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印学研究的“经纬网”
——读《中国印学理论体系》

2021-12-06张逢波

书法赏评 2021年2期
关键词:印章篆刻文人

张逢波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

近期陈国成教授所著的《中国印学理论体系》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此书凝结了作者数十年的心血和智慧,首次在印学领域构建出一套完整的理论框架和结构研究,其意义重大。其宏观上将历代印学观念纵向梳理,微观上进行横向考释,为我们提供了学术研究新的思考视角,无疑是印学理论研究的又一座里程碑。

《中国印学理论体系》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最终成果,初稿为作者在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从师于丛文俊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时的博士论文的“下编”,其博士论文题目为《中国古代印论的理论渊源与框架结构研究》,早已在业内被大家所熟知和引用,其引用次数在印论研究领域位居前列。渤海大学书法研究生教学设立了《中国印学理论体系》特色课程,自2013 年至今,陈国成教授为研究生讲授此课程已达九年。该书自开始写作至今,作者通过其主持的国家艺术基金“丝路遗风——黄土陶瓷印刻作品展”项目的创作实践,依托其近年出版的《吾衍<三十五举>研究》《元明印论研究》《明清印章款识文献研究》等印学著作,又结合研究生印学课程教学经验及印学新资料的问世,在原有博士论文基础上进行了章节变化和内容的丰富,经过多年的不断调整、完善和沉淀,在众人期盼下,此书终于问世。

《中国印学理论体系》在印学研究领域具有多方面的开创性。其最具前沿的研究当属宏观纵向将印学理论划分了五条脉络,在纵向脉络框架基础之上又搭建交叉了数条横向相关研究,构成了印学理论研究的“经纬网”。宏观上将元、明、清的印学理论梳理出五条脉络:将前人印章师古对象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分类与确立;对“尚古”“拟古”“复古”观的考释及篆刻实践发展的思考;考证了文人篆刻的兴起及品格追求,对技艺与流派进行了详细梳理;对古人“篆”与“刻”进行了梳理,阐释了“印从书出”与“印外求印”思想的萌生与发展;对印论中印章风格品评观进行汇释与归类。每一条脉络的发展和延伸都极具学术与艺术价值。纵向的五条研究脉络构成印学理论宏观研究的“经线”坐标。此研究须在全面熟知历代印章遗存、历代印论发展、历代篆刻实践基础之上方成文立说,也是陈国成教授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有机综合的又一次爆发。此论在印学领域中建立了一套宏观的研究框架,是对元以来印人研究成果的极大补充,亦是开启了宏观意义上的印学理论框架研究之先河,为后人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与思考。因此,五条经线和数条纬线成为了此专著最大亮点与价值之所在。

一、将前人印章师古对象的演变过程进行分类与确立

前人师古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演变、不断循环、不断更轶、不断探索的复杂过程。作者通过对元、明、清三代印论中的印章宗法问题进行了分类研究,将印论中关于从“印宗汉晋”到“印宗秦汉”再到古玺的涉猎这一师古过程进行了梳理,三十余次对古人印论中的师古观旁证引用并进行了深刻阐释,体现出了作者强大的宏观驾驭能力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其中也谈到了集古印谱对篆刻发展方向的改变,并大大加速了篆刻艺术发展进程。最后,对篆刻师古传统对象首次进行了确立,其指出历代印人“法古”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先秦的古玺及秦汉印章;第二类则是主要以元以降为主的文人篆刻。陈国成教授在其中又提到了实用印章艺术向文人篆刻艺术转变的这一理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印学及篆刻的存在规律,以实用与艺术来宏观认知几千年印章发展历程。

元代以来印论中对秦、汉、两晋印章以及古玺印的实践具有“依附性”的认知,元初赵孟頫、吾衍等人之印论具有依附性,后人在“印宗秦汉”“印宗汉晋”的论述中也会有选择地依附于前人的认知。元代以降,文人的大量参与、印章材质的改变、书画艺术发展之需等因素都带动了篆刻艺术的发展,其发展过程依然具有鲜明的“依附性”特征。可见,“依附性”是陈国成教授在划定印学理论“经线”的同时而提出的“纬线”坐标上的一重要印学理念。此命题具有开创性、学术性、普遍性,更具有艺术实践意义。

陈国成教授所提出来的印论发展之“依附性”这一命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由于印论产生年代较晚,其随着印章材质的改变、文人的参与而逐渐产生。由于印论所特有的“依附性”,其依附于文论、书论、画论、乐论等古典成熟的理论著作,在短时间的发展中迅速成熟并达到高峰,大大缩短了发展周期。这一特征在印论发展中十分明显,此特征在该书总论和正文中也进行了着重描述。在整个著作中,作者大量引用了文学中的理念来借用和实践“依附性”,如第二章第一节“正统与复古”,欲谈印学“正统”思想先从《春秋》等文学论著出发来探源;再如论及“复古”思想,先从《论语·为政》《淮南子·要略》《孝经》《尔雅》等经典古文及唐宋古文运动等诸贤复古思想为切入点经行文学上的阐述;亦如在第五章第一节“印品”中仿照钟嵘《诗品》、庾肩吾《书品》、谢赫《画品》对“印品”进行品评,诸类学术考证与实践也是一种“依附性”的体现。

“依附性”理念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一种思考和探索。陈国成教授在各类艺术实践与学术思考中都具有“依附性”特征。清赵之谦提出“印外求印”的印学理念,此之后,众多印人的实践都是践行此篆刻理念进行探索。陈国成教授取自然之貌、古代历史文化遗存与篆刻结合,将西北地区大漠黄沙、阳关驼铃、黄河落日诸类自然景观以及万年仙人洞遗址古陶符号、马家窑彩陶纹饰、各地岩画等历史文化遗存巧妙合理地融入篆刻之中,创作出数百方表意篆刻,这也是对古代印人思想的一种依附与实践。因此,作者不仅窥探到印学理论发展中所具有的“依附性”,且将此“依附性”与自己的艺术实践相结合,创作出更具时代而不失古风的艺术经典。这也恰恰是他这些年所提倡的学术理论指导艺术实践之观念,更值得当代篆刻界深刻反思和创新探索。

二、对“尚古”“拟古”“复古”观的考释及篆刻实践发展的思考

作者以“尚古”思想确立了印学传统的基本精神。“尚古”这一印学理论的发展脉络,也贯穿了整个印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和研究过程。“尚古”之学不仅在古代影响了印人的思想与实践,在当代依然如此。“尚古”“拟古”“复古”成为了《中国印学理论体系》的第二条经线。

篆刻在“复古”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众多集古印谱、摹古印谱、集时人印谱,这些印谱的出现也大大促进了篆刻的兴盛和印人篆刻实践的复古思潮。在该书的第二章中,作者详细考证了集古印谱的产生和发展,对其中印谱传播中造成的优缺点也进行了论证,在复古思想的笼罩下又有新的再造。作者还从“字法”“款识”“形制”上对古人的创新进行了梳理,并对“缪篆”与“摹印篆”的来龙去脉详细考证,对这一混乱和模糊概念重新定论,也是对当代印坛概念混乱的深刻思考,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三、考证了文人篆刻的兴起及品格追求,对技艺与流派进行了详细梳理

该书以印章材质的改变为切入点,详细考证了文人参与篆刻实践整个过程的演变,对印章从实用性到达情写意之艺术性以印学为依托进行考释。从文人开始参与写篆,工匠代刻,到文人艺术与感情的全部参与,这一过程是复杂的,此书在第三章前半部分详细的考证,这也是第三条经线的突出表现。在这一演变过程中,篆刻的文人化属性依然存有“依附性”特征,文人直接将文学语言、书画审美、艺术情感直接融入篆刻之中,也使得篆刻在短时间内有了属于自己的“温度”。书中提到文人的品格与精神:“妙在传神”“以情为经”“作意尚简”等文人的篆刻艺术审美。在印章材质改变中所提到的文彭,其作为倡导者与领军者,一呼百应,为后来的流派诞生做出了铺垫。这两点也是该书中交叉的经线与纬线,共同构成了印学史文人参与之后篆刻发展的“经纬网”。

“意”在元明清三代印论中被大量书写,并且在文人篆刻中表现显著。古人在崇汉思想中就提到“有意无意”为印章“古”的评判标准。清冯泌在《东里子论印》中就说到印章的“有意无意”,还将秦汉印与书、文、诗、章等同观。其曰:“夫古印朴,今印华;古印圆劲,今印方板;古印在有意无意,今印则着迹太甚”。另,冯承辉《印学管见》、吴先声《敦好堂论印》、张纳陛《古今印则》、袁三俊《篆刻十三略》等印论中都写到印章之意的表达。陈国成教授在该书中着重强调了“意”,在自己的篆刻实践中也是如此,对“表意性篆刻”进行了大量实践,进一步印证了古人的艺术理念。

陈国成教授在此经线标上的第二个贡献是对古代印论中与“字法”“篆法”“章法”“刀法”进行了详细的汇释和考证,并结合了自己几十年来篆刻上的创作经验。此部分意义重大,读者能清晰、立体、全面来认识到古人对篆刻技术的体悟,这样才能知其所以然。此不仅是对印学史的学术贡献,也是对篆刻技法发展的梳理,更是对当代篆刻界的一种借鉴和指导。该书在篆刻流派的书写中还谈到了“南北宗论”,印学中的“南北宗论”这一观念也是陈国成教授首次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十几年间影响了众多印学研究者,众多印学相关文章都进行了此观点的引用。是论在诗词、书法、文人画中常被提及,篆刻中的“南北宗论”意义重大,是文人参与之后篆刻发展的产物,也是具有依附性的典型存在,亦是篆刻流派分类的一种表现,成为了《中国印学理论体系》一书中极为重要的一条“纬线”。

四、对古人“篆”与“刻”进行了梳理并阐释了“印从书出”与“印外求印”思想萌生与发展

“重篆”与“重刻”在历代都被印人们所提及,元代文人参与之后,初期,还是由文人书写,工匠刻之。随着石质印材大量出现和广泛使用,文人也逐渐参与刻。该书第四章用了大量的资料来阐释了“篆”与“刻”在历代文人眼中的重视程度,并提炼出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为印学研究者提供了思想依托,也为当代印人的篆刻实践提供了学术支持。陈国成教授在篆刻创作上也是“印外求印”的实践者,并有了自己更加独特的艺术特色,践行前人未有之行,是在对赵之谦“印外求印”思想深刻研究基础上的篆刻实践与探索。可见,学术研究的前沿性与篆刻实践的前沿性是亦步亦趋的,学术的历史高度和预见性对篆刻的实践具有决定性的指导意义,反观篆刻的创造力,也进一步验证古人之语不欺我。

五、对印论中印章风格品评观进行汇释与归类

陈国成教授首先对“印品”进行了梳理,从《说文解字注》中对“品”的解读为出发点,将元代之后印论中有关印章品评的观点进行了整理、考证与研究。以周应愿《印说》、程远《印旨》、甘旸《印章集说》、佚名《印学正源》、杨士修《印母》、徐上达《印法参同》、朱简《印经》、朱彝尊《印谱序》、孙光祖《篆印发微》、李宜开《师古堂印说》、吴让之《吴让之自评印稿》等诸类印章品评观结合文论、书论、画论进行了解读,详细论证了印品发展的轨迹,其一手考证资料内容精微而充足,将古人印品论分为众多种类逐一阐述,可见作者对古籍资料的熟知,体现出作者超强的时空驾驭能力,更体现出作者对印章的审美格调的把控力和实践经验。

此条经线上的印论研究另一贡献是把前人印论中的品评观进行了分类,列“巧拙”“雅俗”“印品与人品”之说,此研究不仅在印学史上有独树见解,更影响了一批学者采用这种研究模式进行了更细微的分类和阐释。我在硕士学位论文《阎宝海书学研究》中就借鉴此研究模式将阎宝海的书法进行了分类与考释,分成“雅俗观”“生熟观”“人品与书品”。另外还有诸多印学个案研究者也将某家进行此模式的分类,如吴寅寅硕士学位论文《沈野<印谈>研究》中也依附于此研究模式和框架将《印谈》的印学思想分成了“修养观”“寄性观”“自然观”“创作观”,类似借鉴和依附的论文还有很多。故,陈国成教授的研究方式及为大家提供了诸多新思考,也必将影响和带动大批学者投身于其中。

《中国印学理论体系》一书凝结了陈国成教授十数年的心血和思考,作者首次在印学研究领域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理论框架和结构体系研究,其意义重大,是印学理论研究的里程碑。书置枕边,日夜详读,学习作者的宏观框架、研究模式、思辨方式、学术研究中的联想与想象力。这些年来,从事印学研究的国内外学者从中都大量引用借鉴并获益良多,诸多新的思考模式带动了一大批学者进行了各类研究。纵览历史,篆刻流派的兴起需要具备诸多因素,首先是领军者与经典传承,其次是地域性,还有参与之规模和影响力等。陈国成教授作为印学理论研究的领军者之一,想必会像历史上的篆刻流派一样,在印学研究领域掀开新的篇章,带领诸位印学研究者开启印学界的“流派”。

猜你喜欢

印章篆刻文人
我们有印章咯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古代文人的雅号由来
文人吃蛙
日本“防狼印章”半小时售罄
篆刻
印章
大象的印章
这世上少了文人会怎样
养生八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