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赋能传播价值 信息化推进教育公平
——从《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看“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均衡
2021-12-05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教育导报夏应霞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教育导报 夏应霞
2018年底,《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中一篇名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文章一时间在朋友圈刷屏,将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全日制远程教学”带入更多人的视野,也将教育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脱贫攻坚和教育公平的价值展示出来。
《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以新闻报道的方式将“什么是教育公平,其意义和价值体现在何处”展示在世人面前——教育公平就像洞彻黑夜的一道光,穿越历史,照亮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让人看到充满光明的未来。在大数据、人工智能、5G技术等如潮水般涌来的今天,让教育公平如同太阳一样照进现实。
一、全日制远程教学:让教育公平照进现实
技术变革教育,教育改变未来。人们从未如今天这样相信:这块屏幕可能改变未来。教育信息化使教育公平变为现实。
什么是教育公平?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袁振国认为,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教育公平涉及千家万户,影响个人的终身发展,是人民群众的重要关切;教育公平既与个人的利益、观念、背景有关,所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又取决于历史水平、文明程度,所以不断发展、渐成共识。
教育公平是个历史范畴。古代、近现代人心中对平等、公平、正义的解读、需求和展望各有不同,但“有教无类、均衡发展、一视同仁、因材施教”是人类自教育诞生之日起就不断追寻的目标。
教育公平是个地域范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长期影响,严重阻碍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尤其是乡村及偏远地区、民族地区学校难以留住优秀师资、家校合作不紧密、教育质量不高等现实问题依然存在。与此同时,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肩负着打破由地缘政治、民族宗教分割所带来的知识和文化的边界和藩篱的重任,特别是在消除受教育不平等的差距上,实现教育公平任重而道远。
顶层设计之上,国家明确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将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现在对硬件设施的保障和深化应用上,使得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是创建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共享进入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公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顶层设计之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各地各校积极行动起来,包括人大附中、北京四中、景山中学、成都七中在内的一大批优质学校开始远程教育实践,实现优质资源共享。2002年起,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通过卫星和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以实况直播、录播的形式,将成都七中的课堂教学原汁原味地传送到民族、偏远地区。这一模式以“同时备课、同时授课、同时作业、同时考试”为主要特征,向民族地区、偏远地区开放教育资源,共享教育公平的同一片蓝天。
2020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迫使在线教育走上时代的前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给“全日制远程教学模式”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前景。这预示着,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后,推广全日制远程教学模式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公平有更为积极和长远的意义和价值,还有更多的可能性和无限广阔的前景。
袁振国教授将教育公平分为梯度推进的四个阶段:机会公平、条件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机会公平的本质是学校向每个人开门——有教无类;条件公平的本质是办好每一所学校——均衡发展;过程公平的本质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结果公平的本质是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因材施教。这四个阶段互相关联、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二、机会与条件:让学校“跨越时空”均衡发展
机会公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机会公平能保障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和发达地区的学生一样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条件公平是指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用均衡发展作为衡量教育和学校的重要指标。
国家和政府对于促进机会和条件公平的责任,主要在于保障“人人受教育的权利”,这是一种起点的公平。在古代,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在现代,罗尔斯《正义论》提出的“作为公平的正义”有两个原则:一是对自由权利的平等分配,二是对机会和利益的平等分配。他特别提出“差别原则”,即任何社会制度的安排应该最有利于那些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人。1966年,詹姆斯·S.科尔曼在《教育机会均等》中指出,教育机会的均等不仅局限于投入的平等,还应关注家庭背景对其学业成就的影响。在任何时代,教育机会和条件均等都是社会关心、追求的目标和理想,而且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着标准和要求。
(一)让农村孩子看到更多希望,实现“知识改变命运”的教育机会和条件公平
近百年来,中国的社会分层与民众的受教育程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老百姓心中对“知识改变命运”的理想认知一直未变。特别是1977年恢复高考,对改变农村学子、寒门学子的人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4年起,国家在招生录取上采取了“国家专项计划”,要求招生学校为中央部门高校和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定向招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学生。这一“补偿”的招生方式增加了“寒门子弟”进入重点高校的通道,进一步实现了高等教育机会公平。
按照詹姆斯·S.科尔曼的理论,现代教育体制对于出身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更加有利,这一原因导致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的孩子升入重点大学的比例增加,“寒门子弟”的家庭环境在教育上提供的经济、人脉、社会资源的能力客观上不如经济条件好的家庭。那么,学校教育又应该对此做出怎样的应对和创新,以保证这部分学生接受到优质教育,让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高考这一人生起跑线上,具有同等的冲刺力?
成都七中作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也是西部地区少有的全国知名中学,更是不少“寒门子弟”心中的象牙塔。如何帮助他们实现“名校梦”,为其梦想的实现提供机会和条件,扶他们站上“巨人的肩膀”看到更大的世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的背景下,政府和学校有责任最大限度地通过名校资源的输出,避免阶层固化、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为“寒门学子”和农村生提供“超越时空”的优质教育——全日制远程教学可能是一条改变其命运的道路。
(二)现代社会带来的教育焦虑,呼唤“跨越时空”的教育机会和条件公平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教育人口多、底子薄,社会经济文化区域发展极不均衡。2008年正是中国经济腾飞、城市化进程蓬勃之时,城镇“大班额”“择校热”等现象变得非常普遍。“教育焦虑在社会各个阶层蔓延,拥有着较多社会资源和话语权的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往下掉’,而生活在社会下层的父母,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更上一层楼’。”《中国青年报》在题为《教育焦虑城乡大蔓延》的报道中写道:“并没有真正跳出‘农门’的年轻父母,更加渴望能通过教育改变孩子的命运。”
国家和政府只能在教育机会和办学条件上起到“兜底”作用,解决“都能上学”的基本诉求,保障每个人入学、就学的权利,但要满足绝大多数老百姓对“上好学”的愿望,在保证教育设备设施到位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一套将优质教育资源尽可能无损、廉价输送到偏远地区的硬软件体系,为贫困地区学子接触到、接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提供真正的“机会”。
自“全日制远程教学模式”创生、应用以来,无数的远端学校师生通过收看、参与成都七中的课堂和教学,实现了城乡学生“异地同堂”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体现了教育机会和条件的公平。
三、过程和结果:创生平等的“第二学习空间”
与机会和条件公平相比,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反映了人们更深层次的诉求。机会和条件公平主要由政府承担责任,但过程和结果公平体现为实际教育情境之下的教学体验和结果评价——在教育过程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在教育结果上,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做到因材施教。
衡量一种教育模式是否做到一视同仁和因材施教,除了考试成绩可量化考核,更多的表现在师生的主观体验和价值实现后的评价,具有很强的主观体验性。普通教学状态下,同一所学校、班级的师生都难以做到“一视同仁”和“因材施教”,如何认识全日制远程教学中的过程和结果公平?从这一模式的组织架构、操作方式和结果呈现着眼,笔者认为,全日制远程教学构建了一种操作性强的公平模式,促进了教师公平和学生公平,体现为过程和结果的公平。
(一)一种可操作的公平模式
全日制远程教学构建了“前端学校”和“远端学校”两个空间维度,通过“全日制”和“同时备课、同时授课、同时作业、同时考试”经纬网格方式,打通了发达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和欠发达地区薄弱教育资源交互学习、影响的通道,跨越了地域边界的隔阂,拉近教育的发展差距,创造了一种跨学校、跨地区、跨时空的“第二学习空间”。
(二)促进教师发展的公平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第一生产力,优质教育资源的核心竞争力来自教师。一方面,优秀教师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另一方面,优秀教师难以下到边远山区和薄弱学校。尽管国家实施了各种教育供给侧改革补充教师,希望他们无私奉献、扎根贫困地区,比如从中央到地方的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地方的定向招生、“特岗教师”“国培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政策,让当地教师享受到政策红利,然而大量的缺口满足不了教育发展的需求,也阻挡不了优质师资“往高处走”。
“输血”不如“造血”。“四同”模式把前端教师和远端教师通过“城乡同堂”的方式连接起来,他们以“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共同目标,实质上打造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命运共同体”,形成一种新的“师徒制”。承担课堂教学任务的名校优秀教师作为引领者,远端教师在课堂上配合教学,并将学习到的教学经验运用到非网班教学中,真正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辐射。前、远端教师在协同中相互监督,在教学方式上相互借鉴,在价值观上相互影响,实现了两端教师的平等、公平发展。
(三)促进学生成长的公平
教育的结果是学生的成长、成才,结果的公平在于促进学生成长的公平。全日制远程教学的优势是:确保在不同学校上课的学生接受同质量的教学,实现学习水平上的高度公平。
中学教育在实现教育公平上具有更重要的地位。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前端学生和数量庞大的远端学生在这三年形成“同伴成长”关系,这是其他任何教育模式不能给予的“第二学习空间”。特别是对于远端学生来说,学者张杰夫总结了六方面正向影响:与城市名校学生成为同学,增强了远端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良好的意志品质;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教师、家长认为学生综合素质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从《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中,人们可以看到“全日制远程教学模式”创设出了一套师生成长的组织架构和支持系统:用技术手段让优质教育资源得以辐射,帮助师生开阔视野,为其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一根网线,跨越时空,改变了无数学子的命运;一块屏幕,缩短了名校和偏远地区学校的距离,改变了教育不均衡的状态——一篇文章将“教育公平”这一宏大主题变得鲜活而直观,赋能了传播价值,并进一步推进了教育均衡发展。