党者就不能参加其他资产阶级政党,而且不能是为了当官发财。戴季陶私下说不能升官发财那我加入共产党有什么意思呢?由此可见,在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上海小组成立之初,就明确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谋取任何个人私利的入党原则。
从以上几个方面看,共产党在创立之初就有了非常明确的党的“使命”和“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回首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不难发现,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无畏地发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宣言;也正因为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人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二、从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的建党思想看党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不是由某一个人建立的,而是由一批共产主义者共同建立的。1920年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就担负了发起和筹建中国共产党的重任。陈独秀与李大钊商定:南方由陈独秀负责,北方由李大钊负责,分别联络各地共产主义者,开展建党活动,这就是党创建史上有名的“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因此,在建党史上,贡献最大的当属陈独秀和李大钊。下面就以李大钊为例,来看看党的主要创始人最初的建党初衷和使命是什么,明确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初心和使命。
(一)关心劳苦大众疾苦,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李大钊建党的初衷
近代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入侵和封建帝国的腐败统治,使得民不聊生,生灵涂炭。面对危局,李大钊开始认识到只有救民于水火,使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才是自己应该完成的历史重任。
李大钊特别关心劳苦大众疾苦。1913 年 4 月,他在《言治》上发表了著名的《大哀篇》,一针见血地指出:“吾民瘁于晚清稗政之余,复丁干戈大乱之后,满地兵燹,疮痍弥目,民生彫敝,亦云极矣。”[11]9在生存权上,李大钊明确指出 “民以食为天”,“什么爱国咧,什么共和咧,什么政治改良咧,什么社会改造咧,口头上的话你们只管去说,吾侪小民,只是吃饭要紧”[12]87。温饱是生存的首要问题,吃饭问题是引发社会革命的重要因素。一个面包就是“神圣之面包!权威之面包!和平之面包!仁爱之面包!”[6]24他认为辛亥革命以后,胜利的果实已经被少数“骄横豪暴之流”所篡夺,官僚政客无耻地“拾先烈之血零肉屑,涂饰其面,傲岸自雄,不可一世”。因此,所谓的“共和”不过是“少数豪暴狡狯者之专政,非吾民自主之正也”。广大人民群众无任何地位,仍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毫无幸福可言。“幸福者,少数豪暴狡狯者掠夺之幸福,非吾民安享之幸福也。”对造成人民痛苦的腐败政府予以鞭挞。明确指出造成“农失其田,工失其业,商失其源,父母兄弟妻子离散茕焉,不得安其居,刀兵水火,天灾乘之,人祸临之,荡析离居,转死沟洫,尸骸暴露,饿殍横野”的悲惨生活,是军阀的腐败统治带来的,痛斥“共和自共和,幸福何有于吾民也!”[13]4-7
李大钊特别痛恨侵害劳苦大众利益的事情发生。1913年9月11日,驻昌黎车站的日军杀害5名中国路警的严重事件发生,李大钊极为愤慨,奋笔急呼:“勿忘此弥天之耻辱,所与倭奴不共戴天者,有如碣石。”[13]87呼吁当权者多做“福民”的事情,而不做“损民”的事情。由此可见,李大钊把能不能为人民谋求幸福,能不能保证和满足人民大众利益和需求,作为一个国家和一个政府得失的评判标准。十月革命以后,李大钊进一步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巨大。他在《庶民的胜利》文章中,认为十月革命是人民的胜利。认为“离于众庶则无英雄。离于众意总积则英雄无势力”,人们的衣食住行“靡有一样不是从劳动中得来”,“民众的势力,是现代社会上一切构造的唯一的基础”[12]523。他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说道:“民彝者,可以创造历史,而历史者,不可以束制民彝。”[13]164李大钊在《国民之薪胆》中认为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光明缉熙之远,赖吾民之意志造之,惟赖吾民之实力辟之”[13]140。由此看出,关心民众疾苦,依靠人民力量,为人民谋幸福,是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初衷。
(二)关心国家民族命运,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李大钊建党的使命
李大钊在深切关心劳苦大众命运的同时,对中国的命运也给予了深刻关注。中华民国建立后的种种弊端,引起他对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重新思考。他在《隐忧篇》中,对当时中国存在的边患、兵忧、财困、食艰、业敝和才难六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凡此种种,足以牵滞民国建设之进行”。“百思恐不获免。凡百君子,其有以嘉谋嘉猷而弭于未然者乎?曷有以解我忧?”[13]1流露出强烈的忧国忧民的革命情怀。李大钊从青年时期开始,就对政治进行详细研究,为“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先后到天津北洋法政学校和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寻求治理中国之良策[14]713-719。1916 年5 月15 日,他在《民彝与政治》中强调:“当知今日为世界再造之初、中华再造之始。”每一个国民必须“先再造其我”,才能实现“中华再造”[6]358。1924 年 5 月 13 日,他在《人种问题》一文中进一步指出:“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上贡献,大都以为是老大而衰弱。今天我要问一问,究竟他果是长此老大衰弱而不能重振复兴吗? 不是的! 从‘五四’运动以 后,我们已经感觉到这民族复活的动机了。”[6]354由此可见,李大钊已经具有比较清晰的民族复兴思想了。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思考,李大钊最终找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爆发后,他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去分析十月革命的本质,并根据中国的国情,指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得出“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的重要结论。由此可见,关心国家民族命运,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李大钊的建党使命。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这与李大钊的建党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有必要牢记李大钊等党的早期创始人建党的初心,牢记他们的建党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幸福生活而不懈奋斗。
三、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和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李汉俊的寓所(30日以后,最后一天会议在浙江嘉兴南湖)胜利召开,大会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15]1357那么,这个“新”究竟新在什么地方呢?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性质的政党——无产阶级政党;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政党;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纲领——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革命,消灭阶级和阶级压迫,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发动人民群众的方法;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正是有了这六个“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成为中国革命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上海和嘉兴南湖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是我们党的根脉所在。回顾中国共产党一大和二大的历史,笔者选择从以下几个断面来领略中国共产党建党时的初心和使命。
(一)从一大代表们的原始初衷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关于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的代表有多少人,党史界有12人和13人之争。目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采用13人之说。除此之外,还有两位外国代表(共产国际代表马林, 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柯尔斯基),共15人。其中,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有李达、李汉俊;长沙共产主义小组有毛泽东、何叔衡;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有董必武、陈潭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有张国焘、刘仁静;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有王尽美、邓恩铭;广州共产主义小组陈公博;旅日共产主义小组有周佛海。
我们选择三位代表来看看他们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何叔衡:是参加一大13位代表中年龄最大的,45岁。他曾经担任中央苏区临时法庭主席,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苏区。1935年2月24日,从江西转往闽西途中,在长汀水口突围时被敌人包围,身负重伤,敌兵以为他死了,上前搜身,他奋力反抗,连中二枪壮烈牺牲。
王尽美:原名王瑞俊,1898年生,山东莒县人。1918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被推举为山东大专中学学生联合会负责人之一。1920年3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后,被发展为外埠会员。同年冬,与邓恩铭等发起组织“励新学会”,出版《励新》(半月刊),任编辑和编辑主任。1921年初,在济南秘密组织共产党早期组织。7月赴上海,出席中共一大。后写下《肇在造化——赠友人》:“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潍水泥沙统入海,乔有麓下看沧桑。”[16]以诗明志,于是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王尽美。1925年8月19日,王尽美病死于山东青岛医院,年仅27岁。主要是为党的工作过度劳累,得肺病久治不愈,吐血而死[17]492。虽然罹患绝症,但革命意志坚定不移,抱着“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战斗到了人生的最后一刻。在王尽美的遗嘱中,没有涉及任何个人的身后之事,而唯以天下之事为念。他说道:“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16]88为国尽忠,为民效命,为党牺牲,志向坚定,奋斗不息,是王尽美青春岁月的鲜明写照。他用青春、热血和生命充分诠释了早期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邓恩铭:贵州人,在山东参与创建了共产党早期组织。1922年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受到列宁的接见。回国后在山东省委工作。1925年领导青岛日本纱厂工人大罢工,1926年任山东省委书记。1928年底被捕,1931年4月5日,被杀于济南,年仅30岁。临死前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留下了“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18]的壮烈诗句。
很显然,救国救民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一大代表加入共产党的原始动因。
(二)从一大纲领和二大宣言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1.从一大纲领来分析
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纲,其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党纲明确提出,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承认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党纲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经党员一人介绍,均可接受为党员,但在入党前必须同那些与我党纲领背道而驰的党派和集团断绝一切联系。……党纲规定,在全党建立统一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地方组织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和指导;在党处于秘密状态时,党的重要主张和党员身份应当保守秘密等”[19]57-58。
从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来看,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党的奋斗目标就是共产主义,党的行动指南就是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全有别于其他政党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一大纲领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宣言》的精神,已经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消除剥削、生产资料共有、为民谋利的思想,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最原始、也是最根本的初心和使命。
2.从二大宣言来分析
中共二大通过了二大宣言、民主联合阵线、工会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加入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章程》等九个决议案,中心问题是谈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和党的纲领、政策等。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党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20]64“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20]65“党的奋斗目标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蒙古、西藏、回疆三部实行自治,成为民主自治邦;用自由联邦制,统一中国本部、蒙古、西藏、回疆,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工人和农民,无论男女,在各级议会市议会有无限制的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罢工绝对自由;制定关于工人和农人以及妇女的法律。”[20]65
从二大宣言看,中共二大最重大的历史贡献,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反帝反封,即以打倒军阀、打倒列强为主要内容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很显然,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以及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富裕的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不仅为中国各民族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而且是第一次完整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时期应该包括党的二大在内,与一大一起完成了建党任务。
(三)从一大代表的最后结局看党的初心和使命
参加党一大的13位代表,怀着共同的理想抱负,一起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但“大浪淘沙”,他们并没有相伴始终。除前述3位代表外,我们再看看其他代表的结局。
李汉俊: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启蒙者之一,中共第二、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因与陈独秀、张国焘意见分歧而脱党,1927年12月17日,被桂系军阀逮捕,当天在武汉遇害,年仅37岁。
陈潭秋:1920年和董必武等人创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1934年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执行委员。长征时,留在中央苏区开展游击战争。1935年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留驻共产国际工作。1939年回国,担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1943年9月27日,和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在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被军阀盛世才下令处死,年仅47岁。
李达: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和教育家。1923年9月,因与陈独秀意见不和脱离中国共产党,但他仍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解放后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校长,1966年8月24日,在武汉去世,终年76岁。
董必武: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1920年秋,与陈潭秋等同志创建了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1928年到苏联学习,1932年回国后先后担任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教务长、副校长,中央党务委员会书记,最高法院院长等职。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历经千难万险,走完长征路。1949年10月1日,参加了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政治法律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为国家的巩固、建设和发展竭诚尽智、鞠躬尽瘁。1975年4月2日病逝于北京,终年89岁。
毛泽东: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76年9月9日病逝于北京,终年83岁。
包惠僧:大革命失败后脱党。1949年从澳门回到北京,1957年担任国务院参事,1979年7月2日,病逝于北京,终年85岁。
张国焘:1935年长征中反对中央北上的决定,另立“中央”。1938年4月逃往国民党统治区,叛党成为特务、叛徒。同年4月18日中共中央将其开除出党,不久加入军统从事反共特务活动。1948年去台湾。1949年转居香港。1968年移居加拿大,由于与子女联系不上,被多伦多一家养老院收留。1979年12月3日凌晨,由于久病体弱,翻身时盖在身上的被毯从床上掉下,被活活冻死,终年82岁。
刘仁静:是一大中最年轻的代表,也是最后一个离开人世的。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加入托派,被中国共产党开除党籍。1950年12月2日,在《人民日报》发表声明,公开承认自己错误,后担任国务院参事。1987年8月15日清晨,在去锻炼的路上,被一辆公共汽车撞死,终年86岁。
陈公博:汪精卫汉奸集团数一数二的人物,干了很多坏事。1946年6月3日被判处死刑,枪决于苏州, 56岁。
周佛海:汪伪汉奸集团的另一个头面人物,1946年10月被判处死刑,第二年蒋介石发布特赦令而改判为无期徒刑。1948年2月28日病逝于狱中,51岁。
从13位代表的最终结局来看,我们大致可以把他们分为五类:“第一类,不忘初心,矢志不渝,成长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有毛泽东和董必武。第二类,坚持革命信仰,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英勇奋斗一生,成为革命先烈。有陈潭秋、何叔衡、邓恩铭、王尽美。第三类,脱离了革命,但坚持信仰。有李达、李汉俊。第四类,迷失信仰,误入歧途,有包惠僧、刘仁静等。第五类,中途变节,堕落成为革命叛徒和民族败类汉奸,沦为罪人,有张国焘、陈公博、周佛海。”[21]
从一大代表的人生经历和命运中,我们能得到很多启示。尤其是第一和第二类的6位代表,他们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的事业奋斗了一生,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丰功伟绩流芳千古。那些背离初心和使命的一大代表,要么迷失信仰,误入歧途;要么中途变节,甚至堕落为革命叛徒和民族败类汉奸,被挂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
(四)从中共一大时全国58名党员的情况看党的初心和使命
党的一大有13位代表,代表当时全国58名党员参会,那么,我们还有必要对当时全国58名党员的初心和表现作一分析。
最初的58名党员,他们的年龄、籍贯、职业、学历都不相同,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在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下,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嘉兴市委宣传部撰写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及其成员研究》,对此有详细的统计分析:
从籍贯来看,湖南20人,湖北11人,浙江7人,广东5人,河北(包括天津)4人,山东4人,江苏2人,安徽、重庆、贵州、江西、山西各1人。
从学历来看,留学日本的‘海归’18人,北京大学毕业的17人,其他大学的8人,中师、中学毕业的13人。只有另外两人文化程度不高。
从职业来看,担任教授、教师的17人,在校学生24人,记者、律师、职员等自由职业者10人,弃官不做的3人,党务和工会工作者2 人,典型意义上的工人2 人。[21]
从以上统计数据不难看出,最初的党员基本上都受过中等以上的教育,占总人数的97%,知识分子居多,其中很多还是出洋留过学的,占总数的31%,前途不可限量;大部分人的职业是教师、记者,占总数的47%,是当时人们羡慕的高薪职业,应该属于当时生活比较优裕的少数人。毫无疑问,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投身中国共产党,并不是为生活所迫,不是为了当官发财,更不是外力所迫,而是自己独立思考和主动选择的行为。
据学者统计,“这58人中,后来牺牲、病逝的有22人;坚持到革命胜利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有4人;因各种原因脱党的有23人,其中脱党后又恢复党籍参加革命工作的有5人,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各级领导干部的还有12人;被开除党籍的有10人,其中有些是不公正的;真正叛党的只有沈玄庐、张国焘2人;陈公博、周佛海、宋介3人是脱党后沦为汉奸的”[21]。可见,这58人中,除少数几个人之外,绝大多数党员经受了革命的考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五)从党的生日、纪念日和开会地点的变化看党的初心和使命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1921年7月23日,但为什么党的生日纪念日却是7月1日呢?据现有的资料来看,把“七·一”作为党的生日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1938年5月在《论持久战》中提出来的:“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22]440当时在延安的参加过一大的代表只剩下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个人,二人都只记得是七月召开的,当时又找不到任何资料旁证。于是便象征性地将7月1日作为党生日的纪念日。 1949年6月,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开篇第一句话就是:“1949年7月1日这个日子表示,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二十八个年头了。”[23]1468毛泽东使用“表示”这个词汇,说明“七·一”作为党的生日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日子,是一个纪念日,并不是党成立的7月23日。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方面,由于战争年代的影响,毛泽东、董必武都全身心投入革命,并没有因为是一大的元老就把这件事挂在心里,回忆不起来了。另一方面,在当时严峻的白色恐怖下,谁也不敢保留一大当时的原始文字档案,后来确定7月23日是依据1956年苏共中央提供的共产国际的一份文件中有明确记载,才最终确定的。正如董必武同志所言:“有些事情缺乏文字根据。我记得纲领提出来了,七月一日这个日子,也是后来定的,真正开会的日子,没有那个说得清的。”[24]
同时,中共一大为什么先在上海召开,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去召开呢?在会议进行到7月30日晚上的时候,会场突然闯入一名神秘人士(密探),会议不得不终止,代表们迅速转移。10分钟后,会场遭到上海法租界巡捕房的包围和搜查。可见,当时形势是多么的危急,10分钟,短短的时间,一大就差点夭折了。为了安全起见,大会必须再找一个新的会址,这不仅关系到一大代表的安全,更关系到一大能否完成各项预定的议程,关系到党能否正式诞生的问题。当时上海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提出去嘉兴南湖召开,据她回忆:“我想到我家乡嘉兴的南湖,游人少,好隐蔽,就建议到南湖去包一个画舫,在湖中开会。确实比较隐蔽、安全。李达去与代表们商量,大家都同意了这个意见。”[25]153
从上面党的生日、纪念日和开会地点的变化看,一大是在相当恐怖的条件下召开的,是冒着随时可能被杀头的危险召开的。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和使命感、责任感,谁会愿意去冒这个生命的风险呢?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达出早期共产党人坚定的初心和使命。
“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26]227学习党史就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100年来,为什么我们党能够从58名党员那么弱小的情况下,逐步发展壮大到今天的9 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成为受人民爱戴的执政党?为什么我们党能够在无数绝境中战胜敌人?为什么我们党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不管何时何地都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坚定支持。
习近平同志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的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26]228只要我们切实弄明白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并把初心和使命化作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就一定会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压倒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就一定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