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季节性休耕区高油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21-12-06郑卫红崔立立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烯效唑乙草胺甲环唑

郑卫红 崔立立

(隆尧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 隆尧 055350)

隆尧县是农业大县,也是资源型缺水县,选择无地表水替代的区域,选择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组织能力强的行政村,推广季节性休耕技术,既可节约用水,又可充分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高油花生种植在季节性休耕地区,根据当地的土壤特点,由邢台市农科院进行技术指导,尹村镇后良村种植大户张计路积累几年种植经验,逐步摸索不断改进的一项优质高产种植模式,亩产可达到550~600kg。

1 品种选择

花生品种选择冀花572。季节性休耕区一般春季种植,充分利用光热资源达到一年一季、优质高产的目的。种植时间为5月5~15日,露地栽培。

2 播前准备

浇水造墒,亩灌水量50~60 m3。土壤墒情适宜时,地面撒施45%的平衡肥50 kg+微生物菌肥(有效活菌数2亿/g)80~100 kg,重茬地块再施用过磷酸钙100 kg,有效补充钙和其它养分含量。肥料均匀撒施后耕翻,耕翻深度达到25 cm以上,有利于花生根系生长。起高垄种植,垄高12~15 cm,垄宽85 cm,垄上双行栽培,机械播种,亩密度1.2万株左右。

3 花生田除草

3.1 除草剂选择。播种后立即喷施花生田专用除草剂扑乙合剂,每亩用量200 ml。乙草胺,又名消草安,系选择性芽前除草剂,禾本科杂草主要由幼芽吸收,主要通过根吸收。50%乙草胺乳油每亩用量800~100 g,兑水60~70 kg。扑草净为传导型除草剂,药可从根部吸收,也可从茎叶渗入体内,传导至绿色叶片内发挥除草作用,中毒杂草产生失绿症状,逐渐干枯死亡,对花生安全,主要防除2年生阔叶杂草、禾本科杂草和莎草科杂草。扑草净系芽前除草剂,于花生播后出苗前,每亩用药60~80 g,兑水60~70 kg,均匀喷雾于土表,扑草净还可与乙草胺混合使用,效果很好。

3.2 用药时期。出苗后化学除草在花生1~3片复叶、杂草2~5叶期进行防除效果最好。随着杂草抗性增加,至少选择2~3种除草剂进行复配使用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3.3 注意事项。用于花生田的除草剂种类繁多,各有特点,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其性能、特点合理选择。在药剂的用药量上注意:有机质含量高的壤土地要比有机质含量低的砂土地酌情增加用量。

4 花生控旺

适量采取化学控旺,掌握好控旺关键期,过早控旺会造成减产,过晚达不到控旺效果。生长过旺的可以采取2次控旺,一般在花生结荚初期,果针大量下扎时,正常高度应该保持在30~40 cm。一般在花生开花后30 d左右,药剂喷施之前土壤要保持湿润,土壤太旱容易造成控旺剂不能完全吸收,还会提高对花生的抑制作用,造成减产。一般在控旺的同时复配其它药剂,如5%烯效唑30~40 g+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0 ml+苯丙甲环唑乳油20 ml,起到控制旺长、促进结果、花多荚多、防治病害的作用。

5 防治地下害虫

近几年地下害虫发生比较严重,导致花生产量及品质下降。主要地下害虫有:地老虎、金针虫、蝼蛄、蛴螬等,可以在整地前撒入毒死蜱颗粒剂,亩用量1 kg。在花生果针下扎期撒施毒死蜱颗粒剂,一定要选择田间湿润、没有阳光的天气施药,避免烧叶和光解蒸发。

6 花生需肥的特点和规律

花生需氮高峰期在结荚期,其次在花针期,苗期最低;需磷高峰期在结荚期;需钾高峰期在花针期。花生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花生追肥可选择肥效快的硝酸磷肥,在结荚期穴施,亩用量30 kg,追肥后浇水。

7 叶面肥的施用

7.1 初花期(出苗后25 d以后)。药剂包括10%苯醚甲环唑10 g+6%甲霜·噁霉灵10 g+24-表芸苔素内酯10 ml+氨基酸类(或微量元素类)水溶肥,起到抗逆促花、补充营养、生根壮苗和绿叶壮棵的作用。

7.2 盛花期至下针期(出苗后35 d)。药剂选择:亩用15%多效唑40~50 g,或5%烯效唑30~40 g。推荐使用药效更稳定、残留更少的5%烯效唑,兑水40~50 kg喷雾。这个时候可以结合花生病虫害一起进行喷施,防病虫控旺相结合。要根据田间花生长势采取相应的剂量进行喷施,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操作,如果喷施后4~5 h遇到下雨,需要补喷,但是药量减半,重点喷花生顶部生长点,不能重喷、漏喷。

7.3 饱果期至成熟期。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0 ml+苯丙甲环唑乳油20 ml+24-表芸苔素内酯10 ml+氨基酸类(或微量元素类)水溶肥,起到膨大果粒、预防早衰、籽粒饱满的作用。

猜你喜欢

烯效唑乙草胺甲环唑
苯醚甲环唑复配型杀虫剂研究进展
育苗基质添加烯效唑、多效唑对黄瓜嫁接苗生长的影响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45%苯醚甲环唑·异菌脲悬浮剂
烯效唑对食用向日葵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烯效唑对库尔勒香梨枝叶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苯醚甲环唑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苯醚甲环唑·吡虫啉拌种控虫防病效果及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60%氯氟吡氧·乙草胺·莠悬乳剂防除玉米田杂草药效试验
乙草胺的降解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稻田如何合理使用乙草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