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1-12-06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弹唱儿歌分层

肖 瑶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引言

现今,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市场缺口仍相对较大,另一方面,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存在基础性问题,为了更好地提高学前专业人才教育培养质量,就不能只考虑数量问题,更要考虑质量问题。以儿歌弹唱教学为例,需要专业教师具备非常良好的音乐基础,也需要教师具有综合的教学应变能力,而目前的培养模式,并不能使专业学生具备这一能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深刻地分析这一问题的现象和本质,其次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探索科学的方式方法。分层教学实践模式是目前最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有利于弥补目前高职学前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不足的问题。研究这一模式,对提高学前专业弹唱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以此为基础,有利于探索更好的教学模式。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教学现状及教学难点

1.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基础良莠不齐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儿歌演唱教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音乐素养,能分辨音阶、音调及音律的不同,进一步对不同风格儿歌音乐进行辨识。而事实上,高职院校学前专业大学生普遍存在音乐基础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对于音乐知识的了解也仅限于流行音乐、古典音乐方面,在儿童音乐上缺乏认识常识。导致教师教学工作难以开展,无法基于不同学生对音乐学习诉求调整教学方案,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充分保证。

2.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学习能力差异化明显

高职院校学前专业儿歌弹唱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音乐知识储备,并能精准利用乐器进行音乐表述,同时,也要具有一定音乐感知能力,可以在学习儿歌弹唱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调整,弥补自身在儿歌音乐弹唱中的不足,将学习经验付诸学习实践。但由于大学生对儿歌弹唱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学习意识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儿歌弹唱学习水平存在较大差别,不同学生对儿歌弹唱的理解也有一定区别。因此,使教师的儿歌弹唱教学需要根据每位学生不同的学习趋向合理地调整教育方案,这其中所消耗的教育资源、时间成本,均提升了教师实际教学的压力,对于后续阶段教学工作的开展形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课堂教学高质量推进。

3.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教育实践能力不足

长期以来,学习实践能力不足始终是困扰高职院校教育发展主要因素。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课程教学,也受到高职院校教育实践能力不足的影响。但儿歌弹唱专业课程恰恰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强化学生对音阶、音乐节奏等内容的掌握,这是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忽视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实践学习的重要性,使部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儿歌弹唱课程教学质量始终无法得到显著提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高职院校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支持,难以为学前专业儿歌弹唱课程教学给予必要的教育支持,降低该项课程的综合教育水平。换言之,由于高职院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促使儿歌弹唱课程教学无法在良好的环境下开展教学实践,其教学质量也随之下滑,难以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课程教学基础教育的需求。

4.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课程教学结构设计缺乏合理性

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课堂教学,需要先进行一段时间的理论知识学习沉淀,再进行课程学习实践。但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设计,为更好地照顾学习成绩相对优异的学生,在课程进度方面过度强调理论学习、实践应用双向融合,导致学习成绩相对较为薄弱的学生,在尚未掌握理论知识阶段即开展学习实践,使其难以跟上后续阶段的学习进度,对于理论知识运用也尤为混乱,促使教师无法对处于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充分提高。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应用分层教学的优势

如上所言,当前的教学问题是一个多元性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不能采用单一的方法。针对这一问题,结合相关理论,建议引入分层教学模式,以从根本上改善当前的教育质量。分层教学,严格来说,并非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早在春秋时代,我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孔子就提出过“因材施教”的思想。近代以来,西方教育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家认识到“分层教育”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学习问题,首先是教学问题。不了解学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了解学生,是开展分层教育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能力,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根据认知心理学,个体认知方式的差异性是非常巨大的,可以说,世界上并不存在两个认识方式完全相同的人,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不可能兼顾所有学生的需求。当然,鉴于现代学校教育的工业性特征,以及教育经济性的考量,任何一所院校都不可能提供极端差异化的教育,因此合理的分层教育是当前也是未来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选项之一。分层教学的优势,大体上有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优化当前的教学模式

目前的教学模式是单层的,即预先制定单一的教学目标,根据这一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规划,采用统一的教学手段。这一模式,本质上是一种行政模式。其优势是在最大程度上有利于执行教学活动,但不利于学生掌握高技能的教学内容。如上所言,学生的认知模式是差异巨大的,采用单层教学模式不可能完全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采用分层教学,能够在现有的条件下,引入差异原则,根据学生的水平,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规划,尤其是教学规划更能够符合学生的认识方式。同时,引入这一模式,有利于优化现有的教学模式,促进其从行政性向服务性转变,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

2.有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沟通

法国思想家德里达认为:“人类最大的问题是理解问题。”沟通是理解的前提,没有良好的沟通,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理解。没有良好的理解,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合作。儿歌弹唱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不仅要求学生具备音乐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因此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这一教学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两者积极地合作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采用分层教学,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效率将有效提升,教师将更加了解学生的实际,而学生也能更好地反映自身的问题。而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类似于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教师似乎是命令的发布者,而学生是命令的执行者,所有的教学问题似乎都是学生的问题。如此,学习暂时存在困难的学生会产生自我怀疑心理。因此采用分层教学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实现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传统单层教学模式,如上所言,是行政性大于服务性的,同时其也是理论性大于实践性的。儿歌弹唱是综合性教学技能,相关理论教育只能为学生提供知识,不能为学生提供应用能力。因此,相较于其他专业的学习,弹唱教学是最需要分层的。分层教学所采取的分组教育,能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实现学习互补,使各个小组的学生能切实发挥自身学习优势,弥补自身在儿歌弹唱课程学习方面的不足,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强化学生儿歌弹唱的学习实践能力。正是由于分层教学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差异进行小组划分,使教师儿歌弹唱教学可以从不同维度开展教育布局,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教育引导能力,对后续阶段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应用实践水平具有一定帮助,进一步解决学生学习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使教师儿歌弹唱教学质量及学生儿歌弹唱学习水平能得到双向提高。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分层教学实践策略及路径

1.建立科学儿歌弹唱学习、考核评价机制

教育学习评价及学习考核,是衡量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重要路径之一。利用教学评价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开展系统化课程教育规划。但需要明确的是,以分层教学为载体开展儿歌弹唱教育实践,不应沿用现有教育评价机制。同时,现有的教学评价机制是以现有的教学模式为基础的。现有的教学模式是单层的,是行政的,其所设置的评价指标也是单层的,是行政的,不具备继续沿用的可能性。另外,现有的教学评价机制是单一的,其对能力的认定是标准的,不符合其标准的能力,即不是能力。而认知差异会造成能力差异,有些能力未必不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采用单一评价机制不利于科学、客观、公平地评价一个学生的能力。因此需要采用分层评价机制,要综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优势及学习诉求等多方面因素,改进现有教学评价、考核机制,使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分层教学评价,能更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问题,并更好地为教师后续阶段教学工作开展提供必要参考。因此,教学评价、考核机制的建立,需要侧重于对学生学习实践能力的强化,在保证学生能对理论知识充分掌握的前提下,再开展系统化分层教学实践工作,使分层教学可以为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学习优势创造有利条件。另外,分层教学机制的运用,需要提高对学生教学评价、考核频率,帮助教师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并为学生重新分组提供必要参考,使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分层教学,能为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水平提供必要帮助。

2.加强儿歌弹唱课堂教学的学生学习互助能力

儿歌弹唱是实践性课程,引入分层教学,实际上,就是引入实践,以弥补当前单层教学的局限。具体做法上,应该引入团队化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倾向,性格特点,进行科学地分组,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规划。团队化教学,通过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助提高学生的学习交流能力,使学生在不同小组内,能及时地对自身的学习问题进行反馈,同时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正确面对自身的学习问题。

教师亦可利用与学生进行教学沟通,帮助学生及时地解决儿歌弹唱学习问题。儿歌弹唱课堂教学学习互助的开展,应采取小组竞技等活动实践方式组织进行,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经验,并使不同小组内的学生能更好地开展学习互动。进而,一方面,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加学生儿歌弹唱锻炼机会,使其对和弦、伴奏的掌握方面,可以切实加深对关键知识的基础印象。除此之外,开展儿歌弹唱学习实践,能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小组内的学习状况,使其对未来阶段所学知识能有初步认识,为后续阶段教师更好地开展儿歌弹唱教学工作做好充分铺垫。另外,为更加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尤其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可以利用现有的网络社交手段,例如成立微信学习小组,或在课余时间开展团建活动。

3.构建儿歌弹唱分层教学一体化、信息化教育培养体系

将信息化教学融入儿歌弹唱分层教学体系,可以利用线上教学及线下实践双向推进,实现对学生儿歌弹唱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从本质上来说,以信息化教育为核心构建一体化分层教学培养体系,能在弥补教学资源不足的同时,使高职学前专业儿歌弹唱分层教学,能合理地利用培养教学资源,确保教学资源应用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对于儿歌弹唱配和能力不足或存在肢体不协调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分层教学分组优势,对存在相同学习的问题进行汇总,而后根据学生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系统化学习、练习规范,运用MOOC 与SPOC 信息化教学平台,帮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使其能利用互联网自主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教师方面则可基于这一空档,针对音阶、和弦等理论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开展更深层次教学实践培养,使教师在同一空间条件下能帮助不同小组的学生解决各类基础学习问题,以此,一方面优化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教学对教育资源的应用,另一方面也为信息化教学实践更好地助力儿歌弹唱分层教学夯实基础。

4.创新儿歌弹唱分层教学实践新方法、新技巧

儿歌弹唱分层教学教育创新,必须要从教育方法、教育技巧两个方面做好改进优化。其中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小组学生的学习问题,合理进行儿歌弹唱教学规划。譬如,对于音律节奏掌握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不应采取常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实践,而要在音律节奏学习方面融入学生感兴趣的音乐曲目,通过学生对该类音乐曲目音律节奏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儿歌弹唱的韵律节奏,使其对音律节奏的掌握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而针对伴奏节拍感知能力不足的学生,教师则要在教学内容上做好创新优化,改变传统模式下一蹴而就的教学方式,要采取拆分伴奏结构的方式,利用循序渐进的学习探索帮助学生逐步汲取相关儿歌弹唱知识,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好地进行自我发挥。进而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儿歌演唱分层教学实践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分层教学,有利于改善当前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解决现阶段儿歌弹唱课堂教学的难题,可以从细节上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优化,使后续阶段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教学实践实现高质量推进。

猜你喜欢

弹唱儿歌分层
《歌曲弹唱》教学中的CBL-PBL教学模式研究
古筝弹唱古诗词的音乐教学实践研究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不会乐器也能“秀”弹唱“玩”编曲
南山赋
雨林的分层
识字儿歌
睡觉儿歌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