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为什么能成为红色经典
2021-12-05王济忱
王济忱
凡作者,无不希望自己的作品成为经典。凡曲艺作者,无不希望自己的作品成为曲艺经典。凡红色题材的曲艺作者,无不希望自己的作品成为红色曲艺经典。然而,在众多的红色题材曲艺作品中,在大量的以雷锋事迹为写作内容的快板、快书、鼓曲、故事中,只有朱光斗先生的对口快板《学雷锋》能成为当仁不让、实至名归的经典之一,并且数十年经久不衰,常演常新,这是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就是把“怎么写”看得与“写什么”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
在我的印象里,总有些曲艺作者,当他们进行红色题材创作时,总是把“写什么”放在了头等重要的位置(这当然没有错),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怎么寫”(这就不对了)。在他们看来,选准了分量足够重、影响足够大、历史地位足够显要的人或事,即拿到了成功的钥匙。加之,这类作品的写作大多属真人真事,虚构、想象的空间似乎不大,创作技巧艺术手段好像派不上用场。于是,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写事平铺直叙、写人罗列事迹,靠口号制造激情,靠概念加大深度,靠图解体现主题,初读感觉不错,再看兴味索然,最终沦为一般化的红色题材的作品。这显然是一个误区,或是一个错觉。对于红色题材创作,“写什么”,包括事件、人物的选择等,当然重要。但事件重大,人物重要,只是题材本身,并不等同于作品质量,等同于一件艺术品的成色,更不会因此一定成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能够走进广大观众心中的经典。红色题材、真人真事,同样需要艺术手段和技巧。那么,《学雷锋》是“怎么写”的呢?
一、深厚的生活基础
在接受写《学雷锋》任务之前,朱光斗先生曾3次见过雷锋,听过雷锋作报告,跟雷锋谈过话,而且在雷锋生前就为他写过快板(见朱光斗《回顾从艺60年》《曲艺》2009年4月号第20页)。这是多么深厚的生活基础!这与那些只凭一次简单采访,甚至只靠二手的文字材料便草率动笔,区别何止霄壤。把对英雄的崇敬之情贯穿写作全过程,把真挚的战友之情融入笔端,这才使得雷锋的形象在朱光斗的心中那样鲜活、生动,这才使得《学雷锋》“从创作到演出只用了7天”。并且,1963年3月16日,在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仅11天后,《学雷锋》在《前进报》和《沈阳晚报》发表,“成为运用曲艺形式歌颂雷锋的第一个作品”(同上)。快则快矣,但,不失厚重,尤为精彩。应该说,58年前《学雷锋》的成功,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重要指示乃至文艺作品,包括红色题材“怎么写”的第一要义。
二、精巧的整体构思
任何文艺作品动笔之前,都有一个谋篇布局亦即整体构思的问题。写快板也是一样。由于曲艺作品(包括快板)说到底是为演员表演提供脚本,它面对的主要是观众,其次才是读者。因此,这个“谋篇布局”更加重要,它担负着提起观众欣赏兴致,营造剧场演出氛围的任务。面对十分熟悉的雷锋,信心满满的朱光斗写起来也并非那么顺风顺水,轻而易举。朱光斗先生说:“一进入创作过程问题来了,觉得雷锋的事迹太多太散,捏不成个。翻来覆去好几天没多大进展。”(同上)
这是一次关于谋篇布局、整体构思的实实在在的考试。
朱光斗先生迎难而上,几乎是交上了一份满分答卷。他从与别人的谈话中得到启示:“有人问我,听说你见过雷锋……还跟雷锋握过手……好,咱俩也握握手吧,也算沾雷锋的光啦!”(朱光斗《曲艺生涯甲子回顾》《曲艺》2013年4月号第33页)听完后他顿悟:谁离雷锋近一步,谁就多一分光荣。于是便形成了两个人争夸雷锋,一个比一个离雷锋更近,从而把雷锋的事迹逐步展开的整体构思。最终便有了这样精彩的台词:
乙 雷锋的事迹我知道,我听过广播看过报。
甲 你看过报也别自满,我到过雷锋事迹展览馆。
乙 你看过展览也别骄傲,我听过雷锋本人作报告。
甲 有一回听完报告我没走,我跟雷锋握了手。
乙 我和雷锋肩并肩,当兵就在一个班。
甲 我了解雷锋比你多,俺俩同开一台车。
乙 我和雷锋一块住,俺俩睡的上下铺。
甲 俺俩关系最亲密,简直就像亲兄弟。
这样的句子不仅诙谐幽默,引人入胜,而且对于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介绍雷锋事迹,提升整篇作品的艺术魅力,可以起到怎样大的作用,真是怎么估计都不过分。难怪若干年后,甲乙争夸某人某事的架构,或曰模式,屡屡被对口快板的初学者借鉴、模仿,甚至照搬、复制。
三、娴熟的艺术技巧
如果把一个文艺作品比作一个花篮,那么,整体构思就是这个花篮的骨架、造型,而具体的语言、台词、段落等,就是这个花篮上的花朵。造型平淡无奇,美艳的花朵难显姿色,此谓“明珠暗投”“好花无用武之地”;而造型很美,偏偏“花”们个个颜值不佳,羞于见人,这只花篮无论如何也不会十分漂亮。只有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才能成就一番精彩。
如上所述,《学雷锋》这只花篮的骨架、造型是没说的。而花篮上的每一朵花,也称得起美丽可人,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这得益于朱光斗先生娴熟的艺术技巧。
1.严谨的辙韵规范。对口快板《学雷锋》,使用的是“花辙”。“花辙”的规则是“双句对韵,同韵同声”,即频繁换辙,上句定辙,下句合辙。同时,光押韵还不行,还要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相同。还有,一般情况下,“花辙”与隔行押韵的“一辙到底”不能混用(见刘学智、刘洪滨《数来宝的艺术技巧》第106页)。这些规则,很多从事快板写作的朋友也是知道的。但知道、了解与认真、严格遵守是两码事。比如,很多本属“花辙”的作品,作者写着写着就忘记了(忽略了?不在意了?)“同韵同声”,不负责任地出现了一些只同韵不同声的句子。或者,随意地、毫无顾忌地掺插了一段“隔行押韵”的写法。强调严格遵守规则,不是要故意为难谁,而是只有守住规则,才能实现辙韵的和谐,诉诸听觉以美感。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完成各种技巧应有的使命。否则,观众听起来感觉别扭,使用什么技巧都会大大减色,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恰如写文章,首先要文从字顺,然后才能奢谈文采飞扬。
《学雷锋》全篇洋洋洒洒300多句,无一处同韵不同声,无一处“花辙”与“隔行押韵”混用。不得不说,朱光斗先生是一位驾驭“花辙”的能工巧匠,更是一位精通辙韵的行家里手。正是由于这样严格地按规矩办事,才体现了“花辙”的韵律美,冲击力美。缘此,演员上口,观众顺耳。这也是作品得以流传,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之一。
2.风趣的“小辙儿”。“小辙儿”指句尾字儿化以后押韵的辙。“小辙儿”的特点是俏皮、亲切、活泼、风趣。比如,说雷锋的节约箱那一段:
里边有:鞋帮、鞋底、鞋后跟儿,
麻绳头子、碎铁丝儿,
旧车胎、猴皮筋儿,
鉚钉、螺丝、大头针儿,
碎布条儿、烂布块儿,
毛巾、袜子、破手绢儿,
罐头盒、瓶子盖儿,
碎铜烂铁、麻袋片儿,
一件儿一件儿又一件儿,
没有别的净破烂儿!
把“小辙儿”用在对“破烂儿”的描写上,实在是一种高明。一则生活中属于“破烂儿”的物件很多就确有儿化韵的俗称,唱起来自然流畅。二则很好地表现了雷锋对虽为“破烂儿”却舍不得丢弃甚至如数家珍的爱惜之情。每演到此处,观众必报以掌声和笑声,这是对雷锋的褒奖,也是对《学雷锋》作者的回报。
3.精彩的“一字(含谐音)辙”。“‘一字辙指的是每句唱词的韵脚都连续押在同一个字上”(吴文科《中国曲艺艺术论》第272页)。这种押韵方法的益处是由于连续多句(当然是可以构成规模的十几句以致更多)的句尾出现同一个字,强化了这个字所包含的信息量,由此体现了快板辙韵的别样风采。《学雷锋》中的一段“一字辙”是这样的:
雷锋是解放军的战斗员,
本职工作驾驶员,
火车上,他是列车乘务员,
火车站,他是旅客服务员,
到学校,他是校外辅导员,
回连队,他是党的宣传员,
他积极帮助炊事员,
主动协助卫生员。
八月十五月亮圆,
雷锋想起伤病员,
四块月饼圆又圆,
送给医院休养员。
他过去是个好团员,
后来是个好党员,
他是人民忠实的勤务员!
这一段用在了接近结尾处,既是快板中的“华彩”,又是对雷锋事迹恰到好处的总结。同时,听到这样的台词,观众也一定会因折服作者的巧妙安排及对语言文字的趣味组合而由衷喝彩。
4.妙趣横生的“包袱儿”。对口快板不要求一定要有“包袱儿”。当然,如果两个人偶尔碰撞出“包袱儿”,添加一点笑料,无疑可为作品增添趣味性、观赏性,或可称锦上添花。《学雷锋》的“包袱儿”随处可见。上一节提到的,“两个人争夸雷锋,一个比一个离雷锋更近”的那一连串的台词,就是一连串的“包袱儿”。此外,如紧接“没有别的净破烂儿”一句后——
甲 (白)净破烂儿呀?
乙 破烂儿就怕你不找,聚少成多也是宝。卖了钱,交连队,好给国家省经费。——是不是这种做法你反对?
甲 (白)不!我不反对!
再如:
甲 有一回,在沈阳站,雷锋等着把车换。有位山东老大嫂,大嫂去吉林把人找。路上大嫂孩子闹,大嫂丢了火车票。大嫂身上没带钱,可叫大嫂为了难。多亏了雷锋把大嫂来帮助,把大嫂领到售票处。为大嫂补票花了六元多,还把大嫂送上车。大嫂心里很感动,大嫂问他名和姓。他姓名没对大嫂讲,给大嫂留下好印象。大嫂乐得不得了,大嫂唱起了《王二嫂》——(唱)“王二嫂我这里笑容满面哪……”
乙 (白)这是大嫂唱的呀?
甲 (白)这是火车上放唱片儿哪!
乙 (白)瞧这寸劲的!
连续十几句出现“大嫂”,是用“机械重复”法制造的“包袱儿”,“大嫂唱起了《王二嫂》”是用“异物相混”法制造的“包袱儿”。
5.热烈激情的排比句。排比这种修辞方法最大的特点是把结构相同、意思相关、语气相近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在一起,可以达到层层递进、加强语势的效果。而这一点又恰巧与快板的节奏感、韵律感契合。我们知道,快板艺术讲究“有人儿、有事儿、有劲儿、有趣儿”。仔细品味,恰当使用排比句,是体现一段快板作品“有劲儿”的有效手段之一。《学雷锋》把一大段排比句用在了全篇的结尾处,请看:
甲 学雷锋,学雷锋,党的号召要响应!
乙 学雷锋,学雷锋,学习马列下苦功!
甲 学雷锋,学雷锋,革命路上打先锋!
乙 学雷锋,学雷锋,敢向困难作斗争!
甲 学雷锋,学雷锋,严格训练练好兵!
乙 学雷锋,学雷锋,自觉培养好作风!
甲 学雷锋!
乙 学雷锋!
甲 学雷锋!
乙 学雷锋!
合 看!祖国处处有雷锋,雷锋精神万年青!
这热烈激情的排比,不啻发自心底的呐喊,把对雷锋的崇敬和对“向雷锋同志学习”伟大号召的回应,表现得淋漓尽致。“学雷锋”三个字,冲出剧场,在中华大地久久回荡。这样的收尾,是对作品主题的升华,更是演员与观众共同营造的艺术境界的高潮。
总结一下:深厚的生活基础、精巧的整体构思、娴熟的艺术技巧(当然不止这三条,至少还要加上演员的二度创作、精湛的表演)是《学雷锋》成为经典的根本依据、制胜法宝。以此验证朱光斗先生的另一篇红色经典对口快板《巧遇好八连》的成功,也大体不错:“深厚的生活基础”—— 作者曾在好八连住了近20天,做了大量采访,并留下好几本采访记录;“精巧的整体构思”—— 以一名工人为感谢拾金不昧的好八连战士,找遍好八连为轴线,在“巧”字上做足文章,在“找”中串连起好八连故事;“娴熟的艺术技巧”—— 请各位方家阅读原著,此处不赘。
进行任何文艺创作,都离不开“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两个根本问题。今天,我们在探讨和借鉴红色经典成功经验的时候,强调“怎么写”,即是强调作品的质量意识,亦即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书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该文章选自第四届全国曲艺理论学术研讨会)(作者:辽宁省朝阳市曲协主席)(责任编辑/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