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若腾诗文中的遗民心态研究
2021-12-06李艳萍
李艳萍
(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卢若腾(1600—1664)(1)关于卢若腾的出生年,有1598年和1600年两种说法,经甄别,本文采取陈庆元先生的说法:“卢若腾《庚子元旦》:‘庚子生来花甲年,今朝庚子又回春。’诗作于永历十四年(1660),前一个庚子为万历二十八年(1600)。蒋毓英《台湾府志》卷九:‘癸卯(1663),太师平(金门)岛,率家属渡澎,卒,时年六十有五也。’则卒于1664年。《光绪金门志》卷十:‘卒年六十六’则为1665年。”(陈庆元:《南明金门诗人卢若腾》,《中国典籍与文化》1996年第4期。),字闲之,一字海运,号牧洲,又号留庵,别号四留居士,福建同安金门岛贤聚人,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授兵部主事,一时誉望大起,与黄道周、沈佺期、范方等人相交甚笃,几人常以气节相勉,以为民办实事为荣。甲申之变后,明政权被颠覆。骤遭此变的卢若腾曾多次自尽殉身,未成,也多次起兵图匡复之计,未果,最后在渡台途中客死澎湖。
综观学界对卢若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其作品的辑佚整理(2)主要成果有:陈陛光与陈汉光的《卢若腾之诗文》(《台湾研究》1959年第7期),陈庆元主编的《台湾古籍丛编》收录有卢若腾《留庵诗文集》(《台湾古籍丛编》第二辑《留庵诗文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年)。,二是对其人和作品的分析(3)这类文章或着眼于其作品的写作特色研究,如林俊宏的《南明卢若腾诗歌风格研析》(《台湾学研究》2008年第6期);或着眼于其诗文的历史意义,如陈庆元的《南明金门诗人卢若腾》(《中国典籍与文化》1996年第4期)。。整体来看,对卢若腾其人和作品体现出的特定精神意蕴和心态方面的研究较为匮乏,尤其是对他身处明清交替之际的遗民心态研究,尚未涉及。故本文试以时间为轴,对其遗民心态作一分析。
卢若腾一生创作了不少诗文,有《留庵诗文集》《岛居随录》《岛山闲居偶记》《岛噫诗》《浯洲节烈传》和《方舆互考》等,其诗文“品藻古人成败得失,反复淋漓,断制严谨。至于身世感遇、忧愁愤懑之什,皆根于血性注洒”[1]。尤其是其《岛噫诗》集,因能真实反映明郑时期(1662—1683)戎马倥偬之社会状况,所以被《全台诗》誉为“诗史”。[2]其诗文大多创作于南明之际,真实纪录了当时的历史和他本人的心路历程,明显反映出卢若腾的遗民心态。
一、誓死追随明朝的忠义情结
从卢若腾现存的148首诗和52篇文章来看,内容大多为卢若腾对时下社会状况的纪录和思考,对自身经历和心境的描述,但无论写什么,都流露出他对国家社稷前途命运的担忧和对明朝的忠诚。“忠”“义”“节”“贞”“理”“恩”等字眼随处可见,体现出浓厚的忠义色彩。
国家社稷利益至上,常思报答君恩,是卢若腾一直秉承的原则,因而,时刻关注国家社稷的命运,用生命和行动来报答君恩,成为他诗文的主要题材。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克了北京,统治了中国276年的大明王朝宣告灭亡,崇祯皇帝自缢身亡。彼时卢若腾正在浙江宁、绍任上,闻此兵变,他“悲愤填膺,泣尽继血,伏枕三月,奄奄濒死,前后乞休七次”[3]487。明弘光元年(1645)五月,南京陷落,弘光帝被杀。卢若腾恰舟行至钱塘,邂逅田孺隽,作《乙酉仲夏舟次钱塘,邂逅田孺隽年丈,周旋数日,闻南都之变,悲而有赋, 奉呈为别》:
邂逆胥江足胜游,那堪忽报怒涛秋!连年国破羞青史,此日伤心易白头。半壁撑持惊再误,两京克复望同仇。定须江左夷吾出,高展中兴第一筹。[3]480
本已只剩半壁江山,今又再逢兵难,国破军亡,诗人沉痛之心难以言表。故而在归闽途中经过南平黯淡滩时,再作《题太保庙壁》,感慨“哀哉行路难,去去将焉往。泽畔强行吟,何人共慷慨”[3]446。复国的希望渺茫,诗人心情无比黯淡。卢若腾的心情是随国势变化而变化的。同年闰六月,镇江总督郑鸿逵奉唐王入闽,迎立于福州,卢若腾异常欣喜,写信给黄道周云:“闻(黄道周)至浙东,喜而不寐。不特声气可通,亦且形势相起。”[3]524明隆武元年(1646)八月,清军大举进入福建,唐王败于汀州,被杀。卢若腾得知后,悲愤交加,跳水自杀,被同僚救起,卢裂眦曰:“是不欲我也!”(4)见金门县政府于2007年出版的《金门县志》。不久,卢若腾潜入温洲,意图起兵。明永历二年(1648)正月,卢若腾赴长泰,偕傅象晋、郭大河等募兵起事,其在《望山义盟序》中说到:“余举义望山,营垒初成,爰集智勇之士若干人,其初非同区而产、并辔而游也。愤匝地之腥膻、痛弥天之荼苦,辱遗其父,伤及肤发;奋臂挥戈,期雪斯耻:岂有妻子、田园之介其侧,功名、富贵之乱其中者耶!志向精专,真诚郁勃;皇天后土、二祖列宗之灵,实式临之!一事不义,不可以训士卒;一念不义,不可以感绅民。志一气动,礼足数通;寰宇廓清、乘舆反正,河山带砺之盟,诸君取之如寄。”[3]506其忠义之心,慷慨之气,天地可鉴。该年十一月,卢若腾与邱建曾合平和万礼之部众攻漳浦,兵败遁逃。明永历十五年(1661),郑成功欲率师入台,卢若腾作《东都行》,对于要把国运寄命于未曾涉足的海岛台湾,他忧心忡忡,“浯岛老杞人,听此忧惸惸。到处逢杀运,何时见息兵!天意虽难测,人谋自匪轻。苟能图匡复,岂必务远征!”[3]447从他的诗文中可以清晰地理出南明历史脉络。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卢氏诗文中的忠义情结并非艺术夸张,而是长期接受儒家经典教育所致。如他在《丘钓矶诗序》中如是说:“夫为学莫急于明理,明理莫大于维伦,先生伦完理惬,行谊堪为后世楷模,即不著书立言,固足以俎豆学宫而无愧。”[3]501人伦纲常是儒学的核心价值所在,卢若腾认为做人最紧要的是“伦完理惬”,这明显源于儒家学说。他在任职后不久就曾上疏参阁臣杨嗣昌督师湖广时刊布《华严经》祈福,认为其不能讨贼,只图佞佛。卢若腾在《参督辅杨嗣昌疏》中说:“凡不根据圣贤经传,不关系切实经济,而以荒唐诡异之谈,冒昧入告者,必以诳上诬民之罪罪之,则道德一、风俗同,而太平之业可以垂之永久矣。”[3]484这也与儒家的不信天命鬼神同出一源。“君子自信心,礼义无欠亏”[3]443,在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的教条下,“君臣大义,有死无二,忠君大节,有死无陨”的思想植根于卢若腾的骨子里。他这种思想的形成,源于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涵养。
明代以科举取士,科举是士子安身立命之法。科举以四书五经为考试教材,儒家之大义、忠孝思想皆贯穿于其中。再者,明朝以程朱理学作为官方学术思想,而卢若腾的家乡福建泉州同安,曾是朱熹任职过的地方。据民国《同安县志》卷七《建筑》记载,朱熹曾在同安任主簿,期间他以“身修齐家,风俗严整,人心和平,万物顺治,隆及后世”[4]171等语告之县民,“令父老教戒子弟”[4]171,“劝民遣子弟入学”[4]171,要求百姓重视学习理学。朱熹于泉州创建了三所书院,广招门徒,亲自讲学授徒,“日与邑人讲论正学,从游甚众”[4]171。经他文治教化后的同安,民风大为不同,“自朱子薄邑,以圣贤圣心之学启迪诸士……故礼仪风行,习俗敦厚。去数百年,邑人犹知敬信朱子之学。”[4]172足见其致力民风之显著成效。卢若腾的祖父卢一桂,即为此环境下教养出的一位有深厚道德修养的儒士。卢一桂20岁便博通群经,俨为一乡儒宗,“性庄严,平生无非礼之言、非礼之动,虽燕居独处,必正襟危坐;闺门之内,规矩肃然,与先王母相敬如宾”[3]540。严守礼教,自律严谨,且善教子孙。据卢若腾自述,其学业自幼至长,并无外师,全为卢一桂所授。卢一桂认为经书为一切之根本,“经以贯理,史以赅事,事理流通,心地灵澈;然后模仿时文,不过费一岁之功耳。若胸中先有时文为主,以浮词障蔽性灵,纵速掇科名,终是无根之华,何裨世用?”[3]540卢若腾在他的引领下,至13岁时还不许读诗文,每天让其讲究经书性理,熟读历代史、秦汉文及唐宋诸大家集。卢若腾深厚的忠义情结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熏陶下养成的。
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
明清改朝换代,引起社会动荡,更是给长期受儒家文化浸染的卢若腾带来巨大的心灵冲击。一方面是思想深处根深蒂固的儒家伦理道德准则,另一方面是王道不存、改朝换代的残酷现实,长期信奉的儒家文化遭到否定,社会伦理秩序被打乱,国破后,清廷采取野蛮屠杀和民族高压政策,汉人的尊严被践踏,生存面临挑战。卢若腾企图扶持君王共谋复兴,但君王不力、党争不断,他虽然清醒地意识到大势已去,但为坚守精神家园,卢若腾将生死置之度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极力挽救国家危亡,有种令人动容的悲剧精神。
卢若腾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入仕,年41岁,正值意气风发之时。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政权即被颠覆,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悲愤不已,卧床三月,几近死亡。这时他已经对时局有清醒认识,他在《与刘宗周书》中详细描述了当时形势:士大夫只管做官,不肯尽忠义之职,贪官自不必说,卖官鬻爵,公然行贿受贿,就连所谓的廉吏也难以做到公正为务。这还只是“乱形”,最致命的是“乱根”。当时马士英和阮大铖把持朝政、大乱国家纲纪,大多数官员受他们挟制,都被迫改辙易道,“人心之生死,分于理欲之消长盈虚,世界尽汩没于利欲之场,而绝不体认天理”,“理念全消,欲趣转盛,求纲纪行政之无乱,不可得也”[3]524。从卢若腾的分析不难看出,他认为明朝已经是从根本上乱了纲常,没了天理。而世上多的是“识时务”的蝇营狗苟之辈,对此“识时务”者,卢若腾深恶痛绝,不屑为伍,有《识务》诗为证:
凡识时务者,共称为俊杰。瞻风而望气,则鄙其卑劣。请问两种人,从何处分别?时务重补叙,正道天所阅。风气在好尚,邪运人所窃。惟此天人界,辨之苦不晢。一从人起见,何事不决裂。繁华能几时,千秋污名节。亦或骋巧慧,邪正皆缔结。平居无事日,逢人美词说。及其临利害,判然分两截。独有耿介士,不肯灰心血。念念与天知,谁能相毁缺![3]444
天下多的是这些卑劣的“识时务”者,卢若腾自认是“耿介士”,不肯为求得荣华富贵而污了名节。“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论语·卫灵公》),既然无路请缨,那就以身殉国,故而卢若腾得知唐王被杀时曾毅然决然地跳水自杀。卢若腾认为,世间人不想死只是因为贪恋利欲。“人苟实见得世间物事,无可以牵挂吾身者,自然舍命不难。彼实见留得身子在时,有许多受用,遂至甘心与丑虏为类,而不恤然,则爱性命是第二念,而耽恋利欲乃其第一念。”[3]524而自己的生命是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或死已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怎样做才能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
欲以身殉国不成后,卢若腾潜入温洲,意图起兵,见事不可为,遂返回福建曷山,与他的学生郭大河、傅象晋募兵起义,因屯兵之地曰望山,故称为“望山之师”。卢若腾在《望山义盟序》里写道:“凡盟,非彼此要结之谓也,自矢其心焉耳。自矢之、自负之,孤衾只影,丛刺如猬,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又况于倾覆之余,兴复为心,非仅如安常处顺之易于然诺塞责者乎?”[3]506明确此次起义,意在救国家于水火。但因遭叛军陷害,出师不利,最终兵败。明永历八年(1654),郑成功改厦门为思明州,建储贤、储材二馆,礼待避地遗臣。同年十月,郑成功奉监国鲁王、芦溪王、宁靖王居金门,礼遇卢若腾、王忠孝等人,军国大事均向他们请教。清康熙元年(1662),时已63岁的卢若腾生活窘迫到食不果腹的地步。“犹忆十年前,粝饭足饱噍。六七年以来,但糜亦欢笑。去年艰粒食,饥赖山薯疗。今年薯也无,冷灶频断烧。”[3]441但仍壮心不已,给曾邀约一起共济大事的张煌言写信说:“一腔热血,欲洒无地,敬北望长跪,乞指教于台台。倘贵乡有可措手处,使弟效铅刀之一割,弗敢辞也。弟年六十三,志意未惫,台台幸勿以老而弃之。”[3]532
卢氏明知大势已去,明知不可为却仍为之,支撑他的是什么呢?是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信念。他常以颜渊自比,“君子自信心,礼义无欠亏。虽有流俗谤,冁然付一嗤”[3]443。就算被误解也无所谓,无论如何都要做到礼义无亏。他时刻不忘报君恩,“他人富刍粟,食多恩恐寡。愿守主人贫,忍饥伏枥下”[3]436。无论自己的君王处于何种境地,都誓死忠诚。明永历十六年(1662),他上疏永历皇帝,“臣自永历元年举义,从臣乡诸臣之后,历今十有五载,了无寸功,而得与诸臣蒙皇上一视同仁,温纶屡锡,扪心自责,愧恧奚堪!”[3]498而其时,他对于郑成功入台,已是抱着悲观心态了,他在《东都行》里说:“苟能图匡复,岂必务远征”[3]447。明知无望,仍思报国,万千悲愤如东海,他的《寄答蔡仲修,时与其友洪阿士同避思山》诗把这种恨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西山东海几千里,精卫方殚心未死。纵使千山木石空,目中忍见波涛起。波惊涛乱蛟螭飞,苦雨凄风日夜吹。洲岛晦冥满天愁,蓬莱复浅思悠悠。呜呼!脉脉此情谁共语,万年手眼归吾子。应与思山修史人,一口吸尽东海水。[3]449
遭遇失国之痛的卢若腾东西奔走,上下求索,就如遭遇灭顶之灾的精卫鸟衔石填海一样,悲愤至极又义无反顾。
三、构建精神家园的隐逸心态
作为深受儒家文化浸染的一位士人,面对效忠的朝廷被颠覆,尤其是南明小朝廷不断被清廷逼迫得步步往南,直至要去海外的窘状,卢若腾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的,纵能将生死置之度外,但毕竟已是无力回天。这种幻灭感在明末遗民中普遍存在,有一些遗民为此而遁入空门或是隐居避世,卢若腾也曾在心灰意冷之时有过避世的念头,但他没有远离俗世隐居,而是于现实世界中构建了一个自己的精神家园——浯岛。
如前文所述,明朝政权被颠覆之时,卢若腾深受打击欲以死殉国,被同僚救起不久后即募兵起义,兴兵溃败后,几经辗转回到故乡金门,自此一住十多年。当时追随南明唐王、鲁王而相继兵败的一群南明遗臣如王忠孝、沈宸荃、曾樱、许吉璟、辜朝荐、徐孚远、郭贞一、纪许国等也退守金门,大多居住在颜厝,卢若腾将其改名为“贤聚”,并自号“留庵”,从此不难看出他于此时已是心有隐意。尤其是接下来十年间发生的相关事情,让卢若腾慢慢泯灭复明之望。明永历五年(1651)厦门陷落,他的老师曾樱自杀。明永历六年(1652),郑成功军次浯洲青屿澳,张煌言北征,邀卢若腾共事,以“当事者(郑成功)方忌人而不能容人,而又好役属人”[3]532,称病杜门以避之。明永历十一年(1657),母亲卓氏卒。南明政权的灭亡,对郑成功的不信任,义师的溃败,同志的捐躯,师友及亲人的死难,种种惨痛现实冲击着卢若腾的世界,该怎样在这个血腥的世界里生存下去,成为他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他在《方舆互考序》里说道:“何丧乱洊至,事与心违,荏苒十年,萦梦赤伏之符,寄身丹崖之岛,舒眸纵步,以海为际。”[3]508如果说当初起兵失败后入金门自号留庵还只是一时心灰意冷的话,那么此后十年间经历的种种,让他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复明之无望,只好“以海为际”,困身于金门岛屿。
金门,旧名浯洲,明时属泉州府同安县。卢若腾除了入仕后的七八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金门度过。从其现存的诗文作品可以明显地看出,大概从明永历十三年(1659)起,卢若腾已是意兴阑珊,虽仍然是愁愤不已,但无计可施,终日以品茗打发时光,他在《浯洲四泉记》里自称“予不能酒,而有茗癖,终日与泉作缘”[3]518。他为觅得佳泉在岛上四处搜找,终于找得四处佳泉。如若不是无聊至极,卢若腾不至于有此心情。尤其是同为抗清忠臣的王忠孝于这年开始隐居金门颜厝,给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王忠孝是泉州惠安人,为闽王王审知后裔,曾为了反清复明倾家荡产募兵起义,上下奔走,但最终也是无力回天。他于明永历十三年(1659)隐居金门,写有《移浯》诗:
一以鹭水徙浯岑,迁客低徊无限心。忽见寒鸥轻站浪,时闻野鹤旷腾音。尽抛书剑尘生面,半散交游泪满襟。潦倒题诗消旅思,何时得到中兴吟?[3]365
背井离乡,忍受亡国之辱,中兴无望,这种无奈兼无力的复杂心情,是当时众多遗民共有的。王忠孝在金门颜厝隐居3年,后客死台湾。王忠孝做出隐居的选择,也影响了卢若腾,他于明永历十四年(1660)写下《庚子元旦》二首:
其一
庚子生来花甲匀,今朝庚子又回春。轮翻岁月催人老,鼎沸乾坤值我贫。清浊案中防别案,菀枯身外觅真身。黄金青史都无用,惟有灵明足自珍。
其二
鬓发星星白欲匀,懒随里社庆新春。拙招俗摈终须拙,贫畏人知故未贫。蜗角厌观蛮触国,蝶魂忘记牧君身。老庄大易一般旨,羞学小儒席上珍。[3]477
该年恰好卢若腾60岁,他感慨岁月流逝,韶华易老,尤其是在金门隐忍多年,已经无多少斗志。眼见友人一个个都隐居,自己也开始学习老庄,寻找避世之道。但是,从之后他的所作所为以及诗文来看,他并没有真的不问世事,而是在金门这个地方构建了一个寄托自己忠义情结的精神家园。
明永历十三年(1659)秋,卢若腾撰《修筑后浦埭议》。金门地形主要为花岗岩丘陵,无良好的蓄水地物,无巨川长流,大多是涓涓细流,源短量少,平时多已涸渴,如遇风雨,又复一泻入海,雨不能得其利,旱则患其灾。卢若腾从水利的角度分析,认为必须弃外埭而改筑内埭,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施惠于民。明永历十五年(1661),卢若腾又倡议重建太武海印岩。太武山为金门岛海拔最高的一座山,蜿蜒起伏,有十多里长,山上都是石头,因形状像兜鍪,故名太武。卢若腾认为太武山气脉庞厚,钟灵毓秀,他在《募建太武寺疏》里说:“浯地周回不能五十里,而同邑人物浯几踞其半焉;文章德业,尤多焜耀。至今而膺五等之封、建大将之旗,雄姿伟略后先相望,云台坐位,直挟左券以需之。孰非兹山之灵异所钟,萃而发越也哉?”[3]499金门人才辈出,都是因为太武山的孕育。更为重要的是,太武山还庇佑金门在国变以后不像其他沿海地区一样经历兵戈,依然保持着一方净土。所以他倡导重建太武山上的太武寺,以报答太武山御灾捍患之功。从卢若腾的言行可看出,他虽然被困于此孤岛,无法施展复国之术,但仍是不改忧国忧民的本色,尽力为百姓做事情。不独如此,他做这些事情的更深层次原因是把自己的忠义情结转移到了金门岛上,这从他撰写《浯洲节烈传》一书可得到印证。大概在明永历十五年(1661)至清康熙元年(1662)之间,卢若腾撰写了《浯洲节烈传》,为金门岛上五十多位烈妇贞女立传,他在序言里有说明写书的缘由:“妇人以节烈著,非家之福也,而不可谓非世道之幸。盖五伦之所以不毁者,其道视诸此,非独妇人事也。”[3]507他说得很明白,撰写此传,并非提倡烈妇贞女的做法,而是肯定她们这种严格遵守伦理道德的精神。而且他认为金门小岛有如此多的烈妇贞女,是和金门崇尚忠义的风气一脉相承的,“吾浯,弹丸岛耳,而石坚土厚,屹峙大壑之中,其人性淳而不憰,神王而不僄,士多光明俊伟之概,次亦勉以廉隅自饬。以至妇人女子,守贞从一,视死而如归者,肩项相望”[3]507。由此可见,卢若腾把对国家和君主的忠义之情,移植到了他的家乡金门岛,他骨子里仍是恪守儒家伦理道德的士人,他用自己的方式构建了一个精神家园。
明朝遗民群体庞大,人数众多,他们为坚持自身的价值理念而做出各种不同的选择,或以身殉国,或隐逸避世。卢若腾身为明清易代之际的遗民,他身上体现出的忠义情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和坚定的民族信念颇能代表明朝移民群体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