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的师范生创新实践共同体建设研究

2021-12-06刘玉凤戈秀兰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师范生共同体能力

刘玉凤 戈秀兰

(黑河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一、问题的提出

2014 年9 月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找准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①;同年12 月5 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 号),意见提出目前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中小学教学的实际需要,教育实践依然是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薄弱环节②;2016 年3 月17 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教师[2016]2 号);在2018 年9月10 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 年9 月17 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 的意见》。从以上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讲话和国家的下发相关文件可以看出,教育教师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教师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工作,如何开展教师教育,尤其是如何提高师范生实践能力越来越引发学界、业界的关注与思考。

二、师范生实践教学现状与困境

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中指出师范生培养在教育实践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依然存在问题,现从内外两个方面因素梳理影响因素如下:

1.外部因素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2014]5号中指出“要将实践教学贯穿培养全过程,分段设定目标,确保实践成效”③,但是目前的师范生教学实践实训缺乏系统性和常态化。师范生实践实训主要包括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教育见习主要是学生到中小学听2 节,教育实习集中在第7 或8 学期进行的12 周实习。从时间看,师范生实践没有系统性,没有形成师范生实践活动4 年学程不断线、没有形成标准化的教育实践规范,没有对实践全过程提出明确的阶段性要求。从训练的量和质上看,目前的学生见习和实习都集中于听课,而没有从“听、看、记、思、评”的维度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其次,传统的师范生实习仅集中于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师范生实践实训模式无法满足当前人才培养需求。当前的师范生人才培养目标已经转向“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因此,传统的实践实训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变化了的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上没有形成教师、师范生、中小学之间的多向交流,师范生在整个师范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处于被动,很难实现从理论、实践到反思。

2.内部因素

从内部因素分析,师范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上。根据郑其恭(1993)、顾明远(1998)等人对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的概念界定,本文的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主要指教学认知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教学认知主要包括职业认知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师范生往往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认识不清,目标不明确,导致在个人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上主动性不强。由于实践锻炼不足,师范生在为什么学,如何学才能做好教学设计,提高自己对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掌控能力不足,仅停留在理论方面。其次,因为实践教学数量不足,导致师范生在教学实施上能力不足,对教学管理和教学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往往处理不够恰当。此外,师范生的自主发展能力有限。在师范实践能力培养上师范生没有形成从一个理论到实践到反思教学的闭环。

三、师范生创新实践共同体框架

1.师范生创新实践共同体的特点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学者维斯西蒙提出教师共同体应该具备5 个要素:共同信仰、合作与参与、互相依赖、关注个体和少数意见以及有意义的关系。结合国家对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笔者认为师范生创新实践共同体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共同性。师范生创新实践共同体的所有师范生在实践中有相同的目标,全体成员通过讨论和协商提高教育知识与能力和教育实践能力。

合作与参与性。师范生实践共同体以提升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为目标,通过合作培养与分享性活动,促进卓越教师的培养。合作性体现在大学和中小学的合作、教师之间的合作以及师范生之间的合作等。共同体成员平等的享有话语权,参与到共同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并拥有共同专业发展的集体记忆。

协同性。建立高校、中小学和师范生“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三者共同参与制定师范生实践共同体的目标、设计实践内容,实施“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高校将社会对中小学教师的需求信息及时反馈到教师培养环节,中小学要求全程参与师范生卓越教师培养,积极利用高校优质资源和智力支持,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师范生通过共同体向本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学习,从而形成认知学徒关系。

实践性。师范生实践共同体中的师范生是反思实践者。师范生通过在课堂学习的教育教学知识,通过实践共同体中活动、比赛、教学实践等形式,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实践教学水平,形成个人的实践智慧。

多样化。师范生实践共同体的实践形式不仅局限于教育实习和教育见习,还给师范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多样化平台,同时这一平台形成了主体间多样化联系。这里的多样化平台是指课堂平台、课外平台,线上平台、线下平台,校内平台和校外平台。主体间的多样化联系是指教师和师范生、师范生和实践学校,教师、师范生和实践学校、师范生之间、师范生与任务之间的多维深层交互。

2.师范生创新实践共同体要素

师范生创新实践共同体活动系统包含有3 个核心成分主体(subject)、客体(object)和共同体(community)和3 个次要成分工具(tools)、规则(rules)和劳动分工(division of labour)。师范生实践共同体成员通过协作、分享和交流活动而获得自身的专业发展,因此,师范生共同体的运行离不开活动理论的指导。

主体。师范生实践共同体的主体是师范生。教育部关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指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目标是中小学教师,卓越教师的内涵是教师需要具备高尚的师风师德、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优秀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良好的自我发展潜能。所谓“卓越教师”即为能创新而卓著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优秀教师,是集“专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个性化教师”等特质于一体的新型教师。

客体。师范生实践共同体的客体是主题任务。按照2011 年教育部教师[2011]6 号文发布实施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要求,教师应具备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和教育实践能力。在教育信念和责任方面,师范生在实践共同体中应该具备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理解未来承担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教师在学生终身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他们应该保持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尊重个体差异和进行差异性教学,相信和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愿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创造条件和机会。

共同体。师范生实践共同体的“共同体”是指导师范生实践的导师和师范生的共同体。这里要注意的是,指导师范生实践的导师不仅仅局限于师范生所在院校的指导教师,还包括见习、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实施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主要负责教学技能的课堂实训以及从理论上对教学技能的训练进行指引,校外导师注重培养师范生的专业技能,校外导师要对真实课堂的实践教学技能进行示范,并注重培养师范生的教材分析能力、课堂组织能力等等。

工具。在维果茨基的活动理论中,将工具界定为教学环境。在师范生实践共同体中,笔者将工具界定为师范生实践共同活动的环境,主要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指的是国家的相关文件和政策。内部环境指的是课堂内、课堂外实践社区、线上平台交流以及师范生实践的中小学。

规则。规则是用来协调主体与客体的,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种制约、约定。这里的规则主要是保障师范生实践共同体正常运转的规则,如《师范生实习安全规定》《师范生实践社区活动规定》等等。

3.师范生创新实践共同体建设框架

在活动理论的指导下,依据师范生创新实践共同体的特点和要素,建设师范生实践共同体。师范生实践共同体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学认知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上。这3 种能力的获得不能单靠某项活动、某次比赛来完成,而是通过“三课堂”的构建和实施来获取。

第一课堂实践。第一课堂实践主要是课堂实践,目的是锤炼学生的基本功和素养养成。这是师范生实践的第一阵地,也是教师和学生常常忽略的地方。在第一课堂中就要求教师改变原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进行课堂翻转,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第一课堂十分关键,因为它在无形之中给师范生树立了一个样板,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因此,第一课堂的作用不容忽视。

第二课堂创新实践社区。第二课堂创新实践社区,是基于语言技能训练和教学技能训练的平台,针对目前师范生实践能力弱,设计一系列活动、大赛,涵盖了师范生实践实训所有关键环节。第二课堂创新实践社区由师范生按照自愿原则组成的若干实践社区和指导师范生实践的导师组成。学生被分成若干个团队,每个团队由若干个学生组成,学生将担任教研室主任、班主任、授课教师、学生等。每个团队都是一个教研室,模拟学校实际教学状况,让学生在模拟训练中体验完整的教学过程,感悟正确的教学思路和管理理念。

第三课堂校外实践。课外实践主要包括实习和见习两种,均实施双导师制。实习和见习前,召开见面会,高校和中小学指导教师提出对学生的要求以及倾听学生的要求。在实习和见习过程中,校内和校外导师要从师范生校外实践表现的各个方面来综合评价他们的教育见习/实习记录表表现。见习/实习结束后,召开反思总结会,表扬优秀实习/见习生。

4.师范生创新实践共同体建设价值

(1)师范生创新实践共同体为师范生提供精神家园

传统的师范教育模式下,师范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比如,从师范生从学什么到练习什么等都已经是被教师安排好,师范生没有话语权,而师范生创新实践共同体的构建是实现师范生自主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师范生创新实践共同体中教师、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实践主体共同设定实践教学内容,给师范生提供了一个反思平台。在师生、生生、学校和学生多维互动的共同体中合作中,实现师范生培养精神上的成长和可持续的专业发展。

(2)师范生创新实践共同体助力摆脱目前师范生实践教学困境

目前师范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设置、实践教学形式、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管理评价和组织保障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师范生创新实践共同体中要求共同体的主体形成团队合作和交流,形成教、学、研合一的教师专业生活方式,相互激励、相互学习中真正走自主发展的道路。

(3)师范生创新实践共同体为大中小学教学改革提供动力

通过构建师范生创新实践共同体,可使大中小学发展自己在教师教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合理调整课程结构或人才需求,从提高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力入手,做好教学改革,激发大中学教学改革的内生动力。

结语

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发展和创新驱动越来越受关注。无论是科技发展、创新驱动还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都是人才的竞争。要培养出具有创新创意高质量人才,教育是基础。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作为处于新手水平阶段的准教师——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则是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因此,高校、师范院校和中小学都要不忘记师范人才培养的初心,要牢记培养卓越教师的使命,不断提升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方得始终。

注 释:

①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 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136/201110/125722.html.

②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58/200203/t20020301_162696.html.

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7-09/24/content_5227267.htm.

猜你喜欢

师范生共同体能力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爱的共同体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