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数据教学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2021-12-06蒋才锋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高职教学模式

蒋才锋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宜兴 214206)

毕达哥拉斯说过,世界的本质是数。今天,我们的时代,被称为大数据时代,万事万物都可数据化,似乎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这位先哲的观点。同时,大数据技术的诞生,让人类有了更为强大的掌握事物的工具。目前,大数据技术已经广泛地运用于许多领域。教学领域,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领域,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应当受到我们高度重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瓶颈期,教学模式,教学思维,教学内容,学习方式等,均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核心需求。鉴于大数据在多个领域内产生的重大积极效用,我们当积极思考大数据高职教学应用相关问题,以从根本上促进高职院校教学的发展。

一、当前高职教学主要问题及其分析

1.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果单薄

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来自高考,二是来自对口单招,三是“3+2”模式。不同生源,其原本的知识层次是不同的,其原本的学习基础是不同的,故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在没有有效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教师根本无法根据学生当前的知识层次、学习倾向、性格特点、心理类型调整其教学内容,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产生有效的教学结果。

2.教师主体缺席和学生主体消极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不必贤于子弟。其意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不存在谁是主导者、谁是被主导者的关系。当前的高职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主导”与“主体”一字之差,但存在本质上的差别。主导模式下,教师不是主体,学生也不是主体。教师只是教学任务的执行者,学生只是教学任务的接受者。当学生的学习基础不能满足教学任务的要求时,教师也不能主动地调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负面评价的增多而会产生消极情绪。久而久之,教学任务不能有效地完成,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挫伤。

3.师生交流障碍,教学反馈受阻

古人云,教学相长也。相长是师生交流的结果,没有交流,教师不能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学生也难以发现自身的学习问题。但由于受到目前教学模式的限制,教师和学生都不是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体,因而也就不存在有效的教学交流。另外,高职学生,由于原本的知识层次低于普通高校的学生,他们实际上是更需要有效教学交流的群体。而以目前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技术,显然无法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

4.教学行为主观和教学评价单一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因此高职教学行为必然是不同于普通高校的。但目前高职教学行为存在高校化的特征。尽管,有利于学生向更高学历层次发展,但不利于学生向更高职业技能发展。同时,由于教学评价标准的单一,针对当前教学行为的有效反思是远远不够的。再者,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多数高职院校尚未采用科学的数据搜集和数据分析工具,因而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始终无法有效地分析和改善。

5.分析技术落后,不利于发现问题

高职院校的教学问题由来已久,且久久不愈,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对症下药。但对症下药的前提是找准病因。不同于个体的疾病,管理问题是复杂的,综合的,多元的。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主要依靠传统技术,以人力搜集、整理各类数据。一方面,是不可能全面的,另一方面,是不可能客观的,所以也就不可能是有效的。针对这一问题,必须引入新的技术。

二、大数据应用优势分析

大数据,严格来说,它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群技术,其是多种数据技术的综合,其基本功能是搜集、整理、分析数据,尤其是海量数据。传统理论注重搜集大的数据,而大数据注重搜集小的数据,甚至是极小的数据。表面上看,小的数据几乎是没有价值的,但所有大的数据实际上都是小的数据构成的。一旦小的数据变成了大的数据,其就结构化了,很难应用于其他的领域。而大数据,基于数据库技术,可以根据需要,将小的数据组合成不同的大的数据。具体到高职教学领域,大数据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教学行为分析的客观化

教学行为分析的问题首先是分析主体的问题,即谁来分析的问题。其次是分析基础的问题,即用什么来分析。以传统方式,教学行为分析的主体,或是同校的教师,例如以观察员的身份,以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其他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或评价。或是根据学生的成绩,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反向的推测或评价,或是收集学生的反馈,据此进行分析和评价。无论是其中哪一种方式,从根本上来说,其都是一种主观性大于客观性的分析方式,而科学的分析必须是以客观材料为基础的。同样,任何不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对于促进教学行为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利用大数据技术,则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使教学行为分析从主观性变为客观性。另一方面,传统教学分析所搜集到的数据都是大的数据。无论是同行教师的观察,或是学生成绩,或是学生评价,都是大的数据,因为人的认识方式是整体性的,结构化的。正如人眼看不到微生物,人脑也无法处理小的数据。因此,利用人脑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其必然是主观大于客观的。因此,想要客观地分析就必须利用大数据。

2.有利于促进师生互动交流

以传统技术,教学中产生的信息是无法保存的,也就意味着教学活动是一次性的,教师和学生只能凭自己的记忆去思考教学。如上所述,人脑无法处理细微的信息,因此大量细节的缺失既不利于教师反思,也不利于学生学习。采用大数据技术,如上所述,大数据不是一种单一的技术,其中包括数据搜集和数据管理技术,能够有效地搜集教学中产生的一切信息。能让教学活动反复再现,且信息完整。当教师和学生有了相关的信息以后,其交流也就有了基础,同时也有了客观性的保障。另外,采用大数据技术以后,教师和学生都将转变成教学的主体。教师方面,由于传统知识不再是教师的主要工作,因此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为学生提供其他方面的辅导。同样,学生也不会因为受记忆的影响,而忽略教学中的细节,从而更深地理解教学内容。另外,当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学的内涵将极大地丰富,从而为今后的教学奠定物质基础。

3.有利于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教学评价,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教学评价,二是学生学习评价。传统教学评价,其基础是学生的行为和结果,主要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阶段性测试,期末考试等。以上教学评价只能主观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能为学生学习问题提供有效的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则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大数据技术已经能够做到实时收集学生的学习行为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教师可以清楚地指导学生学习问题产生的整个过程,从而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样,利用大数据技术,教师的教学行为,尤其是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行为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将以数据的形式被观察和分析。总而言之,数据化的评价方式是客观的、科学的,是过程的、动态的。

三、大数据高职教学管理应用与发展趋势

目前,已有一些高职院校采用了大数据技术,在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同时,人类学习模式和生活模式,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已经发生深刻的改变。利用新技术开展教学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同时,新技术的教学优势也有目共睹,因此加强相关研究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

1.利用大数据技术,创建智慧型课堂

教学管理,本质上是一种行为管理。行为是动态的,且是瞬间的。如果不知道管理的对象是什么,也就不可能有效地管理。大数据技术,其能够有效地数据化教学中的行为,如此教学管理就有了静态的、持久的、可管理的对象。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建立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化教学空间,即智慧型课堂。智慧型课堂不同于目前的数字化课堂。智慧型课堂是数据化的,尽管数据和数字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数据化针对的教学行为,数字化针对的教学内容。前者的对象大于后者,前者的功能优于后者,因此前者的作用胜于后者。作为大数据教学管理的一大趋势,创建智慧型课堂是实现大数据管理的第一步。走好这一步,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加强硬件投资。由于课堂上产生的数据是海量的,其同时传输大量的数据需要强大的带宽能力,因此必须引入最新的5G网络技术。二是注重学生的隐私保护。数据搜集的目的是改善教学,但如上所述,大数据所搜集到数据是小数据,如果不慎泄露,很可能会给学生或学校造成消极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第三,注重学生的心理。根据行为心理学理论,行为是心理的表现。分析行为,即能分析心理,改变行为,即改变心理。因此教学管理,作为一种行为管理,其必然会改变学生的心理。心理改变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适应情况,应当根据相关科学理论,制定科学的行为纠正方案,不能急于求成。

2.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人和人的关系,本质上,是行为和行为的关系。当两者的行为目标一致时,两者的关系是和谐的。同样,当两者行为的目标不一致时,两者的关系就是分离的。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被主导者。由于生源的多元性,一部分学生必然无法和教师的教学目的保持一致,他们和教师的关系也就不可能完全和谐。利用大数据技术,教师不再是主导者,即便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也不可能是一个完全的主导者,因为教师毕竟是个体,其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有效地主导整个教学活动,其将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当教师成为教学主体,其和其他学生的关系,也就不再是主导和被主导的关系,而是合作关系。实现这一目标,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转变观念。传统教学有其优势,但有利必有弊。传统教学最大的弊端是不能有效地满足学生的客观需求。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的客观需求是多样的,复杂的,甚至隐蔽的。利用大数据,教师将有效地了解学生的需求,但教师们可能因为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而消极于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如此,大数据管理将形同虚设。二是提高大数据分析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不是一种天生的能力,尽管相关技术已经存在十多年,但对于多数人来说,其是一种陌生的,甚至有点难度的技术。因此,开展相关管理有必要为教师提供系统性的培训,提高其数据管理和分析的能力。

3.利用大数据技术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表面上看,教学评价体系和教学管理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且评价,是人的评价,其必然是主观的。而且在采用大数据技术以后,教学管理是以数据为基础的,而非以评价为基础的。因此教学评价体系似乎已经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性。但恰恰相反,由于数据是海量的,且数据的意义,最终需要人去阐释,因此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性,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更加重要。具体来说: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教学评价体系是以人为本的,其更加注重被评价者的需求和感受。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说,是发展人。教学评价的目的也是如此,不是为了否定人,而是为了培养人,消除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从而促进其发展。传统教学评价体系,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为此目的服务的,但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而无法有效地实现这一目的。引入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评价体系的不足,从而使之完善,更有利于为实现人之发展的目的服务。其次促进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化。科学的评价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没有真实的物质,就没有科学的评价。数据是真实物质的数据,是抽象的物质,因此利用数据分析,就是利用物质进行分析。同时,大数据能够有效地将更多的物质数据化,丰富分析的基础和分析的内容,提高分析的质量。再者,利用大数据技术有利于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客体的多元化。传统评价体制下,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校方,是内部评价。内部评价其最大的局限是主观性过高。引入大数据以后,分析的客观性增加了,同时分析的主体也增加了。由于数据是可以共享的,在基于保密协议的基础上,学校可以和第三方,例如用人单位共享相关信息。如此,第三方便可参与评价,从数据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人才。

4.利用大数据技术改善教学策略

高职教学是复合型教学,既要注重理论,又要注重实践。因此高职教学策略也是复合的。但理论和实践的互动是微妙而复杂的。传统教学模式是计划型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执行步骤,往往有明确的规定,其优点是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其缺点是缺乏适应性。对于普通高校来说,由于是基础性学科,这样的教学模式仍旧是有效的,但对于高职,尤其是前沿技术领域的高职院校,采用相同的教学策略将是不利的。引入大数据以后,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大数据将从根本上提升学校的数据管理能力。利用这一技术,学校不仅能有效地搜集教学管理所需的信息,同时也能有效地搜集教学相关信息。教学策略的改变同样是以数据为基础的,有了客观数据的支持,教学策略的改变才可能是有针对性的,才可能是有效的。其次,大数据技术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更多的教学策略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教学策略,本质上,是一种教学资源配置模式。在没有资源的情况下,任何策略都不可能发生作用。大数据技术是高效的数据收集工具,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从而让教师能够有更大的教学空间。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高职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