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蔡和森等第一师范学人萌发的建党初心

2021-12-06曾长秋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新民学会蔡和森一师

曾长秋

(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衡山西,岳麓东,第一师范峙其中。

人可铸,金可熔,丽泽绍高风。

多才自惜夸熊封,学子努力,蔚为万夫雄![1]14

——这是当年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校歌。2007年电视剧《恰同学少年》播出,一师校歌因在剧中多次出现而走红。剧中人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求学一师时的“峥嵘岁月”,诠释了校歌中的深刻内涵,使学校成为国人关注的名校。“丽泽绍高风”“蔚为万夫雄”,寥寥数语,蕴含着一股凌云壮志、浩然之气。简短的歌词,彰显出这所学校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特殊地位与影响力。

一、毛泽东、蔡和森等人何时接触到“实事求是”的思想

众所周知,“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之一。现在流行的《毛泽东思想概论》各种版本,都认为毛泽东最早获知“实事求是”,是从中国古代典籍中读到的。而且不少学者引经据典,查到“实事求是”这句成语,出自东汉班固的《汉书·河间献王传》,指出班固颂扬了河间献王刘德养成了良好的治学态度和方法——“修古好学,实事求是”。毛泽东何时从《汉书·河间献王传》看到“实事求是”这句话,已不可考。

有据可考的是:毛泽东、蔡和森等人从岳麓书院悬挂的匾额上看到了“实事求是”这四个字。这块“实事求是”的匾额,是“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校长宾步程于1917年书写的。湖南工专当年的主要学科是矿科和路科,即今天湖南大学的土木工程、中南大学的矿业工程、铁路工程。宾步程于1880年1月12日出生在湖南省东安县山口铺乡,20岁以后官费派赴德国柏林工科大学留学8年,学习机械工程。期间,他赴欧美20余国考察与实习,归国以后历任粤汉铁路局工程师、南京机器制造局局长兼火药局局长、湖南工业高等专门学校校长、湖南造币厂厂长、水口山矿务局局长等职。

宾步程从1914年起担任湖南工专的校长,学校从河东迁河西岳麓书院以后,于1917年亲手所题“实事求是”匾额和“工善其事,必利其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对联,至今仍悬挂在岳麓书院。当年湖南大学的前身湖南高等学堂,办在落星田老街求实书院,中南大学的前身湖南高等实业学堂,办在小东街贡院,由于设在岳麓书院湖南高等师范学堂停办,于是两个工科学堂(民国以后改工业学校)合并迁入河西。据有关史料记载,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历经宋、元、明、清几代变迁,在晚清(1902年)由书院改制为学堂。

1915年秋,蔡和森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设城南书院),跳级考进了湖南高等师范学堂(民国以后改师范学校)文史专科。1917年秋,蔡和森全家迁到岳麓山溁湾镇刘家台子。蔡和森从湖南高等师范毕业以后,一度寄居在岳麓书院半学斋杨昌济(怀中)的寓所,毛泽东也一度居住岳麓书院半学斋。杨昌济先后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和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教书,由于湖南高师停办便又受聘于北京大学。杨昌济不仅是他们的老师,后来还是毛泽东的岳父。1917年秋,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寄居在半学斋时在岳麓书院看到了宾步程书写的这块匾,并熟记了“实事求是”这四个字。

其实,毛泽东、蔡和森等人获知“实事求是”的时间更早,应该在1914年。因为他们都是1914年到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的。其中,蔡和森在第六班、李中(上海早期党员、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产业工会“上海机器工会”的创始人)在第七班,毛泽东、罗学瓒、周世钊等在第八班。他们入学前一年,即1913年学校就制定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章程》。

该章程的第一章《教养学生之要旨》规定:学生要勤于体育、陶冶情性、富于美感、志趣高尚,“尊品格而重自治,爱人道而尚大公”[1]12,要做“为生利之人而勿为生利之人”[1]12。特别是“要旨”之第五条要求学生做到:“国民教育趋重实际,宜使学生明现今之大势,察社会之情状,实事求是。”[1]12其中,“明现今之大势”就是要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和报刊,关心时事政治;“察社会之情状”就是要学生深入民众做调查研究,了解现实社会状况;“实事求是”更是明确要求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认知和解决问题。毛泽东等人对“要旨”反复研读,心领神会,身体力行。

按照“明现今”“察社会”“重实际”“实事求是”的要求,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在一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修学储能,砥砺品格,“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为了“改造国家与社会”,从改造自我或“实现自我”做起。1917年暑假,毛泽东还邀萧子升像旧时的“游学先生”一样,“身无分文,心忧天下”,一起调查长沙周边五县。所以说,第一师范是他们成长成才的地方。

毛泽东、蔡和森等人所在的湖南第一师范,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它的前身为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公元1161年创办的长沙城南书院,1903年始立为湖南师范馆,于1912年更名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学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培养了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李维汉、任弼时、谢觉哉、张国基、萧三等大批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材,涌现了段德昌、刘畴西、袁国平、夏曦、郭亮、陈昌、罗学瓒、张昆弟、方维夏等280余名革命烈士。在毛泽东、蔡和森1914年入学以后,第一师范刚刚制定并公布了学校章程。学校要求师生们背诵熟记,身体力行,毛泽东、蔡和森等人此时就将“实事求是”铭刻于心,努力做到“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可见,毛泽东最初知道并形成“实事求是”的观点,是刚入母校求学时从一师章程中确立起来的。

延安时期,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进一步作出了科学解释。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写道:“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去探索。并把这四个字题写给中共中央党校,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座右铭。更为可贵的是,毛泽东以实事求是为思想武器,破除了当时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解决了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毛泽东、蔡和森等人的建党初心的萌发及其基本内容

众所周知,新民学会发出了湖南建党的先声。1918年4月14日,新民学会在长沙河西岳麓山下的溁湾镇刘家台子蔡和森家里成立。第一批21个成员(当天到会13人,尚有8人缺席),只有罗章龙1人来自长郡中学,其他人均是一师学子。新民学会存在的3年期间,共发展会员78人,其中女会员20人,主要来自周南女校,男会员58人,主要来自第一师范。新民学会会员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者37人(不含“工学世界社”的李立三、李富春等共产党人),其中为中国革命牺牲者14人。

毛泽东、蔡和森等人怀抱建党初心,立志将新民学会从学术团体改造成政治团体,准备开辟一条别人“不敢为”的道路。毛泽东在一师求学期间,在杨昌济讲授“修身”课程的课本《伦理学原理》上写批语,10万字的课本上用蝇头小楷写了1.2万字的批语,抒发自己对伦理观、人生观、历史观、宇宙观的见解。特别应注意的是,他立志“改造国家与社会”,在批语中写道:必须从改造自我或“实现自我”做起。这与后来蔡和森建议修改的新民学会宗旨“改造中国与世界”不谋而合,因而“改造国家与社会”或“改造中国与世界”成为他们萌发的建党初心。

毛泽东能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成为中国最早的先进知识分子,主要受李大钊和陈独秀的影响,同时也与蔡和森在国外所传递的信息有关。1920年初,蔡和森到法国勤工俭学,打开了眼界。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上百种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书籍,废寝忘食地“猛看猛译”,坚定了以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社会、挽救民族危机的信念。1920年7月6日至10日,新民学会赴法勤工俭学的会员在蒙达尔纪公学举行了5天会议,讨论蔡和森提出的“改造中国和世界”新宗旨[2]137,后来又讨论了成立共产党、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等问题。在接到蔡和森从法国寄来的信件以后,1921年元旦期间(1月1日至3日),毛泽东、何叔衡与长沙的新民学会会员在潮宗街56号文化书社(湘雅老校区)举行了“新年会议”,同意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作为学会的新宗旨。对于在湖南应否建团、建党的问题,大家在热烈讨论之后进行表决:“赞成列宁的布尔什维克主义起立者”占与会人数的67%。因此,可以把这“3天年会”看作湖南建党活动的热身。由于仍有部分会员不赞成建团、建党,毛泽东便在赞成者中物色建团、建党的对象。因为会员政治观点有分歧,新民学会以后逐渐停止了活动。

新民学会当年提出的“改造中国与世界”新宗旨,可视为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人建党初心的萌发。如果说新民学会在法会员召开的蒙达尔纪会议和长沙新年会议发出了湖南建党的“先声”,那么第一师范则是毛泽东等人建党初心的萌发之地。新民学会会员以一师学人为主体,他们受一师优秀文化哺育,通过早期革命活动的实践,展示出毛泽东、蔡和森等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心路历程。

事实也是如此,陈独秀在上海委托毛泽东回湖南建团和建党,李中也从上海寄来了一些建团、建党的文件和资料。1920年下半年,毛泽东、何叔衡虽在秘密酝酿成立组织,却未成型,也没有确定组织的名称。毛泽东1974年在湖南省委“九所”(内部宾馆)说过,湖南先有团、后有党。经过1921年元旦3天讨论,新民学会会友对于建党并未达成共识,毛泽东便邀其中部分人先建团。据1921年1月6日毛泽东给彭璜的信,通知他1月13日到文化书社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成立会议。湖南建团以后,毛泽东、何叔衡于5月初便建立了湖南早期共产党组织①。不久,毛泽东在文化书社接到李达从上海寄来的邀请信以及200元路费,便去湖南通俗教育馆邀何叔衡,两人一道于1921年6月29日傍晚乘小火轮离开长沙小西门码头,赴上海参加了中共一大。

毛泽东回湘以后,于1921年10月10日在长沙小吴门外的协操坪一个树林里开会,组建了中共湖南支部,支部成员有毛泽东、何叔衡、易礼容、彭璜、陈子博和彭平之6人,他们租清水塘22号民宅作为秘密支部机关(1920年初冬毛泽东与杨开慧在天鹅塘青山祠的一师教员宿舍结婚,此时移居清水塘,易礼容与许文煊一家也居住这里)。此外,新民学会及其分支“工学世界社”在法国的成员蔡和森、向警予、李立三、李维汉、李富春、蔡畅、罗学瓒、张昆弟等,其中一部分人由于“占领里昂大学”事件被法国警察押送回国,后来陆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留下者也于1922年6月18日在巴黎参加了周恩来、赵世炎创建的旅欧“少年共产党”。

从上可知,以湖南第一师范学人为主体成立的新民学会,作为湖南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进步团体,犹如“一枝新文化小花”,认定了互相抱团确定的奋斗目标就努力前行。早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一批志同道合的学友,以第一师范为“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出发地,以新民学会为“国外开拓、国内发展”的联络平台,共同探讨中国革命的道路和方法。他们走出湖南到北京、上海,远涉重洋到法国、日本、南洋诸国,去求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经历了近代湖南乃至全中国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大事变。他们萌发了建党初心,成为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先驱者。

三、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建党初心在第一师范萌发的原因

“伟人长于此,必有其原因。”人才的成长离不开文化传统的滋养和人文环境的陶冶,湖湘大地尤其是湖湘文化哺育了近现代湖南人的革命性。湖南人的革命性,铸造了“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湖南精神。在他们身上一般具有三气:刚气、霸气和灵气。其中,刚是内核,毅是灵魂,灵是气质。湖南人的性格,体现了湖湘文化的特质。湖湘文化特质的形成,历经先秦之楚文化的孕育、宋明之中原文化的洗练,后来才有“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的美誉。众所周知,湖南人“认死理”——只要认准目标,就会一条路走到底!敢于冲破藩篱、义无反顾的精神气质,造就了近现代的湖南人才群体。

湖南这块热土开发得比较晚。清朝中叶以前湘人出头者屈指可数,只是到近代才有活力和生机。自从王船山、魏源以降,湖南风气大开。近现代湖南出现了三个人才群体,分别是:以曾国藩、左宗棠为代表的湘军和洋务运动人才群体,以谭嗣同、黄兴、蔡锷为代表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人才群体,以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为代表的新民主主义人才群体。尤其是后者——改变中国的一代伟人,使湖南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发源地和中国革命的策源地。究其原因,以经世致用为特征的湖湘学风,十分注重实事求是,引导湖湘志士走向实政、实用、实行的经邦济世之路。贵实践而耻空谈,主张通家国天下治安之计,方能够“出为良臣,处为良士,经邦济世,治军治国”,做出一番事业来,这便是近现代湖南人“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精神品质。

如果说“半部中国近代史湖南人书写”,那么“半部中共党史也由湖南人书写”。湖南人在近现代为何突然“发力”?单纯从地理位置上解读尚缺乏说服力。湖南人才迅速走向政治舞台的中心,离不开教育发力,其中第一师范功不可没。作为湖南这块热土上的人才培育基地,第一师范的前身是被誉为湖湘文脉渊源所在的城南书院。当年,国家落后挨打、民不聊生、民智蒙昧的状况,迫切需要来一场“大变革”。可是,国内尚缺与变革相适应的经世之才,亟需兴学育才。中国近代社会变革把师范教育推上了历史舞台,湖南第一师范秉承其固有文化底蕴,切入时代大势,成为兴学育才的基地。毛泽东等人的建党初心或革命初心,就受到了第一师范积淀的优秀传统所熏陶。

第一师范积淀的优秀传统,包括:千年学府“传道济民”的文化传统、百年师范“家国情怀”的教育传统、三湘英杰“奋斗不息”的革命传统。先说千年学府的文化传统。城南书院的创办者张栻兼管岳麓书院教事,作为湖湘学派一代学宗,其教育思想与实践体现了为民解悬、为国兴邦的价值观,并为后来转设的第一师范定下“传道济民”的育人宗旨。再说百年师范的教育传统。孔昭绶、易培基、杨昌济、黎锦熙、杨树达、徐特立、方维夏等名师,谦逊笃实,悉心栽培后学,形成了家国情怀突出的教育传统,深刻地影响到毛泽东等人的成长。此外,三湘英杰“奋斗不息”的革命传统。城南书院门人及弟子建有军功者数百人,如爱国将领左宗棠等赓续了军功教育内容,民主革命家黄兴、陈天华、杨毓麟等舍身为国的事迹,激励着一师学人奋斗不息、奉献不止。学校这三种优秀传统的合力,造就了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李维汉、任弼时等一批优秀的一师学人。

在“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摇篮里,一师早期学生多来自湖南农村,是一群乡村知识分子、自耕农和小商人的子弟(当时不招女生,现在女生多于男生)。他们对中国的落后状况、社会矛盾有切身体验,怀着强烈的变革社会愿望,脱颖而出。一师学子修学储能,为了锤炼意志,“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为了探求真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们通过读“无字之书”(调查研究)确定民众情怀、成立新民学会发出了“建党先声”。虽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学生“出类拔萃”离不开教师“阵营整齐”。第一师范有一批师德高尚、学问扛鼎的师资,如孔昭绶、易培基、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王季范、黎锦熙、杨树达以及后来的李达、匡互生、田汉等。一流的师资,保障了兴学育才的质量。当年一师的教育传统和教学理念——“德智体”三育并重,德育为先;践行民本主义,强化爱国教育,这是兴学育才成功的又一原因。

从上可知,毛泽东、蔡和森等人的成长经历,可谓“学校铺路,老师引路,学友同路”。他们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组织赴法勤工俭学,开展驱张运动和自治运动,并通过创办文化书社,传播马克思主义,成立俄罗斯研究会,走十月革命道路,逐步萌发了建党初心。在革命实践中,一师学人形成了五种品质:“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②的务实学风;“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③的谦逊态度;“忧国忧民、投身革命”的爱国情怀;“艰苦奋斗、勇于担当”的创业作风;“信仰坚定、纪律过硬”的党性修养。同时,铸造了四种精神:“理想高尚、砥砺成才”的育人精神;“聚力成团、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百折不挠、敢于胜利”的斗争精神;“救国救民、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以上这些品质和精神,即是毛泽东等一师学人建党初心萌发的延伸。

四、一师学人建党初心的当代启示

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建党初心萌发地,离不开一南一北两所学校:北方是北京大学,陈独秀、李大钊都是从北大红楼走出来的,北大的学生群体最先沐浴新文化新思想的阳光雨露;南方则是湖南一师,毛泽东、蔡和森等新民学会会员在长沙和巴黎分别发出了建党的“先声”④。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萌发了建党和革命的初心。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行传播主要来自三条渠道:一是以留日学生为主体的传播渠道,如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二是以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为主体的传播渠道,如周恩来、蔡和森等人;三是以留俄留苏的学生为主体的传播渠道,如刘少奇、任弼时等人。早期党组织的成员们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主要有五种方式:一是成立社团,如新民学会、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俄罗斯研究会等;二是开设学校,如上海外国语学校、湖南自修大学、湘江学校等;三是经营书社,如利群书社、文化书社、齐鲁书社等;四是创办刊物,如《新青年》《湘江评论》《新湖南》等;五是出版书籍,如赵必振、陈望道等人,其中最重要的出版物是翻译了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

在中国共产党酝酿和初创时期,出现了一批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启蒙者和“播火人”。李大钊在《新青年》第6卷连载的2万字长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阐发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及其基本原理的理解。蔡和森在法国写信回国建议建党,第一个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名称并介绍了列宁的建党理论。李汉俊翻译的《马格斯资本论入门》,是中国最早出版的介绍《资本论》的通俗读物。李达撰写的《什么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社会革命的商榷》《无政府主义之解剖》《马克思派社会主义》等文章,对社会主义和俄国革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瞿秋白任驻苏俄记者和莫斯科东方大学教员期间发表了许多文章,向中国介绍了俄国十月革命和列宁主义,被称为在中国传播辩证唯物主义第一人……正是由于他们的付出,星星之火才在中华大地上燎原。

筚路蓝缕,创业艰辛。我们党百年的光辉历史,是带领各族人民顽强拼搏、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归根到底是全党对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是共产党人的“根”和“本”,留给我们今天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有以下启示:

其一,认真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2]97这面旗帜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仅致力于科学地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地改变世界——这是科学真理的力量之所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既是我们党的建党初心,也是我们党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初心,应成为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中国共产党在创建时期形成了学习、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这一优良传统,我们今天要将这一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型政党。

其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执政,其奋斗目标和追求是实现人类解放。这给了我们崇高的价值取向,即消灭私有制,实现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公平正义、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也给了我们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联系实际以及特有的人格,就是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民学会当年提出的“改造中国与世界”,与今天“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国家谋富强、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使命一脉相承、前后呼应。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要保持当年建党和革命的初心,以“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决心,继续为人民谋福祉、为人类谋大同。

其三,铭记辉煌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缺失开始。如果共产党员缺乏理想信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称为精神上“缺钙”。他一再强调不忘初心,初心就是本色、起点,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追求。牢记使命就是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责任、担当,为人民谋福祉,为民族谋复兴,为国家谋富强。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不能忘记入党誓言,不能忘记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我们铭记党的辉煌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就要回到党的宗旨和纲领上,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坚定心中信仰,挺起信念的脊梁,坚守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

今年恰逢建党百年,庆祝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传承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继续奋斗正当其时。历史赋予了我们重任,时代也在催人奋进。我们今天弘扬建党精神,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负时代重任,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属于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3]54因此,“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3]55我们纪念建党百年的意义正在这里:一代又一代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长征路上,传承初心,接力奋斗,不辱使命,书写华章。

注释:

①1933年8月20日毛泽东在江西中央苏区亲笔在自己的党证上填写:“1921年5月”入党。

②1950年12月徐特立给湖南第一师范题词:“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成为该校的学风。

③1950年毛泽东给一师题词:“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成为该校的校训。

④1988年蔡畅为新民学会旧址题词:“新民学会建党先声,毛蔡寄庐流芳千古。”

猜你喜欢

新民学会蔡和森一师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觉醒青年发出“建党先声”
一封信发出“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先声
“蔡和森建党思想暨蔡和森诞辰126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隆重召开
蔡和森:用生命践行立下的誓言
蔡和森:“最后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用教育信息化推动“一师一校”发展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对俞秀松教育理念形成的影响
我的自然笔记(二)
更正
对于1921年1月毛泽东的两次发言和一封信的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