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永驻 浩气长存
——李大钊精神内涵及时代意义

2021-12-06郭雨绵王治江

关键词:李大钊马克思主义精神

郭雨绵,王治江

(1.乐亭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河北 乐亭 063000;2.华北理工大学 国际教育中心,河北 唐山063210)

李大钊是第一个在中国较为全面系统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的追求、创新、务实、奉献的精神永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全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时,我们更加深切缅怀李大钊烈士,深入研究探讨李大钊精神的内涵,探析李大钊精神形成和发展轨迹,继承先烈遗志,弘扬大钊精神,提振精神迈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探索追求是李大钊精神的力量源泉

李大钊勇于探索不断追求精神的形成过程,源于他对学习文化知识的追求,源于他对旧中国社会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憎恨所激发的强烈爱国热忱,进而发展到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思想过程。

父母早亡的李大钊,在大爷爷李如珍的引导下,学习知识的兴趣十分浓厚。他入学前就能够熟读背诵私塾里的启蒙书籍《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进入私塾后,就和大孩子们一起读四书五经。两年后,继而从师文化知识丰富并且绘画、音乐、书法功底都很好的赵辉斗先生,李大钊九岁时抄录《富国策》,书中富国富民思想深深影响了他。之后他又从师黄玉堂先生,此时的他:“嗜读书手不释卷,博闻强记,品学兼优”。年轻的李大钊不仅学业优秀,而且有了人生新的追求。当黄老师讲到洪秀全造反的故事时,他就勇敢的举手说到,长大以后,我要效法洪秀全。

1905年,考入了永平府中学堂,这时他16岁。由于他不断追求,刻苦努力,学业非常突出。一年跳一级,六年的功课三年就学完了。不仅如此,他在思想上不断追求进步,他的同班同学叫韩湘婷如此评价李大钊:“受课之余好读康梁文字,手把一编,日无暇习”。此时学业优秀的李大钊,思想也有了新的追求,康梁变法的新思想,深深地触动着他。

1907年,他考入天津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期间,被称为法政“三杰”的第一杰。不仅在学校积极参加法政学会,还创办刊物《言志》并任主编之一,同时他发表了多篇文章如《隐忧篇》《大哀篇》等。这时他还受到了白雅雨老师的影响,思想又有了新的升华和追求。他说:“随政治知识之日进而再造中国之志趣而日益腾高”。

1913年冬,他东渡日本,继续追求学习新知识,进一步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李大钊在日本留学期间广泛阅读了许多进步书刊,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说,收获颇丰。他关心时事政治,关心中国的前途。当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签订了丧权辱国的21条后,他发表《警告全国父老书》,呼吁国人团结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留日学习时期,他参加了两个学会:一是神州学会,二是中国经济财政学会。特别是神州学会,宗旨就是研究学术,尊崇气节,唤起国民自觉,图谋国家富强。他还主编了留日学生总会会刊《民彝》,发表了多篇文章。他认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就在于求达于真理。可见李大钊的追求,在思想上、行动上,有了重大的突破,愈发感到“再造中国之不可缓。”这期间,他的追求由文化知识的学习转向追求进步思想、追求真理。就这样,他用自己所学的文化知识去探求真理,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由一个爱国主义者,成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这是他人生追求的丰硕成果。

李大钊的探索追求精神是体现在他人生的全过程。他说:“人生第一要求,就是光明与真实”。他就是在追求光明与探索真理的过程中,追求知识,追求进步,追求真理,从而实现人生的理想,并产生对马克思主义无限的信仰。自从立志救国家于危难,救人民于水火,便不曾停止探索的脚步。他的探索涉及方方面面,探索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文化、新文学,探索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在中国的实践,探索适合中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探索早期党团组织建设和干部培养,为反对北洋军阀形成统一战线探索国共合作,为凝聚更广泛的革命力量探索发动工农斗争,为了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他还探索了包括妇女解放、中国教育、外交问题、民主与自由、法治、青年问题、战争与和平等诸多社会治理领域。李大钊一生所撰写的600来篇文章作品就是他一生追求真理,探索民族解放道路的最好体现。

李大钊探索追求的目的是什么?他说:“为世界进和平,为人类造幸福”。这也是李大钊的初心。为实践这一初心,他在人生追求和救国道路的探索过程中一路高歌,奋不顾身,勇往直前。李大钊在《狱中自述》中说:“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1]。李大钊不怕牺牲,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是勇于追求、不断追求,勤于探索、不断探索,使李大钊变成了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个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不断努力追求人类进步,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精神,是李大钊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李大钊精神的重要力量源泉。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道路上,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我们每个党员都应该牢记初心使命,学习李大钊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去争取新征程上更大的胜利。更应该教育广大青少年学习李大钊这种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通过追求掌握真理掌握科学知识,增强过硬本领,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二、创新精神是李大钊精神发展的动力

李大钊的创新精神主要表现在他敢于打破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他说:“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李大钊创造新生活的目标就是:“觅新国家,拓新世界。”李大钊在《青春》一文中这样说道:“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李大钊的人生观、价值观、家庭观、国家观、民族观、世界观、宇宙观充满了具有青春活力的创新精神,感染了许许多多的当代青年,引导他们走上了救国救民的改革创新之路——改造中国!改造世界!改造宇宙!

他在《庶民的胜利》一文中这样写道:“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须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要为今人奋斗,为来者前驱”并不断地高呼:“要与时俱进”。他亲身目睹了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的失败,见证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等不适合中国国情,恰逢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促使李大钊放眼寻求新思想新主义来解决中国社会彻底改造的问题。正是李大钊具有不畏艰难险阻的创新精神,他才敢于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引到中国来,并不怕牺牲,勇敢地传播开去。他的这种创新理论,创新思想,创新社会的创新精神,具有鲜明的革命性、旗帜性。

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成功以后,李大钊精神倍增,不断发表文章宣传革命思想,特别是《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宣言,是李大钊成为了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志,把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宣传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是他的创新思想、创新社会的力量源泉。

李大钊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广泛宣传群众、武装群众、组织群众,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发动人民群众共同起来,学习十月革命,创建一个新的中国的做法引起敌人的十分恐惧和憎恨。反动军阀通缉李大钊的布告中给李大钊强加的罪名是:假借共产学,啸聚群众,屡棨事端。李大钊一生爱国忧民,为此他一心想改造旧中国,创建一个新中国。他在求新求真的坎坷途中,奋力前行,彰显了革命家的英雄本色和伟人风范。

创新精神是李大钊精神发展的动力,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楷范。进入新时代,中国已经进入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是最大的发展动力,不论是在各条战线的管理上,还是各个科技领域的开拓创新上,都需要我们继承发扬李大钊的开拓重新精神,战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以创新思维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三、求真务实是李大钊精神的具体表现

李大钊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求真务实的一生。他在《史学要论》中写道:“凡事都要脚踏实地的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做功业可就”。具体表现在:

(一)务实的作风,担当的忠心

李大钊做事他不仅态度诚实,而且工作作风务实。特别是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建党前后的一系列工作中,都以务实奋进的精神努力做好。他学习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他研究中国革命的现状,根据形势发展特点,适时提出了建党的理论、方针和实行办法。他在《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一文中这样讲道:“中国社会腐败到这个样子,又不能不急求改革。”十月革命成功后,他急切地提出我们需要组织一个团体,不是政客的政党,也不是中产阶级的民主党,而是贫民的劳动家的政党,即社会主义团体。在1921年3月份提出了建党的理论学说之后,为了创建社会主义团体,他精心谋划,多次和共产国际的代表见面商谈,和陈独秀商讨,他亲自确定了“中国共产党”这个政党的名字。在他和陈独秀等人的努力下,一个领导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7月诞生了。

(二)忘我工作

李大钊当时在北京任5所大学的教授。虽然备课、编教材等教学工作十分繁重,但他还是利用课余时间写文章,研究、指导革命运动。他参与领导了许多历史上著名的革命运动。如:五四运动、索薪斗争、三一八运动、北伐运动、开滦五矿大罢工运动、农民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北方党团组织的创建工作、国民党北局工作等等。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特别是在参与领导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过程中,他向着国共合作的大目标不懈努力——他不辞劳苦,七下江南,多次和孙中山会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深思熟虑,稳中求进。他非同常人的意志和毅力、他勤奋务实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孙中山和他的夫人宋庆龄。在他的努力下,完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任务。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保持着旺盛的革命精神。李大钊以《新青年》为阵地,开辟‘马克思主义专号’,宣传马克思主义,引领广大青年坚定地传播、捍卫和践行马克思主义。他在38年的人生中写下了600多篇文章。他不仅为革命早日成功,打下了思想基础、组织基础,还培养、影响了许多的革命领袖人物,如邓中夏、高君宇、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邓颖超、乌兰夫、陈毅等。

(三)生活朴实无华,克己待人

在北京任五所大学教授,工资收入较高,加上稿费,他可以过上富有的生活。然而他的夫人却经常无米下锅。他每月几百元大洋的收入,80%都用在了党的事业和接济贫困的同学、同志身上而自己则是:冬一絮衣,夏布衫,黄卷青灯,茹苦食淡。1924年,国共合作后,李大钊又担任了北方国民党的领导工作。当时国民党的经费不少,成千上万的拨款。他花的一清二楚,公私分明,两袖清风。他在北京工作生活多年,没有买一间房,置一分地,几次搬家都是自己租房住。一九二七年的四月二十八日,他牺牲时都快五一了,从他的遗照上看,还是穿着一件旧棉袍。牺牲后,家中仅剩一块银元。六年后他公葬的费用都是朋友们捐助的。李大钊曾说:“人生当廉承简易之生活,而不能被追求过度虚花享受所累。”李大钊也时常帮夫人带孩子,洗衣服,做饭。平凡中见伟大,伟大中有平凡!

李大钊与人相处,和谐友善,但立场分明。陈独秀评价李大钊:“他生平的言行,诚如日月之经天,江河之行地,光明磊落肝胆照人。南陈徒有虚名,北李确如北斗。”当他的同窗好友白坚武随了吴佩孚,帮助吴佩孚镇压工人运动后,李大钊与之断了交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李大钊的评价:“李大钊同志的道德和操守非常高尚。在他身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着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格,他作风质朴,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他坚持真理,待人宽厚,团结同志,正如后人所赞誉的‘没有宗派气,内外从如云’,他一生简朴清廉,淡泊名利。他的伟大人格和崇高风范,将永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史册”。

务实是李大钊精神的具体表现。他心中有正气,做人讲正派。他作风务实,体现在态度上诚实,体现在学习上扎实,体现在工作上踏实,体现在事业上忠实,体现在生活上朴实。面对各种复杂的外界情况,把得住操守,守得住清廉。他这一崇高的道德修养,为我们后人做出了光辉的榜样。“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民族复兴,更需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新时代,更需要全体共产党员继承发扬李大钊同志对党忠诚,勇于担当的作风,终于党,终于人民,为共产主义风斗终生。

四、甘于奉献的爱国精神是李大钊精神的核心

“李大钊的崇高革命精神最可贵之处,就是对民族复兴的使命担当,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对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无私奉献。”[2]勇于牺牲是李大钊奉献精神的高度升华。甘于奉献的爱国精神是贯穿李大钊整个精神的核心,也是一条红线,这条红线,不是线段,而是一条无穷无尽的红色射线。何为奉献?就是默默地付出,心甘情愿,不图回报。他为了追求进步,追求真理,坚定信念,不畏牺牲。他为了改革社会,为人民谋幸福,他敢于把马克思主义思想引到中国来,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他提出了中国革命成功后,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他说:“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这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为人类展现了美好的前景。

“前进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勇往奋进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瘅精粹力以成之”。李大钊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真理而从容就义。他的呐喊、他的战斗、他的牺牲,让共产主义理想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我们说李大钊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赠给友人的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同志为革命奋斗一生的光辉写照。李大钊同志用铁肩担起了救国救民的神圣使命,用文章传播着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递着他深深的家国情怀。他胸怀天下而唯独没有自己,他的这一奉献精神,江泽民同志给予极高的评价:“在李大钊的身上,充分的体现了共产主义者的伟大献身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李大钊就是一位预言家——预见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中国的崛起以及为革命胜利奉献宝贵的生命!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的为国为民甘于奉献的精神不灭,像灯塔一样,指引着我们将他未竟的事业推向更加辉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可以告慰李大钊等革命先烈的英灵,你们的美好愿望在我们手中实现了。今天,我们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站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我们仍需继续保持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实现新的奋斗目标。

五、结语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的建党精神正是李大钊等革命先驱,用他们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使命担当,为真理敢于斗争,不怕流血牺牲的奉献精神,凝结而成的。这也是李大钊精神内涵的最好概括和总结。李大钊精神内涵丰富,具有历久弥新的历史意义和弥足珍贵的时代价值[3]。新时代在召唤我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学习李大钊探索追求、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甘于奉献的精神,学习他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学习他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探索精神,学习他共产党人的崇高革命气节和高尚情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大钊精神,继承先烈遗志,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李大钊马克思主义精神
李大钊《青春》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李大钊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